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教案第1篇[教學目標預設]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牛郎織女教案匯編10篇,供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1、通讀課文,從跌宕起伏的情節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摯情感。
2、反復研讀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激發對牛郎織女凄慘遭遇的同情和對象征破壞美好生活的專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查找和積累有關課文教學的各種資料,正確解讀文本,尋求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2、制作教學課件。學生準備:搜集整理有關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資料,做好前期的閱讀工作,為正確解讀文本提供保證。
第一課時
[教學預設]
一、 成人熱門話題導入課題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激發興趣入手導入課文的學習。這也就是開發學生的生活資源為課程的學習服務的理念在支撐著教學預案的設計】
1、 問題搶答:中國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游戲的形式是學生喜歡的,一開始就將課堂的氣氛渲染起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和輕松。]
2、老師為什么要向同學們問這樣一個問題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師的心理,看誰是老師的知音。師:情人節好??!它可以讓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再像牛郎織女那樣“隔河相望”。
板書課題:13、牛郎織女
師生交談中解題:同學們,你們從課題上能得到哪些信息,產生哪些聯想?讓你的大腦中產生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
(思考、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小結:
課文以“牛郎織女”為題,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與“織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與“?!庇嘘P,與“織”相連,寓含了他們是勞動人民的范疇。
二、初讀清障,理清情節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瀏覽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閱讀方式之一,這是新課程階段目標中所提倡的。]
(1)全體快速瀏覽課文,完成指定的學習動作。
(2)匯報瀏覽得到的相關信息:
人物:牛郎 老牛 織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掙 扎 洶 舔 拽
新詞: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掙扎 波濤洶涌
2、自主識字,讀寫結合。
小組合作探究,讀準字音,巧記字形,書寫生字。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A、互相指讀生字,讀準字音;
B、根據字形特點巧記字形,交流評價各人的記憶要訣。
C、分析生字的結構特點,說說生字書寫中的要點和難點,嘗試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正音和書寫。
“嫂”是平舌音;
“棚、掙、洶”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掙、扎”是翹舌音。
3、輕聲讀課文,反復讀新詞,長句或難讀、易讀錯的句子。對于讀錯的詞句畫出來小組研讀或匯報老師解決。
4、師生共同解決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掃除閱讀中的障礙,將課文讀正確。
三、粗讀課文,理清故事的情節線索。問題引領,激發學生尋求故事的大概情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同學們自讀課文,動筆畫出文中故事的情節發展草圖或文字概括,在小組交流,向老師陳述。
1、自讀全文,思考故事的情節;
2、匯報閱讀成果,說說故事的梗概,要求用自己的話來陳述。
四、課外細讀課文,準備匯報刻畫人物形象的詞句和表達人物心情的重點詞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屬于哪一類?(根據學生的思考情況預設。)
A、生:愛情
B師出示---請選擇:親情 友情 愛情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入:是呀,愛情是美好的,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師板書:牛郎織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讀匯報: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師按課文出現的順序引導學生說出人物并板書:
哥哥 嫂子 牛郎 老牛 王母娘娘 織女
提示學生讀準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讀課文說說人物之間的關系,并找出文中相應的內容重點讀:(1)哥哥 嫂子 牛郎讀課文第1自然段 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哥哥嫂子對牛郎的態度。學生討論交流。
多指名讀與自己表達的詞或句子有關的課文內容。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用一個詞表達自己的情感:對哥哥嫂子:
對牛郎 (隨機板書:棚 教學棚)
(2)牛郎 老牛讀課文第2自然段 找出文中描寫牛郎對待老牛的詞:
并找出描述具體行動的句子來讀一讀。
找出文中描寫老牛對待牛郎的詞:
并讀出相應的句子。
過渡:老牛對牛郎的好僅僅是“常常用溫和的眼光看著他,有時候還伸出舌頭舔舔他的手嗎?” 故事的第一個轉折在哪個自然段呢?(板書:舔 教學“舔”字)自讀自悟第3自然段,說說自己讀后腦中出現的畫面。(鼓勵充分想像)老牛的這種行為在民間叫什么?(紅娘 牽紅線 牽線搭橋-----為什么叫搭橋呢?)
(3)牛郎 織女
師:牛郎在老牛的指點下見到了那位美麗的姑娘了嗎?見面后的結果又向哪發展了?大聲讀課文相應的自然段( 4-----6自然段)初評牛郎織女。-------
分組討論交流自己對牛郎織女的印象 匯報時說出自己的理由。
啟發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現意外情況,牛郎織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將會是什么樣的?小組討論后寫一段描繪牛郎織女幸福生活的話。代表匯報自己的描述,集體評議。齊讀課文第4--6自然段。三、師評述小結:是呀。如果世界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該多好??!那樣,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就會是天長地久了??墒?,事實是這樣的嗎?請同學繼續關注牛郎織女一家的命運。
一、導入揭題
1、讀題。
2、除了這兩個人物外,還有哪些人對情節的發展影響很大?
板書:老牛、王母
找找幾個人物之間關系,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相機板書:牽手
分離
相會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讀課文1—6小節,思考:牛郎織女的牽手與哪些因素有關?圈畫批注,寫寫感受。
交流:
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親密……”讓我們有一種錯覺,老牛是他的親人,親人變成了媒人,撮合一對姻緣。第三小節
牛郎——善良、心眼兒好(板書)
(1)照看老牛很周到(總是,,最干凈)——“也很親密”牛郎對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親人。
(2)身世反襯——不抱怨,不懷恨,吃苦耐勞。
(3)坦白,誠實,不隱瞞。
織女——勤勞
善良:喜歡牛郎的心眼兒好,能吃苦。
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間比較:
一樣辛苦
冷漠無情真情溫暖
禁錮身心自由
對自由的渴望
對真實的愛情的渴望和追求
勇敢:“決心”,意味著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責罰,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間的真情和溫暖在權衡。留在天庭,有錦衣玉食,沒有真情和自由;人間,艱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著很大的風險,她應該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顧,因為自由、愛情實在是太動人了,“生命誠可貴,愛情、自由價更高?!?/p>
(相機板書: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小結: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間的距離,那么織女對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這條鴻溝,讓一切變成可能。到這里,對兩人是不是想說點什么?贊嘆、欽佩、祝福
2、分離——王母
自讀課文9—10,也可以聯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兇惡霸道、法力無邊(惡人當道),大好姻緣就這么被硬生生地拆開了。
反過來想想,牽手和王母有沒有關系?面對惡勢力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可以被擊垮、屈服,也可以開出絢麗的仙人掌花。但面對這么兇惡的王母,真的很氣憤。
讀課文,說說此時想說點什么?(對王母的氣憤、對牛郎織女的同情、祝福)
還好,喜鵲知道了他們的渴望,前來幫忙。七夕佳節,中國情人節。是不是覺得比2月14日更浪漫?
三、質疑,深化
1、質疑
2、相機出示“神話定義”(群眾集體口頭創作,情節曲折動人,歌頌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美好的感情,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照定義說說看法。(不合情理之處不必深究,因為那是群眾集體口頭創作;情節曲折動人正是它吸引人之處;表達著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因為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人們身心都極不自由。)
3、為什么要設計王母這個人物?(黑暗勢力,封建社會的現實;反襯織女的勇敢,這段愛情的可貴。)
4、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爭不過,只能表達渴望。
(板書:想像基于現實。)
5、補充,故事古而有之,許多文藝作品里都有表達,但是在不斷地變化。
大略地學習《迢迢牽牛星》《鵲橋仙》《天上的街市》,感受變化。
6、小結:牛郎織女流傳千古,表達著人們對愛情、自由的追求;無論社會怎樣變遷,這是永恒不變的。
教學目標:
1、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讀了上節課的內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文。
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學生質疑: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么樣?民間為什么會流傳這個故事?它寄托著人們的什么思想?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生匯報:兩人婚后男耕女織,你勤我儉,日子過得很美滿。
“美滿”是圓滿美好的合意。說明靠他們勤勞的雙手,日子不僅過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團團圓圓。
(3)學生匯報:織女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給孩子們講故事時,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辭方法,襯托出織女熱愛人間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樣?
(1)讀課文第二段至倒數第二自然段。
(2)學生匯報:王母娘娘醒后先懲罰了其她的仙女們,然后又派天兵天將查找織女的下落,準備給她厲害的懲罰。說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預示著織女回來后的悲慘命運。
(3)學生匯報:“她尤其恨織女,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破壞她的門風,損害她的尊嚴?!庇纱丝梢泽w會到王母娘娘是一個死愛面子而又自私的人,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壞自己親人一生的幸福,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孩子隔開,這是多么可惡而又自私的人呀!
(4)“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過日子,共同生活”這句話說明了織女是個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個勇敢堅強的人。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為什么?
(因為牛郎織女都是那種靠勤勞節儉來創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說。)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結合《資料袋》,學習古詩詞
1、讀課后《資料袋》。
2、學習《乞巧》《秋夕》《鵲橋仙》
四、召開故事會
1.組內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匯報。
教學反思:
1、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上,再深入走進這個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體會故事表達了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破壞美好生活的專制者的憎恨,感受到作者對善良的人們的深深同情。
2、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牛郎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男性吃苦耐勞的品德,織女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婦女賢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則代表了封建保守勢力,折射了專制狡猾的丑惡嘴臉。我們讓學生讀民間故事的目的是透過故事情節,引發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這個民間故事寄托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贊頌了牛郎、織女的美好情感,鞭撻了破壞美好生活的專制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述《牛郎織女》,導入新課:
二、齊讀課文,思考變化:
1、師:帶著這個問題,師生共同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準語氣,讀出感情。
2、師:大家讀了這篇課文,你們認為主要是以誰為線索寫的?
生:織女。
(板書:織女)
3、師:那么他們結婚后首先發生了什么變化?
①生:首先是他們婚后生活挺美滿。
(板書:婚后生活挺美滿)
師:“挺”是什么意思?
生:很。
②師:是從哪幾自然段中看出來的?
生:(從)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來)。
(要求學生必須把話說完整。)
③師:齊讀第1、2自然段。
④師:你們認為應該怎樣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或:可以提出哪幾個問題?)
生:怎樣“美滿”(或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美滿”?)
生討論:(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討論。)
生歸納:從五個“喜歡”,可以看得出牛郎織女結婚后生活美滿,這五個“喜歡”具體是:
a、喜歡人間的生活;b、跟爸爸一塊兒干活,她也喜歡;c、逗著兄妹倆玩,她喜歡;d、看門前小溪的水活潑地流過去,她喜歡;e、聽曉風晚風輕輕地吹過樹林,她喜歡。
⑤師:比賽讀這五個“喜歡”,賽一賽誰能讀出“美滿”。
可以分小組讀、分男女讀,或指名讀等。
⑥師:讀得真好!這美滿的生活是人間生活,是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樣?
生:“天上雖然富麗堂皇,可以沒有自由,她不喜歡?!?/p>
⑦師:所以……
生:所以織女有時也發愁?
⑧師: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生:發什么愁?
生:(愁的是)怕失去自由的人間生活。
4、師:接著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①生:織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他們被無情地分開。
(板書:被王母娘娘抓走無情分開)
②師:從哪幾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3——6自然段。
③師: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或與同桌一起讀,比一比,看誰能讀出王母娘娘的這種無情。
④師:絕大多數同學真的讀出了這種無情,真了不起!那么你們認為應該怎樣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或:可以提出哪幾個問題?)
⑤生:織女為什么被抓走?
生計論:
生歸納:織女被抓走的原因有:a、王母娘娘為門風。b、為她的尊嚴。c、為發誓把織女捉回來。d、給織女頂厲害的懲罰。
⑥師:怎么理解“王母娘娘”、“門風”和“頂厲害”的“頂”的意思?
生1:王母娘娘: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生2:門風:家規。
生3:頂:最。
⑦師: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生:怎樣抓走?
生計論:
生歸納:a、(王母娘娘)她親自到牛郎家里。b、她一把抓住織女往外走。c、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跌倒了。d、她就帶著織女一齊飛起來(到了天上)。
⑧師: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如果學生提不出,老師可以提示:面對這種情況,牛郎會干些什么或怎么做?)
生討論:
生1:歸納:他趕緊披上牛皮……飛起來了,到了天上。
生2:這是第5、6自然段的內容。
師:默讀第5、6自然段。
⑨師: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生1:牛郎怎么可能會“飛”?
生2:因為牛說:“我死了以后,你可以把我的皮剝下來留著。碰見特別緊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這對你會有幫助?!?/p>
師: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是神話故事。
生3:牛郎、織女雖然都到了天上,但卻被天河分開了。
5、師:最后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①生:織女抗爭,喜鵲搭橋讓他們七月七日會面。
(板書:抗爭鵲橋會面)
②師:從哪幾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7——8自然段。
③師:自由讀這一部分。
④師:結合課文,觀看插圖,展開想象。
三、歸納思路,復述課文:
1、歸納思路。
①生1:課文的思路是:織女的婚后生活——被王母娘娘抓走——抗爭。
②生2:按照老師的板書思路,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進行課文復述,字數不超過100字。
③人人自由復述課文。
④全班學生一起復述課文。
2、將第26、27課合起來,復述牛郎織女的完整故事。
①生1:將第26、27課合起來,復述牛郎織女的完整故事。
②生2:人人自由復述第26、27課。
③全班學生一起復述這個完整的故事。
四、談體會:(以閱讀提示中問題談)
師:談體會,可以談寄托了人民群眾怎樣的理想?也可以談贊頌了什么?鞭撻了什么?
①分小組討論。
②推薦幾個代表發言。
③選一兩名學生全班交流。
五、課后作業:
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找一些民間故事讀一讀。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會用原來造句。
3.仔細閱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從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親密。
教學重點:
獨立閱讀課文,能復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勞動才能創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2、板書課題。
二、了解作者資料。
1.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誰呢?
葉圣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的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國現代兒童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咱們學過他的作品嗎?
三、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意。
1.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全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2.學生匯報。
3.再讀課文,提出想想解決的問題
牛郎是怎樣的孩子?
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
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請同學們圍繞著自己不理解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學。
(一)小組內交流。
(二)全班匯報。
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
2、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
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
五、你喜歡他們嗎?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六、談談學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幸福的生活。)
七、作業:用原來造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會用心急如焚、霎時間造句。
3.觀察夏夜的星空,找到天河、牽牛星和織女星,將觀察的經過寫成一篇短文。
教學重點:
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讀了上節課的內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文。
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3.學生質疑。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
(2)學生匯報。
2、王母娘娘知道后會怎樣?
(1)讀課文第八節至第十節。
(2)學生匯報:
(3)探討一下王母娘娘的形象。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為什么?
(因為牛郎織女都是那種靠勤勞節儉來創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說。)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業:
(一)造句。
1.心急如焚
2.霎時間
(二)、召開故事會。
1.組內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匯報。
板書設計:
美滿生活
老牛訣別
21、牛郎織女
織女被抓
攜子追趕
鵲橋相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準備:
課前查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牛郎織女,誰說說這篇課文講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的什么故事?(愛情故事)牛郎生活在人間上,織女生活在天上,你覺得天上人間的愛情會是怎樣的?
2.明確目標: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牛郎織女的生活,去感受他們的愛情故事,看大屏幕,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3.預期效果:大家已經對這個故事很熟悉了,相信這節課我們會有更加獨特的收獲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再讀課文,深入理解內容,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升華主題思想。
1、任務呈現:出示任務,讀一讀
2、自主學習
A牛郎、織女是什么樣的人?他們為什么會結為夫妻?瀏覽或速讀1-7自然段,思考。
盡管愛的路上會有坎坷和崎嶇,但是牛郎和織女還是相愛了,他們互相欣賞、傾心、愛慕,除了這些他們還有共同之處,那就是(追求幸福),請大家學習課文,體會他們是怎樣相愛的?怎樣走到一起的?你發現了怎樣的牛郎和織女?
2.默讀課文8-10自然段,體會王母娘娘是個怎樣的人?
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牛郎和織女哪怕面對再大的困難也表現得堅強不屈。他們的愛感動了天,感動了地,感動了萬物,看,喜鵲來了,他們來干什么了?
3.朗讀11、12自然段,想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他們會想什么?七月初七他們鵲橋相會會說什么? (2分鐘)
3、展示交流
牛郎:勤勞善良 織女:心靈手巧 老牛:知恩圖報
多么美滿的生活,多么純真的愛情,男跟女織,一家四口,其樂融融,但是天有不測風云,遇到了什么困難?
一(1—2)牛郎是個孤苦伶仃的窮孩子,與老牛相依為命
二(3—5)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并結為夫妻
三(6—7)牛郎與織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老牛死了
四(8—10)王母娘娘抓走了織女,牛郎帶著孩子追趕,用玉簪劃出一條天河將他們隔開(高潮)
五(11—12)牛郎織女從此隔河相望,只能在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在鵲橋上相會
三、檢測導結
1.請大家說說“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有哪些?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臺》
《孟姜女》
《牛郎織女》
2.課外鏈接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描述了織女一邊織布一邊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發世間女子離別相思之情。
3.寫感受
學完了這個故事,你們想說什么呢?同學們可以從文章內容情節、思想感情,以及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燦爛輝煌等等方面來抒發你們的感受。也可以試著對故事進行改寫。請把你們最想說的和最想做的寫下來。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了解民間故事幻想奇麗、情節動人的特點;
掌握“棚、咧、梭、釀、腮、偎、眶、礁、拗”等字。
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閱讀、分析和復述民間故事,注意敘述語言的正確運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為之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學會閱讀、分析、復述民間故事。
2、難點:對本文中神話手法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了解民間故事及其特點。
2、掌握“棚、咧、梭、釀、腮、偎、眶、礁、拗”等字。
3、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牛郎織女這個故事流傳了幾千年,人們對這個美麗而辛酸的故事非常喜愛,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美麗的故事。
(二)幻燈出示牛郎織女的圖片,請一位學生簡要介紹圖片內容。
(三)幻燈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進行字詞教學。
(四)了解民間故事及特點:
民間故事是一種立足于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口頭文學作品,由于它反映勞動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廣泛地流傳在人民群眾之中。
特點: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五)聽課文錄音,思考:全文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這就算安了家”)寫牛郎的悲慘遭遇。
第二部分(從“一天晚上”到“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邊的山坡上”)寫牛郎和織女的追求。
第三部分(從“再說天上”到最后)寫專制的王母娘娘拆散牛郎一家和牛郎織女勇敢的抗爭。
(六)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復述故事情節。
(七)課堂練習:
什么是民間故事?它有哪些特點?
(八)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3次,完成課后練習三。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2、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搜集資料,了解牛郎織女的相關內容。
一、激趣導入。
漫漫銀河中,有這樣兩顆星星,一顆是牽牛星,一顆是織女星,他們的傳說是那樣令人心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民間故事的方式走近他們二位。
二、檢查預習。
檢查預習效果:
1、解決本課生字詞。
2、搜集資料,了解牛郎織女的相關內容。
3、說一說你讀完文章后的疑問。
三、初讀課文。
小組活動出示:
1、這篇課文講了xxx和xxx的故事?他們是怎樣的人?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四、精讀課文。
1、理清人物關系:
我們先借助題目看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誰?(板書:牛郎織女)除了這兩個人物外,還有哪些人對情節的發展影響很大?
感受人物形象。板書:
牛郎:勤勞善良
哥嫂:鐵石心腸
老牛:知恩圖報
織女:美麗善良
2、體會織女之“決”
出示:“織女見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保ā皼Q心”變紅)
一個高貴的仙女要嫁給一個貧困潦倒的牛郎,是需要一定勇氣的呀。
姐妹們,好好勸勸織女吧?。ň毩曊f話)
五、關于民間故事。
1、簡介其他三部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
2、體會民間故事的特點。
民間故事就是要表達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追求和諧生活與美滿感情的決心,歌頌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拓展延伸
作為高年級同學,我們可以做一些課外延伸。
選擇一:課后可以看看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
選擇二:試著去創編你心中的《牛郎織女》。
教學目標:
1、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以小組為單位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讀了上節課的內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文。
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學生質疑: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么樣?民間為什么會流傳這個故事?它寄托著人們的什么思想?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生匯報:兩人婚后男耕女織,你勤我儉。日子過得很美滿。
“美滿”是圓滿美好的合意。說明靠他們勤勞的雙手,日子不僅過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團團圓圓。
(3)學生匯報:織女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給孩子們講述故事時,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辭方法,襯托出織女熱愛人間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樣?
(1)讀課文第二段至倒數第二自然段。
(2)學生匯報:王母娘娘醒后先懲罰了其她的仙女們,然后又派天兵天將查找織女的下落,準備給她厲害的懲罰。說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預示著織女回來后的悲慘命運。
(3)學生匯報:“她尤其恨織女,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破壞她的門風,損害她的尊嚴?!庇纱丝梢泽w會到王母娘娘是一個死愛面子而又自私的人,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壞自己親人一生的幸福,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孩子隔開,這是多么可惡而又自私的人呀!
(4)“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過日子,共同生活”這句話說明了織女是個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個勇敢堅強的人。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為什么?
(因為牛郎織女都是那種靠勤勞節儉來創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說。)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開故事會
1、組內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匯報。
板書設計:
27*牛郎之女(二)
牛郎
勇敢堅強
勤勞誠實
織女
教學目的:
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牛郎織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對封建家族統治的揭露和鞭撻。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資料。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誰呢?
葉圣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的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國現代兒童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咱們學過他的作品嗎?(《陶罐和鐵罐》《爬山虎的腳》)
三、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意。
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全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學生匯報。
課文按時間順序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到“那該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養牛,和牛建立了親密關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過去”到“這就算安了個家”):講哥嫂只給了牛郎老牛破車便把他趕出家門。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興地回答”):老牛說了話,告訴牛郎將有仙女成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黃昏時候”到結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結為夫妻。
再讀課文,提出想想解決的問題。
學生甲:牛郎是怎樣的孩子?
學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學生丙: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核窃鯓雍涂椗叩揭黄鹕畹?
四、請同學們圍繞著自己不理解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學。
(一)小組內交流。
(二)全班匯報。
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
(1)學生甲: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2)學生乙:他的童年沒有樂趣,哥哥嫂子變本加厲地讓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這個年齡應該無憂無慮地上學,而他卻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學生丙:我認為牛郎的生活還是有樂趣的,他的樂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過“兩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說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學生?。号@傻耐晔桥c牛在一起的。通過他對牛照看得那樣周到,簡直就是把它當作人來看待的,說明牛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對牛很好,無論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讓牛吃好的、住好的、過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說明他是勤勞的孩子。
2、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1)學生甲:長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沒有什么改變,但是干活卻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學生乙:哥嫂怕他分遺產,于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學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從無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
(5)學生?。号@傻纳钪腥匀鄙俨涣诉@頭牛,是他們共同的努力勞動,才有了一間茅屋,一塊地,才會安了家。
(6)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
(1)學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消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
(2)學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寫道“姑娘聽他說,聽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愛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訴他了?!笨椗牫隽松?,同情牛郎悲慘的遭遇,是牛郎勇敢離開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品質打動了織女的心,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
(3)學生丙:織女是王母娘娘身邊織錦最好的外孫女,王母娘娘只讓她們干活,織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勇敢地擺脫了受壓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歡他們嗎?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六、談談學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幸福的生活。)
板書設計 :
27 牛郎織女(一)
勤勞創造 勇敢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