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藥是保證農作物免受病蟲害、草害和鼠害威脅的重要防治措施,對農業增產和增收,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F階段,在農業病蟲害和草害防治過程中,化學農藥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農藥種類之一。但是農民群眾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化學農藥過量和不合理的使用對農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農作物藥害現象十分嚴重,同時農藥過量使用還導致了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威脅,甚至在農藥使用過程中,還出現了人畜農藥中毒的現象,對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農藥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將會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現代農業的建設和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做好農藥科學使用工作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首先就農藥使用過程中常見的幾點問題進行了必要分析,然后提出科學使用農藥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農藥合理的使用有一定的助益。
1 農藥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農藥經銷商的專業素質不強
在農藥銷售過程中,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了農藥的經銷商應該具備和經營的農藥相適應的技術性人員,但是在實際的經銷過程中,一些農資經營的大店多數情況下都是由過去的個體經營戶轉變而成的,很多的農藥經銷商在經銷過程中都沒有經過專業的、正規的農藥專業知識培訓,也沒有通過系統的學習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經營者的業務素質通常情況下都比較低下,其在進購農藥過程中對農藥真偽和優劣的鑒別能力較低,還有一些經銷商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故意向農民群眾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故意銷售國家禁止的高毒和高殘留的農藥品種,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1.2 農民群眾使用農藥的水平不高
首先,農民群眾的藥物品種的選擇不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群眾不能根據病蟲害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正確的農藥品種,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不能做到科學防治和對癥下藥。選擇藥劑過程中主要依靠經驗進行選擇,而真正做到用藥向農技人員詢問的人數并不是很多;其次,農藥在使用過程中混合使用不合理。農藥是一種化學性質較為活潑的有機物,因此,在農藥混合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用藥原則。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農民群眾將堿性農藥和酸性農藥混合使用,從而嚴重影響到藥效正常的發揮;最后,正確使用藥劑的時間和用藥量把握不準確。農民群眾在施藥過程中,不是根據農田的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情況中選擇合適的劑量和最佳的時期進行防治,而是存在盲目地跟從心理,看到別人用藥,自己也跟著用藥,還有的農民群眾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看到蟲子就用藥,見到病就打藥,并沒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開展病蟲害防治,這樣不但起不到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效果,而且還會出現嚴重的農藥浪費現象,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危害。
1.3 農作物藥害現象經常發生
在農藥噴施過程中,由于沒有注意噴藥的方向以及沒有采取合適的防治措施,導致了農藥在使用過程中,藥物飄落在其他的敏感作物上,造成了相鄰作物的藥害現象發生,這種藥害現象經常會發生在除草劑的使用過程中,例如在使用蓋草能防治油菜田間雜草過程中,其藥物很容易對毗鄰的麥田造成危害,同時,作物的生長調節素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嚴格按照使用量的進行合理的使用的話,將會對作物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其矮化過度,甚至是停止生長。
1.4 用藥的環保意識不足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沒有固定的配藥場所,多數情況下都是在河岸、地頭、溝渠進行配藥。使用后的農藥瓶和包裝袋隨意丟棄,而使用后的農藥機械設備隨意在池塘、河流和溝渠進行清洗,清洗廢水隨意傾倒其中,并沒有對藥物進行集中處理,這種行為不僅會嚴重污染中土壤和水源,而且還極容易對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給農村的畜牧養殖產生嚴重的影響。
2 農藥合理使用的對策分析
2.1 強化對農資市場監督,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最近幾年,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對農資市場的監督和管理,通過農業執法部門和安全管理部門等多個部門進行統一的規范管理,切實改變農資經營秩序。但是在農藥管理過程中,我們還是發現了有不少的經銷者,至國家法律而不顧,通過各種渠道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給農村地區農藥市場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農資市場進行監管過程中,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執法水平,強化對農藥市場的監督和管理,杜絕違禁藥品的流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障地方的農藥市場穩定。
2.2 強化宣傳和培訓,提高用藥水平
充分利用好當前農民培訓工程的機會,采取針對性的內容對農技人員和農民群眾進行培訓,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將病蟲害、草害的發生規律,最佳防治時間、發生動態和防治技術以及方法和安全用藥的知識全面普及給農民群眾,讓農民群眾逐漸增加安全用藥和科學用藥的意識,從而顯著提升用藥的水平和用藥的質量,積極宣傳預防為主,防治相結合的病蟲害防治原則,充分利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降低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降低農藥殘留量。
2.3 政府應該重視農業體系建設
農產品質量的高低以及農藥殘留量的多少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安全,新的食品安全法已通過人大常委會審核現已頒布,于今年10月1日實施,這部法律是史上最為嚴厲的一部法律。因此,就要求地方政府部門應該重視全面重視農業體系建設,配備配齊基層農技服務崗位人員,強化農技服務指導,強化執法監督,要加強推進縣、區級農藥殘留檢測中心和街鎮農產品質量監管站建設,加強檢測人員的培訓進度,全面推動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農業用藥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鄧巍,趙春江,何雄奎,陳立平,張錄達,武廣偉,Mueller J,翟長遠. 綠色植物靶標的光譜探測研究[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0(08)
[2]陳青山,周鳳山,張平,李淑芬,趙桂榮,王崴. 發揮技術優勢 提高農藥經營效益[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1(S1)
[3]駱洪,劉茂,張漢達,雷英,楊素華. 正確識別區分常用農藥的不同異名[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