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校長走近學生,才能真正被記住

      發布時間:2025-07-13 17:04:21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熊志

      “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說一聲再見……”11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竇賢康正式告別朝夕相處六年的武漢大學,師生共同唱起《再見》送別校長。

      (11月16日《浙江日報》)

      大學師生送別校長,能成為一則新聞,是因為這樣的畫面確實不多見。通常情況下,一校之長,往往被各種繁瑣的校園管理、行政事務纏身,未必有那么多時間與學生直接交往。

      那么這位武大原校長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夠讓師生紛紛前往送行呢?在武大官微發布的那篇題為《一方山水,六載奮斗,武大不會忘記!》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任職武大校長的六年間,他確實做了不少實事,也確實在努力走近學生。比如,調整培養方案學分結構,淘汰“水課”打造“金課”;
      又如,帶領武大投入4億元建學生宿舍,將校外居住學生回遷校園。在竇賢康看來,要“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擁有更好的平臺”,就必須改善住宿生活條件;
      再如,他會親自講授“新生第一課”,甚至給本科學生講授“熱學”課程……

      至少從這些實事來看,竇賢康在努力提升治校水平的同時,沒有把自己困在管理事務中,而是盡可能貼近師生,盡可能回到教學一線,讓自己在教書育人的舞臺上發揮光和熱。

      得益于此,一方面,師生的訴求和呼聲,能夠及時“上達”;
      另一方面,校長下沉,參與到教學等事務中,學校的管理決策才能更人性化。師生能直觀地感受到,校長不是游離在煙火之外,不是一個抽象的符號,而是實實在在地在為廣大師生干實事、謀福利。

      高校治理的宏大命題,不是校長高高在上、端坐辦公室就能夠實現的。如果和學生沒有交流,不接地氣、離得太遠,不知道師生的需求和痛點,就容易導致辦學治校凌空蹈虛。

      事實上,2019年教育部曾專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尤其是黨委書記、校長,要主動進課堂、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社團、進講座、進網絡,深入一線聯系學生。

      所以,一校之長,既應該有辦學治校的視野和高度,還應該有體察校情、關愛師生,和學生常態化聯系交流的親民作風。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需要更多像竇賢康這樣干實事的親民校長。

      猜你喜歡親民治校實事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公民與法治(2022年9期)2022-09-20最親民的海王 靜態體驗瑪莎拉蒂Grecale車主之友(2022年4期)2022-08-27交通運輸部:公布2021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商用汽車(2021年4期)2021-10-13親民之官 以廉為基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淺論“教授治?!奔捌湎嚓P問題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廉價親民黑鳥單車BB10 GPS碼表評測中國自行車(2017年1期)2017-04-16“實事”怎能都貼上“為民”的標簽中國老區建設(2016年4期)2017-01-15“貴族”大櫻桃如何這般“親民”新農業(2016年18期)2016-08-16我的“二八”治校策略陜西教育·綜合版(2016年11期)2016-06-27對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認識教育與職業(上)(2015年1期)2015-10-21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