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農藥工業利潤首次下降,但利潤率仍保持高位??v觀農藥市場,總體產量連續兩年放緩,兼并重組持續進行。中國農藥行業步入平穩運行的新常態。
利潤首次下滑兼并重組加快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內367家農藥原藥企業的原藥總產量達374.4萬噸,比上年小幅增長1.4%。其中,殺菌劑產量為23.0萬噸,比上年減少1.2%,占農藥總產量的6.1%;殺蟲劑產量為56.1萬噸,下降4.8%,占農藥總產量的15.0%;除草劑產量為180.3萬噸,增加 2.8%,占農藥總產量的48.2%。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農藥價格指數(CAPI)顯示,2014中國農藥產品價格整體下跌。從農藥全行業經濟運行狀況來看,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到3008.41億元,比上年增長7.5%。利潤總額225.92億元,下降1.2%,這也是農藥工業近幾年來首次利潤下降。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達到7.5%,與化學工業4.5%的總體利潤率相比,處于較高水平。農藥行業經濟效益較為平穩,虧損企業數量和虧損額均有所下降。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預測,2015年全國農藥總需求量(商品量)預計將達到100.99萬噸,折百量為32.97萬噸,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其中,殺蟲劑預計使用量為11.03萬噸,將比2014年減少8.27%;殺菌劑預計使用量為9.12萬噸,將增加8.5%;除草劑預計使用量為 10.94萬噸,與2014年相比持平。
行業投資增長情況大體平穩,新產品、次新產品的開發,環保設施和自動化設備投入不斷加大。2014年農藥制造計劃投資827.3萬元,比上年增加4.7%,實際完成投資458.8萬元,增長25%。
與此同時,中國農藥工業行業兼并重組持續有序進行,共有18家企業涉及兼并重組。由于工信部發布公告,原則上不再新增農藥企業數量,所以可以預計,行業內的兼并重組將繼續加快。
繼續結構調整重視新品開發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鐘華表示:“目前我國農藥工業領域內存在著產品結構調整尚未到位、同質化競爭嚴重、部分產品產能嚴重過剩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有部分企業存在著靠擴大產品規模提升企業實力的做法。與此同時,中國農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直遭到跨國公司專利產品和作物解決方案的打壓?!?/p>
李鐘華還強調,根據農業部公告,自2015年12月31日起,將禁止福美胂、福美甲胂、氯磺隆所有產品和甲磺隆、胺苯磺隆單劑在國內銷售和使用;2016年12月31日起將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2017年7月31日起將禁止在國內銷售使用甲磺隆和胺苯磺隆的原藥及復配制劑。此公告后,我國禁用的農藥品種將達到38種,限用的農藥品種將達到21種。企業需要對此加以重視,并對自身的產品業務進行相應調整。
與會專家指出,在農藥發展的新常態中,行業需朝著產品品種增多、價值提升、品質改善以及生態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在現有政策和市場環境之下,企業應抓住機遇,增加高效低毒的農藥產品,進行原藥、制劑以及種衣劑創新品種的開發,優化生產工藝,打造好自主品牌,擴大出口,并關注非農用藥品、林業藥品等領域的產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