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新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的實施,以及對運輸超載超限處罰力度的加大,生產性企業由此支付的貨物運費在大幅度提高,運力不足的問題仍很突出。由于基礎化工原材料價格上揚,農藥企業一方面成本不斷加大,另一方面銷售市場價格一直在低端徘徊,這對于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我國農藥市場近10來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許多企業舉步維艱。據統計,目前我國一般工業品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費用占成本的30%;某些化工產品甚至高達50%。這就為物流企業的發展留下了巨大的利潤空間。目前企業靠技術進步、節能降耗等獲取利潤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利用現代物流降低成本的作用日益突出。
國內農藥企業物流的現狀
1、農藥企業布點不均衡,導致運輸半徑過大。國內農藥定點生產企業約2600家,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尤其是江蘇、浙江、山東一帶。但工業發達的地區農田面積相對較少,用藥量也較少,大部分農藥要經過長途運輸送到農業發達地區。按照農藥行業的平均毛利15%計,公路運輸半徑一般不超過500公里,運輸費用不能超過毛利的50%,否則就可能虧本。
2、鐵路運力嚴重不足加大了運輸成本。我國農藥企業年需運力在250~300萬噸;運輸方式有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盡管鐵路和水路運價低廉,但難以保證農藥季節性銷售的要求。事實上,由于對高毒品種甲基對硫磷、乙基對硫磷、甲胺磷、久效磷的鐵路運輸難度加大,大部分企業采用了汽運。這些品種由于價值低、毒性高,使用效果比較明顯,在邊遠地區的總銷售量仍達20萬噸以上。
3、公路運輸因其方便靈活仍是農藥企業的首選。由于農藥屬危險品,對車輛運輸資質要求嚴格,必須是危險品運輸車輛、危險品駕駛員、危險品押運員齊全的車輛才具備運輸條件;自從運輸管理嚴格執法以來,運輸企業思想準備不足導致農藥運輸困難重重。因此盡管目前國內物流企業發展迅猛,但承運危險品的物流企業仍然很少,國內農藥企業要想徹底擺脫運輸難題,必須借助危險品物流企業的發展。
導致農藥企業物流困難的成因
1、經營模式導致的必然結果。由于85%的企業仍然在“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下采取自產、自運、自銷的模式,缺乏應有的市場鏈接;企業的貨運車隊,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運營,從質量上看,遠遠達不到現代物流企業的要求: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尚未普及,服務內容有限,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程度低,有點無網或有網不暢,物流設施、技術裝備水平落后等等。
2、危險品運輸加大了農藥企業物流的困難。
3、鐵路運力嚴重不足,對農藥產品限制過多加大了運輸的難度。鐵路運輸成本最低,單車運力最大。但是由于鐵路系統一直以“鐵老大”自居,運輸過程阻力很大。國家每年都要出臺農用物資運輸的優惠政策,但惠及的大多是化肥企業,因為化肥不作為危險品;而農藥因危險品的因素,許多車站沒有危險品裝卸站,不能實施運輸。
農藥企業物流管理的對策
我國物流業被歐美國家稱為“陽光尚未照耀的黑土地”。在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占GDP總額的10%~15%,我國為16.7%,如果“十五”期間能降低到15%,每年能節省約2400億元的物流成本。這說明物流需求市場潛力巨大,物流業的成長性較好,有較大發展空間。
1、農藥企業應從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徹底改變原來“企業辦社會”的經營模式,將所有與運輸有關的業務剝離出來,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經營者應從根本上轉變經營理念,剝離弱勢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在企業轉型初期,可能會出現短期的生產、市場、供應等部門鏈條脫節,或是由于利益再分配出現部門間的矛盾沖突,只要加強協調溝通,物流剝離的做法是切實可行的。
2、增設異地中轉倉儲庫,實行二次物流配送。由于農藥企業相對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東北地區農藥使用量大導致運輸困難增大。企業在這些地區銷售相對密集的市區增設倉儲庫,有利于緩解運輸壓力。
(1)倉儲地點選擇。倉儲中轉倉庫應盡可能選擇在具有危險品鐵路裝運站的地區,便于發揮鐵路運力大運費低的優勢資源。同時兼顧市場需求,便于發揮中轉庫的輻射功能。宜選擇農資市場相對集中、物流相對發達的中心輻射型城市。
(2)異地貨物保全。農藥產品大多是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品,對倉儲條件有特殊要求,建議選擇原農資系統倉庫。原有的各級農資倉庫設施較完備,具備防火、防雨、防靜電、通風等條件,后來大部分農資系統經營不善,人員分流,倉庫閑置。異地倉儲,貨物安全第一;有條件的可依托當地農資經營大戶,辦理貨物保險。
(3)倉儲貨物的物流配送。從中轉倉庫以貨物配載的方式送到二級乃至三級經銷商手中,是貨物產權轉移的重要環節。這中間除了安全因素,如何降低配載運費是關鍵。所以要盡可能選擇點對點的運輸專線,確保貨物及時、安全、便利地到達客戶手中。
(4)利用貨物自身特性進行品種搭配運輸。合理利用貨物附加值的高低、以及利用貨物包裝、劑型的輕重進行搭配等手段,是解決運輸超載超限的有效途徑。
3、發揮信息渠道的優勢,提高運輸資源的利用率。有調查顯示:物流企業整體資源利用率不高,汽車回程空駛率37%,無法通過自身成本的降低來降低客戶的物流成本。隨著精益生產、零庫存、供應鏈管理等經營管理模式的推廣,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小訂單將加劇物流企業服務與成本的矛盾。盡管各地配貨站林立,但是發展很不平衡,魚目混珠,導致一些運輸業主不敢進配貨站;同時貨主也因缺乏對承運人的信任不會輕易裝運。于是一些聰明的業主從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發展中悟出了道理,開始注重自我品牌的包裝,如天地、大通、華宇、益云等。
4、農藥產品的異地分裝。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企業上馬了許多高滲劑型來減少農藥的有效成分。這曾有過一定的社會效應?,F在,這些劑型的推廣不再是農藥的發展方向。一方面有效含量的降低導致溶劑大量使用,不利于環境保護;另一方面運送出去的大部分是無效成分,增加了物流的壓力。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在該類農藥使用相對集中的地方實行異地分裝。
5、向無毒無害劑型和輕質外包裝材料轉變。農藥企業應開發新的環保劑型,提高產品的有效性,促進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換。目前無毒無害的農藥劑型發展較快,具有代表性的是水基溶劑的發展。輕質包裝物的發展方向是可分解塑料包裝以及可溶性紙質包裝。這樣既可以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也可以降低農藥毒性,解決環保問題。
6、爭取國家政策扶持,把化學危險品等級劃分和運輸結合起來?,F在的《化學危險品運輸管理條例》把所有農藥統統劃為危險品,有許多欠妥之處。譬如許多殺菌劑、除草劑的毒性很低,屬微毒或低毒,對環境、人畜不會帶來危險;許多水基溶劑的農藥并不易燃易爆。像這類農藥的運輸也要按照《條例》“通過公路運輸危險化學品,必須配備押運人員,并隨時處于押運人員的監管之下,不得超裝、超載,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的區域;確需進入禁止通行區域的,應當事先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由公安部門為其指定行車時間和路線,運輸車輛必須遵守公安部門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路線?!比绱诉@般,既勞民傷財,又杞人憂天。應該盡快將農藥中微毒、低毒且不會對環境和人畜造成危害的產品劃為普通化工產品或農用化學品的管理范疇。
7 、必須走專業化、規?;?、信息化的集約式物流道路。打破各種形式的地區封閉及行業壁壘,健全法律保障體系,建立開放、暢通、自由、有序的物流市場,形成公平的外部競爭環境;統一規劃化學危險品的倉儲基地,結合公路、鐵路、水運、海運等運輸渠道,對農用化學品市場相對集中的地區統籌規劃,建設一批規范化的倉儲基地。
農藥企業物流管理的發展方向
1、大力發展農用化學品集裝箱運輸。近幾年我國農藥出口量逐年遞增,海運集裝箱是出口運輸的主要形式,由此也拉動了公路及鐵路集裝箱的運力,一大批集裝箱運輸公司應運而生。雖然我國目前農藥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無法和發達國家的農藥企業相提并論;但是借鑒國際大型農化企業如杜邦、拜爾、日產等的物流管理經驗,從安全、環保、快捷的角度出發,集裝箱運輸將是農用化學品在國內銷售的有效物流方式。
2、以加盟連鎖店的方式完善二、三級經銷商的物流鏈接,實現農化產品的最終銷售。從農藥企業到一、二、三級經銷商,最終到客戶(農民),物流在前兩個環節基本是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運行;但是到了三級經銷商(大部分為縣鄉級),形式就多種多樣了。由于各地農村條件差別較大,危險品管理的力度不足,管理的漏洞也很大。近年來國內幾個大型農藥企業如南京紅太陽、河北宣化等都在探索農資連鎖經營,把連鎖店開到縣鄉一級,徹底解決農資的物流配送問題。從運行的效果來看,由于種種原因不太理想,但從長遠來說,連鎖經營應是農資企業的最終發展方向。
3、發展物流網絡優勢,最終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的物流配送。我國農資企業的物流服務主要是沿鐵路及公路干線的運輸和大城市的配送,其服務水平、運送能力、配送質量、運作成本等難以滿足顧客的要求和企業的發展需要。國際上的大型配送公司如日本的宅急便、美國的沃爾瑪等憑借豐富的經驗、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現代衛星定位技術,以及規模、資本、設備等優勢,在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滿足需求的同時,降低了自身的服務成本,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鑒。
4、創建一批服務于農用化學品的專業物流公司,引入競爭機制,提供增值服務,擴大接單能力。在嚴格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運作的前提下,積極建立服務質量保證體系;盡快創立具有自身優勢的現代物流企業品牌。通過市場細分、整合物流系統資源,爭取把農用化學品物流市場做大做強,實現企業與農戶之間“點對點”的服務。
我國既是農藥消費大國,也是農藥生產大國。今后農用化學品物流管理的目標應該是:立足國內市場,完善物流網絡,服務全球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