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高校聲樂教學對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探究

      發布時間:2025-07-11 23:55:42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歷上下五千年求索,我國56個民族產生了風格獨特鮮明的民族文化。其中,來源于民族現實生活、歷史實踐的民族聲樂就是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高的現實價值、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傳承與發展優秀民族文化,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和創新源泉。在文化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民族聲樂是優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能夠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加之中國民族聲樂極具教學價值,挖掘相關的教學資源至關重要。因此,高校開展中國民族聲樂專業教學活動,有利于傳承與發展中國民族聲樂。文章探究高校聲樂教學傳承中國民族聲樂的方式方法和積極意義。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中國民族聲樂,不僅能豐富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內容,還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理解傳統音樂文化內涵、提高音樂審美水平奠定基礎。文章旨在促進中國民族聲樂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創新與發展,使中國民族聲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汲取新的營養,迸發新的活力。

      關鍵詞:高校;
      聲樂教學;
      傳統音樂;
      民族聲樂

      中圖分類號:J616;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1-00-03

      1 中國民族聲樂內涵

      中國民族聲樂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傳統藝術形式一樣,是廣大勞動人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創造的藝術結晶,是對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生動詮釋,但又在傳承與創新之中傳遞了藝術高于生活的真理。

      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包含各個地域、各個民族的不同聲樂知識和唱法?!拔迨鶄€民族,五十六枝花”,我國多元的民族文化決定了不同形式的傳統音樂與民族唱法,個性鮮明,差異顯著。因此,我國民族聲樂的一大特點是地域性突出,民族情緒濃厚。

      基于此,高校聲樂教學不僅要重視傳授聲樂技巧,還要結合傳統民族文化內涵,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民族音樂的藝術價值,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理念和藝術素養,并且依托教學相長,促進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1]。

      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引起重視,豐富師生的精神世界,以文化內涵熏陶學生,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2 高校聲樂教學在中國民族聲樂傳承中的意義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文化發展的改革是“十三五”期間文化發展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去踐行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運用新方式、新理念推動中華文化的現代化轉化,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

      從文化角度出發,傳統民族聲樂是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發展改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高校聲樂教學為重要平臺和載體,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中國民族聲樂,首先拓寬了民族聲樂的傳播渠道,其次不斷擴大民族聲樂的傳承人群,最后加深了高校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達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的目的,同時也有利于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音樂文化,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前行。

      對高校而言,不同民族聲樂的表現形式和音樂特點各不相同,不同民族的樂器和唱法技巧也各具特色。因此,高校民族聲樂課程要依據民族聲樂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規劃,既考察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又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助力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以民族聲樂教學為載體,促進高校聲樂教學的系統化、全面化發展。

      不僅如此,學習和傳播民族聲樂,還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加強溝通聯系,依托各具特色的民族音樂,促進民族繁榮與團結,對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中國民族聲樂中的教學資源

      3.1 民族聲樂中的文化資源

      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不僅涉及傳授音樂表現形式和唱法技巧,還包括引導學生理解與傳承傳統民族聲樂文化。具體來說,民族聲樂是各個民族對勞動生產和情感生活的總結,紀實性的曲調與歌詞展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集體生活和情感文化超越了時空限制,傳遞著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對高校來說,民族聲樂教學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歌唱家,為國家傳統民樂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從而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傳播、交流和創新[2]。因此,高校民族聲樂教學要洞悉民族樂曲的文化內涵,以民族唱法感受傳統音樂情感,調動學生的民族情緒和藝術情緒,活化傳統民族聲樂的內在價值。

      從社會角度來看,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群眾,在世界文化多元化、融合發展背景下,難免出現崇洋媚外的現象。因此,高校民族聲樂教學要加強文化滲透,樹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其他文化精華,為傳統音樂注入生機與活力。

      3.2 民族聲樂中的聲樂教學資源

      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歷史發展,使民族聲樂的表現形式和唱法技巧擁有極高的教學價值,學生可以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掌握演唱、樂器演奏等多方面技能,中國民族聲樂蘊藏豐富的聲樂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整合這些教學資源,并融入民族聲樂課程教學中,使學生掌握民族聲樂的表達技巧和專業樂理知識,助力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

      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堂中還要結合高校具體情況、學生個人素養與個性、實際教學需要等因素,合理調配和整合民族聲樂教學資源和校內其他聲樂教學資源,促使學生按照自己的專業和興趣開展學習,促進傳統民族聲樂的傳承和發展。

      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離不開有效的載體,而學校是一個較為系統科學的平臺,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為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因此,高校聲樂教師應充分挖掘中國民族聲樂的文化價值、教學價值,豐富自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相結合,融會貫通,實現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3]。

      從具體的教學方法來說,可以采用自然寫生、民間采風等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傳統音樂文化,領略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促進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

      4 高校聲樂教學中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

      4.1 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重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在傳統的高校音樂課堂中,填鴨式、放養式的教學模式較為常見,教師往往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將課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沒有帶領學生體驗樂理、樂器背后的故事和情感,這樣的教學方法只能培養合格的學生,很難教出優秀的樂者。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蘊含的藝術審美價值遠超課本知識和技能本身。因此,在高校的音樂課堂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找到音樂這門藝術類學科真正具有探索價值的藝術性[4]。

      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而言,轉變教學理念勢在必行。首先,高校音樂專業教學要突破單一的文化視野,探索多元文化視野。例如,在宣傳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內容的時候,應更加注重探索民族聲樂蘊藏的藝術情感,避免只關注民族聲樂的某種表現形式。

      其次,高校的聲樂教學可以結合當地民樂文化傳承的需求,與本地其他類型的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并開展創新性教學活動,開拓創新路徑,實現藝術共融。

      最后,高??梢詫鹘y民族聲樂與當代流行音樂有機結合,使傳統民族聲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放異彩,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接納度,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4.2 科學規劃民族聲樂課程教學,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目前高校音樂課堂的教學工具和教學形式更加豐富,鑒于此,高校要對課程的整體規劃引起重視,利用好當前豐富的教學工具,發揮系統化課程的最大功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可以融合傳統音樂的文化內涵,拓展教學深度和廣度,增強課程教學規劃的科學性和專業性。

      具體來說,在高校民族聲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豐富教學理論,引導師生共同創新教學方法,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和學生實際素養,打造適合自己的民族聲樂系統化課程,不僅要注重技能培養,還要注重培育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在民族聲樂教材內容的編寫和課程結構化安排的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領略傳統民族聲樂的魅力。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率先播放傳統民族聲樂視頻,改編傳統民族聲樂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程內容,踐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興趣引導來傳承與發展傳統民族音樂。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適度加入一些實踐活動,如到本地的民族樂曲傳承點進行實踐學習,或者尋找本地民族聲樂藝術家的指導,讓學生借助傳統民族樂曲的活態傳承感受傳統音樂的藝術魅力。

      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民族聲樂課程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體驗民族樂曲的情感內核,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實現民族聲樂的活化傳承。

      4.3 多樣化民族聲樂教學,強化民族聲樂教學專業性

      高校的音樂教學和小初高階段的音樂課堂有明顯區別,藝術類附屬科目往往不受學校和家長的重視。鑒于此,高校要將民族聲樂作為一門專業學科,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和研究,踐行專業化教學理念。因此,高校的民族聲樂教學不應止步于技能和表演形式的淺層學習,而應提高專業度,以培養民族聲樂傳承者和藝術家為目標來開展教學工作,為民族聲樂的表達、傳承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相應的人才支撐。

      在這一過程中,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專業性的民族聲樂教學是關鍵。要提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樣化和專業化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從教學人才儲備來說,高??梢云刚埫耖g藝人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使學生了解藝術家們代代傳承的民族聲樂技能,以及相關民樂的發展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傳統民族聲樂的表演形式和元素。

      第二,從教學渠道來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高校聲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優勢,如在線教學、翻轉課堂、慕課等多樣化的學習渠道,為學生打造立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擴展聲樂教學空間。

      另外,高校要靈活利用各類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如開展民族聲樂相關的校園活動、校際競賽,實現思想碰撞,從而促進中國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

      5 結語

      中國民族聲樂來源于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不僅具有極高的現實價值、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還能夠從中挖掘出豐富的文化資源、教學資源。在傳統民族聲樂傳承與發展中,高校聲樂教學能夠拓寬傳承人群、提供傳承平臺等。本文詳細分析了高校聲樂教學中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包括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課程的規劃、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傳承中國民族聲樂,有利于傳統民族聲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汲取新的營養,獲取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何衛.從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視角下推進高校聲樂教材的建設:以甘肅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及聲樂演唱專業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8,23(3):114-116.

      [2] 黃春媛.傳統文化在高校多元化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性研究:以跨界演唱教學改革為例[J].肇慶學院學報,2017(6):90-93.

      [3] 李飛.論傳統音樂引入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價值與途徑:以贛南采茶戲為例[J].高教學刊,2017(19):108-110.

      [4] 賈承澄.淺論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J].黃河之聲,2018(9):66-67.

      作者簡介:馬經薇(1999—),女,遼寧丹東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聲樂表演。

      猜你喜歡傳統音樂民族聲樂聲樂教學民族音樂學視角下儀式音樂的探索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引入分析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9期)2016-12-05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及其價值的解讀分析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聲樂教育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民族聲樂的演唱風格與方法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阿甫夏洛穆夫對中國近代音樂發展所作的貢獻戲劇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