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地震救援過程中先進救援技術使用分析

      發布時間:2025-07-13 05:38:00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邢偉

      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更多先進技術被應用在地震救援過程中,使得救援效率不斷提高,為群眾安全提供更多保障。但是,地震救援階段的任務執行還有可能面臨諸多問題,文章對此進行分析,并梳理地震救援階段先進技術的應用策略,期待探索完善的地震救援方案,為救援過程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地震救援;
      救援技術;
      遙感技術

      在我國,地震災害屬于常見自然災害類型之一,等級較高的地震破壞力極強,而且具有突發性特點,一旦發生會造成建筑坍塌,人員被埋其中,造成嚴重傷亡。部分地震爆發以后會產生大量余震,如果救援不及時或者救援效率不高,就會對人們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響。當前,在地震救援領域應用了更多新技術,技術應用具有多元化特征,加大救援技術的應用力度能夠提高救援工作效率,為人民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一、地震救援的現狀和問題

      (一)應急機制不完善

      在地震救援任務執行階段,部分人員存在錯誤認知,未能認識到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相應的應急機制未完全建立。由于人員對救援機制的重要性認知缺乏,導致救援過程中各項工作難以順利推進。除此之外,應急預案不完善、救援部門之間溝通不暢影響救援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也會影響救援效果。

      (二)先進技術使用較少

      在地震救援領域當中,尚有更多先進的技術可以應用其中,常見的包括遙感技術、遠程設備、探測裝置、智能裝置等。然而,以上技術在現實當中的應用相對較少,新型的裝備和技術應用受限,影響救援工作的順利推進。特別是信息化技術應用缺乏,導致救援過程信息數據難以被高效處理[1]。

      (三)資金配置相對較少

      部分救援隊伍在執行救援任務時,使用的救援設備和裝備不夠先進,不但影響救援效率,而且還影響救援人員安全。分析原因,主要是救援階段資金配置不充足,導致救援設備和救援裝備更新速度慢,影響救援任務執行。同時,落后的裝備可能導致救援現場信息溝通與交流受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救援效率低,所以為了保證救援過程順利進行,還需要合理配置資金,配置更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救援效率。

      二、地震救援過程中先進技術的應用

      (一)遙感技術的應用

      地震救援階段,救援人員需要在各種惡劣環境下搜索是否存在待救援人員,并對不同的救援地點進行監測,尋找幸存者。在此過程中,可以運用遙感技術,發揮其優勢,通過對應設備的使用,獲得救援環境信息特點,生成遙感圖像,精準定位受災區,明確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同時救援人員還應與上級部門及時聯系,保證第一時間獲取數據信息,制定應急方案,輔助現場救援,讓地震救援任務能夠高效執行。

      (二)探測裝置的應用

      為了解決地震救援過程當中裝備落后的問題,需要救援部門的后勤保障部為救援人員提供探測裝置。此類裝置能夠對生命跡象進行探測。在地震災害發生以后,及時利用探測裝置輔助救援搜救工作的開展,能夠及時探測救援區域是否存在被困人員,明確被困人員生命跡象存在與否,將廢墟下面的被困人員及時救出。實踐應用顯示,利用探測裝置能夠探測出550m范圍之內存在生命跡象的被困人員。所以這類設備應用在救援過程中十分高效。被困人員可以發出低頻率聲波,裝置獲取聲波以后,就能對其信號進行實時定位,讓抗震救援工作能夠高效進行。所以,合理使用探測裝置搜索被困人員也是地震救援領域新技術的應用形式之一[2]。

      探測裝置還包括各類搜索儀器,現場初步救援以后如果認定還有可能存在幸存者或者已經確認幸存者存在,但是由于被壓埋導致定位不夠明確,此時就應該利用儀器搜索方式完成。具體可選擇聲波探測儀或者移動探測儀,此類儀器適合應用在廢墟上方,能夠精準探測到掩埋廢墟之下是否存在幸存者;
      還可選擇光學探測儀,此類儀器適合應用在廢墟內部,能夠輔助救援人員快速確定現場是否存在幸存者被壓埋,如果確定存在,還能對壓埋層厚度與位置定位進行確認,能夠輔助現場搜救活動的開展,及時將目標鎖定,對幸存者情況進行觀察;
      熱成像探測器這類裝置,適用于能見度相對較低的救援環境,或者在暗室救援當中可以利用此類裝置。發揮先進救援設備的應用優勢,為搜救活動順利實施提供支持。

      (三)遠程裝備的應用

      在地震災害發生階段,救援任務的實施具備特殊性,部分人員受傷嚴重,需要采取現場治療。此時,可以利用遠程裝備,通過遠程技術建設醫療共享系統,融入物聯網、通信和網絡科技等技術,現場連接大型醫療機構,將醫療機構的專業優勢充分發揮。遠程裝備的應用有利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且醫療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災區,可為其解決醫療難題,通過遠程技術展開醫療援助,解決當地在醫療資源方面短缺的困難,及時對現場人員傷情進行診治,并指導現場救援人員及時采取搶救措施,讓救援任務得以高效執行。

      (四)全景窺鏡系統的應用

      在地震救援工作開展階段,為了準確了解被困人員實際情況,明確了廢墟內部環境特點,救援部門可以應用全景窺鏡系統,可將窺鏡裝置安裝在廢墟縫隙當中,獲取地下空間信息,便于救援人員掌握救災現場環境情況,為救援過程人員安全的預判和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持,還可避免救援過程中由于其他因素導致被困人員受傷。

      (五)智能機器人的應用

      地震救援現場環境十分復雜,要提高救援效率必須要依托先進的技術。智能機器人屬于智能領域技術裝置。救援部門可以在救援技術體系之內將智能機器人歸入其中,對建筑現場進行搜救時,讓機器人參與救援搜索等任務。比如,在救援現場可能需要傳遞物資,部分位置相對危險,可以指派智能機器人完成物資傳遞任務,還可讓機器人到救援人員不容易到達的位置尋找是否存在幸存者,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救援人員也無需親自進入危險區域,保證救援人員安全,讓抗震救援過程順利完成[3]。

      (六)SAVER救援技術的應用

      在地震救援過程當中,SAVER救援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如下步驟:第一,到達現場,當救援隊伍接受救援任務以后,需要快速集結到達事故現場,注意到場以后車輛應該遠離地震受損區域,并圍繞地震中心劃分不同工作區,近距離工作區域直徑5m,遠距離工作區直徑10m。第二,風險評估,當救援隊伍來到現場以后,需要利用生命探測裝置、監測設備對于現場是否存在遇險人員或者安全風險進行評估,還需要對風險源進行分類與排序,包括是否存在燃料泄漏、不穩定物質、環境影響、金屬玻璃等危險元素。第三,建立救援通道,利用生命探測裝置能夠接收到受困者生存的信息,對其采取緊急救援;
      如果受困區域位置狹小,需要通過機械方式采取救援,還可以利用智能機器人為受困者傳遞物資,輔助救援過程順利進行。第四,安慰受困者,主要是現場醫生完成,如果人員被困區域環境極為復雜,可能導致人產生不適心理,此時需要對受困者和家屬采取安慰措施。第五,創造空間,因為不同救援現場需要使用不同的救援準備措施,使用的救援工具也各不相同,應先對被困者采取保護措施,后展開現場頂升或者切割等救援操作。第五,對于受害人員進行固定和轉移,在現場施救空間充足的時候,受害者具備轉移的條件,此時需要先將其固定,重點固定人員頸椎、脊椎等位置,將其轉移到安全區域再采取其他施救措施。第六,行動評價,救援任務結束以后,需要對任務執行過程展開評價,反思救援過程存在的不足,后續加以優化。

      三、地震救援中發揮先進技術優勢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救援應急機制

      為了將各類先進救援技術進行融合應用,建立救援機制是首要內容,通過救援機制協調不同主體關聯,形成橫向溝通聯動機制,建立地震救援應急指揮系統,發揮先進技術的應用優勢,提高地震救援的指揮與救援能力。在救援實踐過程,相關主體需要對應急機制建立的重要性有明確認知,通過完善的機制加速救援部門和其他機構之間的合作,在有效溝通環境下,讓各部門之間能夠協同作業。一旦地震災害發生,應急機制也隨時響應,救援部門、指揮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即可快速取得聯系,在應急機制中明確各主體職責,將調度機制應用優勢發揮出來,提高救援主體應急指揮能力。為了將先進技術充分應用于地震救援工作當中,救援部門還需要建立相對完整的災害聯動系統,在各區域和行業之間建立聯動機制,合理配置救援裝備,合力救援。比如,在地震救援過程當中,可使用各類搜救裝置配合遠程在線裝備,與醫療團隊進行及時溝通,完成傷員的診治工作。在聯動機制當中將各主體的職責與分工充分明確,使其能夠發揮救援能力,讓地震救援任務得以高效執行,發揮各類先進救援技術和裝備的使用功能,最大限度保障群眾財產安全、生命安全[4]。

      (二)快速處置震災信息

      在應急機制應用基礎之上,還需要體現各類先進救援技術的實用性特點,組建救援系統,不斷提高救援人員對于救援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能力,利用遙感技術、全境窺鏡、智能機器人等裝置,輔助救援人員快速、及時將救災信息獲取,制定救災方案,不斷提高災害救援效率。在各類先進救援技術的融合應用之下,可以打造完善的信息處理、數據處理工作體系。比如,應用遙感技術可以捕獲地震發生區數據信息,之后采取自動化分類的方式,濾除無效信息,利用數據管理系統展開分析與操作,快速確認地震發生位置,判斷地震災害等級,了解災害現場實況。與此同時,管理系統還能針對救援需求提出合理建議,為救援人員提供救援思路,保證救援任務能夠高效執行,讓災情信息傳遞效率不斷提高。除此之外,在信息處理機制建立階段,還需要參考《地震應急預案》和《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法》等相關法規,按照信息處置標準制定救援方案,保證信息處理過程更加科學規范,提高救援任務的執行效率。

      (三)搭建應急通信網絡

      在地震救援階段,現場通信暢通是為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前提。在救援過程中,為了發揮先進救援技術應用優勢,需要明確不同技術的應用重點,綜合應用才能高效救援?,F階段,救援技術能夠與通信技術相互融合,特別是5G通信的發展,該技術擁有強大的傳輸功能,信息傳輸速度快,能夠適應救援任務執行需求。所以,地震救援部門可以按照《消防隊伍信息化建設》規范要求,參考5G技術應用規范,從而制定信息技術使用標準,明確信息采集方式,掌握技術要求,讓不同地區能夠統一使用,既能防止“技術空白”問題發生,又能避免“重復建設”問題出現。在地震救援階段,充分依托5G技術建立救援應急網絡,處置救援安全信息,利用通信平臺協調指揮救援作戰過程,形成區域之間聯動救援格局,讓救援過程信息能夠及時傳達,高效完成任務。

      (四)多主體協作救援

      在地震救援過程當中,業務框架的建立十分重要,通過多主體之間協作救援能夠拓寬管轄范圍,建立協同作業系統,發揮各類先進技術使用優勢。具體而言,可給予地震救援部門更多資金支持,配置先進的救援設備,引進先進救援技術,夯實救援基礎,增加建設力度,讓救援范圍能夠不斷拓寬。在先進技術應用之下,能夠及時獲取救援數據信息,而且信息數據更新更加及時,可以加速外部信息共享。例如,利用無線終端、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領域技術,能夠將公益部門、交通部門、醫療機構等主體引入地震救援業務框架之內,在救援過程形成聯動,建立完善的救援保障系統[5]。

      四、結語

      綜上分析,在地震災害在的救援過程中,需要利用各類先進救援技術,救援人員應該了解不同技術的特點,根據救援現場實際需求,合理選擇技術種類,輔助救援任務高效執行。在救援階段,需要綜合運用物聯網、通信、綜合信息等多種技術,配合先進的救援裝備,制定地震災害應急機制,保證災害發生以后能夠及時到達現場完成救援任務,發揮先進技術的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喻建華,馮偉達.四川森林消防總隊開展地震救援技術培訓[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05):47.

      [2]朱豪.地震救援過程中先進救援技術使用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21(21):101-102.

      [3]王建剛.多元化救援技術在地震救援中的運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19):77-78.

      [4]褚鑫杰.關于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地震救援技術虛擬訓練系統”的幾點思考[J].中國應急救援,2018(04):12-15.

      [5]陳思潞.市縣級地震災害救援隊技術能力構建規范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3.

      猜你喜歡救援應急裝置人民的期盼就是應急青年的使命江蘇安全生產(2022年7期)2022-08-24緊急救援哈哈畫報(2022年5期)2022-07-113D打印大救援學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江蘇安全生產(2020年6期)2020-07-28SBS裝置VOCs排放控制探討石油石化綠色低碳(2019年6期)2019-01-14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勞動保護(2018年5期)2018-06-05轟趴裝置指南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2017年3期)2017-02-06一種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壓降的裝置與應用電測與儀表(2016年17期)2016-04-11干熄焦裝入裝置的改進新疆鋼鐵(2016年3期)2016-02-28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