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政治 專題四 民主集中制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原則(第一課時)同步課堂導練 新人教 人大代表大會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文章,供大家閱讀參考。
【金版學案】2014-2015學年高中政治專題四民主集中制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第一課時)同步課堂導練新
人教版選修3
第一課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
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辛亥革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結束了中國的君主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B.沒有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實現人民民主
C.使人民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地位
D.沒有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
解析:本題屬逆向選擇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但沒有使中國人民擺脫被壓迫的地位,C觀點錯誤;A、B、D三項觀點正確。
答案:C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創建人民政權進行了不懈探索,其最初嘗試是( ) A.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會
B.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召開的上海市民代表會議
- 1 -
D.抗日根據地陜甘寧邊區召開的參議會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政權而進行的探索。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召開的上海市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上海市特別臨時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創建人民政府的最初嘗試。
答案:C
3.1953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普選,這次普選( )
A.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基礎
C.實現了真正的全民民主
D.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表現
解析:1953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普選,在此基礎上自下而上逐級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組織基礎。
答案:B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的法律基礎是( )
A.1931年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B.抗戰時期頒布的《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
C.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1954年9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解析: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的法律基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在建國后才建立起來的,故A、B兩項不選;D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的標志。
答案:C
5.康有為說,現在世界上有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民主立憲三種政體,而“君主立憲者,政體之最良者也”。他主張“立行憲法,大開國會,以庶政與國民共之,行三權鼎立之制”??涤袨榈奈煨缱兎ㄗ罱K以失敗而告終,這證明了( )
①三權分立、君主立憲不適合我國國情②中國不適合實行民主共和制③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必然性④資產階級沒有能力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康有為的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說明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只能建立人民民主政權,所以①③正確。②說法錯誤,我國現行的政體屬于民主共和制;④表述錯誤,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制度只是維護,而不是推翻。
答案:C
6.陜甘寧邊區的“豆選詩”寫道:“金豆豆,銀豆豆,豆豆不能隨便投;選好人,辦好事,投在好人碗里頭?!边@首“豆選詩”體現的是 ( )
①人民珍惜自己的權利②人民與政府之間的親密關系③廣大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領導④廣大人民積極參與首次普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該題重要的是要搞清這首詩反映的史實是什么。它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行使權力的形式。首次普選是在1953年,④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答案:A
7.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我國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人民代表大會
D.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