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第1篇關鍵詞:城市;綜合管廊;勘察要點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1.工程概況本項目為規劃青西三路管廊工程,其中青西三路與江東一路、江東大道、河景路交叉口管廊設計不在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五篇】(全文),供大家參考。
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城市;
綜合管廊;
勘察要點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1.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規劃青西三路管廊工程,其中青西三路與江東一路、江東大道、河景路交叉口管廊設計不在本工程設計范圍內。本次設計青西三路綜合管廊均設為三艙斷面。
2.勘察目的及任務
2.1 查明項目所在區域地形、地貌、巖性、構造、水文、氣象、地震等條件及其與工程的關系。
2.2 查明沿線構造物地基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為選擇構筑物類型和基礎方案設計提供資料,并提供相應工程和基礎設計施工的地質參數。
2.3 查明沿線特殊性巖土和不良地質的類型、分布、性質、范圍及其物理力學特征,為不良地質的整治及特殊性巖土地基處理提供設計依據。
2.4 查明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提供各土層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及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區間值。
2.5 查明地下水的類型、分布、水位及年變幅,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發育情況,判定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
2.6 對工程建設場地的適應性優劣進行評價,并提出工程地質意見和建議。
3.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實施方案
3.1 勘探工作量布置
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質調繪、鉆探、原位測試以及土工試驗等相結合的綜合勘察手段,為設計提供準確可靠的地質資料。鉆孔布置滿足《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要求,勘探點具置詳見“工程地質平面圖”。
本項目勘察共布置勘探孔36個,其中機鉆孔27個,靜力觸探孔9個;
其鉆孔編號為GZK,靜力觸探孔編號為JK。本階段勘探總進尺1165.40m,其實際完成鉆孔27個,進尺945.00m,靜力觸探孔9個,進尺220.40m。
3.2 勘察工作實施方案
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室內試驗與巖土體的原位測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詳細勘察階段,室內外驗的大量開展,其主要目的是為巖土工程的評價與計算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和巖土數據參數。原位測試的項目和方法應根據巖土條件、設計對參數的實際需要、地區經驗和測試方法的適用性等多種因素綜合確定。而根據原位測試獲得的成果,利用地區性經驗估算巖土觀測的特性參數時和對巖土工程問題做出評價時,應該與室內試驗和工程反算參數進行對比,檢驗其結果的可靠性。室內試驗中的常規巖土試驗(土的密度、含水率、液塑限、土粒密度、壓縮試驗、直接剪切、顆粒分析以及巖石的單軸抗壓強度試驗等)是最基本的,另外,還需要結合構筑物的特殊要求與重要性、基礎類型及土層性質等進行一系列特殊項目的試驗,如土的高壓固結試驗、三軸剪切試驗、靈敏度、靜止側壓力系數和基床系數、黃土的濕陷性試驗以及土質、水質分析試驗等。試驗項目與試驗方法,應根據工程實際要求和巖土性質的具體特點確定。還應該注意巖土的非均質性、不連續性和非等向性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巖土體與巖土試樣在工程性狀上的具體差別。對于特種試驗項目,應該制定專門的試驗方案。在制備試樣前,應該對巖土的重要性狀做出肉眼鑒定和簡要的描述。
本次勘察的主要手段為工程地質測繪、機械鉆探、靜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取樣、室內試驗、室內整理工作等。
4.工程地質評價
本工程位于蕭紹平原,全線均為挖方路段,上部粉土、粉砂層厚度較大,屬于正常路段,工程性質一般。沿線上部20.0m大多為粉土、粉砂,稍密~中密狀,工程力學性質一般,地基土承載力一般在120MPa~140MPa之間,①1層粉土、①2層粉土適合作為開挖后現澆管廊的基礎持力層。本管廊通過三工段橫河、河莊橫河,河流呈東西展布,自西向東流入錢塘江,河寬約20m~40m之間,水量豐富,水深約1.0m~2.0m,局部地段較深,水位常年變化不大。管廊形式設計采用倒虹管,應先排水、清淤,再進行合理的施工方式。
沿線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潛水,水位埋深在0.5m~2.4m。根據水質測試成果,沿線地表水主要為HCO3-?Cl--Ca2+?(Na++K+)型咸水,對混凝土結構和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均具微腐蝕性;
沿線地下水主要為HCO3-?Cl--Ca2+?(Na++K+)型咸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對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腐蝕性對管廊建設影響較小。上部地基土未作土腐蝕性試驗,上部地基土長期受大氣降水及地下水的淋濾作用,可視為與地下水具同等腐蝕性,即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
對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腐蝕性對管廊建設影響較小。
沿線地下水位較淺,管廊設計底部標高均位于穩定地下水位以下,應計算管廊結構的抗浮穩定。如需作抗浮處理,可采用抗撥樁,樁型、樁長視抗撥力而定,抗撥系數(λ)可取0.70;
上部粉土、粉砂具有強透水性,開挖時易產生流砂,需要采取適當的支護措施,管廊開挖支護可采用鉆孔灌注樁排樁做擋墻,輔以高壓旋噴注漿或水泥攪拌樁作為止水帷幕,并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測和圍護;
開挖同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排水和隔水措施,避免雨水大量滲入基坑;
遇到水塘等不良地質地段,應先排水、清淤,再進行合理的施工方式。
總體而言,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一般,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巖土對管廊影響較小,適合綜合管廊工程建設。
結語
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了資料收集、地質勘探、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等綜合勘察手段,查明了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提供各項工程地質資料、評價及指標,達到有關規定的要求,可作為設計的地質依據。測區未見全新統活動斷裂通過,為區域地殼穩定區。測區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
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一般具微腐蝕。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一般,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巖土對管廊影響較小,適合綜合管廊工程建設。
參考文獻
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第2篇
核電站地下管網多達20個,在全廠都有布置,全長幾十公里,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工程。地下管線和廊道的布置應考慮廠區總體布局的合理,根據生產工藝特點、管線和廊道的性質及不同的技術要求,合理選擇管線和廊道的布設方式、走向、間距與布設寬度,力求達到經濟、合理、安全生產的目的。地下管網分為:可通行地溝、不通行地溝、直埋管線。根據管線的種類、規模及地質、地形條件,選擇以廊道為主,直埋為輔的布置方式。核電站地下管網的施工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如果沒有科學的進度管理方法,以及合理的人力、機械、材料、施工組織工藝和方案、場地安排,就會出現施工混亂的局面,最終導致工期延誤、工程變更索賠費用增加,施工質量和安全文明形象也難以得到保障。
2傳統進度管理方法
2.1傳統進度管理方法介紹對于核電站地下管網工程,按照二、三、四、五、六級進度分級控制,依靠施工單位的月報、雙周協調會來跟蹤進度執行情況并協調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先由總承包商編制二級進度或專項進度,對地下管網按區域和廊道、管線制定土建活動、持續時間(開工、完工時間)、邏輯關系;
再由核島土建單位、常規島土建單位、BOP土建單位依據各自的合同范圍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各自負責施工的廊道、管網的詳細施工三級進度及四、五、六級進度。在二級計劃層面,對進度的跟蹤應注意點和面兩方面的控制。點的控制就是對二級里程碑、合同里程碑等控制點的完成情況進行控制。面的控制主要是指土建工程實物量(廊道施工長度、管線敷設長度),比較實際完成量與計劃量之間的偏差。在三、四、五、六級計劃層面,主要靠雙周或周協調會來跟蹤,由總承包商與各分包單位分別召開會議商議計劃執行情況、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2.2存在的問題
2.2.1施工單位之間進度接口問題
按照合同劃分范圍,地下管網工程由核島土建單位、常規島土建單位、BOP土建單位分包建設,各分包單位只負責自身范圍的地下管網和廊道的施工和進度管理。在傳統進度管理方法下,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接口協調管理,各施工單位的計劃沒有進行接口對接和控制,在公共區域的管網施工接口控制和協調統一會存在問題,或多或少會出現管網、廊道重復開挖,道路破壞,挖斷地下設施,地下管網窩工和趕工,臨建搬遷等問題。
2.2.2點面控制效果有限
由于二級里程碑和合同里程碑設置的地下廊道和管網一般為開始、完成時間,缺乏中間控制點,且跨越周期較長,預警不及時,一旦施工過程中發生延誤將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土建工程實物量只對總數進行統計,計劃量往往是承包單位預估量且可人為調整,科學依據不足;
再加上施工單位瞞報或虛報情況的存在,面的控制效果不明顯。
2.2.3地下管網的碰撞問題
核電站地下管網、廊道布置錯綜復雜,如此多的管網廊道,編制計劃和施工實施時使用的仍然是二維平面施工圖和總平面布置圖。如果施工規劃和設計不合理,隨時可能出現碰撞、交叉的可能。在各個項目均發生過因管網廊道布置沖突導致被迫修改設計圖紙或者調整施工走向的案例,地下管網的碰撞如果在施工前不解決或未被及時發現,在現場施工時發現地下管網碰撞將導致施工組織被動、工程進度延誤,甚至造成成本增加、安全隱患,文明施工形象大大受損。
2.2.4公共區域管網的施工邏輯問題
由于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施工單位各自為政,公共區域管網施工可能出現混亂局面,可能某區域先行開挖施工了A管網,過一段時間又被再次開挖施工B管網,甚至會出現較深的管網后施工或難以施工的情形。這是傳統進度管理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
3可視化進度管理方法
3.1可視化進度管理方法介紹
利用三維設計技術建立核電站地下管網、廊道的可視化平臺,通過可視化平臺結合Project的進度計劃編制、動態跟蹤功能,實現核電項目現場負挖、管網、廊道等土建施工的可視化進度管理。通過對可視化平臺中各管網子項分段分區域賦予進度維度,根據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方案模擬施工邏輯,來驗證計劃編制的合理性。通過將現場實際形象進展、觀測量等信息輸入可視化平臺,并通過計算機運算,全面模擬施工中的實際狀態和計劃狀態,并標示不同顏色來實現進度計劃的跟蹤,以實現地下管網的可視化進度管理。3.2可視化進度管理的優點
3.2.1地下管網碰撞檢查
可視化平臺在設計階段就可實現地下管網的碰撞檢查,使地下管網施工圖紙更加科學、合理、經濟、可靠??梢暬S模擬功能可以徹底解決管網碰撞及布置不合理的問題,對后續設計變更控制提供保障。核電站地下管網、廊道、臨時管線的走向、深度以及詳細的空間布置應清晰明確,利用可視化管理平臺實現地下管網三維顯示和碰撞分析,以及對公共交叉區域施工邏輯的演示,則可以提前發現地下管網碰撞信息,提前修改設計圖紙,規避設計變更和施工困難的風險。
3.2.2提升地下管網施工管理水平
核電站可視化進度管理平臺,是地下管網三維模擬的驗證平臺和施工輔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了施工進度規劃功能、施工過程動態形象跟蹤功能、施工技術控制功能。施工管理人員通過利用該子系統,可提前對地下管網的施工進度和施工方案進行規劃和驗證,從而有效的解決廠區道路、管網及廊道重復開挖和邏輯混亂等系列問題,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地下管網進度管理精細化水平的目的。
3.2.3地下管網施工圖紙需求進度合理
通過可視化進度管理平臺,可以演示地下管網的整個建設過程,從而為管網、廊道的分區分段圖紙需求計劃提供了依據,設計人員可以依據建設進度安排分區域、分段、分批提供施工設計圖紙。
4兩種進度管理方法的比較
核電站地下管網土建施工的兩種進度管理方法對比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可視化進度管理優勢明顯,計劃的編制、跟蹤、協調更加便捷,可以有效減少碰撞、重復開挖的問題。
5應用實例
正在建設中的陽江核電工程5、6號機組首次應用可視化方法對地下管網工程進行進度管理后,取得了顯著效益,現場已減少重復開挖10多次、地下管網首次實現了零碰撞,核島周邊的道路比前期機組提前建成投用,現場安全文明水平大幅提高,各地下管網、廊道按期完成率提高了40%,地下管網及道路工程已累計節省投資500余萬元。
6結論
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城市;
管廊;
設計;
管線;
建設
中圖分類號:U17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973(2016)02-0074-02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規模和人口也不斷擴大,城市的可利用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同時,水管道、氣管道等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比如說各個管線之間的鋪設線路交叉和重疊,需要重新施工等等,這些問題不僅給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而且也阻礙了我國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的理念應運而生,給城市市政管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1城市綜合管廊概述
城市綜合管廊,也就是在地底下建設集電力運輸線、通信線路、燃氣管道、供水管道等等管線于一體的集約型隧道的總稱。在綜合管廊的設計中,一般通常配有專門的檢修和監控系統。在我國各大城市的管廊規劃設計中,主干管廊一般處于主要干道的中央地下方,子干管廊往往設置在道路兩側的地底下方。
從施工方式上看,城市綜合管廊主要分為三種:其一,明挖法。明挖法在道路淺層空間綜合管廊施工中應用較多;
其二,暗挖法。這種方式主要在城市的中心地帶或者需要挖掘較深層次的管廊建設中應用較多;
其三,預制拼裝法。這種方法應用跟上面兩種的不同,主要應用在新城區的一些現代化工業集中區域或者是會展中心集中的區域。
2四川省成都市管廊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成都市經濟的不斷飛躍發展,城市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人口也逐漸增多,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通信管道、供水管道、供熱管道之間出現中斷或者“空中蜘蛛網”現象越來越突出。為此,成都市對城市新城區的土地資源、管線安裝情況進行分析,設置雙倉綜合管溝以及綜合管廊控制中心,分別容納110KV電線、供水管道和通信管線,在該規劃中,就拿高壓線在管廊建設中來說,可以給新城區節約70公頃的土地面積,給供水供暖以及通信工程的質量穩定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較顯著。
3城市綜合管廊設計遵循的原則及內容
3.1城市綜合管廊設計遵循的原則
城市綜合管廊設計必須與城市用地規劃保持一致性,結合該城市用地規劃的實際情況,比方說某一區域城市用地的性質等等。一般城市管廊的設計和建設往往都是立足于城市商業氣息濃厚或者是交通密集的區域。
城市綜合管廊必須要結合城市的市政管線規劃來進行設計,全面結合該城市的市政管線的具體情況,比如說管線的布設情況、管線的布設要求、管線的布設技術等等,同時,管廊設計還必須要跟管線保持協調性,對如何合理的布設好各種管線要做好統籌安排。
城市綜合管廊設計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地面以下空間的利用情況,要充分結合地下空間的實際利用情況,最大程度的跟其他開發活動保持協調性,將管廊規劃與地下空間開發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
城市綜合管廊的設計規劃必須要統籌好城市各項建設工程之間的時序,因為就城市的發展規劃來說,管廊設計和建設必須要超前,從節約成本投入來講,處于道路底下的綜合管廊能夠跟道路建設同步就最好。因此,在對管廊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統籌城市建設工程的時序,并將城市近期規劃與長期建設納入到設計工作中來,保證管廊的建設跟城市建設時序的協調性。
3.2城市綜合管廊設計的內容
城市綜合管廊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網絡系統全面性規劃是重點。在結合城市用地規劃和管線規劃的基礎之上,對管線布設、道路設置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規劃綜合管廊的全面性的網絡布局體系,就成都市的管廊設計來說,由于受到成本的制約,管廊建設也只是在城市的市中心以及交通樞紐等區域進行建設,其他區域還沒覆蓋到位。
其二,管線布設規劃。對管線的布設是整個管廊設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設計工作中,必須要充分結合市政管線的規劃情況,對供水管道、供暖管道等管線的位置、具體走向、布設范圍等等進行深入的分析。成都市的管線布設相對其他城市而言還比較齊全,但是諸如真空垃圾管線以及雨水管等管線的布設還未納入到管廊設計規劃工作中來,這也是日后管廊擴建工作的一個方向之一。
其三,平面與橫斷面的規劃。要結合該區域道路的延伸情況以及用地情況,考慮橫斷面的布設條件與管線布設條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管廊的橫斷面設計中,不僅需要充分考慮管線的布設情況和相關要求,還要保證管廊規劃設計的經濟性,合理的對管廊的深度、倉室管線的具體情況以及倉室的布設進行確定。
其四,關鍵節點的規劃。在做好上述三個方面的準備規劃后,要實現管廊的多功能,就必須要結合地下空間的通風性能、施工設備的出入口、人員的進出口等等施工的實際需要,對這些將要施工的工程相關的各個節點進行合理的規劃,使其滿足施工的各項需求。
其五,附屬設施規劃。人防工程作為管廊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管廊規劃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部分。因此在做好上述準備規劃的前提下,要充分的設計好消防、通風、火災警報等等防御系統,同時,還應該做好橋架支架等附屬系統,給綜合管廊的運行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和保障。成都市管廊設計中,一些通風口的位置設置不合理,比如說一些區域通風口相隔太近,還有一些通風口就臨近景區或者是綠化帶,對景區和綠化帶的觀賞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其六,建設時序規劃。我國各大城市在管廊的規劃設計中,大多都是結合各個管線的布設情況來統籌安排好建設的時間,保證管線建設好就投入運營然后進行下一個管線的布設工作。
4結束語
本文主要結合四川省成都市管廊設計建設的具體情況來對我國城市管廊設計的理念和內容展開深入的探討。城市綜合管廊的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城市在管廊的設計中,需要不斷總結歸納管廊建設規劃中的經驗與不足,從統籌全局出發,合理地對地下空間進行規劃和設計,才能夠提高城市管廊的設計水平,才能夠實現城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同發展,才能夠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泓,姜青新.關于《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初步解讀[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1(05):58
[2]于晨龍,張作慧.國內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J].建設科技,2015,2(17):49
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管廊,工藝管線,跨度,斷面,輔助設施。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入,化工業也隨之迅猛發展?,F代化工業的特點對化工業園區整體布局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管廊在化工園區中就成為其不可缺少的輔助設施。管廊象鐵路、公路一樣作為載體,在上面鋪設各類管道、電纜,成為園區企業的生命線,所以管廊工程對于化工園區是十分重要的。
管廊作為園區重要的基礎設施,以服務于石化園區內的企業為目的,并且是這些企業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用管廊與石化園區的倉儲、碼頭、道路等形成園區內一體化的物流輸送系統。
如何合理安排好管廊的型式、跨度、斷面、走向及其輔助設施的布置對整個園區的發展乃至其將來的生產使用非常重要。以下以本人參與設計的泉港石化工業區公用管廊項目南山一期工程設計進行基本的介紹及分析。
1、管廊平面布置
化工園區道路沿線地下管線較復雜,包括有高壓線、雨水管線、污水管線、自來水管線、通訊電纜、LNG管線等等,同時企業紅線也是按照道路紅線進行規劃的,所以為了管線的統一及整體美觀,我建議管廊要與道路規劃相互協調。
因此我建議管廊布置應與道路、沿線公用工程和綠化布置統一進行,相互協調好,應與道路或建筑紅線相平行。同時考慮管廊下的防火、巡查、應急通行因素,部分按通行應急車輛路面設計。
管廊一側應該預留消防安全通道。
管廊要避開高壓線,沒辦法避開高壓線時一定要滿足安全施工距離,水平距離一般要大于4米,垂直距離要滿足最大管徑與高壓線撓度處距離為3米。
同時在管廊平面布置中要充分需要考慮補償的位置,應與斷面圖相互對應,管廊補償占地一般為4米。同時管廊分為橫梁式和縱梁式,管廊的縱梁式要放在拐彎處,同時要考慮拐彎處的補償,一般要長一點。
橫梁式和縱梁式如下圖所示圖一為橫梁式、圖二為縱梁式:
圖一 圖二
2、管廊的型式的選擇
化工園區生產工藝管線眾多,且各類管線使用頻率高,因此必須考慮維護檢修。一般主管廊設計中采用多層H型管廊結構的型式。根據要求管廊結構分為全鋼結構或管廊上部采用鋼梁結構型式,管廊下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柱。
下面就管廊一些基本情況做一下具體介紹。
2.1管廊跨度的確定
管廊的跨度是由敷設在上面的管道因垂直荷載所產生的彎曲應力和撓度決定。因此管廊上管道的直徑大小、重量、管道內介質以及管道是否保溫等性質決定了管廊的基本跨度。
管廊上布置的管道管徑(鋼管)均大于等于50mm,管道基本跨距大于等于4.0m,因此管廊設計的最小跨距一般為4米,通常我公司設計的跨距為4的倍數,主要以12米跨距為主。因為這樣設計管廊基礎及上部鋼結構用材量最省,投資較其他跨距少,跨距過大投資會很高,比如跨距達到30米,他投資是12米跨距投資的6倍多,但是跨距較小的話整體基礎和承臺過多,也是一種浪費,因此12米一般是最佳跨距。
2.2管廊斷面的確定
斷面尺寸的確定在確定管廊斷面尺寸時,首先應確定設置在此段管廊內管線的種類、數量,然后根據管線種類(水管、化工工藝管道或電纜)、管徑大小、管線坡度要求、管理便利等因素來布置。
原則上應盡可能地把同性質的管線布置在一側,電纜、控制、通訊線路布置在另一側;
當管線種類多,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則盡可能把電纜、控制、通訊線路設在上側;
橫穿管廊的管線應盡量走高處,以不妨礙通行為準;
管線之間的上下間距及左右間距應滿足工藝要求;
當斷面應一些因素限制不可能加大而管線又太多布置不開時,還可將小口徑管線并列布置,中間留出一定的人行通道寬度。
確定管廊通行寬度時,需考慮維修管理時便于通行,局部地段受條件限制可適當壓縮,但應滿足人能通行。
根據經驗,我公司管廊斷面柱距寬的模數有2.0米、3.0米、4.0米、6.0米幾種。管廊有單層,雙層、多層管廊,管廊斷面兩側各外挑1.0米,中間加一層或二層小支梁。
根據園區管線的多少確定管廊寬度,比如常州管廊項目,我們斷面寬度2.0米寬斷面可布置總管位約20~25根,3.0米寬斷面可布置總管位約30~35根,4.0米寬斷面可布置總管位約40~50根。而泉港管廊斷面寬度為6.0米寬可布置總管位約70~80根,因此,可根據各段管廊上目前的管位數量,加上10--20%左右的管位裕量,確定該段管廊的斷面尺寸。
斷面如下圖所示:
2.3管廊高度的確定
管廓的高度根據管廊下道路用途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合理的高度也是很重要的,不僅僅要滿足消防規范要求,還要滿足施工及工藝要求。
因此一般管廊在道路兩側時可以根據業主要求進行確定。其中首先考慮的是工藝管道是否有坡度要求,根據工藝管道的坡度來確定管廊的高度。同時還要考慮管廊底部是否規劃蒸汽管道,要考慮蒸汽管道的補償距離,按照最大管徑設計。一般高度為3―5米。
管廊下方為消防和檢修通道、過大門,凈空高度一般≥5.5m。
管廊上橫梁和縱梁的高差,取決于管廊上大管道的管徑。例如:管廊上較大的管徑的為DN800,管道用一個45°彎頭加一個90’彎頭的高差再加上管廊橫梁的厚度,高差大約定為2米。如果管架上還要布置儀表和電纜槽盒,則還要與儀表及電氣工程師確認槽盒的高度,以保證足夠的高度。
2.4管廊上管道熱補償
管廊上部管道的熱補償決定管廊的補償距離及對固定的的推力大小,因此需要多方面的考慮管道的補償來確定管廊的補償距離,具體考慮要素如下:
(1)確定需要自然補償的管道。根據管道內介質的溫度、管徑確定需要進行自然補償的管道,主要為蒸汽管線。
(2)確定管道的膨脹量:管道的膨脹量取決于管道的線膨脹系數,膨脹量=管道的線膨脹系數×管道長度×管道介質溫差(設計溫度-常溫)。
(3)確定固定點的位置。根據管道應力計算,利用兩根壓力、溫度最高的蒸汽管線確定采用“π”型補償的最遠距離。
(4)多根“π”型補償器管道的布置。根據計算出應力值,確定管徑較大、溫度較高、壓力較大的管道布置在外側或者是柱子旁邊,反之放在內刪,這樣以便于“π”型補償的合理利用。
(5)在“π”型補償兩側由于熱膨脹而產生的位移較大,所以管道要考慮設置導向支架。
我公司設計管廊的補償方式一般為平拐,如下圖所示:
根據多個常州化工園管廊、揚州化工園管廊以及泉港管廊等多個項目經驗,我公司設計的管廊補償一側管廊寬度為4米,兩個固定點之間的水平補償器一般補償距離為100-150米。這樣布置最經濟合理,基本能滿足化工園區各種管道的熱補償。
2.5確定固定點處的推力計算及管道應力分析
管廊固定點處的推力是決定管廊基礎、承臺及立柱的大小因素之一,因此根據管廊斷面的大小以及所敷設管廊的性質,確定一個合理的推力是管廊整體投資合理的一個關鍵步驟。
因此,我公司所設計的一些管廊推力大致控制在以下范圍之內:6米寬的管廊給土建提推力一般控制在10~12t,4米寬的管廊土建推力一般控制在6~8t。3米寬的管廊土建推力一般控制在4~5t。
這些推力一般情況下是根據凱撒計算出各個管徑的管道最大推力-0.7倍的最小推力,即為管道的固定點推力,同時要適當放大一點力。所有管道綜合力就是管廊的最終推力。
其中,扭矩不小于受力的0.15倍,Fx>0.15Mx,Fz>0.15Fx.。其中Fy方向力,大力與小力可以不變,其中Fy要綜合考慮,不能只看固定點。
3、管廊的平面位置的關鍵節點
管廊會合、轉彎處稱為管廊節點。節點的形式亦分為十字型、丁字型及轉折型等。管廊內的管線亦在節點處出現交叉。當交叉管線發生矛盾時,一旦現有交叉口不能容納通向各方向管線,可適當加以調整,以便于布置管線。
3.1管廊要平行于道路敷設,有些道路在岔路口處會有喇叭口,所以管道會產生一些不規則角度,對于這些不規則角度的管廊我們要充分考慮管道的安裝,如果是直接連接,管道焊縫破口處處理不當可能局部應力過大,對管道才是二次應力,出現焊縫裂口,造成物料泄露。
所以我們要考慮做抬高降低的高差式,通過高差形式來避免一下危險無聊管道這種情況的發生。
3.2在管廊對接處有可能存在高度不一致或者配管有交叉的情況,一般解決辦法有:
(1) 如果交叉管廊斷面高度不一樣,可將較矮管廊在交叉口前后5米左右范圍內的高度加高到與高管廊一致。
(2)如果交叉管廊高程不一樣,可將低高程管廊斷面加高到與高程較高管廊頂平。
(3)加寬節點斷面。
4、管廊內的管道布置
管廊設計最主要的工作是如何合理敷設好管廊內的管道。管廊內的管道布置好后在各生產工藝區域進行管線進出、安裝的距離及位置的對比校核,完善管廊內的布置。
管道布置的原則:
(1)大直徑管道應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徑、氣體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間。
(3)工藝管道宜布置在與管廊相連接的裝置、設備一側。
(4)需設置“П”型補償器的高溫管道,應布置在靠近柱子處,且“П”型補償器宜集中設置。
(5)儀表、電氣電纜槽架宜布置在管廊一側(常在靠道路一側,補償器反側)。
結束語:
管廊在設計基本完成時通過建設單位以及各個入住企業預留大門位置及管廊對接口的確認,滿足要求后再作細部設計,避免施工返工。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分析后進行管廊設計,能使看似復雜的設計有條不紊地推進,并讓其計最終滿足各個入住企業的使用要求。
綜上所述,工業建筑管廊的設計應綜合考慮工藝、相關專業等方面的要求,多方溝通,合理設置,細化設計,使管廊能完美的與建筑結合,使工業生產更為全穩定。
參考資料:
《動力管道設計手冊》
管廊施工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第5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也受到了更多關注,本文在ppp模式引導下,對地下綜合管廊的運營管理方法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
地下綜合管廊;
ppp模式;
運營管理;
資本
1.前言
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我國已經有較多城市展開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工作,地下綜合管廊的大面積建設,對地下綜合管廊的運營管理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ppp模式的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機制分析
2.1企業的運營財務制度。一般來說,可供企業選擇的財務制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運營管理公司根據管廊維護結算的單位面積定額,對其進行結算。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運營管理者將所收取的物業管理費和使用等交由地下管廊所有者,地下管廊所有者需要給運營公司支付相應的管理費,同時還需要負擔地下管廊的所有費用支出。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第一種是制度下運營管理公司需要自負盈虧,有助于提高其積極性。第二種財務制度主要由地下管廊所有者承擔運營風險,缺乏對運營管理公司的激勵,不利于調動其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2.2運營管理企業職責以及管理組織結構。為了保障地下綜合管廊的正常運行,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化發揮,通常會由運營管理企業對地下綜合管廊進行運營管理。(1)從運營管理企業的職責來看,應以維護地下綜合管廊的正常運行為主要目的,監督管廊內的施工安全、保持管廊的通風和清潔、對管廊共用設備和結構進行維護、參與管廊險情的排查和搶救以及其他應盡義務等。(2)從運營管理企業的組織結構來看,應做到責任明確,精簡結構,設立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總經理等,并在總經理下設人事部、財務部、技術部、資產管理部以及運營管理部等部門,使各部門的設立能夠盡量滿足公司的運營需要。
3.ppp模式的地下綜合管廊財務運營
3.1地下綜合管廊的費用構成。管廊的費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管廊空間使用費,是管線單位占用管廊內部空間所需支付的費用,目前使用的計費方法主要為按所占體積權重收取建設成本或按直埋條件收取直埋費,前者對于管廊使用者而言,投入成本相對較大,很容易造成使用者不愿進入管廊[1]。后者在使用時,使用者需要繳納土方直埋費和開挖費,不增加單位成本,使用者比較容易接受,但是投資者需要一次性投入較多資金,投資風險較大。二是管廊的物業管理費,該費用主要包括:(1)日常運營費用。(2)管廊內公共設施正常維護、運營、檢修費用。(3)緊急情況或突發事故造成管廊受損的費用。(4)其他相關費用。
3.2地下綜合管廊收益研究。收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直接和間接收益,因為地下綜合管廊是公共設施,所以在計算其收益時應將投資收益除去。直接收益包括管廊物業管理費和使用租費等,補償運營成本和部分固定資產折舊,通產情況下,這部分收益不足以補償全部的運營成本和折舊。間接收益主要是指社會收益,即管廊修建帶來的土地資產增值、社會成本降低等,該收益很難準確估算,通常根據經驗或其他城市的數據推算。該部分收益對應的運營成本和固定資產折舊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
4.ppp模式的地下綜合管廊費用收取原則
浮動定價機制原則:在市場條件下,各管線單位的商品受市場波動影響,價格會在不斷變化中,所以在對地下綜合管廊進行定價時,應采用可變的機制,增加管廊費用制定的靈活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價格波動。平等互利原則:由于在對地下綜合管廊進行定價時,會涉及到使用者、投資者以及社會大眾等多方面的利益,所以應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綜合考慮各方利益,通過協商制定合理價格,保障各方利益,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2]。不損害大眾利益原則:地下綜合管廊內的商品主要通過政府定價,這些商品通常都與群眾的生活緊密相關,所以在對地下綜合管廊進行定價時,應對各管線單位的成本而進行考慮,避免管線單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大眾,影響社會大眾的利益。
5.結語
在ppp模式下,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主要由政府和民間資本出資,所以對地下綜合管廊的管理需要委托專業的運營管理公司,由運營管理公司自負盈虧,減少政府運行機制造成的弊端,降低運營風險,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從而保障地下綜合管廊的運營收益。
作者:樊國正 單位:石家莊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