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確保校園輿論環境的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旨在規范學校意識形態輿情管理,建立健全輿情監測、研判、處置和反饋機制,確保學校意識形態安全。
第三條
本制度適用于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校內外媒體和互聯網平臺。
第二章
職責與分工
第四條
學校黨委負責全面領導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對學校意識形態輿情管理負總責。
第五條
學校行政部門負責具體實施意識形態輿情管理工作,包括:
?。ㄒ唬┙⒔∪浨楸O測體系,及時掌握校園內外輿情動態;
?。ǘ┲贫ㄝ浨閼獙︻A案,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處置;
?。ㄈ┘訌娸浨樾麄饕龑?,營造良好的校園輿論氛圍。
第六條
教職工、學生等個人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維護學校聲譽,不得發布、傳播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規定的言論。
第三章
輿情監測
第七條
學校設立輿情監測小組,負責對校園內外輿情進行實時監測,包括:
?。ㄒ唬┬@網站、論壇、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
?。ǘ┥缃幻襟w、新聞媒體等公開渠道;
?。ㄈ┬葞熒?、家長等群體反映的問題。
第八條
輿情監測小組應定期對監測到的輿情進行分類、匯總和分析,及時上報學校黨委。
第四章
輿情研判
第九條
學校設立輿情研判小組,負責對監測到的輿情進行分析研判,包括:
?。ㄒ唬┹浨樾再|、影響范圍、發展趨勢等;
?。ǘ┹浨楸澈蟮脑?、訴求等;
?。ㄈW校形象、聲譽等可能造成的影響。
第十條
輿情研判小組應及時向學校黨委匯報研判結果,并提出應對建議。
第五章
輿情處置
第十一條
學校黨委根據輿情研判結果,組織相關部門制定應對預案,采取以下措施:
?。ㄒ唬┽槍唧w問題,制定解決方案;
?。ǘ┘訌娬嫘麄?,引導輿論;
?。ㄈ┡c有關方面進行溝通協調,化解矛盾。
第十二條
學校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輿情處置工作,確保處置措施落實到位。
第六章
輿情反饋
第十三條
學校黨委定期對輿情處置情況進行總結,形成輿情報告,報送上級黨組織。
第十四條
學校黨委對輿情處置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對處置不力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問責。
第七章
附則
第十五條
本制度由學校黨委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通過以上制度,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輿情管理,確保校園輿論環境的穩定,為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制度制度范文
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制度范
一、總則
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制度是依據黨的教育方針,根據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要求,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的管理制度。
二、宗旨
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加強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引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組織機構
1.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委員會
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委員會是學校的最高決策機構,由校長擔任主任,教務處、團委、宣傳部、學工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學校中共黨員教師代表組成。該委員會負責制定學校意識形態管理的總體部署和政策,協調各相關部門的工作。
2.意識形態教育中心
意識形態教育中心是學校意識形態管理的具體執行機構,由教務處領導,負責制定具體的意識形態教育方案和計劃,組織開展意識形態教育活動,監督和評估教育效果。
四、主要內容
1.總體理念
學校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價值觀引導
學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核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科學文化觀、勞動觀、家庭觀、道德觀,引導學生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課程設置
學校注重在各門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學生了解和掌握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增強政治意識、道德觀念和法治觀念,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較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4.課外活動
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如主題班會、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事業和國家命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5.互聯網管理
學校建立健全網絡管理制度,嚴格監督學生上網行為,加強網
絡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防止學生接觸不良信息,防止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6.師德建設
學校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的崇高職業形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思想指導者和榜樣。
7.領導干部教育
學校注重對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培養行政骨干,提高領導干部的修養和能力,加強黨性鍛煉,確保領導干部正確履行職責,帶領全校師生共同發展。
五、實施措施
1.定期組織意識形態教育活動,如德育講座、主題班會、班會心得交流等,不斷引導學生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配置專門的意識形態教育教材和輔助教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意識形態教育的興趣和理解。
3.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服務、社區實踐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4.強化家校合作,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引導,與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5.加強對互聯網教育資源的監管和評估,配置安全可靠的網絡平臺,提供對學生的網絡管理和引導。
六、監督機制
1.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學校的意識形態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各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問責。
2.學校意識形態教育中心負責對意識形態教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監督教育效果,接受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委員會的監督。
七、法律保障
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制度的實施必須依法進行,遵守國家教育法律法規,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對不遵守制度規定和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及時處理和追究。
八、附則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領導干部、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必須遵守和執行,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如有需要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必須由學校意識形態管理委員會進行批準和追加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