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上好黨史“必修課”校初心。“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這是“初心之問”,始終在提醒著廣大黨員干部要時時給自己一點壓力,敲一敲警鐘,弄清楚“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精神狀態和不懈追求。“槍桿子里出政權”“沒有調查沒有
發言權”“農村包圍城市”,從建黨到領導人民成立新中國、再到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5·12”中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民一呼百應、防汛救災黨旗插在一線……詮釋著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銘記歷史才能走向未來,要走進黨史、學習黨史、觸摸黨史,從中去解讀黨的初心、校準初心,不斷汲取精神力量、汲取堅守人民立場的定力,把穩思想之舵的制勝法寶,寫就一幕幕人民至上的震撼場景,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上好黨史“必修課”傳星火。“什么也不能動搖我,我將我的生命給我們的黨與人民大眾。”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6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體現,黨員干部學好黨史“必修課”,就是抱緊優良傳統和作風這個“傳家寶”。以理想信念、不怕犧牲、實事求是、紀律團結和依靠群眾為內容的長征精神,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人在五四運動前后多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紅船精神,以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對歷史的重溫和回顧,對標對表查擺自身問題,照鏡子、出出汗,提振精氣神,既是感慨時代與人民力量,又是堅定信念,更是看清家與國的當前路,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弘揚黨的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開創屬于我們的時代!
上好黨史“必修課”繪新篇。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人民銘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將共產主義的信念融入“靈魂血脈”,作為畢生追求,一往無前奮進,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去開辟歷史新紀元。這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上海石庫門到延安清涼山、北平香山,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一窮二白”邁向繁榮富強,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浴血斗爭寫就了一部氣吞山河的斗爭史詩。“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并采樣返回,新業態新模式逆勢增長,GDP首度邁上百萬億元大關……無數為國家、民族躬身奮斗的共產黨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保持歷史耐心,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了新時代的長征路,沒有辜負時光里的等待。
恩格斯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廣大黨員干部修好黨史這堂“必修課”,從黨史中找尋勝利的源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中守初心踐使命,讓奮進在中國夢征程上的步伐才能更有力,才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更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從而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浩蕩能量,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篇二 習近平總書記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參觀時強調,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干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想,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中國革命歷史是的營養劑,中國共產黨在其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如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謙虛謹慎等,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成功的重要保障。黨史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是與時俱進的,是我黨永葆青春的“不老泉”。
黨史應常作常新。黨史是我黨不斷發展發展的印記,在時間和空間不斷交織中進行,共產黨人也在不斷地實踐中豐富自己的認識。在黨史的不斷發展中,一方面是發掘新的史料,還歷史本來面目,另一方面用新的認識高度和角度去詮釋先輩們付出的努力,從而豐富我們的“營養劑”。黨史常做常新,是為了校正過去的錯誤,更是為了開拓新的認識方向,為了跟上時代的發展、滿足實踐和群眾的需要。
黨史應常讀常新。“深深地沉思往事的意義,我們才能發現未來的意義”。黨史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要結合新時代和主題教育,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么、是怎么來的。在不斷地學習黨史的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恪守人民情懷;
發揚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
黨史應常講常新。講黨史不僅是講歷史,而是要與工作實踐緊密結合,從黨史中自我檢視問題、有的放矢;
在黨史中按圖索驥、尋找釋疑解惑的答案。創新形式方法,豐富授課載體,運用現代傳媒技術,要讓聽眾能夠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
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
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
深刻認識一代又一代人擔當的本質內涵。
篇三 出生在90年代的我雖沒有經歷過戰火,但我依然懂得和平的珍貴,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說起這些我們應該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是我們黨帶領了千千萬萬中國勞苦大眾贏得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黨史故事100講》,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們黨的發展歷史,更加認識到新中國成立與發展一路以來的艱難歷程。
共產主義信仰猶如沙漠上的一片綠洲,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為人民謀幸福”是我們黨發自對人民,對祖國最真摯、最濃厚的感情,這一共產主義信仰,曾激勵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前仆后繼,奮勇前進……它如一盞明燈,為中國的大地撕破了延綿萬里的黑暗。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召開的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站起來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則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日子??谷諔馉幍膭倮侵腥A民族在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為日后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抗美援朝戰爭則是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聲吶喊,是新中國成立后確立大國地位和中華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戰,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里程碑。而現在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閱讀黨的歷史,我更加明白堅定的黨性最基本的是來源于對歷史的認知,我們要學會多讀書,多思考,從歷史的角度認真審視中國共產黨的偉業和功績,深刻認識黨在經歷艱難曲折后仍能不斷自我改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強大自覺,堅信跟著這樣一個政黨,總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奮進前行。
黨的歷史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概述的,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慢慢去
體會和感想。不忘黨的歷史,開創美好未來。明白黨和人民的不容易,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斷培養我們的愛國熱情,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地更加強大而努力奮斗!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正確領導下,在中華兒女的辛勤建設下,我們偉大的黨會越來越充滿活力,我們美麗的祖國也會更加繁榮昌盛。
篇四 學習黨史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史為鑒,重溫百年波瀾壯闊史詩。行程萬里,初心如一?;仡櫼话倌陯槑V歲月,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提供了豐厚滋養。
以學為基,傳承黨內
教育優良傳統。要引導
黨員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黨員、干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向史而新,接續譜寫新的時代華章。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向歷史探未來。常讀黨史,常講黨的故事,常讀常新,常學常新。在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在新征程中創造新輝煌、譜寫新榮光。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始終保持頑強拼搏、勇于開拓的精氣神,做堅定的奮進者、搏擊者,在平凡的
工作崗位上,激發出青春的奮斗熱情,從化解一起糾紛、解決一件難事的點滴小事做起,立足基層,奉獻社會,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