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F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鄙頌樾聲r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響應黨中央號召,學好用好黨的百年歷史,以“黨史之光”照亮新時代“趕考之路”。
讀史明志,照亮矢志為民的“初心”路。“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薄笆裁唇泄伯a黨人,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留給老百姓的人?!薄鞍霔l被子”“半截皮帶”“軍需處長”“墨汁粽子”……鮮紅的黨旗上始終鐫刻著“人民”二字。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共產黨人始終前赴后繼、英勇獻身,堅守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更是許下“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農業發展改革之路?!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睆V大黨員干部,應在黨史中尋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初心”路,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擼起袖子”,為群眾做真事、辦實事、解難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在深入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的大道上一路高歌猛進。
讀史力行,照亮實干擔當的“奮斗”路。“道雖邇,不行不至;
事雖小,不為不成?!绷暯娇倳浺髲V大黨員干部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勇于擔當,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照務`國的警示還在耳邊隱隱作響,實干興邦已抒寫出新的時代篇章。從心有大我、以身報國的“兩彈元勛”郭永懷,到鑿地掘金為報國的“礦山鐵人”馬萬水,再到被成為俠之大者、國之仁士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大批黨員干部用實干托起了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今,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面對新時代、新機遇,廣大黨員干部需從黨史“必修課”中找到干事創業的“奮斗”路,腳踏實地,植根基層,奮力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以青春為馬、執實干為鞭,馳騁在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征程。
讀史求變,照亮與時俱進的“創新”路。“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惫伯a黨的百年歷史,是立足于中國實際,以“真理之光”引領走向復興征程的歷史。從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開創性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到鳳陽小崗村“大包干”揭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一幅幅改革創新的畫卷告訴我們,只有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方能在時代洪流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在學習黨史中探索出改革開放的“創新”路,根據形勢變化,創新工作思路,“想出新點子”“跑通新道路”“搭好新平臺”,真正做到讓群眾“精氣神”挺起來、“錢袋子”鼓起來、“好日子”火起來。廣大黨員干部需秉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砥礪前行。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論語》有云:“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秉h史寶庫記錄著百年大黨艱辛奮斗的腳步,蘊含著“成功經驗”和無盡動力。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如不能在黨史寶庫前“得其門而入”,便不能領略蘊含其中的思想偉力,也不能深刻理解“成長密碼”,更不能“悟其道而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必須懂得叩開“信念之門”、勤入“百姓之門”、鎖牢“品格之門”,才能成為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的棟梁之才。
叩開“信念之門”,在深學細悟中繪就忠誠底色。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理想信念是年輕干部攻堅克難、奮勇前行的內在驅動力,是努力成為棟梁之才的精神支柱。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等于無根之萍、無源之水、無槳之船,難以經得住各種艱難考驗、風吹浪打,甚至臨陣脫逃。廣大年輕干部唯有叩開“信念之門”,于心中點燃理想信念之火,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才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亂云飛渡仍從容”,才能在關鍵時刻為黨和人民事業沖鋒陷陣。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會自然保鮮,也不會自然提高;
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既不能口頭上說說,也不能不能“緊一陣、松一陣”,要作為終身課題,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
勤入“百姓之門”,在躬身為民中擦亮赤子初心。“水流千里有其源,樹高千丈有其根?!睆钠D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年代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百年大黨之所以能夠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偉績”,就是因為始終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年輕干部離開人民群眾等于魚兒離開水,就失去成長所需的重要“營養”和不竭動力源泉。年輕干部要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要保持“時不我待”的飽滿精神和“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常到“村門”去學學、常到“巷門”去看看、常到“院門”去聊聊、常到“田門”去干干,雙手長繭了、嘴皮變“溜”了、臂膀變硬了,才能學到活知識,練就真本領。要“身入”基層,“心到”基層,心系人民群眾,對焦群眾的急難愁盼。
鎖牢“品格之門”,在新趕考路上永葆清正廉潔。“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蹦贻p干部要想成長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則必須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試想一個政治上靠不住、政治品德不過關的人,如何能夠站得穩、靠得住、信得過?!靶牟粍佑谖⒗T,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眲⒁把p萬貫”乞討,也絕不動公款分毫;
張富清“深藏功與名”,幾代人不搭“捷徑”。無論歷史條件如何變化,堅持原則、清正廉潔始終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中國共產黨人融入血脈之中的本色,是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當前,各種利益誘惑紛至沓來,唯有始終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始終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鍛造風骨、氣節、操守,才能使年輕干部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更好開創新的歷史偉業。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聚焦豐富教育載體,創新學習方式,教育引導農村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強筋健骨、增強本領,激發推動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深挖紅色“資源庫”,讓黨史演繹“更加生動”。聚焦用好用活本土紅色資源,發動5家企業成立了紅色印跡保護公益基金會,對全區115處紅色印跡實施搶救性利用保護,重點修復展陳了天福山起義紀念館、紅色旗幟展覽館、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紀念館等展館及設施19處,規劃打造天福山、昆崳山、鵂鹠山三條各具特色的紅色教育路線,開展現場教學1971個批次。制作《理琪》等紅色故事專題片,編輯《紅色文化遺存》等紅色印跡宣傳書籍,并接受從天福山走出部隊捐贈的7面旗幟和革命先輩子女捐贈的大量文物材料,用豐富、生動的紅色資源講好黨史故事。
開設宣傳“微講堂”,讓黨史故事“更接地氣”。依托“天福山女子民兵班”,組建成“紅色之聲”宣講團,深入各鎮村開展黨史宣講327個班次,覆蓋2.3萬名農村黨員。結合走訪慰問,為新中國成立前入黨老黨員贈送《天福山起義》紅色讀物和《三進山城》影視作品,用喜聞樂見的方式為250余名老黨員上一堂生動的黨課,把黨史學習教育送到黨員身邊。組織農村黨員赴“紅色印跡”開展“4+N”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輪流走上“講解臺”,講故事、談體會、明初心,通過“沉浸式”體驗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耳入腦更入心。
架起服務“連心橋”,讓黨史教育“更有溫度”。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推行“農村黨員聯系戶”制度,每名黨員聯系群眾6~8戶,每月定期開展“村務活動帶一帶、方針政策講一講、實用技術傳一傳、難事愁事幫一幫”的“四個一”活動,目前共辦理群眾反饋問題和意見建議980余條,構建聯系服務群眾的無縫網絡。以信用建設為抓手,引導各農村黨支部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共926支,聚焦村莊疫情防控、衛生保潔、綠化管理、矛盾調解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事項,形成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帶領群眾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激活鄉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百年黨史是一部不朽典籍,那里有我們黨的光輝歷程,也有指引未來發展的深刻原理。認真學好黨史,是所有華夏兒女的共同責任??擅總€人情況不同,如何能夠結合實際,將黨史讀懂學透是個現實問題。我們可以由“人”的數量這個角度出發,好好研究一下黨史學習中的“N人定律”,或許會對你有些許幫助。
所謂“N人定律”,其實就和數學中的代數式一樣,N是系數,代表數量。當N取不同值時,人的數量也隨之改變,所對應的學習方式也有異。為了便于理解,N值我們僅取1、2、3這三個數。
當N=1時:“人”需勤奮,善于自學多思考。當一個人沉下心來,認真地自學讀書,其思緒一定是平靜的。黨史的自學應該始終貫穿于黨員個體成長的整個過程。只有在無我的境界里,讓心靈自由地汲取養分,我們的信仰之基才能夯實筑牢。由于日常工作的不確定性,會導致我們的時間會呈現出碎片化趨勢,而自學恰恰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最佳方式。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強化自身的黨性修養,這是提升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黨史自學會主動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信仰和思想學習逐步引向習慣養成。讓自學黨史變為我們的日常習慣,讓筑牢思想融入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做好一個“人”的事,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當N=2時:“從”師彼此,相互促學必提高。學習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不斷深化,知識只有在分享里才會持續豐富?!皬摹边@個字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它不是兩個“人”的簡單疊加,而是有機融合成一個整體。左“人”為右“人”支撐,右“人”為左“人”依靠。這樣彼此扶持,正是兩個人相互促學的生動體現。以黨史學習為媒介,開展全面的互助學習,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以人為鑒”的學習,一方面要在對方身上找出值得學習的“亮點”,并使之成為自己的學習習慣;
另一方面要主動找出自己的“缺點”,并積極改正,迅速補齊短板。兩個人在彼此挖掘中,逐步找到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方式道路,在始終堅持立行立改的基礎上,實現黨史學習教育的共同進步。
當N=3時:“眾”心向黨,篤定踐學不可少。在古語里“三”是虛詞,有多個的意思。所以此處的“眾”便是整個社會的縮影。對于黨史學習教育,要始于個人思考,止于眾人實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僅要有積極的思想指導,更要有腳踏實地的實踐活動。只有萬眾一心、手腦并用才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一兩個人的思想能力畢竟有限,只有匯聚所有人的力量共識,才能取得最佳成果。哲學上講,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其中學習關系是極其重要的組成,只有建立起多維立體的學習網絡,并相互促進開展實踐,才能實現由量到質的飛躍。孤立的學習、極少的交流會造成知識傳播的停滯和脫節,唯有發揮群體效用,才能扣緊黨史學習的最后一環。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大家談[5篇]
黨史學習教育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黨員對黨史的學習渴求。進一步調動黨員干部參與黨史學習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必須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緊貼緊盯各地區各單位工作實際、黨員個人需求,不斷豐富學習形式、創新教育載體,探索開設“實境課堂”“云端課堂”“宣講課堂”“實事課堂”等,進一步引導黨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辦好“實境課堂”,在加強學習、悟深悟透上再用力。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營養劑。以史為鏡,可以知更替、明興衰、累經驗、行正道。在學習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黨史圖書教材、革命紀念場館、專家學者授課等形式,打造“實境課堂”,把學黨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同時,用好學思踐悟的方法,精心組織專題讀書班、研討班、“學習沙龍”等,激勵黨員干部不忘來時路,走好腳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接續奮斗。
辦好“云端課堂”,在沉浸體驗、堅定信念上再用力。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補足黨員干部精神之鈣,推動其沉下心來學黨史、聯系實際悟思想??梢砸劳形⑿殴娞?、短視頻平臺、VR云體驗等,打造“云端課堂”,推動黨員干部全時段、沉浸式、體驗式學習黨史,熟知黨史,促進其學出堅定信念,學出堅強黨性,學出信仰擔當。同時,可以通過開展在線黨史“知識測試”“快問快答”“能力達標”等活動,更好檢驗黨員干部學習成效。
辦好“宣講課堂”,在面向群眾、濃厚氛圍上再用力。黨史學習教育火在基層,熱在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當下,社會各界對《中國共產黨百年述職
報告》等傳承紅色故事的精品力作反響強烈、好評如潮??梢猿浞掷萌罕姟跋矚g看、看得進”的電影、微視頻等融媒體佳作和“喜歡聽、聽得進”的
黨課、宣講等“線上+線下”雙軌傳播等載體,打造“宣講課堂”,深入開展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和“永遠跟黨走”群眾性
主題宣傳
教育、“四史”宣傳教育,厚植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辦好“實事課堂”,在踐行初心、為民服務上再用力。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回望百年黨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新中國的發展進步絕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黨的帶領下,用自己雙手接力奮斗創造出來的??梢猿浞掷谩拔覟槿罕娹k實事”實踐活動等契機,以解決若干個“最后一公里”為重點,繼續辦好“實事課堂”,引導每名
黨員腳踏實地為群眾服務,更好滿足民生訴求,向組織和群眾交上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