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書評:科學學與科技管理計量研究的碩果

      發布時間:2025-07-13 10:36:25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谷興榮先生在1970年代就開始從計量經濟學的視角研究科學計量學,至今已發表有關這一領域的論文1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30本。年過花甲之后,對自己過去的成果進行了全面的審視和重新歸納總結, 并吸取少量他人成果的基礎上, 進行深入的總結性研究,寫作了66萬字的《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數學原理》一書, 成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已在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這是他在該學科近40年研究的結晶, 也是該學科領域有特色有一定代表性的重要成果 。

      閱讀本作,感到有以下特點:

      1 研究視角新

      科學計量學研究專著,在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趙紅州的《科學能力學》第二篇,到90年代初,谷興榮先生《科學技術發展的計量研究》出版發行,至今已有相當一批科學計量學學術成果。但絕大多數專著都是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進行研究。谷先生對它的整體結構功能規律進行探討,采用的是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谷興榮認為:用文獻計量學研究科學計量學主要是研究科學技術的文獻資料的分布結構和結構變化規律,這只是科學計量學研究內容中的一部分。另外還有科技機構、科技人員、科研經費的分布結構和演變規律問題,社會環境、科技經費、科技人才與科技成果的數量、質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科技發展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關系,這些內容的研究是文獻計量學方法不能解決的,只有計量經濟學方法能解決。反過來,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的方法可以研究科技文獻與科技成果的分布問題。而且,年輕一代的管理學者,運用經濟數學與管理數學方法寫了不少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計量研究論文??梢娺@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谷先生在本作中概括出一個龐大而系統的論著是有重要意義的。

      2 觀點新,創新程度大

      此專著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結構、功能、發展規律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觀點,并用數學方法給予表述。在第34頁把全書的基本論點的來源列了一張表。從表中可見,全書共有61個論點,其中,由本書作者在過去首次提出,并且先后以論文形式發表過的有42個論點,占68.8%;吸收其他學者的論文論點有19個,占31.2%。由此說明本書作者對科學學與科技管理計量研究的理論創新程度是相當大的。而且,多數論點都是有理論與實際意義的基本理論問題。比如:科學技術區際結構三大發展規律(兩極分化、梯度轉移、中心轉移規律)的統一性原理等等,提法新穎,論證清晰, 很有意義。

      3 內容廣泛,涉及到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領域多方面的基本理論問題

      任何學科都是討論研究對象的結構,外在表現形式和自身活動的方式,活動功能、演變和發展規律三個問題,此專著對科學技術體系各方面的結構和結構演變規律都作了詳盡的定量探討,如科技研發的要素結構及其演變機制,科學技術的門類結構、學科結構、知識結構、區際結構及這些結構的演變規律,以及這些結構的內在各部分的彈性替代關系等。這部分內容將近30萬字,是目前科技結構研究中最廣泛最詳細的研究成果之一。

      關于科學技術的運作方式、運作機制和經濟社會功能與研究效益問題,從五個方面寫了近15萬字。包括科學技術發展的三大動力機制,科學技術與經濟的鏈鎖關系與替代關系,科學技術的社會經濟功能及作用規律的定量研究,科學技術的社會經濟功能及作用規律的定量研究,科學技術研發效益的歷史變化規律等,都進行了系統的量化分析。

      在科學技術的傳播、滲透、轉化發展及其評價方面, 分為五個方面寫有20多萬字。包括科技傳播與滲透效應的幾個問題研究, 科技發展與科技轉化的質量指標和質量診斷問題, 科學技術發展歷史規律與新陳代謝機制的定量研究; 科學技術活動的三大基本法則與行為邊界的定量研究; 科學技術評價的四大指標與四大環節, 四大指標即數量指標, 質量指標, 效益指標和綜合指標。四大環節即指標的選取與選取標準環節, 指標分類環節, 指標的組合建模環節, 指標的測算與檢驗環節等, 都作了全面的量化研究。

      由此可見, 本作是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領域中涉及面較廣的大部頭基礎研究成果之一。

      4 內容的系統性與邏輯性強,全書結構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由于研究時間較長,內容較多,相互之間已經構成了完善的理論體系。從編的層次看,第一編是討論科學技術結構及其演變規律,是科學技術的橫向結構,以及橫向結構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變化。第二編討論科學技術運行發展的機制和社會功能,前者是橫向的,后者是縱向的。但都是指科學技術體系內在各部分之間的空間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時間依存關系和變化關系。第三編討論科學技術傳播發展與評價理論,這是科學技術體系的整體性發展規律,科技發展狀態和科技活動結果的測評,與第一、二編相對應。每一編的各章之間,每一章的各節之間等都具有互為聯系的系統性,相互間有較強的邏輯性。

      5 計量分析的普及面較廣,定量分析的程度較高

      在科學計量學領域的學術論著,有不少是定性定量參半,當中的不少論點是沒有定量分析的定性討論。而本書所有章節的論點都采取了定量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的程度上,我們可以把科技和經濟分析的計量程度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只有統計數據和統計圖表;第二層次是在統計數據的基礎上有簡單的數字公式概括,但沒有測算測評;第三層次是在統計數據基礎上有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進行相關的測算測評和因果性分析,因果性分析包括回歸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等;第四層次是在第三層次的基礎上,使研究的多數內究都用數學語言表達,有關的科學發展原理都用數學推理的方式表達出來。本書基本上處于第三層次的程度,在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定量研究成果中,能夠較為全面地達到第三層次的水平實屬不易,在同類著作中也處于先進水平。

      (本文作者系湖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