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人格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家庭的培養熏陶。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處理各種關系,是家庭和學校的共同的責任。小學階段是孩子接受學校教育的開始時期,邁進小學的大門,標志著孩子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時期內,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有了質的飛躍。隨著功課的增多,社交面的擴展,認識世界能力的增強,必然影響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的改變,作為孩子的家長,應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配合學校和老師教育好孩子。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教育頻道!
1.小學生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首先、要負起管教孩子的責任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送孩子上學,一旦孩子進入學校,家長就如釋重負似地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推到教師身上,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的事,這都是十分錯誤的。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對子女成長承擔教育責任。要記?。杭议L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還是孩子的終生教師。誠然學校是有領導、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專門教育人的場所,在培養人才方面起主導作用。但是學校教育必須有家長的正確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育的質量,取得的教育效果。其次、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多與孩子談話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脈絡。發現孩子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如果出現抵觸老師,詆毀同學的言行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老師,要讓孩子看到老師的優點,把老師的優點放大再放大,缺點縮小再縮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師的缺點還要指出來,要講究方法,這就是的配合,不給老師樹立微信,再好的配合也無從談起。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老師自身肯定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家長可以私下向老師建議,但切忌損毀老師的形象。
2.小學生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但不要讓孩子把自己騙了。家長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長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學習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論和方法。家長與家長之間,也要搞好團結,以班集體的利益為重。
3.小學生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三忌”:(1)忌過分保護。一根獨苗,捧在手中,貼在胸口,含在嘴里,樣樣事情包辦代替(背書包,拿水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
(2)忌過分寵愛。
現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往往明知無理,但經不住孩子哭鬧,只能樣樣事情依著他,從而導致了孩子以我為中心,在不正常的環境中成長的現象,可是進入學校以后,是有約束和壓力的,或許孩子回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評,作為家長,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行為要讓孩子受一些批評。
(3)忌過分期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希望孩子樣樣都爭第一名,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長,不與幼兒園比,幼兒園學習負擔與一年級決然不同,次次測驗得100不可能,孩子努力了就行。
五重視:(1)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
在家尊重長輩與父母(來去要打招呼);看見老師、同學養成招呼的習慣。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
(2)重視孩子的合群教育。
有時小伙伴之間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傷了,孩子之間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歡的物品等等,家長決不能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發現情況,及時與老師聯系,老師無法解決的,與校方聯系。
(3)重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課間游戲、午間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放學后,結伴而行,不隨便和陌生人答話,過馬路要當心,家長晚來接孩子,要告訴孩子不亂跑,在校門衛等候。
(4)重視孩子的集體活動。
養成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學校開展集體活動要準時守紀,要支持孩子去參與,有些集體活動需要收費的,學校會發告家長書及回執,家長要見條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