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當前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正在全國上下迅速展開,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實中,有的黨員干部只注重表面功夫,熱衷于轟轟烈烈“走過場”、認認真真“做樣子”,認為拿著筆做做記錄,拿著手機做做答題就算完成了任務,導致黨史學習教育走形變樣。筆者認為,廣大黨員干部要用心學、用心悟、用心踐,才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從“指尖”到“心尖”。
用一顆“初心”學黨史,錘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我們黨的百年發展史不僅鐫刻著奮斗的輝煌,更沉淀著奮進的精神。這些精神凝結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艱辛探索和智慧韜略,繼承著無數革命先輩的赤膽忠誠與艱苦奮斗,蘊含引領奮進的磅礴偉力,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譜系;
這些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每一種精神都具有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精神“秘鑰”。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黨史,用心領悟生動史實和感人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進一步將其轉化為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強勁的前行動力,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實現紅色精神的代代傳承。
用一顆“真心”悟黨史,堅定“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中國共產黨自誕生后,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史學習教育中,黨員干部要深入探尋在偉大成就背后黨領導人民進行艱難斗爭的歷程,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同時,通過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歷史,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堅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
用一顆“恒心”踐黨史,練就“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本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赝倌觑L云,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黨員干部對黨史的學習不能停留在對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的簡單了解上,而是要聯系實際,以史為鑒,從博大精深的黨史知識中“淘金”,在浩如煙海的黨史故事中“尋寶”,深刻領悟和傳承黨的思想路線、寶貴經驗。要將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放在學史力行上,敢于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斗爭本領。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當前,“劇本殺”的游戲正在網上悄然興起,以集角色扮演、推理、查證等元素于一體的實景還原沉浸式體驗,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社交的新潮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程中,不妨針對年輕干部來一波“劇本殺”,充分發揮其參與感、互動性、沉浸式特點,為黨史學習教育注入一股強勁的青春動能。
黨史“劇本殺”,讓年輕干部“主動”起來。“百元買一段人生”是“劇本殺”最大特點,玩家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各自背景,按照特定邏輯走向來完成,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和性格特點讓角色鮮活起來,讓人不由自主想要參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我們黨一項長期政治任務,牢牢抓住年輕干部這個主力軍很有必要。讓年輕干部迅速“入戲”,要針對年輕干部勇于嘗試、敢于創新的特性,充分挖掘百年黨史豐富的理論內涵,充分利用黨史教材、專題講座、紅色古跡等精華,適時推出“愛國片”“為民片”“實干片”“警示片”等劇本,讓理論知識從書本上走出來,讓英雄人物從歷史里走出來,讓經驗教訓從案例中走出來,不斷提升黨史學習的“魅力值”,吸引更多的年輕黨員干部主動參與。
黨史“劇本殺”,讓年輕干部“互動”起來。玩家在“劇本殺”里不是被動接受,而是需要與其他玩家一起互動、交流、探討、推理,最終完成既定任務。應該看到,當前黨史學習教育多以被動、單向“輸入”為主,部分雙向互動式交流,也多以心得體會、發言交流、演講講座等平面化為主,帶有被動性、任務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年輕干部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年輕干部迅速“入戲”,應該立足年輕干部的自身需求,打破傳統的單向輸入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領域的大數據、5G、AI智能等新興技術,讓年輕干部身臨其境到黨的各個光輝歷史時期,用心感想建黨百年的風雨歷程,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激發出心底最強烈的愛黨愛國情懷。
黨史“劇本殺”,讓年輕干部“心動”起來。虛擬精彩的劇情、環環相扣的推理、栩栩如生的故事,讓玩家迅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當前,部分年輕干部由于自身閱歷、工作經歷等方面的限制,對黨史學習存在“人到心不到”的情況,歸根結底是因為少了點對黨史內在的共鳴和共情。黨史是最生動的教科書。巍巍百年黨史,為我們探索實踐黨史“劇本殺”提供了真實的、鮮活的、豐富的精華。讓年輕干部迅速“入戲”,需要我們深刻把握黨史發展主題脈絡,靈活將時代背景、人物故事、地方特色等元素融入“劇本殺”中,通過場景打造、聲音烘托、演員演繹來營造故事氛圍,讓年輕干部與革命先輩進行一場具有歷史感的“跨時空對話”,引導年輕干部傳承黨的紅色基因,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黨的歷史是一部厚重的史詩,有斗爭風雨,有篳路藍縷,更有豐功偉績。學習黨史,目的是從中挖掘寶藏,汲取營養,走好腳下的路。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我們黨豐富的歷史經驗,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品讀空間,如何落實講話精神,如何學好黨史,廣大黨員干部當有“三心”,方能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淬煉愚公移山的“恒心”,在追本溯源中品嘗黨史的“甜香果”。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時,曾以這樣一副對聯自警自勵:“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逼渲髦硷@而易見,即為一個“恒”字。讀書做學問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鍥而不舍、持之以恒。黨史學習也是同理。如果心態浮躁,急于求成,學習淺表化、碎片化,就不可能真正學深悟透;
如果舍不得花精力、下苦功夫,滿足于做做樣子、走走過場,流于形式,就會變成自欺欺人。只有把黨史學習當作一種精神境界、一種終身追求,將“恒”字堅持到底,才能在思想境界、處事能力、實際行動上,跟上時代前進步伐與事業發展需要;
才能體驗到追本溯源過程中的快樂所在,品嘗真理之中真正的甜香。
淬煉踏石留印的“決心”,在厚積薄發中尋找黨史的“金鑰匙”。“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睕Q心,就代表沒有借口,只是朝著既定目標不斷前行?;厥捉h初期和戰爭年代,盡管受各種不利條件限制,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仍然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千方百計、如饑似渴地學習馬列著作等。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多次講“決心學習,除死方休”?,F在,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工作都很忙,但再忙也不能忽視學習、放松學習,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決心,平時利用工作中的空閑時間碎片化開展學習,多學、多看、多背、多思,了解新推的黨史資料,堅持用理想信念武裝頭腦,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在攻堅克難、劈波斬浪中闊步前行。
淬煉知行合一的“實心”,在躬身力行中用好黨史的“試金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一個人如果不注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落實在行動上,即使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能說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崩碚撝挥新撓祵嶋H才能發揮作用,理論武裝只有解決問題才能取得實效。黨史學習亦是如此,不能僅僅停留在學上,在閱讀上,更應該親自踐行,將理論運用到工作中去、到實踐中去,才能學懂理論、弄通理論、做實理論?!白摰啦蝗缙鸲兄?,面對實干興邦的迫切需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找準學懂弄通做實的落腳點,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不斷用實踐檢驗所學、所知,用好“實踐”這塊真理的“試金石”。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當前,黨史學習教育已經進入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涼亭鎮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不斷創新學習形式,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全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出優選彩、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縱向推進,貫徹落實有“力度”。思想謀在先,行動走在前,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
總結黨史學習教育第一階段工作成效,迅速制定黨史學習教育下一階段實施方案;
繼續發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率先學”、黨支部“全面學”、黨員干部“自主學”、廣大群眾“跟著學”四級學習體系模式優勢,營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良好氛圍;
打破慣性思維,創新交流機制,采取“定時不定人、會上隨機點“的方式,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來談”交流會,由過去“一人講大家聽”到如今“人人都是待講者”,進一步推動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形式多樣,全面覆蓋拓“廣度”。針對農村黨員流動性大、居住分散等實際狀況,充分利用鎮應急廣播平臺,黨員干部輪流客串“主播”,講黨史、頌紅歌、談感想,讓“小廣播”傳遞黨史學習教育“大聲音”;
針對部分黨員干部學習時間零散、理論學習薄弱的現狀,開設“晨間讀書會”“晚間加油站”課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學在經常,采取新老黨員一對一結對幫學模式,以老帶新、以新促老;
打造“黨史學習指尖課堂”,在“涼亭之聲”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百年黨史每周一課”“今日黨史”等專欄,讓黨史學習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舉辦“聽紅歌猜歌名”“黨史知識問答”“‘舉旗幟·送理論’微宣講”等比賽,以賽促學、以學促知、以知促行;
開展“憶崢嶸歲月·話紅色故事”“升國旗·宣誓詞”等主題活動,進一步挖掘本地紅色文化內涵,激發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履職盡責,為民辦事顯“溫度”。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熱度轉化為為民服務溫度,群眾有所需,部門有所應。引導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做表率”,全鎮黨員戶家門口統一懸掛“共產黨員戶”標識牌和黨員辦實事項目清單,比黨性、比責任、比形象、比奉獻;
開通群眾訴求線上征集平臺,精準聚焦群眾所需所盼,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主動接受群眾的參與和監督,通報一批“不作為、慢作為”窗口,倒逼各辦事窗口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升辦理業務效率;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在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中采取“黨建+示范”“黨建+宣傳”“黨建+責任”等形式,有效解決幾十年來制約集鎮發展的“出店經營”“停車困難”問題,在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中,采取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的“1+X”管理責任制,將黨組織的力量充實到鎮、村、小組,將疫苗接種的責任自上而下落實到具體黨員。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黨史宣講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學黨史、知黨史、銘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磅礴力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項固本培元、走心入心的工程。
在“遍地開花”的黨史宣講中,不乏有“濫竽充數”的下乘作品。筆者結合自身在基層宣講的實踐,對黨史宣講問題進行挑揀總結,大致可分為“不明方向”“不分實際”“不重實踐”等三大類,要避免黨史宣講中的各類亂象,真正讓黨史宣講走深走實,就要突出“三性”,力求提高宣講的高效性,發揮出宣講的應有效果。
要突出“精準性”,忌“不明方向”而停留于為講而講。為講而講是一項“蜻蜓點水”的動作,猶如網紅“打卡”,在追求快速體驗中丟掉了深挖細剖之功,使宣講效果大打“折扣”。如此宣講,丟的是“黨味”,缺的是“真味”,偏了道、變了味。黨史宣講應當以“準”為切入口,做足“備課功夫”,少些“照本宣科”,做到緊貼主題、講深講透,圍繞黨政大綱談方向、依托權威史料談認知。讓黨史宣講突出精準性需從兩方面著力:在宣講內容上要緊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三個問題,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核心要義,圍繞宣講對象的實際工作,通過對豐富史料深入分析、組織專題學習,深刻領悟“四個偉大成就”“四個莊嚴宣告”“九個必須”等重要論述,用偉大建黨精神凝聚干事創業力量。在宣講取材上要“因地制宜”,宣講者要充分掌握黨史
材料的實質和精髓,精準取材、合理取舍,同時深入挖掘受眾群體身邊的典型模范、先進事跡,充分發揮榜樣引領的作用,用鮮活生動的事例宣講,實現精華與宣講
主題的高度契合,達到宣講冒熱氣、聚人氣、提士氣的效果。
要突出“靈活性”,忌“不分實際”而沿襲于千篇1律。千篇1律的“說教式”,“1篇通稿走天下”的宣講模式,無疑會使聽眾感覺枯燥乏味、味同嚼蠟。黨史宣講應以“活”為主線,少些“大話套話”“規定動作”,把聽眾的文化程度、工作環境、年齡特點充分考慮進去,用真情實感的表述打動聽眾。讓黨史宣講凸顯靈活性,要在宣講方式和聽眾主體上深下功夫。要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分類宣講、因人施教,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如在農村開設板凳課堂,用接地氣的“土言土語”拉近與聽眾的距離,營造良好的互動宣講效果;
在青少年學生中間,開展“紅色課堂”,善用小故事、小例子把哲理講生動、讓真理進心中。同時,要在方法和內容上進行創新,以大黨史為主線,把地方黨史灌入其中;
在方法上可以采取面授,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依托視頻直播、錄制講座短視頻等云平臺進行網絡宣講。通過多方發力、多面創新,真正讓黨史宣講成為黨史學習
教育中的“精神大餐”。
要突出“實效性”,忌“不重實踐”而熱衷于坐而論道。個別宣講熱衷于“追熱點”“博眼球”,生拉硬拽地把熱點與宣講內容拼湊在一起,出現了
學習和工作“兩張皮”的現象。黨史宣講應當以“實”為硬標準,少些“虛無縹緲”,多些“干貨實料”,總結經驗、觀照現實,透過歷史經驗找規律,結合實際工作談方法。讓黨史宣講突出實效性需從兩方面發力:在課件的設計與講授上,要重視實踐性,不能停留在講故事、聽故事層面,而是要結合實際工作講啟示,既要講清楚革命先輩是怎么干的,也要講清楚我們學什么、怎么學、學了之后怎么干等問題,引導廣大
黨員干部通過學習黨史踐行初心使命,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另一方面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宣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于活動全過程,推出一批為民惠民利民的實招硬招,解決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真正把黨史學習
教育的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