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公司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 物業公司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應急預案文章,供大家閱讀參考。
XX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應急預案
一、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響應和處置程
序。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所屬生產、生活區域新冠肺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
病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本預案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人為本,善待生命”的原則,以突發事件的預測、預防為重點,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目標,統一指揮、分級負責,一旦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把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險源辨識
3.1.1 所在地區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職工被傳染。
3.1.2 職工出差途中新冠肺炎,潛伏期未發現,上班后帶來傳染
病源。
3.1.3 外來人員帶來新冠肺炎源。
3.2 事件的特性
3.2.1 新冠肺炎特性
3.2.1.1 新冠肺炎是常見病多發病,是由病原體引起、并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有的可導致后遺癥、殘疾或死亡
3.2.1.2 我國根據各種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強弱、傳播途徑難易、傳播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圍等因素將新冠肺炎分為甲、乙、丙三類。
3.2.1.3 甲類新冠肺炎是指鼠疫、霍亂。
3.2.1.4 乙類新冠肺炎是指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癡疾、傷
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痕、肺結核、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高
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等。
3.2.1.5 丙類新冠肺炎是指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癡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性腹瀉病。
3.2.2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時間內(通常是指2周內),在企業的區域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 3例及以上相同臨床表現,經縣級及以上醫院組織專家會診,不能診斷或解釋病因,有重癥病例或死亡病例發生的疾病。
3.2.2.2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臨床表現相似性、發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學關聯性、健康損害嚴重性的特點。這類疾病可能是傳染?。òㄐ掳l新冠肺炎)、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3.3 事件類型及后果
3.3.1 重大疫情
3.3.1.1 新冠肺炎事件:發生腺鼠疫病例、霍亂大規模暴發、乙類或丙類新冠肺炎流行以及鼠疫、霍亂、炭疽病、天花、肉毒桿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3.3.1.2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時間內,發生涉及兩個及以上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別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2 較大疫情
3.3.2.1 新冠肺炎事件:發生腺鼠疫病例:發生霍亂小規模暴發疫情(5 例及以上);發生新出現的新冠肺炎有集中發病趨勢的疫情(3 例及以上);發生乙類新冠肺炎較大規模暴發疫情,即在局部范圍內,在疾病的最長潛伏期內發生出血熱 5 例、傷寒、副傷寒 10 例、急性性肝炎 20 例、俐疾 30 例、其他乙類新冠肺炎 30 例及以上;發
生丙類新冠肺炎局部流行傾向。
3.3.2.2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時間內,在一個省多個縣(市)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夯蛴墒〖壭l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市)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別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3 一般疫情
3,3,3.1 新冠肺炎事件;發生霍亂散發病例、帶菌者:發生新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發生乙類、丙類新冠肺炎小規模暴發疫情,即在局部
范圍內,在該疾病的最長潛伏期內發生急性性肝炎、傷寒、副傷
寒5例及以上、挨或其他乙類、丙類新冠肺炎10例及以上。
3.3.3.2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時間內,在企業內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夯蛴傻厥屑壭l生行政部門認定的相應級別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4 后果
新冠肺炎主要通過水與食物傳播、空氣飛沫傳播、蟲媒傳播、接觸傳播,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或嚴重影響員工健康或企業生產等,嚴重時會危及員工生命安全或造成企業不穩定和發展,
需要緊急采取措施。
3.4 事件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
公司內生產、辦公、生活區域。
3.5 事件可能發生的季節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但在春夏交季、秋季發生的可能性比較高。
四、事件分級
4.1 重大事件:當公司內職工和家屬10人以上發生新冠肺炎、群體性
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
4.2 較大事件:當公司內職工和家屬5人以上10 人以下發生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
4.3 一般事件:當公司內職工和家屬3人以上5人以下發生新冠肺炎、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
五、應急指揮機構及職
5.1.1 應急指揮部
公司成立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總指揮
由副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工會主席擔任,成員由總經理工作部、行政事務中心、工會辦公室、安健環部、財務產權部、物資采購部、黨群工作部等各部門相關人員組成。具體組成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每年根據機構調整和人員變動情況,調整后以公司文件形式發布。
5.1.2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設在行政事務中心,負責本預案的執行與日常管理工作。
5.2 職責
5.2,1 應急指揮部職責
5.2.1.1 根據事件的實際情況、發展特點確定是否啟動預案。
5,2.1.2 預案啟動后的統一領導指揮。
5.2.1.3 應急響應期間,負責與地方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應急指
揮機構聯系,協調應急救援工作,
5,2.1.4 根據預案啟動后的處理情況決定結束應急處置。
5.2.1.5 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5,2.2 行政事務中心職責
5,2.2.1 接受應急指揮部的領導,負責本預案的歸口管理。
5.2.2.2 負責新冠肺炎疫情及群體性不詳原因疾病事件的總體協調5.2.2.3 負責應急物資和防護用品的配備。
5.2.2.4 負責外部醫療的聯系,配合當地衛生部門的調查取證
5.2.2.5 組織相關部門對外來人員及時進行摸底排查,及時發現疫
情的苗頭,同時做好衛生監督工作。
5.2.2.6 對疫情來源、可能的傳播途徑及范圍進行深入詳細的調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或上級防疫部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5.2.2.7 負責后勤保障,對需觀察隔離的員工設置專門的隔離區并
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2.2.8 食堂采買要避開源. 保證食品的安全性。
5.2.2.9 負責對住宿部區域的員工進行監督檢查。
5.2.3 物資采購部職責
5.2.3.1 保障疫情發生時公司正常生產的必要物資供應
5.2.3.2 負責救治病人必需藥品的采夠,臨時隔離點消毒藥品和機械及有關防護物資的采購。
5.2.4 黨群工作部職責
負責開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及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宣傳教育和引導
工作。
5.2.5 安健環部職責
5.2.5.1 負責廠區、住宿部各出入口及隔離觀察區的警戒工作,在
隔離區處設置明顯警戒標志。
5.2.5.2 對非本公司人員如外包部門人員進出公司廠區或住宿部,
要嚴格把關和檢查。
5.2.5.3 專人負責公司門口的監測設備如紅外線溫度儀等。
5.2.5.4 監督各級人員、各部門在疫情時按預案進行工作:發現預
案存在不足,督促修編。
5.2.6 總經理工作部職責
負責與相關部門的聯系工作、應急時的車輛調用、救護車的日常維護保養,確保及時有效出車
5.2.7 財務產權部職責
及時落實資金,滿足日常預防和疫情發生時的需要。
監督各級人員、各部門在疫情時按預案進行工作;發現預案存在不足,
督促修編。
5.2.8 工會辦公室職責
配合有關部門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時,穩定病員及家屬的思想及做
好安撫工作。
5.2.9 其他部門職責
其他相關部門根據應急指揮部命令,做好應急配合工作。
六、預防與預警
6.1 預防
6.1.1 員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均衡,適量運動、注意休息,生活、辦公場所應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生活、工作場所干凈,勤洗手、勤曬衣服和被褥,新冠肺炎高發季節和新冠肺炎流行及群體
性不明原因疾病爆發期間取消一切娛樂性活動,盡量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6.1.2 行政事務中心、黨群工作部開展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預防的宣傳報道,使廣大員工能及時了解預防知識。
6,1.3 當地發生大面積新冠肺炎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間,
盡可能減少各種會議、集會,盡可能不要安排員工前往新冠肺炎和群體
性不明原因疾病發生地出差。
6.1.4當地發生大面積新冠肺炎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間,對公司內人員密集場所安排消毒。
6.1.5 社會上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廠區,尤其要防備疫情發生地區人員進入廠區,必要時可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進行檢查。
6.1.6 有條件時,在新冠肺炎流行季節前,對職工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接
種。
6.1.7 對來自疫區的人員(本企業出差,學習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
子女)中有可能接觸新冠肺炎源的人員進行監測,必要時對接觸病人或
可疑病人進行隔離和醫學觀察,每天進行1-2次常規檢查,直到有
效隔離期滿后解除隔離,并對其它有可能造成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的途經、經過路線、接觸人員的范圍,向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匯報
6.2 風險監測
6.2.1 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由行政事務中心負責與當地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系,及時獲取疫情信息。
6.2.2 風險監測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行政事務中心負責搜集、整理、及時監控疫情發展情況,組織匯總各部門人員身體異常情況日報表,對所有可能存在疫情的區域,聯系醫療部門給予指導或徹底消毒,并對易人群,特別是發熱病人給予及時監控及甄別。
6.2.3 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當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突發事件時,發現人或病人所在部門應立即將發生的情況(包括時間、地點、癥狀、人員數量等)報告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負責按照規定要求上報上級各相關單位
6.3 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6.3.1 預警發布程序
6.3.1.1 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立即向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匯報,各部門每天定時向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匯報本部門疫情情況(是否有發熱病人或疫情接觸情況),如出現疑似病人由行政事務中心聯系醫院進行甄別和處置。
6.3.1.2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根據疑似病例、是否有發熱病人
或疫情接觸情況綜合分析判斷,向應急指揮部匯報,發布預警通報,通知各部門作好應急準備。
6.3.2 預警發布后的應對程序和措施
6.3.2.1 發生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后,實施24小時值班制度,在上級
防疫部門專家的指導下對疑似病人及時進行甄別、搶救和轉運,并予以有效隔離,同時向上級疾病控制部門進行報告,根據當地政府有關規定,統一專人專車轉運至定點治療醫院進行進一步確診、醫學觀察及治療處理。
6.3.2.2 制作表格分發到各部門,組織人員對各部門人員的體溫進
行監測,發現疑似病例及時采取措施行監測.
6.3.2.3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及時將疑似病人醫學觀察及治療處理情況向應急指揮部領導報告。
6.3.2.4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對外來人員及時進行摸底排查,盡早發現疫情的苗頭,及時向應急指揮部領導報告,同時做好廠區的衛生監督工作。
6.4 預警結束
疑似病人經醫學觀察排除新冠肺炎例,或疑似病人經治療處理后確認康
復,廠區及住宿部經過一段時間后無新的病例出現。應急指揮部根據情況,綜合分析判斷后發布預警結束通報。
七、信息報告
7.1 本公司24 小時
7.2 當員工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時,應立即報告部門主任。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癥狀、人員數量等。
7.3 部門主任接報告后,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
7.4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報告,并根據應急指揮部意見,通知應急指揮部其他人員。
7.5 經公司應急指揮部同意,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向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地方衛生部門報告.
7.6 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用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上報集團公司應急辦公室,報告時間最遲不得超過1小時。
7.7 外部機構的聯系方式見附錄A。
八、應急響應
8.1 響應分級
8.1.1 發生一般事件,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作為此級響應責任人,并聯動各部門共同響應的為二級響應。
8.1.2 發生重大、較大事件,應急指揮部立即命令啟動“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預案”,利用公司所有有關部門及一切資源外共同響應外。還需要社會相關應急救援機構參與救援的事件為一級響應。
8.2 響應程序
8.2.1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接到發現突發事件報告,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判斷應急響級別。
8.2.2 二級響應: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作為此級響應責任人,馬上到現場確定情況,情況屬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馬上確定病患是否已經送至醫院就醫,通知安健環部對密切接觸病患的人員進行隔離,通知行政事務中心在值班室設置隔離室,并聯動其他各部門,密切關注事件的發展趨勢,做好公司日常生產工作. 并根據事態的發展確定是否啟動應一級響應。
8.2.3 一級響應: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領導報告。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接報告后,立即對現場情況進行確認,命令啟動“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預案”,通知應
急指揮部所有人員參加應急處理會議。公司各相關部門同時聯動,物資采購部確保公司正常生產物資的供應和臨時急救藥品等物資的采購:黨群工作部和工會辦公室做好疾病宣傳、員工思想引導和善后安撫工作:行政事務中心后勤保障,確保采買的安全性和被隔離員工的正常生活配給: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負責總調度,在應急指揮部的指揮下及時、準確向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地方衛生部門報告變情情況,以及必要時第一時間向外部應急救援機構尋求救援。8.2.4 響應行動流程圖見附錄B
8.3 應急處置
8.3,1 應急處置要點
8.3.1.1 發現人應盡可能避免與患者直接接觸或近距離接觸,并離開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間或辦公室等場所。在現場附近把守,防止人員進出,等待公司應急組織其他人員的到來。
8.3.1.2 發現人和其他人員不得接觸患者碰觸或使用的一切物品。新冠肺炎及疑似新冠肺炎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員當天活動的室內場所及接
觸過的物品、食物等,經應急指揮部同意行政事務中心通知安健環部先行隔離,為醫療機構人員調查取證保存原始材料。未經應急指揮部同意,不得解除隔離。
8.3.1.3 考慮發現人有被傳染的可能,在公司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到達后,發現人簡要匯報相關情況,并根據應急指揮部安排,執行預防傳染他人的隔離措施。
8.3.1.4 應急處置過程中,其他人員應盡可能避免與患者直接接觸
或近距離接觸,不得在未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入患者發病地點,以防傳染。
8.3.1.5 發現疫情部門應做好人員情緒穩定工作,同時做好生產人
員安排,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8.3.1.6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帶好防護用具,做好自我保
護工作,對所發現的疑似病人,按有關規定及時與上級有關部門進行聯系或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診斷、治療和轉運。轉運時要用醫療機構的專車將病人轉送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并將發病情況,診斷或疑似診斷(病歷)向收治醫院詳細介紹,幫助收治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8.3.1.7 行政事務中心根據專業醫療機構意見,安排人員選擇合適
的藥品,對發生確診或可疑病人的疫區、空間、交通工具、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嘔吐物、排泄物,進行有效消毒;對不宜使用化學消殺藥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殺方法:對價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點徹底焚燒,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傳播。聯系地方疾病控制中心等相關防疫部門對區域及公司其他部門進行消毒。
8.3.1.8 行政事務中心配合上級防疫部門調查、登記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史;對密切接觸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并根據情況采取集中隔離或者分散隔離的方法進行醫學觀察。
8.3.1.9 行政事務中心征求專業醫療機構人員確認與新冠肺炎及疑似
新冠肺炎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員有過接觸的人員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的
檢查、觀察、隔離措施。并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
8.3.1.10 行政事務中心在住宿部值班室對需觀察隔離的員工設置
專門的隔離區,負責安排好被隔離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給。行政事務中心食堂采買要避開源,保證食品的安全性。
8.3.1.11 安健環部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公司各出入口及隔離觀察區的警戒工作,隔離區處設置明顯警戒標志。
8.3.1.12 安健環部對非本公司人員因特殊原因需要進入廠區或住
宿部的如外包部門人員等,要嚴格把關和檢查,并經應急指揮部領導同意或領導授權的人同意后,方可允許其進入廠區或住宿部.
8.3.1.13 預案啟動后要在公司門口設置專門的監測設備如紅外線
溫度儀等,安健環部派專人負責進出人員安全。
8.3.2 其他處置措施
8.3.2.1 各級領導要充分考慮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及群體性不明原因疾
病期間可能帶來的人手緊缺問題,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保證公司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各級健康人員要在不被傳染的情況下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8.3.2.2 禁止非本單位人員乘坐本公司車輛,隨時對公司屬車輛進
行消毒。根據需要派出專用車輛參加救援工作。
8.3.2.3 對新冠肺炎的疫情來源、可能的傳播途徑及范圍進行深入詳細的調查
8.3.2.4 黨群工作部按國家或當地政府的統一口徑,在應急指揮部
的領導下及時做好宣傳工作,及時公布本次發生疾病的傳播方式,傳播規律,有效的預防方法,如何正確對待。使廣大職工進一步了解相關規律,有效的預防方法,如何正確對待,以便職工進一步了解相
關疾病的預防知識。以消除職工、群眾的恐懼心理,穩定職工情緒,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和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
8.3.2.5 公司工會及各部門分工會應抽調人力做好患者親友的接待、安撫工作。
8.3.2.6 各部門接到應急反應的通知后,應按各自的職責對突發事
件進行處理。按照規定表格內容對所屬人員的體溫等進行監測,及時發現疑似病例,及時上報。組織排查與新冠肺炎及疑似新冠肺炎或不明原
因疾病人員有過接觸的人員,并告知當事人暫時不要與其他人員接觸。并自行限制活動范圍。
8.3.2.7 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雖采取措施但不能有效控制時,為保證生產有序進行,對部分健康的運行、檢修和管理崗位人員進行集中居住,統一食宿,減少外界接觸,以保障上述人員不被。
8.4 應急結束
在本公司所轄區域,應隔離時間段內,已隔離病員均得到有效治療,患者生活、工作場所已消毒:且未發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時,由應急救援日常管理機構負責人報告應急救緩指揮部。應急指揮部根據上級統一部署,由總指揮或總指揮授權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
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預案”結束。
九、后期處置
9.1 “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預案”結束后,按照把事故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則,及時做好生產、生活恢復工作。
9.2 財務產權部負責牽頭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及后期保險和理賠等
工作。
9.3 新冠肺炎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調查組必須實事求是,尊重科學,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及時、準確查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
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落實責任制,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9.4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
方案、文件等資料,組織各部門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并將總結評估報告報上級主管部門。
十、應急保障
10.1 應急隊伍
公司安健環部應急期間履行警戒任務,并根據應急指揮部命令,執行其他應急任務。
10.2 應急物資與裝備
應急救援日常管理辦公室組織儲備適量的應急防護設施,如防護手套、口罩、消毒液、紅外線溫度儀等。公司有一輛救護車,有大客車、小車若干輛,應急期間優先保障應急需要。
10.3 通信與信息
公司通訊聯絡通過手機、網絡方式進行
10.4 經費
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負責保障本預案所需應急專項經費,財務產權部負責此經費的統一管理,保障??顚S?,在應急狀態下確保及時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