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為了揭開網購的真實面目,讓更多的人了解網購,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此次調查。二、調查對象及方法1、調查對象:青島理工大學經貿學院(由于調查的困難性,選取了本學院進行調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網上購物調查報告【五篇】【精選推薦】,供大家參考。
網上購物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為了揭開網購的真實面目,讓更多的人了解網購,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此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青島理工大學經貿學院(由于調查的困難性,選取了本學院進行調查)
2、資料收集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了解學生關于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3、調查方法:對經貿學院的全部學生(限于三年級以下)進行分層,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層,在總體中抽取容量為60的樣本,在每層中進行系統抽樣,根據每層樣本量占總體的比重,在三層中分別抽取容量為22,22,16的樣本。隨機選定某一學號后,間隔10進行抽樣,得到樣本。
三、調查的內容:
四、調查結果分析
1、通過對樣本中網購人數的調查,得到以下數據:大一學生樣本中有9人進行網購,在該層中的比例為56.25%;大二的有15人,占該層的68.18%;大三的有11人,占該層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斷經貿學院中網購人數比例范圍為45.36%~70.44%
2、在沒有在網上購物的同學中,有近50%的同學認為網購不安全,而在有過網購行為的同學中有97%的同學覺得網購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會嘗試網上購物。
3、在網購人群中,因為節約費用而選擇網購的占網購人數的62%,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出于好奇和尋找新奇商品而選擇網購。在眾多的購物網站中,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有48.57%的網購者會把網站商品是否齊全作為他們選擇購物網站的主要標準。其中,淘寶網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學選擇在淘寶購物。
4、大家都在網上買些什么呢?經調查,數碼產品位居榜首,占到總消費的37.7%,其次是服裝27.87%,在網上買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占到總數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鮮等問題),卻幾乎無人在網上購買食品。
5、本次調查中,還對同學們的網購消費水平進行了調查,有42%的同學每季網購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學分別占總體的25.8%和27.5%。還有4.7%的網購達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購物的平均交易金額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間的人數都占總數的42.8%,其他金額范圍分布較少。
6、在網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主要困難是商品描述不清楚,達到45%,其次是商品數目繁多和網站太多,網上市場太雜亂(21%),網購市場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調查結果總結
網上購物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購物安全;
支付安全意識
1調查目的、方法和對象
近年來,網絡領域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信息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的行為以及生活方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問題走入人們視野。其中,網絡購物安全作為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組成,具有相對明顯的普遍性、高發性及代表性,而大學生作為網絡購物的主要群體,面臨著網絡購物安全的侵襲,如何加強學校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1]文章結合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網絡購物安全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11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深入了解大學生網絡購物安全意識的現狀,并為高校開展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相關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議。
12調查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大學生使用網絡的基本情況、網絡購物的頻率、網絡支付安全意識、網絡購物安全程度的認知、網絡購物面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展開調查。
13調查對象
于2016年10月,選取了沈陽醫學院的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取分層抽樣的方式(見表1),共發放問卷450份,收回450份,得到有效問卷40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回收率889%,所抽查的學生均能夠結合自身的認知完成調查問卷。
2調查結果
21大學生使用網絡的基本現狀
在當今社會,網絡與大學生的生活、工作及學習息息相關,大學生作為網絡的主力軍參與的活躍度較高。在問卷調查中發現(見圖1),多數大學生開始接觸網絡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初中,占比458%,其他依次是:小學占比343%;
高中占比148%;
大學占比53%。這意味著開始上網年齡偏向低齡化。另一調查結果統計顯示,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長大于4小時者,約占450%;
時長為2~4小時者,約占395%;
時長為1~2小時者,約占110%;
而小于1小時者,只約占43%。
22大學生網絡購物頻率現狀
近年來,網絡購物以方便、快捷的特點為人們所熱衷,而隨著京東、天貓、淘寶等一系列網購App的興起,更加促進了網絡購物模式的普及。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規模達413億元,同比增加5183萬元,增長率為143%,高于61%的網民數量增長率。[2]而大學生作為使用網絡購物的重要群體,更傾向于選擇網購,集中在服飾、食品等生活學習用品。調查顯示(見圖2),占比高達928%的大學生有過網購經歷,而僅有72%的人從未有過任何網購經歷。其中,每月網購頻率在2~3次所占百分比最高,為481%,1次為193%,4次以上為179%,選擇不到一次的為147%??梢娋W購已經或多或少地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之中。
23大學生網絡購物支付安全意識現狀
調查顯示,對于網絡支付的看法,大部分大學生表示,會在支付時特別留意支付頁面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占比644%。認為網絡購物是非常安全的占03%;
認為網絡購物是比較安全的占32%;
認為網絡購物安全性是不確定的占646%;
認為網絡購物是比較不安全的占271%;
認為網絡購物非常不安全的占4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于網絡購物的態度是理性的,但仍有少部分人安全意識方面待加強??梢?,從整體而言,大學生對于網絡購物安全持比較肯定和樂觀的態度,對于網絡購物安全的警惕心明顯不足。
24大學生網絡購物面臨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在網絡購物安全方面,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對網站商品的產品質量及網站賬號安全性的問題關注較多,分別為628%和602%。對網站和商家信譽的關注為457%,而對網絡支付方式的種類的擔心僅占243%,這說明相當大比例的大學生都有可能面臨網購安全問題,在網絡支付方式的種類逐漸走向多樣化的時代,尤其是缺乏完善的技術保障和網絡監管,導致一些網站和商家的信譽參差不齊,大學生網絡購物的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
3對策建議
31大學生注重自身網購安全意識的培養
對于大學生,網絡購物這種新生的消費方式也還有很多待完善的空間,在享受網上消費的便捷之余,我們要提高警惕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如銀行卡交易密碼、有效證件信息等;
提高自身安全意識網絡購物的防范意識并學會甄別信息的真假,不隨便點開真實性和安全性不確定的陌生鏈接;
有較強的判斷能力和法律意識,不做危害網絡購物安全因素的推動者和妥協者。只有從自身出發,全面提高網絡安全防御能力,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在網絡購物過程中個人的安全利益受到侵害。
32高校需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知識的宣傳以及課程建設
統計數據顯示,83%的大學生認為,學校對網絡安全教育非常重視,419%的大學生認為,學校比較重視網絡安全教育,還有401%的大學生則認為重視度一般,另有85%的大學生則認為,學校不太重視網絡安全教育,還有13%的大學生認為學校對網絡安全教育很不重視。而對于學校是否有必要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活動這一問題的調查顯示,698%的大學生認為有必要??梢钥闯?,大多數大學生對于高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活動呈現出較強的需求,這就要求學校要強化網絡安全意識的教育與宣傳,通過開展各種網絡安全為主題活動,網絡安全教育選修課程建設等方式,促進大學生對網絡安全風險的評估及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
33國家和社會要共同構建文明安全的網絡氛圍
在我國網絡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國家和社會需要發揮網絡購物安全建設的主體力量,需要建立健全網絡購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一些惡意造成危害網絡安全事件的組織和個人加大處罰打擊力度,提高犯罪成本,約束和規范不法行為。此外,網絡購物平臺對網絡購物的安全監管力度也要繼續加大,進一步完善對商家及運行平臺的管理和審查,例如:加大對店家“刷信譽”的監管及對信譽度過低的商家實行暫停上架等措施,建立健全網絡購物安全事件的處理機制,為大學生網絡購物營造一個良好、安全、良性的購物環境。
參考文獻:
[1]李英霞,劉會芳網絡評論對大學生網絡購物信任度的影響[J].衡水學院學報,2016,18(1):53-57
[2]CNNIC《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dzswbg/201606/t20160622_54248htm.
[3]吳亞男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研究綜述[J].知識經濟,2016(9):69-70
網上購物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購物 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方法和對象
1.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深入了解大學生網絡購物的消費特征,為面向大學生經營的企業開發大學生消費市場,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提供依據。
2.調查方法
本研究中對大學生消費特征變量的設計參考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網絡熱點調查報告》之“網絡購物”部分。調查問卷對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個變量的測盤采用的是自填問卷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群體特征的測量;
對大學生是否選擇網購的原因測量;
對大學生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征的測量;
對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征的測量;
對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的測量五個方面。
3.調查對象
本調查在湖南農業大學的學生中隨機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回收294份,得到有效問卷279份,回收率為98%,有效回收率為93.3%,具有統計意義。有效問卷中男生占50.7%(142份),女生占49.3%(137份)。
二、調查結果
1.大學生網絡購物群體特征
(1)性別年齡特征。調查結果顯示,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而男生網絡購物群略高于女生(如圖1)?;ヂ摼W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女性,男生比女生更敢于冒險和追求新的事物,而且男生的網絡基礎知識比女生普遍,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絡購物比率要高于女生的原因。
(2)年齡特征。大學生年齡在18歲到24歲,其中18歲~22歲的學生人數最多,所占比重為89.7%。并且調查還發現,大三大四的學生網上購物的比例明顯高于大一大二的學生,由此可見,網齡對網絡購買影響較大,網齡越高,越容易進行網上購物。
(3)支付力特征。從調查結果來看,收入在400元~800元之間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的最多(見圖2)。大學生主要的生活來源是來自于家庭的供給,81.1%的學生月消費居于400元~800元之間,每月生活費過高和過低的人所占比例都較小。
2.網絡購物原因分析
(1)不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對網站不信任,怕受騙,質疑其安全性,擔心網上付款環節等(見圖3)。沒有網絡購物經驗的消費者對網絡零售商的了解很少,而質量、信息搜索以及訂購都是在消費者真正進行消費的時候才能夠切身感受的。因此,這些因素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是否參與網絡購物。
(2)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有過網絡購物經歷的被訪者們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時效性便利性、價格低以及商品多樣性(見圖4)。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主要在于網上購物更方便,更能夠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商品信息。
3.大學生對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征
(1)獲知集道。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網絡購物者獲知購物網站的主要途徑是朋友介紹、網站介紹、網上廣告、網絡鏈接、電視報紙雜志廣告等(見圖5)。大學人口比較密集,消費的趨同心理,使得大學生們消費時在室友、同學、朋友、老鄉的影響下很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2)選擇原因。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72%)會通過在多個網站間進行商品比較來選擇購物網站,選擇某一購物網站看中的主要原因是知名度高、信用(信譽)良好(見圖6)。大學生有著較清晰的品牌愈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選擇購物網站大多集中在幾個大型網站,淘寶網64%,易趣網24%。
4.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征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網上最常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包括服裝鞋帽、書刊、數碼音像制品、在線充值、票務/教育服務等,這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對全民調查得出的用戶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主要是書刊、服裝鞋帽、數碼音像制品、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等些微的差異,但這些商品和服務更體現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的消費。書刊質量風險不大,運輸較為方便,因此,大學生網上購買服裝的比例增多,說明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信任度高于普通市民。
(2)購物頻率和購買金額。從調查結果來看,購物頻率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僅為22%, 30%的學生為三個月一次, 56%的學生的平均購物金額為100元~300元(見圖7),這與上述的大學生主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類型是相吻合的。
(3)價格期望。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進行網絡購物的大學生選擇均是比商城價格低30%以下(見圖8)。說明對有些大學生來說價格并不是影響其是否進行網絡購物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消費偏于理性,不僅關注產品的價格和質量,而且有著較清晰的品牌愈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
(4)付款方式。從調查結果來看,84%的網絡購物學生選擇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網上支付。我國的電子支付狀況已得到較大改善,大部分學生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比較放心。
5.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特征
(1)網上購物的擔心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有網絡購物經驗者對商品的質量擔心程度最高(37.9%),對售后服務和物流快遞的評價較低,對商品種類、查詢方便性的評價較高(見圖9)。沒有網絡購物經驗者更多的是對網上消費的安全與隱私表現出了較大的不信任傾向,而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大學生,已經對其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說明大學生的初次網絡購物體驗非常重要。
(2)需要改善的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商品質量、售后服務、安全性、配送及時性是被最多提到的幾個方面。
(3)未來購買意愿。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83.7%),明確表示不會的很少(6%)(如圖10)。即使至今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在被問及“以后是否會嘗試網絡購物”時,表示今后會進行網絡購物的占到69%,說明他們對網絡購物的發展非常期待,在網購條件讓他們感到滿意時愿意去嘗試。網絡購物與傳統購物相比在方便及時性、信息的豐富性等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
(4)網絡購物前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購物的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會被人接受。這也符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2005年“中國將迎來電子商務貿易的高潮”的論斷。
三、結論
1.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
大學生雖然受經濟條件的約束,在校期間無法開展更多的網上購物活動,但其參加工作之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社會中中高收入的群體。所以,大學生的價值也絕不僅僅局限于他們目前的實際購買量,而在其終身價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他們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潛力是巨大的。此次問卷調查也支持這一結果,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
83.7%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
69%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也表示今后會進行網絡購物。
2.大學生網上購物市場已經形成
由調研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已經普及,大學生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普遍為1小時~5小時,這些人群對網絡可謂相當依賴,同時,在曾經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人群里86%的購物者對其進行的網上購物是基本滿意的,說明至少有86%的人對網上購物是能夠接受。以上數字告訴我們,面對大學生的網上市場已經形成,正等待商家去開發。
3.拍賣網站人氣最旺
此次調查顯示,拍賣網站在大學生中具有非同尋常的吸引力,79.2%的學生選擇光顧拍賣網站。相比之下,只有13.8%的學生將B2C網站作為自己的購物首選,7%的學生在門戶網站購物。
4.購物首選網站高度集中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購物首選網站集中在幾個網站。在每一類網站中,大學生的選擇都集中在某幾個知名度非常高的網站。這種現象在拍賣網站中表現得更為明顯,84位選擇拍賣網站的學生中有74位選擇了淘寶,只有10位學生選擇了其他網站。另外,目前中國B2C購物網站數量己超過12000個,但調查結果卻顯示大學生們網上購物的首選網站主要集中在卓越、當當等幾個網站中。門戶類網站的得票也基本上被網易、新浪二大門戶網站瓜分。網絡降低了企業的進入門檻,無數企業可以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但是調查中反映出的大學生消費者高聚集度卻表明只有那些能在行業中排名前幾位,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網站才能吸引絕大部分人流量,繼而取得企業發展所需的顧客規模,贏得最后成功。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熱點調查報告(電子郵箱和網絡購物)[OL].省略nic.省略/index.2007
[2]李承安徐紅軍:論我國網絡消費的現狀及發展策略[J].商業研究,2007,(1):20~20
網上購物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當前,電子商務發展非常迅速,網上購物、國際代購、開設網店等新業務模式的不斷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而且為廣大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實現自我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據《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了1.94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37.8%。與2010年相比,網購用戶增長3344萬人,增長率為20.8%。品牌企業和平臺商城(B2C)已經成為了市場的絕對主體,傳統制造商和渠道商在網購市場中的份額明顯增大,網購交易促進的衍生企業繁榮發展。豐富的在線交易的商品和服務類型,帶動了用戶網絡購物頻次和金額的顯著提升。
盡管網購市場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但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如物流配送服務能力提升慢,掣肘電子商務服務提速;
市場低價競爭成為常態,商戶盈利能力不足;
資本市場遇冷,后續發展支撐堪憂;
購物網站用戶信息泄露,削弱消費者信任度等。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創新、如何發展,成為青年創業群體的集體困惑。
在近日由團 市委、市商務委等部門聯合北京青年報社、小紅帽公司等單位舉辦的“青春無限e往無前——電子商務與青年創業”論壇上,眾多國內外頂級電商企業、風險投資機構、知名院校的電子商務領軍人物,與青年創業者以及觀眾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德國DHL全球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基普、國際知名創投機構IDG中國區副總裁李豐和中央財經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朱建明等分別就電商創業成功之路、風險投資的選取偏好、電商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等熱點話題發表各自的觀點。政企學界人士共同“坐而論道”,分別就電子商務發展戰略、融資問題、人才問題等多個熱門話題展開激辯。
網上購物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進行問卷調查,以期了解當代大學生網絡購物的主要特征。
一、調查方案設計
(一)調查目的。通過此次調查深入了解大學生網絡購物的消費特征,為面向大學生經營的企業開發大學生消費市場,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提供依據。
(二)調查方法。本調查對大學生消費特征變量的設計參考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網絡熱點調查報告》之“網絡購物”部分。調查問卷對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個變量的測盤采用的是自填問卷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群體特征的測量、對大學生是否選擇網購的原因測量、對大學生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征的測量、對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征的測量、對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的測量五個方面。
(三)調查對象。本調查在湖南農業大學的學生中隨機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回收294份,得到有效問卷279份,回收率為98%,有效回收率為93.3%,具有統計意義。有效問卷中男生占50.7%(142份),女生占49.3%(137份)。
二、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網絡購物群體特征
1、性別年齡特征。調查結果顯示,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而男生網絡購物群略高于女生。(圖1)互聯網在男生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女生,男生比女生更敢于冒險和追求新的事物,而且男生的網絡基礎知識比女生普遍,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絡購物比率要高于女生的原因。
2、年齡特征。大學生年齡在18~24歲,其中18~22歲的學生人數最多,所占比重為89.7%。并且調查還發現,大三、大四的學生網上購物的比例明顯高于大一、大二的學生。由此可見,網齡對網絡購買影響較大,網齡越高,越容易進行網上購物。
3、支付力特征。從調查結果來看,消費在400~800元之間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的最多。(圖2)大學生主要的生活來源是來自于家庭的供給,81.1%的學生月消費居于400~800元之間,每月生活費過高和過低的學生所占比例都較小。
(二)網絡購物原因分析
1、不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在沒有網上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對網站不信任、怕受騙、質疑其安全性、擔心網上付款環節等。(圖3)沒有網絡購物經驗的消費者對網絡零售商的了解很少,而質量、信息搜索以及訂購都是在消費者真正進行消費的時候才能夠切身感受。因此,這些因素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是否參與網絡購物。
2、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有過網絡購物經歷的被訪者們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時效性、便利性、價格低以及商品多樣性。(圖4)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主要在于網上購物更方便,更能夠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商品信息。
(三)大學生對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征
1、獲知渠道。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網絡購物者獲知購物網站的主要途徑是朋友介紹、網站介紹、網上廣告、網絡鏈接、電視報紙雜志廣告等。(圖5)大學人口比較密集,消費的趨同心理,使得大學生們消費時在室友、同學、朋友、老鄉的影響下很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2、選擇原因。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72%)會通過在多個網站間進行商品比較來選擇購物網站,選擇某一購物網站看中的主要原因是知名度高、信用(信譽)良好。(圖6)大學生有著較清晰的品牌意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選擇購物網站大多集中在幾個大型網站:淘寶網64%、易趣網24%等。
(四)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征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網上最常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包括服裝鞋帽、書刊、數碼音像制品、在線充值、票務/教育服務等,這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對全民調查得出的用戶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主要是書刊、服裝鞋帽、數碼音像制品、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等有些微的差異,但這些商品和服務更體現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的消費。書刊質量風險不大,運輸較為方便,因此大學生網上購買書刊的比例增多,說明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信任度高于普通市民。
2、購物頻率和購買金額。從調查結果來看,購物頻率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僅為22%,30%的學生為三個月一次,56%的學生的平均購物金額為100~300元,這與上述大學生主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類型是相吻合的。(圖7)
3、價格期望。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進行網絡購物的大學生選擇均是比商城價格低30%以下,(圖8)說明對有些大學生來說價格并不是影響其是否進行網絡購物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消費偏于理性,不僅關注產品的價格和質量,而且有著較清晰的品牌意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
4、付款方式。從調查結果來看,84%的網絡購物學生選擇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網上支付。我國的電子支付狀況已得到較大改善,大部分學生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比較放心。
(五)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特征
1、網上購物的擔心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有網絡購物經驗者對商品的質量擔心程度最高(37.9%),對售后服務和物流快遞的評價較低,對商品種類、查詢方便性的評價較高。(圖9)沒有網絡購物經驗者更多的是對網上消費的安全與隱私表現出了較大的不信任傾向,而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大學生,已經對其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說明大學生的初次網絡購物體驗非常重要。
2、需要改善的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商品質量、售后服務、安全性、配送及時性是被最多提到的幾個方面。
3、未來購買意愿。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83.7%),明確表示不會的很少(6%)。(圖10)即使至今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在被問及“以后是否會嘗試網絡購物”時,表示今后會進行網絡購物的占到69%,說明他們對網絡購物的發展非常期待,在網購條件讓他們感到滿意時愿意去嘗試。網絡購物與傳統購物相比,在方便、及時性、信息豐富性等方面具有很多優勢,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
4、網絡購物前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購物的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會被人接受。這也符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2005年“中國將迎來電子商務貿易的高潮”的論斷。
三、結論
(一)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大學生雖然受經濟條件的約束,在校期間無法開展更多的網上購物活動,但其參加工作之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社會中中高收入的群體。所以,大學生的價值也絕不僅僅局限于他們目前的實際購買量,而在其終身價值,一旦有了固定收入,他們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潛力是巨大的。此次問卷調查也支持這一結果: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
83.7%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
69%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也表示今后會進行網絡購物。
(二)大學生網上購物市場已經形成。由調研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已經普及,大學生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普遍為1~5個小時,這些人群對網絡可謂相當依賴;
同時,在曾經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人群里86%的購物者對其進行的網上購物是基本滿意的,說明至少有86%的人對網上購物是能夠接受的。以上數字告訴我們,面對大學生的網上市場已經形成,正等待商家去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