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進入“后補貼時代”的第一天,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五部門發出《關于調整<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相關內容的通知》,宣布率先取消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市級財政補助,即日起,北京地區的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只可享受國家補貼與廠商補貼?!锻ㄖ芬怀?,立即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
從短期來看,補貼取消必然會帶來單車成本的升高,無論是對車企還是消費者都算不上是利好。以蔚來ES8為例,70kWh車型電池能量密度為135Wh/kg,綜合工況續駛里程為355公里。按照2018年補貼標準,其可以獲得4.5萬元國家補貼和北京市2.25萬元地方補貼,累計為6.75萬元。但按照2019年國家層面補貼退坡新政策要求,只能獲得1.8萬元國補,再乘以80%電池能量密度補貼系數,最終補貼僅有1.44萬元。
也有車企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定價不能簡單取決于國家補貼是否退坡。產品的定價取決于產品的競爭力,未來產品定價會更加理性?!霸谛履茉雌囀袌?,會出現有的產品價格可能不變,有的產品微調,有的甚至會調低價格?!北逼履茉袋h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表示。
地補取消是否會導致新能源企生存困難?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陳艷艷認為,依賴政府補貼不是長遠之道,車企應該進行技術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她建議,車企應和政府協作,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改善電動車使用環境,提高消費者購買意愿。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此表示贊同:“面對補貼退坡的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車企可以通過降低電池成本、增加供應商、改變弱勢地位等方式實現降本增效?!蓖瑫r,崔東樹認為,北京地區的地補取消必然會為其他地方政府起到帶頭作用。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一直都是雙刃劍般的存在。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車企和消費者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成為不同區域、城市間的無形壁壘,割裂了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補貼取消已是大勢所趨。率先取消地補,與補貼退坡政策保持一致,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由政策引導轉向市場引導的重要舉措?!逼囆袠I分析師鐘師總結道。隨著補貼政策的取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漸恢復到公開、透明的競爭格局。只有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市場驅動,才能真正激發企業向上的活力,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實力,幫助其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