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業在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建筑業中電氣技術也隨之發展,電氣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建筑業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現代建筑電氣技術也有了新的變化。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人類物質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也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與此同時人們的需要也緊隨著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而進步。在目前的建筑事業中,建筑已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那么簡單了,而更多的是需要其能夠為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提供相適應的服務。
【關鍵詞】建筑電氣;技術;發展
隨著高科技在建筑行業的滲透,建筑業對從業人員建筑智能化的專業知識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物中設置空調設備、冷熱源設備、通風設備、給水設備、排水設備、污水處理設備、變配電設備、應急供電設備、照明設備、電梯、電動扶梯,安全防范、信息通信等建筑設備,這些建筑設備的數量龐大,分布區域廣,不僅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電源,更需要對成千上萬個參數進行實時監視與控制。關聯的學科領域不僅門類眾多,而且逐步衍生了一門與應用對象緊密結合、具有學科交叉特征的技術——建筑電氣技術。
1、現代建筑電氣技術的特征
從設計的角度來講,建筑電氣設計分為強電與弱電兩個部分。強電系統的技術發展,是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有目共睹的,也是我們所親身經歷的。如此巨大的發展,為我國的建筑電氣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建筑的安全用電創造了條件。隨著建筑智能化技術的深化應用,有些設備或系統的控制,逐漸走向由專業的控制系統進行監控,并向建筑設備監控系統開放其通信協議,達到系統間的互聯和互通。弱電智能化技術只是一種手段,是通過對建筑智能功能的配備,強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在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實現節約能源、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建筑電氣技術的應用現狀
在智能建筑興起之前,建筑電氣技術就已經在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傳統的建筑中,建筑電氣技術應用的方向眾多,但是由于傳統的建筑中很少會同時使用到多種弱電設備,使得建筑電氣技術的應用較為獨立,很少會遇到需要協調不同弱電設備運行的技術問題,令建筑電氣技術缺少系統間協調配合的經驗。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弱電設備的結構與功能不斷地復雜化,加之智能建筑的逐漸興起,傳統建筑電氣技術使用方式復雜、節能效果不佳、管理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等缺點開始不斷顯現出來,智能建筑需要使多種使用功能得以共同實現,因而溫控設施、空氣調節設施、給排水設施、供電設施、照明設施、運輸設施、通信設施和安保設施等,均要實現安全可靠的不間斷運行,就要求建筑電氣技術解決所有設施的供電問題和設施間協調運行的問題。因此,現代化的建筑電氣技術不斷開拓創新,開發出了現場控制總線技術、以太網絡傳輸技術、弱電技術、強電技術等多種實用高效的新型技術,保證了智能建筑內部的各項功能得以完整實現。
3、現代建筑電氣技術的發展
3.1建筑電氣技術與建筑節能。近些年來,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時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節能技術的發展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當前,我國在建筑領域內產生的耗能不斷增加,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電氣設備本身的節能效率不高,因此造成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時,在建筑電氣系統中沒有充分融入節能技術,因此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比如在普通的辦公建筑中,空調、通風設備等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就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不能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則會導致耗能持續不斷的增加。因此,建筑電氣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與節能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利用各種先進的控制設備和控制技術,對傳統的建筑電氣設備進行有效的控制,如現代較為廣泛應用的感應燈,當環境變化時照明會自動開啟或者關閉,在空調、通風設備的控制方面也堅持節能技術為支撐,以此降低建筑電氣產生的能耗,例如變頻技術在空調、通風、給排水等電氣設備上的應用。
3.2防雷內容與措施。建筑電氣設備的防雷一般可以分為直接防雷、防感應雷和防高壓電位入侵幾個內容。從防雷擊的角度來說,通常需要在建筑物的屋面位置安裝接閃器,然后通過地下引線將其與電阻很小的接地裝置進行連接,這樣便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面突出的金屬件來實現有效的防雷。在現代建筑物的建設中,一般會利用屋面板鋼筋作為避雷網,柱主鋼筋作為引下線,基礎鋼筋作為接地裝置,這是較為實用經濟的做法。為了防止感應雷和高電位入侵的危害,可在電纜進出戶處將絕緣子的鐵腳支架可靠接地,同時安裝避雷器或其他型式的過電壓保護器。此外要強調進行等電位聯結,也就是在設計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內、附近的所有金屬物用電氣的方法連接起來使整座建筑物空間成為一個良好的等電位體,這樣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內部和附近不同金屬部件電位差,從而避免內部的設備被高電位反擊和人被雷擊的事故。近幾年來,在低壓配電柜內普遍采用防浪涌保護器防止低壓系統雷電侵入波過電壓,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效果明顯,在部分地區已成為防雷措施中的一項重要手段被強制性推廣和應用。
3.3建筑電氣技術在設計中對策分析。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的設計中要遵循經濟實用的原則,做到經濟節約、技術可靠、質量過關。在實際的工程中,建筑電氣設計的方案應符合智能建筑的發展趨勢。合理選用新技術,保證技術的安全可靠,選用經過檢驗的合格產品,利用新型的技術來簡化系統的設計,從而降低工程造價。保證經濟上的合理,降低投資的成本。在對智能建筑進行建筑電氣設計時,應該做到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智能建筑的功能全面、設施復雜,對設計和管理的要求較高,不同設備均有自身的缺點和局限性,功能和性能上也有著一定的差別,想要盲目追求最新和最全是不切實際的。若片面的追求設備的先進和功能的齊全,不僅在設計上會存在意想不到的難題。還會加大項目實施的難度,并抬高投資成本,增大運行所需的費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卻難以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合理的建筑電氣設計應該從每個項目的基礎出發,選取適合的設備和系統,采用恰當的技術,保證設備和系統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不僅能夠滿足智能建筑的設計要求,也降低了運行管理的難度。
4、現代建筑電氣技術的發展趨勢
首先,我國社會工業化進程沒有完全結束,城市化整體水平也不是很高,為了加快工業化進程以及城市化建設,政府積極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鼓勵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制定并推行更嚴格的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簡稱“四節”)標準,推進綠色建筑理念,以促進提高城鎮建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綠色建筑不同于傳統建筑,其建設理念跨越了建筑物本體而追求人類生存目標的優化,是一個大系統、多目標優化的典型案例。同時,綠色建筑必須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統來保證建設目標的實現。這一過程集合了信息、控制、管理與決策等多方面技術,智能化、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由于綠色建筑在我國剛剛起步,其中有大量與現代建筑電氣技術相關的課題有待探索與解決。另外,在可持續發展的國策指導下,“綠色建筑”已不是時尚的口號,而是在建設、運行過程中推進節能與環保的新標準。在綠色建筑中,選擇電氣設備與材料時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如采用低損耗的鐵磁材料制造電機與變壓器,采用低煙無鹵的絕緣材料、高效節能的光源等。電氣工程的設計更加復雜,不僅要滿足建筑物對信息流與能源流的分配與控制,而且要采用智能化與數字化的技術實現各種節能控制與優化管理,進而為整個區域的建筑群綜合事務管理提供技術保障。顯然,智能化、數字化與綠色化已經成為現代建筑電氣技術發展的趨勢。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深入、技術的不斷革新,建筑電氣技術要向數字化、智能化、節能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現代建筑電氣技術涵蓋了電子、控制、電工等技術,它為現代化的電氣技術提供了可靠地實際依據,現代建筑電氣技術的逐步成熟,可以縮小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把我國的建筑行業推向一個新的起點。
參考文獻:
[1]蔡傳俊,淺談智能建筑與建筑電氣技術[J].科技信息,2012
[2]吳曉峰,小議智能建筑與建筑電氣技術[J].科技資訊,2013.
[3]黃民德,范文,王瀛.建筑電氣技術基礎[J].天津大學.2006年9月
[4]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機電院等編.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J].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