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2023年度美術課程論文【五篇】

      發布時間:2025-07-17 01:21:51   來源:心得體會    點擊:   
      字號:

      美術教學要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單調反復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自覺主動地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相互依靠,通力合作,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學習中不要把成人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要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美術課程論文【五篇】,供大家參考。

      美術課程論文【五篇】

      美術課程論文范文第1篇

      美術教學要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單調反復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自覺主動地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相互依靠,通力合作,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學習中不要把成人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實驗,自己解釋,自己評價,進行探究學習。要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理解,在探究中創新,形成勇于實踐、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優秀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學七年級美術第13冊第14課《建筑之美》一課時,我在上課前一周給學生分組并布置了作業,要求每組學生都要搜集關于建筑的資料,包括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每個小組都要形成一個有特色的資料庫。上課時把這些資料拿出來大家進行討論。讓學生充分發揮了自主性,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但加深了對建筑之美的理解,還學會了一項本領———搜集整理資料,這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是受益無窮的。

      二、與其他學科整合,加深對美術的認識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美術學習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或在單一的文化中討論和分析美術作品,而是從不同文化背景中衍生出美術文化,還包括音樂、地理、歷史、語文等更為廣泛的文化。在這種情況中不僅要使學生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的表現形式,還要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例如,1.與音樂相結合。在教學七年級美術第13冊第3課《用線條表現》一課時,讓學生欣賞不同的音樂,如《命運》《金蛇狂舞》《步步高》《藍色多瑙河》等,讓學生用線條表現出不同音樂的不同特點,體會音樂與美術之間的相互聯系。

      2.與語文相結合。在教學七年級美術第14冊第3課《花的暢想》一課時,在教學中與語文相結合,讓學生說出與古今文人雅士贊美、表現花的詩詞,并且可以根據這些詩句進行花的表現和創作,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除此之外,還與生活相聯系,了解各種花所代表的含義,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在教學七年級美術第14冊第13課《圖片魔術師》一課時,讓學生利用電腦中的圖像編輯軟件Photoshop,嘗試把一幅圖進行變行、添加文字圖案、進行不同的組合等。不僅讓學生應用到了計算機的知識,更讓學生體會到先進科學技術所帶來的便捷與創新。

      三、依循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規定:“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都要求教師具有比以前更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教師要善于搜集和聽取教材編寫者的提示,領會編寫意圖,尤其要注意從總體上和原則上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特點。能夠根據自己對教材獨立的理解和判斷,并根據學生需要來調整教學策略,還要能夠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實際教學條件來靈活調整教學內容。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農村中學,有些特殊的學習用品學生不易獲得,于是,我采用了變通的原則,依然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好玩的陶藝》一課,因為陶泥需要專門去買,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課下發動學生自己和泥來代替陶泥。事實證明,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有很多學生甚至開玩笑地說:“老師,我都有很多年沒和過泥了,現在又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本瓦B平時不喜歡動手的學生也忙得熱火朝天。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評價多樣化,建立合理評價機制

      在義務教育階段,評價不是為了甄別和選拔,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美術課程的評價機制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教學、促進美術新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由于教學方式的多種多樣,評價也必然是多角度的。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強化評價的發展功能和激勵作用。對于學生,教師應多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只要學生能參與進來,都應給予鼓勵;
      肯定學生的長處,針對性地指出不足。鼓勵學生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對自己和他人作出正確評價,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鍛煉和提高,讓學生的各種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每一堂美術課的評價都應以學生自評為主,學生互評為輔,再加上教師的鼓勵性評價使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激發學習興趣。

      在我的美術教學評價中,從來沒有“好”與“壞”之分。我在作業評價中,除自評、師評之外,還用到了學生的互評。通過互評,我感覺到,對于給其他同學的評語,學生們寫的都很好,也沒有出現“好”或“不好”的簡單評價。

      美術課程論文范文第2篇

      一、技法課上擺脫“像”

      傳統的技法課主張你這幅畫畫得好不好,畫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課上下來,學生一個都畫得不好,一個畫得都不像,那么,這堂課就是失敗。如今,我們要擺脫這種壞習慣,我們應該更明確認識到讓學生學習美術不是讓每一位學生將來都成為畫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潤的發展。如學生在學習美術教材第七冊《水墨游戲——鳥》一課時,在講解鳥的頭部和身體形狀時要求學生畫出不同鳥頭和身體,要求后一位學生畫得不能重復前一位學生的形狀,逼著學生求新求異,再讓學生對不同鳥頭和身體進行比較。本來,只要求學生掌握鳥的特征,通過這一活動,激活了學生創新思維活動有益于課堂教學。所以,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多種方式,如想象、聯想等打破學生的習慣性思維,促使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從而擺脫傳統技法課的“像”。

      二、創作課上突出“變”

      創作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明白讓學生發揮想象、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墒菍嶋H運用中往往會碰到比較困難的問題,如遇到有的學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進行鋪設讓他想象,他還是“紋絲不動”。又如,遇到有的學生他想創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畫不出,表達不出。在以前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們就讓他們隨之任之,這樣就把學生的想象力給扼殺了?,F在我們不一定非要讓學生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進行改一改、變一變,這樣同樣是一種想象,一種創作,如在教美術教材第九冊《退遠的色彩和變化的筆觸》時可以把書中的范畫進行修改,把大點改成小點,把色彩變一變,暖調變成冷調、冷調變成暖調等等。從而使學生也體會到通過想象得到一副滿意的作品,同樣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三、工藝課上要“超越”

      小學工藝教學對材料準備的依賴性很強,也就是說,工藝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和學生準備的材料。如果沒有材料,工藝課的教學就成了“無米之炊”。所以由于種種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藝課甚至不喜歡上工藝課,不僅僅是因為上一節工藝美術課要準備大量的材料,還因為他們中有不少的同學實在無法達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藝品”那樣的精致或老師期望的效果。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就要講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這樣進行的:讓學生準備一只“百寶箱”,專門收集各類材料,可以是一些廢舊材料,比如各類塑料瓶、化妝品瓶(盒)、糖紙、舊筆桿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歡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紙、各類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這只“百寶箱”就是學生進行工藝創作的源泉。除了“百寶箱”外,還要在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工藝作品制作的整個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還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從開始設計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個過程,都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熱情、個人的性格愛好等情感因素來賦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牽著鼻子走。有些比較困難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繞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材料與作品的關系,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讓材料發揮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術教材第九冊《實物的聯想》時,我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進行制作。我講完之后,學生拿出“百寶箱”開始制作,“百寶箱”中無奇不有,有的學生用半塊吸鐵石、兩個銅板和一小段鐵絲竟然做出一輛摩托車,過一會兒又把它變成了一個大炮;
      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會兒又變成蝴蝶;
      還有利用三角尺鉛筆做成飛機再變成手槍等等,他們完全擺脫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四、欣賞課上要引入“多媒體”

      美術課程論文范文第3篇

      一、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載體

      “傳統紋樣”是教科書中的圖案教學內容,它可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強現代設計意識。過去將圖案課作為獨立的設計實踐,對初中學生來說是較為困難的,因為圖案包含了設計構思和創造因素,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設計想象力和繪畫表現力,而且又是在45分鐘的課時內概括地把思維語言轉化為形象,困難的確很大。因此,已往美術課中的圖案學習內容,學生常常是滿懷喜悅上課,終因失敗而灰心。原因是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缺乏聯系,繁復相因的形式法則使學生不易理解,表現技法難度過高,使他們無法完成自己滿意的作業,造成學生喜歡畫畫,卻不喜歡美術課。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筆者以學生生活體驗為載體,在上《傳統紋樣》課之前,布置學生觀察收集家中已有的自己熟悉的生活日用品,如飯碗、茶杯、瓷花瓶、臉盆、床單、被套、靠墊、窗簾、文具盒、書包、練習本等日常用品上的圖案,將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聯,讓學生感受到圖案在生活中處處存在,與我們親密相伴。使同學們了解它,喜歡它,繼而在課堂學習中不感到陌生,有信心學會表現它。

      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切入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為了上好圖案課,使學生對圖案能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并樂意接受和主動積極完成作業,筆者改變以往圖案教學以寫生----變化為先導的傳統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創意、積極思考,并支持、鼓勵學生合作完成作品。其方法是: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熟悉并且喜歡的物品帶到課堂來設計裝飾圖案。同學們都帶了自己挑選的物品,如小塑料杯、塑料壺、塑料碗,自制信封、紙提袋、小拎包、文具盒、白瓷盤、瓷花瓶、玩具等物品。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手繪或剪貼的辦法,為自己的小物品設計圖案,也可以與同桌合者作完成。課堂上同學們興致勃勃,全力以赴。但是,在繪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圖形布局不當,松散瑣碎、重心不穩的問題。針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適時講解圖案設計必須遵循的形式法則,讓學生運用變化與統一、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的形式規律,解決圖案不美的問題。這三條基本法則都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在美術形式上的體現,它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適合于任何藝術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生動手的過程中,針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講授圖案的設計方法,學生的反映是迫切想聽老師的講解與指導,一邊操作一邊吸取知識,既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又比以往填鴨式灌輸知識的效果截然不同。

      三、正確看待學生的模仿與創新

      美術課程論文范文第4篇

      關 鍵 詞:包裝設計 精品課程 實踐 特色

      課程改革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環節,也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具體再現。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示范性建設中的重點專業裝潢藝術設計(商業美術設計)的核心課程“包裝設計”課程,于2002年開始進行課程改革,2002年成為部級高職高專試點專業商業美術設計中的主干課程建設,2004年被評為學院精品課程,2005年獲得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2007年被教育部評為部級精品課程。實踐證明,加強高職裝潢藝術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教學團隊、課程體系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制定明確的課程目標

      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重要載體,課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這對培養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目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裝設計精品課程是裝潢藝術設計(商業美術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主干課程,是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性的課程。因此,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應充分體現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特色,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本,以高素質技能培養為核心的指導思想。面對裝潢藝術設計(商業美術設計)職業崗位群,該課程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實踐知識則強調專業技能,學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裝設計專業知識基礎上,通過技能訓練,進行包裝設計實際項目,提高包裝結構設計和包裝創意設計實踐能力,具備對商品包裝設計中進行包裝容器、結構、材料、印刷加工等設計制作的能力。wWw.133229.COM

      二、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優化教學內容

      課程改革內容是精品課程建設最重要的基本條件之一,教學內容既要符合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又要知識結構合理,注意高職包裝設計的科學性。包裝設計精品課程教學的構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養,從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為出發點,以培養該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線,優化包裝設計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表現為:一是理論教學內容的合理優化,將原“包裝設計概述”“包裝容器設計”“包裝結構設計”重組成為包裝設計基礎課程,對涉及到包裝容器、結構、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藝等較為分散的知識進行整合優化,使該課程包含了包裝設計的工藝制作全過程的知識。二是課堂的教學內容與市場商品包裝開發實際相聯系,與企業生產的發展緊密結合,強調實用性。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中,整合包裝容器結構的內容,把較難的容器計算等方面知識適當放到實訓中,增加了市場常用的紙質包裝結構設計的教學內容,瞄準地方特色商品包裝項目,有針對性地進行項目課程的授課。讓同學們進行實際包裝設計與制作,增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操作體驗。三是加大紙質包裝設計的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學生動手制作紙盒造型訓練課程,感受體驗紙質包裝設計結構等方面知識與技能,然后讓學生到超市貨架上去分析對比,反復修改調整。通過校內外指導老師評定后,讓學生到制作公司按實際尺寸制作出來。要堅持有目標地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并與包裝行業的職業資格技能相結合,形成較為完整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比如,2005屆商業美術設計專業黎鏡昭、石建峰等同學設計的《古韻——普洱茶系列包裝》作品,獲得2007年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茶葉包裝設計大賽銅獎,還獲得首屆全國大學生優秀畢業設計作品銀獎。在課程設計上,應及時把包裝設計最新理念和設計制作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理解包裝設計原則、市場動態和消費者的需求。

      三、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改革教學手段

      精品課程建設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融合,體現兩個“學”,五個“用”的方法。兩個“學”指的是學習內容適合“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五個“用”指的是學生學了以后“會用、夠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學習和實訓一體化。除此,還應建立包裝設計實訓室、多媒體投影設備以及計算機、制作機、打樣機、裝裱機、壓型機和包裝實物作品為一體的教學設施,還建有包裝設計陳列室。根據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裝設計實訓基地,以創意設計、制作出片、制版打樣等一整套的工藝流程設備,讓學生掌握包裝設計的專業技能。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特點,逐步開發了包裝設計網絡教學資源,使精品課程的教材、電子教案、課件、學習指導、試卷、視頻錄像、網上答題等教育資源網絡一體化,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為學生自己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了一個較大平臺。同時,也為包裝行業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建立了一個資源共享的學習平臺。

      四、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構造雙師教學團隊

      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主講教師隊伍的結構,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課程的評審指標要求,我們按照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以國家示范性建設中重點專業的核心課程為依托,采用了“三個堅持”的具體措施。

      1.堅持引進和學院培養相結合的專業教師建設方針,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有較扎實的理論知識的“雙師型”教師安排到精品課程主講教師團隊中來?!栋b設計》精品課程是由中國優秀包裝設計師、高級平面藝術設計師、高級商業美術設計師和學術水平、教學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主講教師組成,結合校企合作的原則,配備了公司設計總監、輔導教師、技師等,構建成一支年齡結構、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合理,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梯隊。教師團隊成員思想活躍,在全國級、省級立項獲得教改課題3項,發表高質量教改教研論文十多篇。指導學生的設計作品在全國、省市級獲得金、銀、銅獎和優秀獎160項。

      2.堅持實施教師團隊繼續教育的優惠政策

      學院制定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精品課程建設管理條例》,并設精品課程專門建設經費,其中一項是規定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鼓勵專業教師攻讀碩士及在職研究生學習,參加國內外專業高級培訓班,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每年安排教師下企業生產一線或專業實訓基地參加設計創意項目的實踐、職業培訓或技術服務,合理安排中青教師培養計劃,不斷適應新時期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

      3.堅持實行導師制和崗前培訓制度

      學院相繼出臺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導師管理法》和《導師任職條件》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師指導青年教師組織教學文件或相互聽課、評課的辦法,并組織青年參加課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課程建設。帶動青年老師申報科研課題,有計劃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進修,參加全國性學術交流活動,帶領青年教師下企業一起開發品牌設計項目,促進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設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地培養了精品課程主講教師的梯隊形,保證了精品課程建設的連續性。

      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是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其建設的過程中,強調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體現精品課程的先進性、科學性、教育性、實用性和示范性的標準。緊緊圍繞社會需要和行業需求,明確藝術設計類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按照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要求,進行了包裝設計精品課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實現專業教學與素質教育并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舉,教學活動與設計創新同步的教育目標。在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中,我們加強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保證了包裝設計精品課程不斷完善的建設過程,促進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精品課程建設可持續發展,最終提升了藝術設計專業主干課程教學質量和整體教學水平。

      五、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強化實訓環節

      從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角度分析,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中,實訓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國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門都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注重實訓與實習,搞好生產性實習,并要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在學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廣東包裝技術協會設計委設計中心、廣州沸點設計公司、番禺日報印務中心、廣州番禺新龍包裝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藝寶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實訓基地。在校內建立包裝設計實訓室、包裝材料實訓室、包裝印刷實訓室等實訓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內外實訓基地,保障了包裝設計精品課程的正常實訓教學運轉,提高了示范性重點專業建設中的教學質量。一是重視實訓,強化產學研的結合,安排學生在校內實訓室完成技能訓練后,就到校外實訓基地,在車間工藝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講解與示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技術工人交流,主講教師到現場配合指導,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到包裝印刷各個生產環節學習,這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開發地方特色包裝。創意設計地方特色包裝,這是市場的需求,也是實踐教學的重點。比如,2007屆商業美術設計專業2班實習一組同學,到香港藝寶制品有限公司,進行茶葉包裝的開發設計。在實習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熟悉的土特產品包裝進行創意設計,學生在參加實踐項目中,感受到了包裝設計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注意實踐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考核與考查,認真抓好每一項實訓課程的環節,及時對校內外實訓成績進行評定。美術設計專業2班實習一組同學設計的《番禺三寶》《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參加了第四屆中國國際茶葉包裝設計大賽。三是加強生產性實訓考核,安排學生到香港藝寶制品公司實習,直接參加公司的包裝設計開發、制作、打樣等工藝流程。

      六、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編寫指導教材

      為了配合精品課程建設,學院組織教師、設計師共同編寫了《包裝設計》新世紀高職高專教學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級十一五規劃教材。

      該教材在全國同類院校反響很好,至今已經是第11次印刷。根據授課老師的意見和學生的建議,包裝設計公司設計總監也參與編寫,加上近幾年的專業調研與教改成果進行修訂,增加職業崗位和專業技能知識,2008年作為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正式修訂(第二版)出版,這就豐富了包裝設計教材的內容,更加適應了職業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的互動能力。

      配合《包裝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增加包裝設計職業崗位知識和技術,把紙盒包裝結構設計內容增多,幫助同學們了解更多的包裝造型案例。并與包裝設計專家編寫包裝設計實訓指導書,按照企業管理工藝程序與步驟來編寫,方便學生自學。編制包裝設計電子課件,其中除了編寫包裝藝術設計外,還編寫了包裝設計欣賞、最新包裝設計和中國之星獲獎作品、世界之星國外作品選等參考資料。除此之外,還按類別編輯,如商品包裝、食品包裝、酒類包裝、工藝品包裝、化妝品包裝、玩具包裝等多種包裝設計作品,為同學們提供生動的包裝設計參考圖例。我們充分利用網絡媒體,還將圖書館、藝術設計資料室1000多種的包裝設計出版物目錄掛在網上,整理全國30多個包裝設計及相關的網站鏈接,既為教師提供授課參考資料又為學生自學包裝設計提供學習資源,同時也為社會包裝從業人員繼續學習提供了一條自學途徑。

      包裝設計精品課程的建立成為教師和學生互相溝通交流的平臺,完善了包裝設計課程優質教學資源。為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崗位群的新要求,我們將繼續對包裝設計精品課程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完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為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編.國家精品課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馬樹超.關于加快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6(10).

      [3]程靜,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詮釋與應對[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課程建設目標及實現途徑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6(1).

      [5]柳禮泉等.精品課程建設與一流教師隊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寶榮.課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美術課程論文范文第5篇

      這是一堂“發展式”美術教學改革的實驗課。教學目的是在使用油畫棒與水彩色配合進行的創造性繪畫游戲中,運用排水技法制造意外的藝術效果,激發學生藝術創造表現的興趣和欲望。運用繪畫語言和文字、音樂語言在形象思維的心理時空中互相啟發,啟發學生創造表現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體驗,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觀察識記與憶想創造的能力。

      實驗教材要求把教學重點放在觀察與識記,和憶想與創造形象語言的訓練上,認定教學的難點是創造“歡樂”、“節日”的色彩語言。根據實驗教學的教法建議,執教者在備課案中,為完成教學目的,突破重、難點,作業與指導,總結欣賞與審美教育,都做了認真的設計:

      一、選擇錄像進行直觀的啟發,配合學生的日記導入課題。通過演示兒童畫,運用兒童的繪畫語言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提出作業要求。通過音樂語言調節情緒,創設節日快樂的情境。演示動作補充形象,向學生輸送形象信息,啟發聯想,豐富創作的形象語言,突出教學的重點。引導表現高興的色彩、快樂的色彩、五彩繽紛的節日色彩,進行色彩配合的游戲,突破創造色彩語言的難點。

      二、學生作業分兩步走;
      先讓學生直接用油畫棒構思做畫,引導學生盡量完美、充分地表現出憶想構思的情節內容,再讓學生使用選擇的水彩涂染,利用排水技法創造意外的藝術效果。

      三、總結欣賞學生自己的藝術創作,讓學生談畫題,談畫意,講內容情節,講場面故事,用語言補充發揮,交流思想感情,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為語文寫作教學提供作文引導。

      四、把美育貫穿在憶想創作的活動中,欣賞作業藝術美的重點是色彩美和人物動勢的美,通過節日氣氛的美的表現,引發對生活美的感受。

      執教者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課外活動中選取六幅兒童畫。反復篩選收集了適合教學啟發使用的春節錄像和鑼鼓樂曲。還與語文教師共同備課,商定了由日記——記憶畫——作文的教學配合與分工。

      教學過程是,啟發導入開始放了一組《春節》的電視錄像,把學生帶入寒假春節的歡樂情境中,教師插話激發學生的感情和對自己節日活動的憶想。兩個學生講述自己的日記,接著讓學生通過自己日記描繪的畫面自然導入課題。

      學生作業過程中,教師有集中指導,也有個別指導,重點突出,程序分明。

      表揚引導學生直接使用油畫棒構思作畫;
      談話啟發學生選擇畫題和內容、情節、環境場面;
      演示表演動作和讓學生自己比劃動作,通過觀察識記和運動感覺的體驗,讓學生自己撲捉形象信息,補充表象,啟發聯想。

      引導學生邊想邊畫,邊畫邊想,隨意的組合畫面,表現視覺空間的主觀印象;
      用表揚的方法鼓勵啟發表現出近似三維透視空間的作業;
      運用“五彩繽紛”等色彩形象詞語,引導學生表現“高興”、快樂、的節日色彩,大膽地進行創造色彩語言的游戲。

      用表揚快手,激勵學生追求速度。展示有創造性的畫面內容豐富情節感人的優秀作業,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地大膽創造。

      展示作業中畫出人物背面和側面不同角度和活動方向的造型,啟發學生創造表現多種神態的動向造型。

      整個教學輔導過程中,教室里充滿了驚訝和贊嘆。教師滿腔熱情地鼓勵,幫助學生突破了加工藝術形象語言和色彩語言的技術難點,畫面上自己獨立創造出來的生動感人的藝術效果,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體驗到審美的感受。

      總結欣賞時,師生們飽含激情品味自己創造的藝術作品,課堂教學達到了高潮。學生們爭先恐后舉手要求到前面展示和發言,表現出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人感動。黑板上展現的畫面,生動活潑的形象語言與熱烈溫暖的節日色彩,感動了旁觀者,在場的一位局長說,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美術課。

      這節美術課所以能夠受到領導和專家們的好評,主要是它發揮出了美術教學的優勢,在直接認知、藝術與創造和藝術與感情三個方面都發揮出了美術教學的教育作用。

      首先它改革了依靠臨摹教材抄襲資料的教學常規,發揮了美術教學在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訓練的教育作用。

      其次這節課在啟發引導和教學輔導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的繪畫欲,引導學生觀察識記。形象信息教學的傳導是通過吸引注意、直接觀察與識記和自己親身體驗,讓學生自己去獲取生動的直觀信息,經過自己的加工處理,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的創造才能得到了發展。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