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新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探析

      發布時間:2025-07-17 19:08:55   來源:黨團工作    點擊:   
      字號:

        新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探析 【摘要】2017 年 10 月 18 日,我國在十九大提出中國將站在新的歷史定位上發展,這意味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加入 WTO 后,技術、貿易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貿易規模逐漸擴大并在國際上取得較高的地位,中國正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但新時代我國仍面臨著整體發展不均衡、結構不平衡、貿易壁壘增強等方面的挑戰,使得我國在對外貿易的優化升級方面面臨著很大困難。因此,本文將對新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對外貿易結構的整體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收集的對外貿易進出口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對各個因素在貿易結構中的影響進行實證評估?;诜治鼋Y果,結合相關國際經驗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發展提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新時代;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結構

        On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in the new era [Abstract] On October 18, 2017,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put forward that China will develop in a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entered a new era.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echnology and trade. The scale of trade has gradually expanded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world has gradually improved, China is changing from a big trading country to a powerful trading country. However, in the new era, China is still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unbalanced overall development, unbalanced structure and enhanced trade barriers, which it makes it very difficult for China to optimize and upgrade its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changes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new era. On this basis, it will make a data analysis on the collected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and make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n the impact of each factor in the trade structure. Combining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will offer some advise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Keywords]new era

       foreign trade

       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目

       錄

       1 緒論 ........................................................................................................ 1

       1.1

       前言 ......................................................................................................................... 1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 1

       1.2.1 研究背景.............................................................................................................. 1

       1.2.2 研究意義.............................................................................................................. 1

       1.3

       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 ......................................................................................... 2

       1.3.1 國外研究.............................................................................................................. 2

       1.3.2 國內研究.............................................................................................................. 2

       1.4

       結構安排與創新之處 ............................................................................................. 3

       1.4.1 結構安排.............................................................................................................. 3

       1.4.2 創新之處.............................................................................................................. 4

       2 對外貿易結構研究的理論基礎 ........................................................... 5

       2.1 對外貿易結構概念的界定 ..................................................................................... 5

       2.2

       對外貿易結構研究的理論依據 ............................................................................. 6

       2.2.1 比較優勢理論...................................................................................................... 6

       2.2.2 要素稟賦理論...................................................................................................... 6

       2.2.3 技術差距理論...................................................................................................... 6

       2.3

       對外貿易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 7

       2.3.1 科學技術水平...................................................................................................... 7

       2.3.2 產業結構.............................................................................................................. 7

       2.3.3 政治因素.............................................................................................................. 8

       3 新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探析 ........................................................... 9

       3.1

       對外貿易總額的變化分析 ..................................................................................... 9

       3.1.1 對外貿易總額的整體變化.................................................................................. 9

       3.1.2 出口商品總額分析............................................................................................ 10

       3.1.3 進口商品總額分析............................................................................................ 11

       3.2

       進出口產品結構分析 ........................................................................................... 12

        3.2.1 機械及運輸設備、雜項制品為主要出口產品................................................ 12

       3.2.2 機電產品、礦物原料為主要進口產品............................................................ 12

       3.3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影響因素分析 ................................................................... 14

       3.3.1 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總額的變化對出口商品總額的影響............................ 14

       3.3.2 機械及運輸設備進口額的變化對進口商品總額的影響................................ 14

       3.3.3 雜項制品出口額的變化對出口商品總額的影響............................................ 15

       3.3.4 雜項制品進口額的變化對進口商品總額的影響............................................ 16

       3.4

       競爭優勢指數測算 ............................................................................................... 17

       4 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 分析 ............................. 20

       4.1

       對外貿易結構的存在問題 ................................................................................... 20

       4.1.1 出口商品貿易結構低級化................................................................................ 20

       4.1.2 進口商品貿易結構不合理................................................................................ 20

       4.1.3 出口產品中高附加值產品比重較低................................................................ 20

       4.1.4 加工貿易水平低且缺乏持續增長的潛力........................................................ 21

       4.2

       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優化路徑 ............................................................................... 21

       4.2.1 增加產品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 21

       4.2.2 完善產業結構體系............................................................................................ 22

       4.2.3 提高加工貿易產業的層次................................................................................ 22

       4.2.4 推動內部區域均衡發展,提高貿易自由化程度............................................ 23

       5 結論 ...................................................................................................... 24

        1 1 緒論 1.1 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我國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外貿方式更加多元化,在國際市場上與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來往愈來愈密切。目前,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發展,世界貿易體系和國際秩序也發生了變革。中國在國際格局大變動、國內經濟發展受阻的背景下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也就是說我國對外貿易將在新的歷史定位下繼續發展。本文將針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發生的變化進行研究分析并提供優化路徑。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2.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在對外貿易發展上成果顯著,逐漸從初步成型邁向全球化,在對外貿易總額和有對外貿易業務的公司數量上都大有增加,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提高和對外貿易規模的逐漸擴大,我國正謀取外貿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機制。

       與此同時,國際局勢也發生了動蕩,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等政治因素的變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受阻,加上地緣政治、區域貿易協定等變革使得國際間矛盾摩擦突發,世界貿易體系的發展趨勢不明。由于上述全球經濟、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凸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集團和集團之間的利益沖突也逐漸顯現,世界貿易體系未來的發展趨勢難以預測。在國內外兩方面格局的影響下,中國對外貿易進入了“新時代”。

       1.2.2 研究意義 在新時代,一國的對外貿易結構凸顯出該國的經濟水平、產業結構、外貿政策等發展狀況。且國內經濟的運行也越來越容易受到國際因素的沖擊,對外貿易對維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對其結構變動趨勢和經濟效應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2 自從我國加入 WTO 之后,在資本、金融、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對外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我國作為一個貿易大國,研究和分析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變化發展有助于認識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特征,并使我國的成功經驗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發展的模范,且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存在的問題也對優化升級我國的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發揮著重要作用。

       1.3 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 1.3.1 國外研究 在國外,學者們主要研究分析對外貿易結構發展現狀、合理度及其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三個部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外學者開始做實證研究,分析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化趨勢、影響因素以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赫克歇爾-俄林沿襲了比較優勢理論,從各國要素稟賦的差異角度出發提出研究其與對外貿易結構的關系。里昂惕夫在要素稟賦理論的基礎上研究美國的自然要素稟賦與貿易結構之間的關系,得出美國應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而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但經數據研究分析發現該理論與現實相悖,從而引發一系列對外貿易結構相關研究。Mazumdar 通過測算對外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發現一國的貿易結構和發展趨勢決定著該國貿易能否推動經濟的增長,也就是說只有當這個國家出口消費品、進口資本品時,該國貿易才能促進經濟提高。

       1.3.2 國內研究 在國內,魏浩通過實證分析得出我國出口結構存在著商品附加值低、出口地區較集中、競爭力弱等問題,且發現這些問題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發展起著重要影響作用。李榮林、張巖貴分析了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發展現狀之后發現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出數量型增長效應,也就是說我國的科技水平與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呈正向發展關系。曹旭平、朱福興基于 2012 年投入產出表對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合理度進行了分析研究,并針對不同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總結分析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學者們主要集中對貿易理論本身、貿易商品種類、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測算等方面進行研究,而較少研究對外貿易結構的合理度。對比國內外學者在對外貿易結構的研究,可以發現存在著很大差

        3 別。在理論基礎方面,國外學者著重分析對外貿易結構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對要素稟賦等傳統貿易理論的研究較少,而國內學者則集中分析本國要素稟賦、規模經濟等方面,較少從產業內貿易、技術因素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對對外貿易結構的影響作用;在研究方法方面,國外學者注重實證研究,即對模型的建立,數據的實證分析等,國內學者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雖然各國學者們在對外貿易結構的研究上已經取得了很多顯著成果,但還是存在一定缺陷。

       1.4 結構安排與創新之處 1.4.1 結構安排 第一,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結合國內外經濟、貿易的發展環境,在研究我國貿易發展的優勢與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的整體變化趨勢,并得出影響其發展的因素。同時,總結以往相關國際經驗,可以得出我國存在對外貿易依存度較高的問題。

       第二,分析新時代前后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發生的變化。本部分收集了新時代前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數據,比對梳理貿易結構的比重變化趨勢并進行分析;發現在某些年份我國外貿總額增速雖有所回落,但區域結構更加合理,貿易結構也逐漸優化。

       第三,影響中國對外貿易結構變化的因素分析。自我國入世以來,貿易壁壘日益增強,遇到了諸多阻滯經濟和貿易發展的現象。復雜的國際形勢與國內貿易體系的弱勢,使得我國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品結構在國際上無法與許多跨國大企業進行抗衡。因此對國內外形勢進行更好的梳理分析,針對各個較突出的問題做出針對性措施才能有效調整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發展方向。

       第四,優化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建議措施。針對我國外貿出口產品科技含量低,即勞動型產品占比較多、高科技產品占比較少的問題,需要各個層面主體合力,共同為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而努力。同時需要完善我國產業結構的發展,轉型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工業化水平,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推動我國提高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地位。

        4 1.4.2 創新之處 本文通過在具有權威性的網站下載資料并收集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數據分析,評估近十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發生的變化。在結合我國外貿結構發展的年代背景的基礎上闡述了新時代對我國貿易結構及對外貿易政策的影響,進而引發了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啟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實現從理論到實際的指導意義。本文還對近十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商品的發展變化加以實證分析,增強佐證力度,同時運用文獻研究法,圖表分析法,數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進行結合得出完整的結論。此外從內容上看,本文不僅對新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化進行分析我國貿易發生變化的原因,還進而剖析出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政策與措施。

        5 2 對外貿易結構研究的理論基礎 2.1 對外貿易結構概念的界定 從一國或地區的對外貿易結構可以看出其對外貿易發展狀況、貿易政策的制定、經濟發展水平等。對外貿易結構的定義,從廣義上來講包含了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對外貿易方式結構,對外貿易模式結構,對外貿易區域結構,從狹義上來講特指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即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各商品的進出口額在總進出口額中所占的比率。本文主要討論分析的是近十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決定一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發展方向的主要有貿易政策、經濟水平、產業發展狀況等因素。在國際貿易中,對外貿易商品種類豐富,為了更好的進行分類統計,國際上有兩套分類標準,一套是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另一套是海關合作理事會商品分類目錄(CCCN)。本文采取了 SITC 分類方法來對我國進出口商品進行劃分,如下圖 2-1 所示。

       圖 2-1 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

        6 2.2 對外貿易結構研究的理論依據 2.2.1 比較優勢理論 大衛·李嘉圖在絕對優勢理論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豐富和發展,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對比絕對優勢理論更貼近現實,對當時國際貿易的發展更具指導意義。在比較優勢理論的主張內容中,比較優勢指一個國家某種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另一國家相比較低。

       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的主張,比較優勢理論補充了絕對優勢理論的不足,兩國之間不僅存在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還存在相對差異,這也是導致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一國在某種產品的生產成本上不需具備絕對優勢而只需具備相對優勢便可進行國際貿易并從中獲利。

       2.2.2 要素稟賦理論 赫克歇爾-俄林在比較優勢理論主張的基礎上,研究各國要素稟賦的差異,發現其也是國際貿易產生的起因之一,從而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即 H-O 定理。按照該理論提出的觀點,一國可以發揮該國豐裕要素的優勢,擴大密集使用該要素的產品的出口,同樣,進口該國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生產的產品。換句話說,勞動資源豐裕的國家應發揮勞動力優勢,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而資本豐裕的國家則應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2.2.3 技術差距理論 波斯納認為,發達國家對產品或技術創新成果的研發是國際間產生技術差距的原因之一,從而提出了技術差距理論。發達國家完成創新后取得該項產品或技術一定時期上的壟斷,形成與其他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從而通過出口技術獲得利潤,引起該項創新技術或產品的國際貿易。

       該理論認為,不能僅僅用各國掌握該項技術的時間來衡量各國之間的技術差距,而要用從發達國家研發出創新成果到其他國家徹底掌握該項技術的時間來衡量。假設一國擁有數量 0 至 N 種商品,生產一單位某種商品所要耗費的勞動量為 a 1 、a 2 „„a n ,w 表示本國的工資水平,w*表示外國的工資水平,則有: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