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琴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9)
少兒體適能培訓是指為兒童提供科學、系統、個性化、循序漸進的身體鍛煉和運動技能培養,從而促進兒童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的一種教育形式。中國少兒體適能培訓興起于21世紀初,最初以足球、籃球、游泳等為主,后來逐漸擴展到更廣泛的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重視,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不斷擴大,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市場。為了推動少兒體適能培訓的健康發展,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青少年體育特色學校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加強體育特色學校建設,優化體育人才培養體系,加強青少年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具體措施[2]。同時,國家體育總局也制定了相關標準和規范,對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的教練員資質、課程內容、設施設備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和監管。近年來,少兒體適能培訓逐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爭議。一些人認為,過度強調體育訓練可能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而一些企業也因為營銷手段不當,存在誤導和欺詐消費者的問題。因此,對于少兒體適能培訓的發展和規范,需要加強監管和引導,確保其健康、科學、規范發展。
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實施“雙減”政策,即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減少校外培訓機構規模。這項政策旨在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但對于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來說,也帶來了一些契機。首先,該政策對于體適能培訓機構來說,可以視為一次洗牌的機會。由于政策的實施,一些規模較小、教學質量不高的培訓機構可能會退出市場,而那些真正具備實力、有競爭優勢的培訓機構則有更大的機會發揮自身優勢,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次,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帶來行業內的整合和升級。一些培訓機構可能會進行整合,合并成更大的機構,以提高規模效應和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一些培訓機構在政策的壓力下,可能會尋求創新的業務模式,如與學校合作、開展線上教育等,以適應政策要求和市場需求,并將業務重心從單一的體適能課程向多元化課程拓展,以滿足家長對于多方面素質培養的需求。此外,政策的實施也將迫使培訓機構更加注重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提升[3]。為了適應政策要求,培訓機構可能會增加課程的內容,更加注重體適能教育的本質,真正實現培訓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這有助于提高整個市場的水平和聲譽,進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傊?,“雙減”政策雖然對于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但也為市場的優化、創新和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契機。
我國少兒體適能培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行業,主要是針對兒童和青少年提供身體素質訓練和體育鍛煉服務。目前,許多城市都有專門的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和課程,受到不少家長的歡迎。該研究在湖南省長沙市、益陽市、株洲市、衡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湘潭市中調查走訪了69個少兒培訓機構中的276名教練員和658名學員家長,并對各培訓機構培訓及運營現狀進行了分析。
在培訓課程教學方面,現在市場上的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課程形式相當多樣化,包括健身操、有氧運動、力量訓練、舞蹈、瑜伽,等等,豐富多彩,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運動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少兒體適能教育的課程內容越來越科學化。課程不再是單純的體育鍛煉,還包括身體素質評估、運動損傷預防、運動營養等方面的內容。另外,少兒體適能培訓課程內容設計與傳統的體育鍛煉相比,更注重孩子的興趣和參與度。在課堂上,教練通過生動的故事、游戲、競賽等方式,使課堂氛圍輕松愉快,讓孩子享受運動的樂趣。
總體來說,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在課程教學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科學化、輕松愉快的趨勢[4]。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有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在招生現狀方面,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競爭也日趨激烈。對于市場運營與發展中的學員招生,通過調查發現,一些常見的方式包括開展各種促銷活動,擴大線上推廣渠道,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課程內容和體驗,建立良好的口碑等。此外,與家長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專業的教學和服務來贏得他們的信任,也是各個培訓機構特別重視的問題。在運營管理現狀方面,在調查的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中,絕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課程培訓體系;
教練員招聘與培養管理體系正在逐漸建立和完善;
財務制度也正在逐漸建立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等各方面。
總之,少兒體適能培訓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
通過對調查的湖南省69 個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培訓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當前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并且在經營管理上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部分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不合理。部分體適能培訓機構為了吸引家長和孩子,會設置一些過于高難度的課程內容。課程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在一個班級中會穿插不同年齡段和運動水平的孩子,但其授課內容和要求幾乎一致。第二,一些體適能培訓機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收費過高,導致許多家庭無法承受。在調查的69 個培訓機構中,收費標準都在120~250 元一次課,有89.51%的家長認為收費標準不合理,收費偏高。這不僅會影響到兒童參與培訓的意愿,還可能引發家長對機構的不信任和抱怨。第三,一些培訓機構為了提高收益,會把學員人數安排得很多。在調查的69個培訓機構中,班級人數一般在12~30人之間,平均每班達到了16人。在調查的學員家長中,有87.41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級人數“偏多”或“過多”,這使得教練員無法充分關注每個孩子的訓練狀態,影響了訓練效果。第四,教練員素質參差不齊。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的教練員水平不一,在調查276名教練員中,有193名教練員為兼職教練員,占69.93%,其中還有53名教練員為體院在校學生,占19.20%。教練員專業素質低下,缺乏教學經驗,對于兒童的運動能力和安全防護意識了解不夠,這可能會導致兒童受傷或者訓練效果不佳。第五,培訓機構管理不規范。一些體適能培訓機構的管理不規范,缺乏嚴格的培訓標準和規范。在調查的培訓機構中,僅有28個制定了相對較為完善的管理規則制度。管理不規范可能會導致課程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違規行為。第六,一些體適能培訓機構缺乏科學的評估和監測體系,無法及時發現孩子的身體變化和運動能力的提升,無法對訓練效果進行全面的評估。在調查的培訓機構中,絕大部分對于學員的培訓效果沒有相應的評價機制。
針對少兒體適能培訓運營過程中存在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問題。首先,應該建立科學的課程設置標準,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體能水平的兒童,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標準,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兒童的身體發育特點,不會過度負擔孩子的身體。其次,嚴格控制課程難度,不要為了追求表面效果,設置過于高難度的課程,要根據兒童的實際體能水平和身體條件,逐步增加課程難度,確保孩子在訓練中能夠逐漸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最后,在課程設置中增加家長溝通機制,讓家長了解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避免家長盲目追求課程難度和效果,導致孩子受傷或過度疲勞。另外,培訓機構應該建立完善的課程監督和管理體系,對教練員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課程內容的科學合理性和安全性。
課程價格是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賴以生存的最重要保障,收費過低會影響機構的收入效益,收入過高,則會影響學員參與的積極性。針對少兒體適能培訓運營過程中存在的收費價格過高問題,可以考慮優化價格過高的體適能課程設置,減少課程時間或者調整課程難度,降低教學成本,從而降低價格;
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開發不同類型、難度和時長的課程,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學員。通過多樣化的課程選擇,能夠吸引更多的學員,同時分攤教學成本,減少每個學員的費用。對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寬裕的學員,可以考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將學費分攤到幾個月或幾個學期中,降低家庭的經濟壓力。此外,還可以推出折扣或者優惠活動,吸引更多的學員報名參加,同時增加品牌知名度。比如,開設限時特惠、優惠套餐、會員卡,等等。另外,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線上廣告等方式優化營銷渠道,打造品牌特色,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同時,提高體適能培訓的服務質量,讓學員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效果,從而提高學員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增加口碑和業務。
針對少兒體適能培訓運營過程中存在的課堂人數安排過多的問題。首先,在課程設置及管理方面,可以考慮控制課堂人數,避免人數過多導致場地、器材和教練等資源的不足,影響課程質量[5]。實行分班、分組制度,根據兒童的年齡、身體素質等級別劃分不同的班級,或者把學生分為小組進行授課,確保每個班級或分組人數不超過一定數量,為學員提供更好的課程服務和個性化指導。另外,教練員加強課前準備。在每堂課開始前要充分準備,確保教學計劃合理、充分,掌握學生的體能狀況和需要,以及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應對學生數量較多的情況。其次,在教練員方面,可以考慮增加教練數量,確保每個課堂都有足夠的教練資源,能夠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關注。同時,在需要時可以招募志愿者來幫助管理學生,協助教練。最后,可以考慮調整課程安排。如果在某個時間段內有太多的學生報名參加課程,可以考慮增加更多的課程班次或者課程時間,以便更好地分散學生數量。如果運營場地有限,也可以考慮增加場地或尋找其他合適的場地。
針對少兒體適能培訓運營中教練員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管理。第一,嚴格招聘標準。在招聘教練員時,應該確保他們具有相關的資格證書和經驗,并進行面試和考核,以確保他們的技能和素質符合要求。第二,為教練員提供培訓和教育,幫助教練員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其能夠更好地指導孩子進行體適能鍛煉。培訓和教育可以涵蓋多個方面,包括教育理論、體育科學、心理學和教學技能等。第三,對教練員定期評估和監督。定期對教練員進行評估和監督可以確保他們在教學和服務方面的表現達到要求,并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足之處。第四,建立完善的教練員激勵機制。建立合適的激勵機制可以激勵教練員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比如對教練員進行表彰或獎勵,提高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另外,加強教練員與家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反饋,及時了解家長和學生對教練員的評價和反饋,有助于教練員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建立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確保教練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監控,也可以提高機構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少兒體適能培訓的管理不規范問題體現在人員管理、教學質量、安全保障、營銷宣傳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第一,需要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責任制,建立健全的管理組織架構,落實各項管理職責,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工作要求。第二,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開設多樣化的課程,加強教學管理,及時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第三,建立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安全教育和應急預案的制定,確保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第四,對教練、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確保他們能夠勝任工作。第五,建立監督機制,定期對運營過程進行檢查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證運營過程的規范和安全。另外,還需要加強營銷宣傳,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推廣,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學員。
在少兒體適能培訓運營過程中存在缺乏科學的評估和監測體系的問題。首先,在體適能培訓的過程中,應該建立科學的評估和監測體系,包括定期進行體能測試、記錄孩子的運動量和運動質量、采集反饋意見等[6]。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運動情況和進步情況,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培訓計劃。其次,在開展體適能培訓之前,應該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和計劃,包括具體的訓練內容、訓練頻率和持續時間等。這樣可以更好地指導培訓過程,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目標。最后,針對少兒體適能培訓的評估和監測體系建設,可以與專業的運動醫學機構、體育學院等合作,借助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幫助進行體能測試、數據分析和評估等工作,提高評估和監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通過對湖南省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運營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少兒體適能培訓市場在課程教學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科學化發展趨勢。運營管理方面,課程設置、教練員管理、招生宣傳以及財務制度等方面都在不斷完善。但目前,少兒體適能培訓運營中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價格過高、班級學員人數過多、教練員素質參差不齊、管理不規范和缺乏科學的評估和監測體系等問題。研究認為,針對課程設置不合理問題,可以采用建立科學的課程設置標準,嚴格控制課程難度,提高教練員的專業素質,加強監督和管理等方式加以改善;
針對收費價格過高問題,可以采用優化課程設置,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推出折扣或者優惠活動,優化營銷渠道,提高服務質量,打造品牌特色等方式改善;
針對課堂人數安排過多的問題,可以通過控制課堂人數,增加教練數量,招募志愿者以及分班分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
針對教練員素質參差不齊問題,需要培訓機構制定嚴格招聘標準,并為教練員提供培訓和教育平臺和機會,定期評估和監督,并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質量保障體系;
針對管理不規范問題,提出建立科學的評估和監測體系,確定明確的培訓目標,并制訂相應的計劃,與專業機構合作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