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國內車企上汽、吉利、長城等紛紛推出了共享汽車平臺,國外車企主要以分時租賃為主。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平均續航里程的提升,續航已經不再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競爭力,排除價格因素外,更智能的科技體驗與更人性化的服務體驗成為消費者的關注重點。
賽迪顧問分析認為,消費者的關注重點由基礎性能參數向科技體驗升級,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智慧的、具有生命力的新產品。
賽迪顧問預測,從消費結構看,未來兩年逐步釋放的二三線市場需求與共享汽車需求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增長點;從市場競爭看,未來市場核心競爭力將由產品性能向個人用戶與共享出行用戶接口大數據轉變。
全球市場龍頭顯現
賽迪顧問統計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26.3萬輛,同比增速達59.4%。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的統計中,2018年,純電動汽車(EV)依然是占比最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63.0萬輛,占比達72.0%;其次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銷量達到62.0萬輛,占比達27.4%;燃料電池汽車(FCV)銷量增長最快,同比增速接近100%。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結構呈現特點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全年銷量為127.0萬輛,占比達到56.1%,歐洲位居第二,銷量達到38.5萬輛,占比17.0%。
中國市場集中度提升
賽迪顧問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市場結構、乘用車市場消費結構、廠商結構、乘用車車型結構、企業主要車型銷量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全年銷量達到127.0萬輛,同比增長63.4%。
從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結構來看,純電動車型(EV)仍然是占據絕對優勢,占比達到77.5%,其中EV乘用車銷量達79.2萬輛,占比62.4%。PHEV乘用車銷量上漲較快,達到27.8萬輛,相比2017年11.1萬輛的銷量,增速高達150.5%。
從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消費結構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的占比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從新能源乘用車來看,2018年銷量前十城市的平均私人消費占比已經提至70.8%。
從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結構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排名前十的廠商銷量占比達到67.4%。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達到24.78萬輛,穩居第一,市場份額為19.4%;北汽新能源以15.8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二;其后是上汽與奇瑞,銷量都達到9萬輛以上。
從中國新能源汽車乘用車車型結構來看,2018年,A級及以上EV乘用車和A0級EV乘用車市場占比上升,A00級EV乘用車車市場占比下降。
從中國新興新能源汽車企業主要車型銷量來看,蔚來、威馬等新興造車企業車型加速上市,以智能化體驗和高品質服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