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才事業創新發展綜述》一文,文章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領導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奏響了人才發展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的鏗鏘樂章。”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歷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不僅需要引進“洋博士”,更要重視“土專家”的培養,真正讓鄉土人才“聚”起來、“活”起來、“強”起來。
耕好地、回好土,培育發達人才根基。加大鄉土人才的培育力度,才能犁出肥沃的人才土壤。要把好鄉土人才的質量關,突出鄉土人才的群眾化、實用化、市場化導向,通過舉辦各類技藝比賽與技能培訓,為鄉土人才“搭臺唱戲”“傳授技藝”提供平臺,以實戰選人、以公認選人,確保選出的鄉土人才群眾信得過、發展用得著;
澆好水、施好肥,厚植科學培養體系。鄉土人才有專業的瓶頸,也有技術的天花板,建立完善一套層次分明、特色鮮明的鄉土人才培育體系是關鍵。要“請進來”教,也要“走出去”看,培養本土人才不僅要注重引入新理念、新思維,還要注重開拓大視野、大格局,通過里面教、外面看,讓“土專家”換上“洋思路”,既堅持守正、又敢于創新;
墩好苗、修好枝,撐開廣闊發展前景。鄉土人才最重要的特點是接地氣、用得上、貼民心。對于鄉土人才的發展要給資源、更要給空間,要結合實際需求,將鄉土人才培養納入整體人才隊伍建設長期規劃,制定“一對一”掛鉤聯系服務模式,在鄉村振興、環境整治、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面精準發揮鄉土人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