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初中英語教學中動態生成性資源有效應用探究

      發布時間:2025-07-13 10:21:38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以及互聯網資源在教材整合中的滲透,順應著新課程新教育理念所倡導的生成性教學實施新思路的探究和“落地生根”,要使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能夠更出彩、更富生命力且卓有成效,我們一線農村初中英語教師一直在堅持探索生成性教學思想和策略在實踐中的合理應用。我們須有效、及時、靈活捕捉和抓取“教學中動態生成性的隨機且有教學價值的拓展資源”,挖掘師生、生生、師生與教材之間在相應的活動過程或問題情境中的課內或課外延伸,圍繞多元的教學育人目標展開教學。教師在實施諸如合作、對話、議論、研究、交流與分享等的雙邊或多向的互動教學過程中須探究深入、即時生成超出課堂預設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思路、新突破。恰恰初中英語學科,話題涉獵寬泛、包羅萬象,是一門集記憶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語言學科,在教學中即強調過程性,突出個性化,更追求學生的生命生長。因此,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更應充分應用“動態生成性資源”,呈現開放的、互動的、動態的、多元的教學新姿態,促進教學相長,以達教學最佳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
      動態生成性資源;
      有效應用;
      策略

      作者簡介:張志剛,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第七中學。

      近些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線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學豐富內容的組織、教學方式及方法的選擇、應用都有了諸多新的變化,英語課堂也越來越生動活潑、富有生機,學生們在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也會表現出強烈的生命力和創造精神。你會發現學生的思維愈來愈活躍,求知欲愈來愈強烈。然而,仔細思索,我們的課堂教學又似乎損失了一些什么。課堂變“活”了,變“鬧”了,變“沸騰”了,卻終究出現了近乎“失察”或一定程度的“失控”現象。教師現有的知識結構已難以滿足學生對于新知識和新生實物的渴求和探索欲,教師現有的滿腹經綸已難以應對多維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遇到學生發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前沿深邃的問題時,教師更是表現得局促、難堪和力不從心。這該怎么辦?教師或許無法按照實際情況有效地組織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又或許該置之不理、依舊按預設方案繼續推進,也或許對學生的價值判斷差異性不分伯仲,懶得應付、疲于顧及,抑或任其發揮、無所反饋,甚至或搪塞敷衍、置若罔聞等等。

      《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是英語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薄耙浴癁楸?,學為主體”,更強調在未來教學中,教師扮演的是課堂教學組織、引導和合作的角色,英語教學活動將是鼓勵學生“動態生成”的過程,是學生互動積累英語知識的活動。由于研究理論和現實實踐均證明了生成性教學的巨大教育應用價值,它越來越受到教育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廣泛重視,也因此成為我們農村初中一線英語教師的研究焦點。我們面對一個個鮮活靈動的青春與生命、一個個超富個性化的新時代頭腦,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存在千變萬化的特征,時時刻刻都會有新的教學信息的生成和閃現,它們正是拓展課堂教學的最宜“資源”,只要適時捕捉,就能及時、靈活、有效地引入,來豐富我們貧瘠的課堂教學,來豐盈饑渴的學生的思維。

      我校是一所地處城鄉的農村初中學校,新教育新課改的落實無疑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從各方面、采取各種途徑來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因此,如何高效應用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正是筆者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學習和不斷反思探究的關鍵。

      一、訪談調查我校初中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合理應用的現狀,并作詳細分析

      初中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極具復雜性和潛在性,因此勢必對執教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動態生成性資源的成功運用往往是有一定教齡經驗的教師更有心得,所以,筆者對我校初中英語教師合理應用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的現狀進行了訪談調查,又通過問卷、面談和教研交流的方式和身邊同事積極探討。如包含您如何看待生成性資源,在實際課堂中您如何應對動態生成性資源,您認為哪些因素影響了您對動態生成性資源的使用,等等。

      教無定法,“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從教師對于動態生成性資源所持的不同態度以及他們在具體教學實施中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出,高年級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知識積累、課堂效益,低年級教師卻更關注學生發展、興趣及狀態。更多教師坦言或承諾愿意為提高自己教學水平或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做出積極的嘗試和調整,會正面積極應對和接納動態生成性資源的出現,會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加以合理應用,優化課堂教學,使自己的課堂更具探究性、趣味性和價值性。

      二、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動態生成性資源所存在的遺憾

      經過長期的聽課、觀摩、多學校間的教研交流,筆者發現目前各農村初中對于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的挖掘和應用存在諸多遺憾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教師對動態生成性資源在課堂和課后都缺少明確的理解和認識,覺得無規律可循,認為即時生成沒有可預估性,故而忽略備課時的充分預設,自然也就沒有系統的有效的應用策略研究。

      (二)目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無現有的、成套的、系統的、可效仿或可操作的動態生成性資源應用的有效教學實踐策略。

      (三)在動態生成性資源應用教學策略探究方面,完全沒有構建出有英語學科特色的調控方法和實施策略。

      (四)多數英語教師疲于應付復雜多變的課堂狀況,對生成性的價值問題或情景也置若罔聞,輕之避之。

      這些缺憾令筆者深思,也給了筆者啟發,同時筆者也想到要深入研究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性資源有效應用的策略,以便指導我們更高效開展英語教學,引領學生探究英語學科學習中的更多樂趣。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動態生成性資源有效應用的策略

      英語教學動態生成性資源應用的教學過程的根本是促進學生發展,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教學資源以書本和網絡展開,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議論、體驗、交流、展示與分享等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預設的多向活動,讓生機滿滿的課堂順勢而生,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激勵與啟迪。

      經過深入研究、課堂實踐,筆者總結了主要從課前預設和問題應對雙向出發實施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好充分和彈性的課前預設,為學生發展騰出充足的迂回空間

      充分、彈性的課前預設要完全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留有充足的學生發展的空間,闡明教學大體目標,著重凸顯靈活、尊重學情。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關注學生主體的學習狀態,傾力于學習活動的設計、項目的設計,留白更多彈性的學生活動和發展的空間,尤其教學流程的設計更要設想多種可能,隨時準備調整和變化。

      1.教師要吃透教材,依據學情和個人風格,充分預設,適時敢于拓展。

      教師設計開放性的問題,適當“留白”,給學生的主動參與騰出時間和空間,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動態性生成創造必要條件,也要適時提煉和升華課文中的知識點,更要創設各種新穎、恰當而富有趣味性的情境,結合學生的語言能力、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通過創設真實、活動、問題和意義等情境的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借助情境對所學語言有效地理解并運用,真正達成英語課堂教學動態生成性實效。

      2.引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預設。在師生和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

      教師必須做到充分了解學生,邀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預設中來,將學生的思想、情感和思維涉入其中,更能讓課堂互動收效倍增,最大化地增進生成,更能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

      3.教師需精心打磨課堂,熟透各項要領才能做到圍繞預設、游刃有余。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各個環節中的潛心研究,不斷學習和提高。心中用“遍地皆資源,隨處可生成”的理念來提醒自己,捕捉身邊可用的價值資源。在備課、上課、傾聽、表達、評價、作業設置、批改甚至面批等諸多方面的打磨之下提升自己。適時組織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如,加強課外閱讀、引入視頻和圖片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習得生成。教師要秒變一個有心人,時時需留意、刻刻促生成。

      4.教師和學生雙邊合作,充分開發豐富的課堂、課本和網絡資源,優化預設,增效生成。

      (1)在我?!皡⑴c互助”教學模式下巧妙設計初中英語課的導入方式,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不同的內容不同課型,筆者會采用不同模式的課堂導入方式,使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筆者采用了趣味性的故事導入、當下最新實事導入、復習導入、游戲表演與競賽導入、文化背景導入、媒體或視頻資料導入、偶發事件導入、實物直觀導入以及英語歌曲導入等,這樣,從一節課的引入就扣住了學生的興趣點,既活躍了學生思維,也讓學生對這節課充滿期待。

      (2)有效創設英語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動態生成性資源的呈現,并加以有效應用。

      新時代英語課堂教學更加倡導語言學習的過程性,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操作和應用,提出學生要在情境中感受、體驗和模擬真實語言的拓展,最終關注語言的實際應用。圍繞教材內容創設學習情境來展開英語教學,是我校農村初中“參與互助”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豐富拓展內容,并適當結合課堂生成優化整合,從而達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

      真實的英語情境能夠強化生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師充分借助課程資源創設活潑有趣的活動情境,更多地給學生創造動腦、動口又動手的語言實踐操練應用的機會,促進學生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創設多維互動的活動生成。

      (3)預設開展豐富多樣的學生活動,通過合作、議論、參與、互助、探究、展示、分享等促進生成。

      教育專家把學生活動稱為“第二興趣的發源地”。常見的英語活動有:英語歌曲、英語電影、英語晚會、英語角、英語節、閱讀比賽、演講比賽、英語故事會、英語短劇、小品表演、交英語筆友、收集和辨認日用品上的英語、搜集英語諺語英語名言等。抓住初中學生好新、好奇、好動、好玩、好勝、好表現的特點,各種新穎趣味性的活動交替設計和有序開展,都可以吸引他們密切關注,調動其積極參與。學生會在活動過程中玩得不亦樂乎,也達到了最大化生成的效果。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問題生成的應對策略

      當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出了各種難能可貴的“生成”,教師該用怎樣的方法處理,如何成功捕捉并合理應對呢?

      動態生成性教學是動態的、敏感的,靈活的,即時的。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和預設的教學思路作出即時性的調整和應對,關注課堂中的細節變化,科學合理適時采取應對策略當機立斷做出處理。經過反復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三方面可行的應對策略:

      1.課前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搜集課程資源,多面籌劃,靜待生成。課堂是復雜多變的,教師在備課時,不可能窮盡所有可能的狀況。但是,有了充分的準備,教師才能真正做到順勢而導、從容不迫、胸有成竹,也就有可能收獲更多生成性的意外精彩。研究學生的潛在學習力、習得經驗和學習需求,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特點。

      2.課中傾全力謀智慧善理性處理價值問題,隨機順變,應對生成。紛繁復雜的生成性問題往往普遍存在于常態化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是教師必備的絕技,準確判斷生成性問題的價值。要么適時引導,巧妙點撥,使學生向廣而深的方向積極探索,促進其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
      要么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既保護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又能讓師生在交流互動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

      3.課后勤反思、善總結、多提煉、形成應對策略,實踐檢驗,優化生成。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反思,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審視教學,發現不足,不斷調整,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應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性問題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藝術和教學質量,積累教學經驗和教育智慧。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性資源隨時可見、隨處可尋,它伴隨著教學環節隨機生成,或源于引導、鼓勵、創意、評價,或源于提問、質疑、拓展、調整等。教師只有把握技巧、應用策略,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源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異彩紛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高俊霞,李建華.中學英語教師開發和利用課堂生成性資源的現狀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3(3):115-117.

      猜你喜歡有效應用初中英語策略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2期)2020-04-21我說你做講策略小學生作文(低年級適用)(2019年9期)2019-10-08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數學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淺談循環訓練法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Passage Four時代英語·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中學生英語·中考指導版(2008年8期)2008-12-19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