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淺談學生主體在高職《經濟數學》中教學改革

      發布時間:2025-07-01 17:52:02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 要:文章從“學生主體”的教育模式出發,闡述了高職高?;凇皩W生主體”的《經濟數學》改革的必要性,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不同路徑,重點提高學生對于《經濟數學》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與其專業知識結合創造條件。

      關鍵詞:“學生主體” 高職 經濟數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c)-0111-02

      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應該切實把握新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著重“學生主體”在經濟數學教學中的地位,讓受教育者真正地學好經濟數學,用好數學。

      1 “學生主體”的必要性

      所謂學生主體,是指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模式,轉變成教師與學生互動共同完成“授之于漁”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研究產生思想碰撞,共同進步的過程。高職教育的本質是為社會提供高級的應用型人才,而《經濟數學》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計劃中開始的公共基礎課程,其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必備的數學素質以及發散思維。

      1.1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學習《經濟數學》的目的“就意味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經濟問題”,解決關鍵在于找到合適的解題思路,“學生主體”方法就是幫助學生自己找到合適的解題技巧,通過自己主動研究探索,并在老師的指引下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學生主體”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指引教學是職業教育的使命所系、職責所在,同時對于高職高專的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高考結束過后“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職學生在高考失利的情況下,往往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如果高職教育再次重復“被動”教育,就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思想?!皩W生主體”的教育使得學生參與教學,從而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

      總而言之,“學生主體”是《經濟數學》學習和研究中解決問題的根本想法,是溝通基礎知識、技能轉化為能力的橋梁,是數學結構中強有力的支柱,是培養學生思維的精髓所在。

      2 “學生主體”改革的初探

      “學生主體”的目的在于學生能夠能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了數學基本知識,才能學以致用貫穿經濟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優化內因,轉變思維品質。在高職《經濟數學》課程中如何顯現“學生主體”呢?筆者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談幾種改革方案。

      2.1 “學生當老師”式教學

      《經濟數學》這門課程是在初中、高中的基礎上設置的,第一章節函數,其實在學生的高中階段已經有所涉獵,甚至理論性要更強,伴隨著高考的選拔制度,高中的教材理論性較強,拓展題目也越來越難,有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是抵觸數學的。但是函數的設置不僅僅是為后續數學課程提供基礎,更是與《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及《應用統計學》聯系緊密。所以第一章函數的介紹顯得格外重要,不僅僅要消除學生抵觸學習的心理陰影,更是建立新的自信心的起點。

      在這個課程的設定上,筆者選用“學生當老師”式教學。所謂的“學生當老師”式教學要求學生自己整理高中素材,或者網路信息來重新認識函數,整理加工成簡短的課堂活動設置的過程。整個過程由學生參與教學,教師作為聽課者,實現“學”與“教”的反串。達到雙贏局面。這同時也是高中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

      2014年筆者在2014級會計一班做了第一次實驗。由李園園、閆田田兩人實驗講解,因為考慮到學生剛站在講臺會比較拘謹,所以選擇兩個關系較好的“閨蜜”學生共同完成。她們倆收集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從集合講到函數的定義,磕磕碰碰,終于是把理論知識講完了,剛開始底下的同學還很不在意,慢慢由于兩人的緊張引起了很多笑話,同學慢慢跟著這兩名同學的思路,翻起了《經濟數學》的教材。雖然兩個人準備了很多內容,但由于多方原因只堅持了10 min就匆匆結束了課程。

      雖然學生當老師也有其弊端,對老師充滿了挑戰,但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是有很大提高的,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2.2 “滲透”式教學

      《經濟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分支,已經打破了純粹的數學理論,著重于實際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已然成了雞肋,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最值”與“極值”在經濟方面的應用尤為廣泛。

      此次實驗筆者選擇了人數較少的2015級市場營銷專業。在前期的導數等基本知識講解完畢以后,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我們的青春歲月》的800~1 000字的文章。拿到任務學生覺得奇怪,從小學到大學,語文課布置的作文怎么變成了《經濟數學》的作業。在學生的質疑聲中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數學作業。

      師:“你們今天的作業完成的很好,不知道大家對此次作業有什么樣的感觸?”

      學:“老師,你準備帶大學語文課程了?”

      師:“呵呵,我想請幾位同學讀一下他們的作文?!?/p>

      學:“啊,老師,怎么又轉變成小學優秀作文朗誦了?”

      接下來幾個同學朗讀了他們的文章。

      師:“同學們的青春真是豐富多彩,有對考試失利的懊惱,對沒追到的女生的遺憾,同時也有競選社團的喜悅等等,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這就好比我們的函數圖像,有高有低,人生總有起伏,我們把它轉入在直角坐標系中,那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極值”。

      滲透式教學仍是一種“學生主體”的教學方式,這種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求對課本理論知識點的理解,更要求教師創造出學習情境,滲透式引導 “學生主體”教育。

      2.3 “競賽積分”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只能吸引1/3的學生參與課程,學生也只能走馬觀花式地被動跟著,很多學生習慣性地記錄老師的板書或者課件,而對于內在的知識不能深入了解,甚至有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被課程有選擇地淘汰。

      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經濟數學》的學習,筆者設置了“競賽積分”式教學。眾所周知,高職教育的考試成績不單純是卷面成績,而是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的合成成績。卷面成績很好給出,可是平時成績的判定各有千秋。

      此次實驗筆者選擇了專業人數較多的2015級會計專業,此專業3個班級,正好適合“競賽積分”式教學。選用內容是不定積分,先進行班級的競賽,再綜合成專業的競賽。把每個班級分成6小組,設置了必答-搶答-機動回答-反彈回答等多個環節,從導數轉變成不定積分,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到競賽環節中來,對各個排名給予一定的平時成績。另外專業獲勝組可以參與試題庫更新的工作——即每人可以出一道題目錄入試題庫。學生們積極參與活動,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在回訪過程中,學生們增強了團隊意識,對不定積分的認識也得到了提高。

      競賽既是一種游戲,又是一種促進學習的好方法。但這種教學改革對在賽程中的題目提出了新高度,還有學生的成績要均衡,否則“一言堂”就失去了競賽本身的意義。

      2.4 “綁定”式教學

      總之,“學生主體”在高職《經濟數學》中的改革,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相關學科的交叉分支的認識;另一方面,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改革浪潮中去。

      參考文獻

      [1]戴嵐.高職?!皩W生當老師”教學方式初探[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5):64-65.

      [2]韋蘭.例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式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5(6):80.

      [3]王佳一,李英,王淑艷,等.小組競賽式教學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49-50.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