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淺析漢語極量評價構式“X出天際”

      發布時間:2025-07-24 04:19:19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黃 怡

      (上海交通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030)

      在現代漢語中存在一個表示主觀極量評價的表達式——“X出天際”。例如:你的臉小出天際了;
      傳歌速度簡直慢出天際了;
      咱倆多了一件同款可以一起囤出天際。上述例子中,“X出天際”分別用于表達言者關于尺寸、速度和數量的極量評價:“臉”的尺寸“小”到了極點;
      “傳歌速度”“慢”到了極點;
      “囤同款”數量多到極點。其中,構件“出”表示“從天際內到天際外空間上的超出與突破”,蘊含“向外延伸”和“無邊界、無止境”的動態趨向義;
      “天際”是言者對內心預期標準及可接受程度閾值的隱喻表達。表達式中不含極量程度標記,但能體現言者的極量評價和對事物或事件屬性特征的情感態度,故該表達式可判定為構式。

      構式“X出天際”中,構件“X”多為性質形容詞,部分為動詞或名詞性成分,“出”處于動詞向補語虛化的語法化進程中,“天際”是一種對言者預期邊界的隱喻表達。構式既可在句中充當謂語、賓語和定語,也可獨立成句。

      (一)構件特征

      “X出天際”由變項“X”和常項“出”與“天際”組構而成。

      1.變項“X”

      在“X出天際”中,變項“X”在音節數量上一般為單、雙音節的謂詞性成分,少數情況下也由三音節及以上的詞或短語充當;
      詞的性質多傾向于本身就具有[+無界性][+量幅性]特征的性質形容詞,少部分見于動詞及名詞性成分。如:

      例1.哪里丑,中間那照片實在是丑出天際。(BCC)

      例2.女兒好,貼心小棉襖,男娃調皮出天際。(BCC)

      例3.36度的中午被防曬衣捂得成股流汗,突然進到空調屋真的不行啊,噴嚏打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例4.這人真是不要臉出天際了。(BCC)

      在例1和例2中,“X”分別由單音節形容詞“丑”和雙音節形容詞“調皮”充當,言者通過性質形容詞“量”上的無界性特點來夸大“照片”“丑”的程度與“男孩”“調皮”的程度。此時,“調皮+出”的組合通過“調皮”在“量”上能夠“無止境向外延伸”的特點達到極量評價的目的。在例3和例4中,“X”分別為單音節動詞“打”和三音節動賓短語“不要臉”。例3中的“打+出”為動補結構,言者通過強調“天際”范圍的“突破、超出”來體現“我”“打噴嚏”的頻率高到了極點。例4則是通過凸顯“不要臉”行為超出言者可接受的閾值來突出其極量特點。

      2.常項“出”

      “出”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作動詞時釋作:(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
      (2)超出;
      (3)往外拿;
      (4)出產,產生;
      (5)發生;
      (6)出版;
      (7)發出,發泄;
      (8)出處;
      (9)顯露,以及趨向動詞的用法:向外、顯露、完成[1]。在“X出天際”中,對構件“出”的考察需結合“X+出”一起討論?!癤+出”組合的典型用法是“V+出”,且“V”為單音節動詞?!癡出”經歷了從連動結構到動補結構的演化,“出”也從實義動詞虛化為一個補語。如:

      例5.走出,遇賊于門,劫而束之。(《左傳》)

      例6.書而記之,聚于一間處,眾賢共視古今文章,竟都錄出之。(《太平經》)

      在例5中,“走”和“出”均作動詞,“出”解釋為“從里面到外面”,“V出”為連動結構。例6中,“出”表示抽象程度較高的結果義,指“文章”從無到有的書寫過程,“V出”在此為動補結構。在“X出天際”中,“X”常常為性質形容詞,此時構件“出”進一步從補語向具有表示[-方向性][-移位性]特征的標記虛化,即“出”處于由實詞轉向語法詞再到形態標記的語法化進程中。如:

      例7.先是奶茶掉地上,再接著是腳扭了,然后又是輪胎扎破了,倒霉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例7中,“X”由形容詞“倒霉”擔任,言者通過一系列遭遇對自己的經歷作出“倒霉”至極的評價。

      3.常項“天際”

      “天際”原指“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6]1291,在構式“X出天際”中則隱喻化為言者的內心預期標準或能夠承受的邊際線。此時,言者將“視野范圍”概念化為一個容器,將視野內能夠看到的事物概念化為容器內的物體,而將視野外無法看到的事物作為容器外的物體。由于“天際”是一種看得到但無法真正抵達的地方,因此可被視作“極點”,于是“X”超出“天際”便可實現表達“X”已經達到極量狀態之義。如:

      例8.馬上就要軍訓了,20多天的軍訓回來就黑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例8中,“X”為性質形容詞,言者通過“黑出天際”對“軍訓”結束后膚色“黑”的程度作出極性評價。

      (二)句法功能

      “X出天際”既能在句中充當謂語、賓語和定語等成分,也能獨立成句。

      1.作謂語

      “X出天際”在句中作謂語時,其后一般不帶賓語,可加助詞“了”完句。如:

      例9.加班無聊出天際了,只好繼續折騰后面的白板了。(新浪微博)

      2.作賓語

      “X出天際”在句中作賓語時,前面的謂語動詞常為體現人的主觀感受和評判的“感覺、覺得”或“是”等。如:

      例10.年紀大了就愛穿一身粉,從頭到腳,感覺粉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例11.現在的雪糕是貴出天際了,拿之前可得問問價。(新浪微博)

      3.作定語

      “X出天際”在句中作定語時,需后跟定語標記“的”再加所要修飾的中心語成分。如:

      例12.你遇到自說自話出天際的人了。(BCC)

      4.獨立成句

      “X出天際”充當獨立成分時,往往出現于口頭對話中,用于表達言者的評價和立場。如:

      例13.“阿姨這么暖心啊?!?/p>

      “暖出天際?!?BCC)

      例13中,“暖出天際”既是對“阿姨”性格的評價,也表達了言者和發話人立場的一致性。

      “X出天際”的構式義可概括為:言者主觀判定“X”所具備或表現的性質特點在程度量上已經達到極性狀態,并對其作出極量評價。構式因言者情感體驗的差異而分布在積極或消極語境中。

      (一)構式義

      構式的極量義源于言者對“天際”在空間范疇上[+無界性][+延伸性]特征的極量感受,而言者的極量感受以及隨之引發的極量評價也促成了“X出天際”從語法構式向修辭構式的轉變。

      1.程度義的實現

      亞里士多德曾在《范疇篇·解釋篇》中區分出包括空間范疇和數量范疇在內的十大范疇?!胺懂牎敝溉祟愒诨芋w驗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普遍本質的概括與反映,體現認知主體對外界事物屬性的主觀概括[2]。語言中的量范疇是對客觀世界量的投射,體現言者的主觀評價。程度量則是量范疇下的一個次范疇,是“事物的量性語義特征在程度上的量化”[3]。

      “X出天際”將空間范疇上的[+無界性]和[+延伸性]投射至量范疇,形成程度量上的[+無限性]和[+極量性]特點,而“X”被賦予的運動性特點與超出“天際”這一空間量向程度量的轉化則是物質向概念隱喻映射的結果。事物本身可以被視為一種容器,容器之內為“空間”,容器之外為“空間量”?!翱臻g”不等于“空間量”,正如“門”不等于“門前”,“車窗”不同于“車窗外”[4]。若將“X出天際”中的言者視野范圍概念化為一個容器,而把可視物概念化為容器內的物體,就產生了“視野是容器”的隱喻[5]。此時,“天際”之內便是容器內可觀測的空間,而“天際”之外則為言者無法觀測到的容器外的空間量,之后這一空間量經隱喻轉化為程度量,并表達極量程度義(圖1)。

      圖1 視野容器隱喻下“X出天際”示意圖

      在圖1中,X1和X2位于視野容器范圍內部,是人能夠觀測到的空間范疇中的“X”;
      X4和X5位于視野空間范圍之外,是人無法觀測到的程度范疇中的“X”。容器內的“X”具有量限性,一旦超出容器的邊界就會失去量的限制,如X3就達到極量狀態。如:

      例14.好家伙,這哥們傲慢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在例14中,言者賦予“傲慢”運動性特點,借助隱喻將超出“天際”的空間量投射至程度范疇,并將“視野之內”定義為“容器內部可視且有限的范圍”,將“視野之外”定義為“容器外部不可見且無范圍限制”,通過這種方式使超出“天際”(視野)的“傲慢”具有極量特點。

      2.修辭構式特征

      構式是一個連續統,連續統的兩端分別為語法構式和修辭構式。修辭構式是為了追求特定效果的修辭動因而在語法構式中加入認知或交互變量的產物,修辭動因也是人們意圖通過語言實現的一項功能[6]?!癤出天際”經歷了由語法構式向修辭構式的轉化,轉化過程為:語法構式→一般夸張構式→交互夸張構式→跨域夸張構式?!癤出天際”具備越來越多修辭構式的特征。如:

      例15.隨著太陽升起由暗轉亮時的情景,太陽從霧海中躍出天際的一剎那,多少年后,川端康成仍覺得歷歷在目。(CCL)

      例16.上了一學期的網球課,一上考場和室友一個回合都沒打上,要么球飛出天際,要么太陽太耀眼,球都看不見。(新浪微博)

      例17.不看書還好,一看書這哈欠要打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例18.原來一個人的時候真的可以孤獨出天際。(新浪微博)

      例15為語法構式,例16-例18中“X出天際”的修辭構式特征越來越明顯。例16為一般夸張型,“球”作為可視實體,在“打”的作用下確實能產生“飛”的結果與物理位移,但“飛出天際”夸張了“球”飛出去時距離“遠”的程度。在此類構式中,聽者可基于自身的認知經驗對言者所使用的“X出天際”進行編碼。例17為交互夸張型,“哈欠”無法作出實體性移動,言者在使用“X出天際”時需調用聽者的認知想象間接編碼。例18為跨域夸張型,“孤獨”不可視且無法移動,此時言者需要在交互夸張構式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非實體移動”的變量,才能符合“X出天際”的使用特點。因此,從例16到例18是由典型“X出天際”構式向非典型“X出天際”引申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X出天際”表現出越來越多修辭構式的特征。

      (二)語境分布

      構式“X出天際”往往隱含一種量級比較,即“比天際更遠”,“比超出天際的程度量更高”。任何表達都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相互結合的產物,區別僅在于兩者孰強孰弱,言者在程度量的表達中可摻入個人主觀感受和情感[7]。因此,“X出天際”的語境分布便因言者情感體驗的不同而存在積極與消極之分。

      1.積極語境

      當“X出天際”分布于積極語境中時,“X”往往是[+褒揚性]成分,通常體現言者因滿意“X”的極量特點而表達出與鼓勵、欣賞或稱贊等行為相關的正面及肯定的情感態度。如:

      例19.(舞者)身體能開發到這種水平,控制能力強出天際,原來這就是世界冠軍的水平!(新浪微博)

      例19中,“強出天際”體現言者對舞者身體控制力的稱贊。有時,一些[+貶抑性]成分也能進入積極語境中“X”的構件位,目的是為了表達言者的憐愛,如:

      例20.給大杉杉和大燦燦買了過年戴的頭飾。哈哈哈,被她倆叫妞姐,真是俗出天際!(新浪微博)

      2.消極語境

      當“X出天際”分布于消極語境中時,“X”常為[+貶抑性]成分,通常體現出言者對屬性“X”所達到的極量程度感到不滿,表達與抱怨或指責等行為相關的負面及否定的情感態度。如:

      例21.微信拍一拍什么時候能取消?沒有一點用,倒是讓我數次誤拍領導,尷尬出天際。(新浪微博)

      例22.一個人害死全隊,離譜出天際。(新浪微博)

      例21中,言者通過“尷尬出天際”抱怨“拍一拍”功能的負面影響。例22中,“離譜出天際”表達了言者對“一個人”拖“全隊”下水行為的責備。

      構式“X出天際”具有表達立場的功能,其生成動因源于言者的主觀性表達?!癤出天際”與相鄰構式“X到天際”和“X破天際”之間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

      (一)語用功能

      “X出天際”體現言者的評價立場?!傲觥笔茄哉邔π畔⒌膽B度、情感、判斷或承諾的顯性表達,立場表達既包括言者對所述命題的態度和評價,也包含對受話人的態度[8]?!霸u價”包括態度、參與和分級3個方面[9],構式“X出天際”既體現言者對事物或事件某一性質特征“X”極性程度的凸顯,也蘊涵言者的主觀情感與個人判斷。如:

      例23.什么叫無恥!無恥出天際!抄襲別人的觀點也就算了,抄襲完了還吹噓。(新浪微博)

      在例23中,言者通過構式凸顯抄襲者“無恥”的程度之高,在表達自身憤怒情感的同時也凸顯個人價值判斷。

      評價作為一種由交際雙方合作完成的社會行為,可以由一方邀請另一方對當前事件作出評價,也可以是一方先作出評價后,另一方對該評價再作出二次評價[10]。構式“X出天際”不僅能夠表達言者在命題層面即對事件作出的評價,也可體現言者在元語層面即對先前評價所作的評價。如:

      例24.“你在干啥喲?”

      “我畫的手,哈哈哈。美不美?”

      “美出天際?!?BCC)

      例24中,面對問者就其“畫的手”作出評價邀請時,言者回應“美出天際”表達自己對“畫”的欣賞。

      (二)生成動因

      “X出天際”的生成動因源于言者的主觀性?!爸饔^性”指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也在話語中留下自我印記,即話語中多多少少都帶有說話人“自我”的表現成分[11]。構式“X出天際”的主觀性實為在隱喻擴展下言者的心理力動態在語言建構層面的表現,具體體現在“X”和“天際”間的“焦點-背景”關系,以及構件“出”的語法化。

      “力動態”是實體間力的相互作用,其實質是一個有知覺的實體發出刺激并為另一實體所感受,從而成為其自愿行使某一特定行為的原因[12]。在“X出天際”中,構件“X”常常是[-運動性][-位移性]特征的謂詞性成分。在構式的使用過程中,言者通過隱喻將“X”帶給人的極量感受轉化為一個能夠被人感知到的動態“力”,從而使“X”具備[+運動性][+位移性]特征。如此,“X出天際”便可實現將“X”作為動態力焦點、將“天際”作為靜態背景、“X”不斷向“天際”作位移運動直至最后達到“沖出”天際狀態的結果。構式的使用存在多重互動性,其中最基礎的互動性發生在構件與構件之間。如上文所述,構件“出”在構式“X出天際”中處于由語法詞向形態標記轉化的過程中,“X”的性質特點與“出”向極量標記轉化的程度之間存在關聯。具體表現為,當“X”是具有[+位移性]特征的動詞性成分時,“出”作趨向補語;
      當“X”是[-位移性]動詞性成分或“X”為形容詞和名詞性成分時,“出”表現出極量標記特點,“出”的語法化程度依次加深。如:

      例25.太酸,酸味都飄出天際了!(新浪微博)

      例26.今年火出天際的超級網紅——新疆獨庫公路。(新浪微博)

      例27.逃離高溫,來到爽爽的貴州,貴陽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碗辣出天際的豆花面。(新浪微博)

      例28.沒想到隊友能豬出天際。(新浪微博)

      從例25至例28,“出”的位移性越來越弱,但標記性越來越強。例25中,“飄”具有[+運動性][+位移性]特征,“出”為趨向補語。例26中,由于“火”不具備運動和位移的特性,因此“出”漸漸發生標記化。例27和例28中,“辣”和“豬”分別為性質形容詞和名詞,構式中的“出”均表現出極量標記特點,用于凸顯言者對“豆花面”“辣”的程度和“隊友”“愚蠢”的程度所作的主觀極量評價。

      (三)相鄰構式

      “X出天際”有兩個相鄰構式,即“X到天際”和“X破天際”,三者之間既有共同點也存在不同之處。其中,共同點在于三者語義上都具有[+夸張性][+極量性]特征,功能上均表現言者的主觀評價立場;
      不同點則源于構式中作補語的動詞存在差異。如:

      例29.好久沒拍照了,連我都看出來美顏相機都夸張到天際了。(新浪微博)

      “到”一般釋義為“到達、往”。在例29中,“到”的使用表示“美顏相機效果的夸張程度已經有到達天際那么高”,雖然句子也表達夸張義,但較之于“出”的“超出”義,“到”的程度量顯然更低。

      例30.這兩個晚上的雷聲,簡直響破天際。(新浪微博)

      “破”可解釋為“突破、劈開”。例30中,“響破天際”表示“雷聲”比以往都“響”,“破”具有表達“突破以往記錄”之義。相較于“X出天際”,“X破天際”在使用中更突出動詞“破”的動作性特點,而“出”則凸顯其趨向性特點。同時,“X破天際”常應用于“破”作動詞的情況,此時“X破天際”的構式化程度低,“X”與“破”之間可插入修飾或限制副詞。如:

      例31.體重破天際了,人生中最重的一次。(新浪微博)

      在主觀性和力動態的共同作用下,經語法化生成的構式“X出天際”是一個表示言者在主觀上判定“X”表現出某種極性狀態特點的極量評價構式。其中,構件“X”常常是一個具有“量幅性”特點的性質形容詞,有時也可由動詞或名詞性成分充當?!俺觥迸c“X”結合的典型用法是“X”作動詞時兩者組成的動補短語“V出”,表示“到達某一程度高量”。構件“天際”是一種隱喻化的表達,指言者的預期標準?!癤出天際”存在兩個相鄰的構式,分別為“X到天際”和“X破天際”。不同的是,與該文所談論的對象“X出天際”相比,“X到天際”所表達的程度量更低,而“X破天際”的構式化程度更低。

      猜你喜歡天際構式新浪快樂六一 玩出天際學與玩(2022年6期)2022-10-28守護雪域的“天際藍”小哥白尼(軍事科學)(2022年8期)2022-09-20開往“天際”的那拉高速金橋(2022年5期)2022-08-24猴子雖小讀者(2021年20期)2021-09-25《星夜天際》流行色(2019年8期)2019-11-04新浪讀書排行榜閱讀時代(2017年3期)2017-03-11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語法構式中國修辭(2016年0期)2016-03-20“XV的(不)是Y”構式探微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下)當代修辭學(2010年4期)2010-01-21一種新的“不是A是B”構式當代修辭學(2010年2期)2010-01-21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