實訓電阻總結范文第1篇關鍵詞:電工技能訓練電工技術基礎Y―啟動電路日光燈電路RL串聯線路職?!半姽ぜ寄苡柧殹钡娜蝿帐桥浜想姽ぜ夹g基礎課程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規范化的電工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實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實訓電阻總結【五篇】(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實訓電阻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工技能訓練電工技術基礎Y―啟動電路日光燈電路RL串聯線路
職?!半姽ぜ寄苡柧殹钡娜蝿帐桥浜想姽ぜ夹g基礎課程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規范化的電工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提高電工技能是至關重要的。筆者在講授此科的技能訓練中,注重啟其疑,導其思,促其思維的發展,寓思維能力的培養于學生技能的各個環節上。具體做法:
一、設疑預習,激活思維
在上技能訓練課前,要求學生對技能訓練工作原理及步驟等進行預習和思考,教師布置預習題,引導學生設計好技能訓練方案。在布置預習題時要注意能啟發學生思維,要用心去思考,可以做適當的提示。如在鼠籠式電動機Y―啟動電路的安裝技能訓練中,筆者提出“為什么要選用Y―啟動電路?電路應如何連接?”“選用Y―啟動電路,啟動線電流與工作線電流之間的關系如何?”“如果接觸器KMY―相主觸頭不能接觸所產生的現象是什么?”等。這樣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定出技能訓練操作方案。
二、研討方案,引導思維
上技能訓練時,應對預習進行檢查,組織討論如何合理選用元、器件規格,確定具體操作過程。如在做日光燈電路的安裝及功率因素提高的技能訓練中,筆者提出“為什么鎮流器的功率必須與燈管功率相同?”“啟動器的連接導線應怎樣接?”“在日光燈兩端并聯電容器后,日光燈的有功功率是否會發生變化?電路的總電流又會怎樣變化?”“如果日光燈不能正常啟動,故障可能存在哪些地方,應如何檢查?”“如果并聯的電容器錯選為電解電容器,會發生什么后果?”等。這樣在預習后,讓學生結合電工基礎進行思維,明白在進行技能訓練時,可能存在的問題,應如何進行檢查,怎樣排除,使學生經過自己動腦,對技能訓練方案有了充分準備,大大提高了技能操作課的效率。
三、先思后動,促進思維
明確了技能訓練方案后,還應對技能訓練的技巧等讓學生思考討論后再動手。比如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使用測量工具前先調零的習慣,教師在準備儀器時有意將部分儀器調到非正常工作狀態,讓學生一起對同一電壓或電流進行測量,比較結果,啟發學生思考這測量結果相差較大是否屬于測量誤差,然后再對另外一個電壓或電流進行測量,再比較結果,查找原因。這樣引導學生思維,可以提示每次的差幾乎相同,從而讓學生自己找出事先沒有調零的原因,吸取教訓,養成測量前調零的良好習慣。如有部分同學對于萬用電表的歐姆檔測電阻,當換電阻時易忘記要進行歐姆檔調零,為此,教師應有意識的提出“用歐姆檔測電阻換檔后為什么必須進行調零?”“萬用電表測電阻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換檔后如果不調零直接進行測量,那么測量結果將會如何?”,這樣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維,也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有部分學生馬上進行測量對比,對于同一個阻值為3KΩ的電阻,從R×10檔調至R×100檔,如果不調零直接測量測得阻值為2.6KΩ;調零后再測其阻值,測得阻值為3KΩ。通過這個例子促進思維,使學生掌握了用萬用電表歐姆檔測電阻的要領和方法。
四、誘導釋疑,加強思維
學生在技能訓練中出現問題又無法分析原因時,往往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積極思考。這就要求教師抓住學生求知欲望的有利時機,激發學生進行思考,用所學過的電工基礎的知識,指導學生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這樣不斷在產生疑問下引導思考,加強了學生進行擴散思維。例如在RL串聯線路里,R=1.5KΩ,L=180MH,f=2KHz,使低頻信號源輸出電壓U=3V,結果測得U接近3V,而U幾乎為零,顯然與理論相矛盾,學生對實驗結果產生了疑問,這時教師不能直接為學生找出故障原因,而應及時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電工知識分析得出這種結果的原因,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原來是將1.5KΩ的電阻錯選為阻值為1Ω的電阻。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尋求問題的根源,使技能訓練與學生思維互相滲透,積極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技能訓練,增強了學生思維能力。
五、及時總結,深化思維
實訓電阻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考;
復習;
訓練;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物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① 知識點多、知識面廣。
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需要理解。
③物理實驗的方法及操作需要掌握。
④會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等。
針對物理學科的這些特點,怎樣確定復習方向、方法,進行高效復習呢?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在近幾年初三物理復習中的實踐和思考,以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一、 重視基本概念和規律的復習-----緊扣課本,夯實基礎
我們知道中考試卷是按《考試說明》來命題的,試卷中易、中、難的試題比例為6:3:1。從近幾年的中考題來看,能力的考核與基礎知識是緊密聯系的,因為基礎知識的強化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因此我們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深入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突破重點,形成有機的知識結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重視科學探究及其過程與方法的復習---專題復習,優化網絡
物理知識點間存在著“縱”與“橫”的相互聯系,某一知識點可能是為另一知識點引橋鋪路,而另一知識點又往往是前一知識點的深化與延伸。在第一輪復習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第二輪復習時應打破章節的限制,完善并梳理初中物理知識結構,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要使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系統鞏固知識,形成一個由知識點到知識面、最后到知識網絡的綜合體,使復習具有系統性。
三、重視開放性問題的訓練------關注熱點及社會
年年中考年年變,但萬變不離其“重”,初中物理中的一些主干知識仍然是每年中考的重點,因此我們在第二輪復習中要以《考試說明》中圈定的知識點為著眼點,圍繞考點,突出“重點”。
通過對某些特殊知識點的深挖細究,達到對某一類知識或某一專題的融合、深化。例如電學中的滑動變阻器,是“探究歐姆定律”、“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等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器。讓同學們可以總結滑動變阻器在每個實驗中的用途,深化對電學實驗的理解。例如所有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共同作用是:保護電路;
通過改變自身電阻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而由于每個實驗的不同,使滑動變阻器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為了保證兩端的電壓不變。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從而達到多次實驗探究規律的作用。
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改變小燈泡兩端電壓,達到多次測試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目的。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從而比較小燈泡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關系,還可以控制電流相等,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
例題:如圖所示,燈泡L和電阻R2的阻值分別為R1=10歐姆和R2=5歐姆,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歐姆,電源電壓為6V,求當S1,S2,S都閉合滑片P在a時R1、R2消耗的電功率。
一變:求當S1,S閉合,S2斷開,把滑片移到某一位置,使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為其最大值的1/4時,燈泡恰能正常發光,求燈泡L的額定功率?
二變:求當S1,S2,S均閉合,滑片移到中點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分別是多少,通過燈泡和電阻R2的電流之比是多少?
三變:當S2,S閉合,S1斷開,滑片P在b點時,R2消耗的電功率是多少?
四變:當S2,S閉合,S1斷開,滑片P從a端滑至b端的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變化的范圍分別是多少?
五變:當S1,S閉合,S2斷開,滑片P從a端向b端滑動時()
A、電燈L變暗,電壓表示數增大B、電燈L變暗,電壓表示數減小
C、電燈L變亮,電壓表示數增大D、電燈L變亮,電壓表示數減小
四、綜合考練提高應試能力-----仿真模擬,體驗中考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系統復習,學生不論是知識技能上,還是解題能力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進行恰當的適應性訓練或模擬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掌握一個度和量。
這一輪復習的時間不長,是演習模擬、查漏補缺的階段,是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環。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是為增強同學們考試的自信心、熟悉中考的氛圍和時間、調整中考前的心態。在這一輪復習期間,可以將第一、第二輪復習中做過的易錯題進行歸納、梳理,建立錯題檔案集,研究學生的錯題,尋找學生思維或知識的漏洞,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達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目的。
第一就是要選題(在第二輪專題復習時就應該這樣做),每年的中考我們都有一條深刻的教訓,就是我們的學生在基礎方面丟分丟的相當厲害,特別是一些優秀學生,難題他們都做上來了,但是基礎的部分丟了。我覺得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第二就是要抓錯誤題,就像我前面所講的把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總結出來,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做這方面的事情,準備一個錯誤記錄本,把錯誤集中起來,叫做積累錯誤,整理錯誤,最后達到改正錯誤的目的,這樣錯誤就變成了資源,考試的時候就可以不重犯錯誤。
第三就是要教會學生反思,有一位學者總結出一個公式叫“1+100”大于“100+1”,什么意思?就是說同樣的題做一百遍不見得有提高,而你把你的每一道題做一個認真的分析,倒是可以提高很大的成績,所以我覺得,要學生學會反思,就是每一道題做對了,學生是怎樣找到切口的,怎樣答的?答案怎樣形成的?學生要反思;
做錯了的題更要反思,為什么做錯了?為什么切口找不到?是審題問題還是計算問題?
總而言之,我們應當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認認真真的對待復習工作,復習方法是多樣的,任務是繁重的,需要各個學校初三的老師團結協作、相互分工、步調一致的努力,用集體的智慧排除困難,穩步推進,努力使復習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借此機會,也預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愉快,讓我們共同努力,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實訓電阻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自主學習法;
中職;
電工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10-0056-03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甭摵蠂炭莆慕M織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也明確指出:“明天的文盲將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學習的人?!边@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樹立創新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電工實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內容枯燥,操作教學繁瑣,教學時教師如果能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做中學,學中做”,就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本文就電工實訓中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討論、自主合作、自我總結方面進行探討。
自主閱讀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動地建構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過程。在電工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讓學生自主閱讀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組織和引導使學生自行摸索出認知規律,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最終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如在講授電阻的識別與測量時,我發給學生從幾歐姆到幾兆歐姆阻值不等的許多色環電阻,讓他們通過自主閱讀色標法的相關內容對所發的電阻加以識讀與區分,通過多次觀察和讀數,加深了學生對色環電阻的感性認識,在領悟色標讀數基本規律的同時,大大激發了識別電阻的熱情。在他們感受到色標法的魅力之后,我又讓他們仔細閱讀萬用表的說明書和訓練講義中萬用表歐姆檔測電阻的基本內容,讓他們用萬用表歐姆檔來測量剛剛讀過的色環電阻,檢測自己色標讀數的理論值是否正確。這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為下面知識的介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每次教學結束,我都事先分發下次課要講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利用晚自修等時間通過閱讀先行預習,使他們對即將講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課上教師只要稍微指點學生如何操作及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即可,節省出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根據教學目標自主實踐,從中自己去探究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實踐表明,自主閱讀方法要比教師一味枯燥講授效果好得多,它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減輕了實訓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培養了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本領和技能。
當然,教師還可因材施教,對表現較突出的學生,引導其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如各種手冊、與教學相關的各種的網站,乃至教師的網頁,通過自主閱讀學習來自行獲取更多相關知識,以使他們“吃得飽”。
自主探究
現代學習理論強調,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知識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在電工實訓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根據教學目標來自主學習,在親身實踐中獲得感悟與技巧。
如在學習電子裝配電路時,我總要讓學生先根據所要裝配的電路進行電子元件的篩選,將裝配電路所需的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電子元件進行分類檢測,然后再進行元件的安裝與電路的焊接、調試。又如,在進行電力拖動訓練時,在學生接線之前我總要讓他們對照電路圖進行元件的選擇及走線圖的繪制,然后再讓他們接線。在完成線路連接之后,讓他們進一步對照電路工作原理進行電路的檢測操作,自行根據現象來分析判斷接線的正確與否。實踐表明,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電路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全員參與自主探究的學習,體驗感知知識獲取的過程及艱辛,使他們在享受學習成功的愉悅的同時,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即使是對實踐操作悟性較差的學生也不放棄,而是要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他們,使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激發他們追求知識的欲望與勇氣。當我聽到一名學生在完成任務之后高舉雙手大呼“我也會了!”的時候,由衷地感到在學生自主探究中教師情感教學的魅力。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蔽覀兊膶嵱柦虒W千萬不能忽略情感的教育功能,因為它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自由討論
實訓電阻總結范文第4篇
實驗以其形象、生動、形式多樣,蘊藏非?;钴S的因素,需要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空間,活化知識結構和訓練思維空間,塑造完善品格和為以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物理新教材中《從微安計改裝為歐姆表》一文中僅從理論上予以研究,本人試著從理論分析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一般思路和研究方法,鍛煉了學生刻苦耐勞的毅力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取得了學生的共識。
在實驗中力求貫穿如下教學原則: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
創設實驗條件,讓學生自主性學習實驗操作規程和能力訓練目標。讓學生懂得萬用電表的使用,能掌握測量電阻、電流、電壓的方法,懂得一些常用電子元件的測量方法、電子器材的操作測量,掌握電烙鐵的焊接技術,印刷電路板的制作與加工,化學用品的使用,電動器具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項。
二、科學性和思想性原則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方法,深諳電路理論知識是我們的目標。強調電路原理的解讀,強化實驗的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包含各種儀器儀表的使用、電子元件的測量、電路的焊接和聯接、實驗數據的測量、表頭面板的繪制,需要學生的細心、耐心和恒心。在長期的實驗中,思想上會有一些波動和挫折感,適時地進行個別引導是必要的,總體上應進行一些科學家的成長故事的講座,使學生產生共響,從而深化實驗的教學過程。
三、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原則
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進行成功教學方法。在實驗中會有迷茫失措的時候,困難會時時困擾每一個學生,發揮成功教學方法的優越性,分階段進行各個實驗環節,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有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快樂蘊藏于每一次的成功中。第一階段:實驗器材的準備階段。包含微安計、電阻、電容器和二極管的準備和電路板的制作。第二階段:電路的焊接、連接和元件的測量使用。第三階段:儀表的裝配、調試、安裝階段。
四、自主式原則
自主理解控制實驗條件、探索物理規律的思維方法,強化圖象處理的技能訓練,學習排除簡單故障的實驗方法,不通電電阻測量法,通電電壓、電流測量法的應用,認識總結實驗技術。
1、實驗儀器設備準備階段
微安計、直流電源、變阻器、變阻器、電阻、微調電阻50mm*50mm的印制電路板、化學用劑fecl3、電動鉆(含0.8mm鉆頭)、萬用電表、電解槽、透明膠、電池盒、螺絲、組合工具。
2、實驗實施操作階段
①、根據電路原理圖設計繪制電路板,把需要的電路布線結構用透明膠貼上,放入加熱的30-50度的fecl3溶液中腐蝕,一個小時左右腐蝕完畢,放入水槽沖洗涼干,用0.8mm鉆頭在需要連接元件的地方鉆孔,用砂紙擦亮銅箔,用電烙鐵熔化焊錫均勻涂于銅箔表面,均勻分布焊錫,保護鋼箔不被養化.②、根據電路原理圖焊接有關元件和連接線路,檢測電路各部分是否正常,分為通電測試和不通電測試.③、調節變阻器確定四個是量程的中值電阻,用已知電阻代替電阻變阻箱.④、繪制表頭面板刻度。調節變阻器的電阻分別為1、2、3、5、10、15、20、25、30、40、50、100、150、200、250、300、400、500等,根據指針所在位置確定面板刻度。
實訓電阻總結范文第5篇
實驗以其形象、生動、形式多樣,蘊藏非?;钴S的因素,需要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空間,活化知識結構和訓練思維空間,塑造完善品格和為以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物理新教材中《從微安計改裝為歐姆表》一文中僅從理論上予以研究,本人試著從理論分析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一般思路和研究方法,鍛煉了學生刻苦耐勞的毅力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取得了學生的共識。
在實驗中力求貫穿如下教學原則:
一、 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
創設實驗條件,讓學生自主性學習實驗操作規程和能力訓練目標。讓學生懂得萬用電表的使用,能掌握測量電阻、電流、電壓的方法,懂得一些常用電子元件的測量方法、電子器材的操作測量,掌握電烙鐵的焊接技術,印刷電路板的制作與加工,化學用品的使用,電動器具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項。
二、 科學性和思想性原則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方法,深諳電路理論知識是我們的目標。強調電路原理的解讀,強化實驗的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包含各種儀器儀表的使用、電子元件的測量、電路的焊接和聯接、實驗數據的測量、表頭面板的繪制,需要學生的細心、耐心和恒心。在長期的實驗中,思想上會有一些波動和挫折感,適時地進行個別引導是必要的,總體上應進行一些科學家的成長故事的講座,使學生產生共響,從而深化實驗的教學過程。
三、 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原則
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進行成功教學方法。在實驗中會有迷茫失措的時候,困難會時時困擾每一個學生,發揮成功教學方法的優越性,分階段進行各個實驗環節,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有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快樂蘊藏于每一次的成功中。第一階段:實驗器材的準備階段。包含微安計、電阻、電容器和二極管的準備 和電路板的制作。第二階段:電路的焊接、連接和元件的測量使用。第三階段:儀表的裝配、調試、安裝階段。
四、 自主式原則
自主理解控制實驗條件、探索物理規律的思維方法,強化圖象處理的技能訓練,學習排除簡單故障的實驗方法,不通電電阻測量法,通電電壓、電流測量法的應用,認識總結實驗技術。
1、 實驗儀器設備準備階段
微安計、直流電源、變阻器、變阻器、電阻、微調電阻50mm*50mm的印制電路板、化學用劑fecl3、電動鉆(含0.8mm鉆頭)、萬用電表、電解槽、透明膠、電池盒、螺絲、組合工具。
2、 實驗實施操作階段
①、根據電路原理圖設計繪制電路板,把需要的電路布線結構用透明膠貼上,放入加熱的30-50度的fecl3溶液中腐蝕,一個小時左右腐蝕完畢,放入水槽沖洗涼干,用0.8mm鉆頭在需要連接元件的地方鉆孔,用砂紙擦亮銅箔,用電烙鐵熔化焊錫均勻涂于銅箔表面,均勻分布焊錫,保護鋼箔不被養化.②、根據電路原理圖焊接有關元件和連接線路,檢測電路各部分是否正常,分為通電測試和不通電測試.③、調節變阻器確定四個是量程的中值電阻,用已知電阻代替電阻變阻箱.④、繪制表頭面板刻度。調節變阻器的電阻分別為1、2、3、5、10、15、20、25、30、40、50、100、150、200、250、300、400、500等,根據指針所在位置確定面板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