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略概述
1.將戰略制定過程視為理性分析過程的是 A.設計學派
B.計劃學派
C.定位學派 D.認知學派
考點 1:定位學派將戰略制定過程視為理性的分析過程;企業所處的市場結構決定了企業的戰略類型,戰略類型又決定了企業內部結構、系統和活動,最終影響企業的業績;對戰略定位觀念有突出貢獻的人物是邁克爾。波特。
考點 2:計劃學派更強調剛性步驟和高度正規性,更強調機械的分解和組合過程,強調采取各種專門的分析方法。
考點 3:設計學派將戰略管理過程分為戰略制定和戰略實施兩個階段。
考點 4:認知學派是戰略制定對人類認識的意義,即單個的人腦活動是如何集合形成具有集體性質的戰略。
2、亨利·明茨伯格的 5P 概念指出,我們應從計劃、模式、定位、______和______5 個方面來理解戰略。
考點:明茨伯格的 5p 定義,計劃、模式、定位、觀念、計謀
.在總結分析了一些戰略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戰略的 5p 概念”的是(
) A.波特 B.亨利·明茨伯格 C.安索夫 D.安德羅斯
3、戰略定位學派對戰略的認識是 A.戰略制定過程是戰略者的認知過程 B.戰略制定過程是集體行為過程 C.企業所處的市場結構決定了企業的戰略類型 D.戰略制定過程應該是有控制的、自覺的和正規的過程
考點 1:定位學派是企業所處的市場結構決定了企業的戰略類型; 考點 2:認知學派是戰略制定過程是戰略者的認知過程;是人腦的直覺和概念;環境復雜性限制了戰略者的認知能力;戰略者不是處于基本活動的第一線,所以戰略制定會被延誤;戰略具備對個人認知的依賴性。
考點 3:戰略文化學派是戰略制定的集體行為過程;表現為有意識的行為方式;信仰相同組織規范;維持現狀,反對變革。
考點 4:計劃學派戰略制定是有控制的、自覺的和正規的過程;最高領導人負責制;是一個完整的程序,對目標、預算、日程和操作層層分解,以便實施
4、【簡答】計劃學派對戰略及戰略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p7
答案要點:計劃學派戰略制定是有控制的、自覺的和正規的過程;最高領導人負責制;是一個完整的程序,對目標、預算、日程和操作層層分解,以便實施
5、以下屬于戰略權變觀念的觀點是(
?。?/p>
A.戰略是根據企業的能力處理特定變化的方式 B.戰略是一個系統的定量計劃過程 C.企業的戰略選擇和戰略管理必須符合企業的進化規律 D.戰略是一種連續的決策和行動方式
考點 1:戰略全變觀念是一種連續的決策和行動方式;戰略權變觀念并不否認科學的連續性計劃的重要性,而是強調將戰略意識由可見的計劃程序轉變為管理人員的戰略思維。
考點 2:傳統戰略觀念是一個系統的定量計劃的過程 考點 3:戰略進化觀念強調企業的戰略選擇和戰略管理必須符合企業的進化規律,符合企業所處的環境。
考點 4:戰略控制觀念是戰略是根據企業的能力處理特定變化的方式;企業的使命和長期目標是相對穩定的,對很多企業而言幾乎是不變的;戰略管理的第一步不是確定企業的使命和相信的長期目標,而是制定恰當的控制方式;通過建立控制系統和改變控制方式是企業的行動適應環境變化的要求。
下列有關戰略權變觀念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p>
A.企業的使命和長期目標是相對穩定的,對很多企業而言幾乎是不變的 B.戰略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恰當的控制方式 C.通過建立控制系統和改變控制方式使企業的行動能適應環境變化 D.通過樹立企業及企業人員的戰略思維觀念和靈活應變能力來應付環境的變化
6、戰略控制觀念的觀點是什么
戰略控制觀念⑴是戰略是根據企業的能力處理特定變化的方式;企業的使命和長期目標是相對穩定的,對很多企業而言幾乎是不變的;⑵戰略是一種及時有效的處理意外變化的優勢;⑶戰略管理的第一步不是確定企業的使命和相信的長期目標,而是制定恰當的控制方式;通過建立控制系統和改變控制方式是企業的行動適應環境變化的要求
第二章 戰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1、 【名詞解釋】
戰略管理(very important):是對組織戰略過程進行的管理,決定企業長期業績的管理決策和行動,包含了戰略管理模式和戰略管理機制兩部分。
業務層戰略:由各業務中心根據公司層戰略決定的業務組合和各業務的地位和發展方向,確定本企業的具體競爭方式和資源的使用重點;
2、下列關于戰略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司層戰略又稱競爭戰略 B.業務層戰略又稱競爭戰略 C.職能戰略又稱競爭戰略 D.公司層戰略、業務層戰略、職能戰略都可稱為競爭戰略
考點 1:公司層戰略(又稱總體戰略),是企業最高管理層為整個企業確定的長期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
考點 2:業務層戰略(又稱經營戰略或競爭戰略),即由各業務中心根據公司層戰略決定的業務組合和各業務的地位和發展方向,確定本企業的具體競爭方式和資源的使用重點; 考點 3:職能層戰略是按照公司戰略和業務戰略對職能活動發展方向進行策劃和對職能活動進行管理的計劃
3、在下列選項中,屬于公司層戰略的選項是(
) A.采購戰略 B.業務層戰略 C.發展型戰略 D.營銷戰略 考點:公司層戰略可以劃分為維持型戰略、發展型戰略、衰退型戰略、退出型戰略 4、戰略管理的對象是(
?。﹑25 A.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 B.企業的資源配置 C.企業職能的劃分 D.戰略管理指向的所有內容
考點:戰略管理的對象是戰略管理指向的所有內容
戰略管理的主體是企業自身,是代表企業進行方向性決策的管理團隊。
4、 【論述題】戰略管理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部分)?各階段分別包括哪些任務和主要工作?
答案范圍:戰略管理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控制和實施 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工作:p26-p28 的內容 {因為是論述題所以答案要盡量詳細}
【論述題】戰略管理過程(戰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5、企業通過一定的途徑,有效的組合運用企業能力和優勢,實現更大的價值,這一描述是針對(
) A.業務組合 B.資源配置 C.競爭優勢 D.協同優勢
考點 1:決定了業務組合也就決定了經營范圍; 考點 2:資源配置包括資源配置的水平和資源配置的結構,關系到業務組合中業務業務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考點 3:競爭優勢指競爭戰略的核心就是企業運用自身的競爭優勢來利用環境機會,以想對于競爭對手更高的價值實現戰略目標。
考點 4:協調優勢是指企業通過一定的途徑,有效的組合運用企業能力和優勢,實現更大的價值,這一描述是針對。
第三章 外部環境分析
1、 填空題 按對企業影響的直接程度,可以將環境分為______、______和企業運營環境等三個層次。
答案:一般環境、產業環境
名詞解釋:p41 (企業的)外部環境:是指存在于企業邊界之外的,對企業有潛在影響的各類因素;按對企業影響的直接程度,可以將環境分為一般環境、產業環境和企業運營環境等三個層次。
2、 一般環境特征是什么? 一般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具有不可控性、非歧視性、非持久性和規律性的特征。
不可控性是指這在正常情況下,單個企業對一般環境是無法產生影響的,企業是一般環境的被動接受體; 非歧視性是指一般環境對處于該環境中的任何企業的影響都是相同的,其提供的機會和設置的約束將作用于所有企業; 非持久性特點要求企業認識戰略靈活性的重要性,要適應環境的變化; 規律性是指能夠認識環境發展的規律并能使自己的戰略順應環境趨勢的企業,取得經營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些;
3、 一般環境分析包括哪幾個方面? 一般環境是指對所以企業都會發生影響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政治,經濟,技術,社會文化,自然等五類; 政治環境主要包括所在地區政權的性質的穩定性、立法依據和立法體系的完備程度、所在地區是否加入政治聯盟級政治聯盟的有關條款,以及政府的宏觀產業政策等因素; 經濟環境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對企業發展速度和發展空間的影響,二是對企業經營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響; 技術環境是指對經濟及企業的影響是累積漸進的,但一旦出現重大的技術突破,技術環境就會對經濟和企業產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響,根本改變企業的活動方式; 社會文化環境是從兩個方面影響企業:一是影響人口總量和人口分布、居民的價值觀和生活,從而影響他們對產業和對企業的態度;二是影響企業內部人員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從而影響企業的士氣; 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資源狀況等內容,p47-p48 的相關內容
【案例分析題】
肯德基中國市場軟著陸 肯德基最早是美國人哈蘭德·山德士,在本世紀三十年代研制出來的一種快餐。其制作方法是首先把雞肉裹上一層有 11 種草本植物和調料的面糊,然后在高壓下用油炸。這種風味獨特的美國“南方炸雞”,成為風行一時的食品。1964 年,年邁的山德士以 200 萬美元和終生領取薪金為報酬,把他的炸雞技術買賣售出。買主是 29 歲的原肯德基的律師約翰·布朗及他的財務贊助人、60 歲的麥克·馬塞。由于新管理者積極進取和美國快餐業的迅速發展,肯德基家鄉雞公司的生意增長十分迅猛,到 1970 年銷售額達到 2 億美元,新建炸雞店約 1000 家,其中絕大部分是以出讓特許權的方式設立的。
1971 年,布朗和馬塞以 2.75 億美元的價格把“肯德基”的特許權賣給了 Heublein 公司,在這前后開始建立國際業務。1970 年在日本的大阪開了遠東第一家分店,1973 年日本發展到 64 家分店,絕大部分在東京地區。同時又開展了“肯德基”在香港、澳大利亞、英國和南非的業務。其間,肯德基在國外的當地管理者對在文化傳統差異極大的東道國生搬硬套美國炸雞店的設計、菜譜和銷售方法感到很不適應,和公司領導之間的關系緊張。于是嚴重虧損,肯德基于 1975 年全部關閉了在香港的分店。日本的分店在 70 年代也不景氣。同時,肯德基在國內面臨同行業的嚴重挑戰。特別是由于許多高級管理人員紛紛辭職或被解雇,導致了特許經銷代理人中間的混亂,進而導致質量不穩定,清潔衛生差和為顧客服務不規范,公司銷售額、利潤下降。
1975 年 Heublein 挑選了邁克爾·邁爾斯來拯救肯德基,打了一場翻身仗。邁爾斯的戰略是“回到基本宗旨”,即在選擇菜譜、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及清潔衛生(QSC)等方面重新回到當初辦店的基本宗旨上來。他實施了一個新的職工系列培訓計劃,不定期抽查公司自己擁有的分店及特許經銷分店,進行新的廣告宣傳:“我們烹調雞肉的方法最科學、風味最獨特”。結果有了戲劇性的變化,銷售迅速增長,在國外的分店數超過了麥克唐納。到 1982年,肯德基在日本擁有大約 400 家分店,在新加坡有 23 個特許經銷分店。
1982 年夏,R·J·雷諾以 14 億美元購買了 Heublein 公司。查德·梅耶接替邁爾斯當了肯德基的總經理。雷諾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向世界范圍擴展的計劃,并許諾在 5 年內撥款10 億美元作為實現這一計劃的基金。到 1983 年,肯德基已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了 85 個特許經銷分店,包括在印度尼西亞的 20 家,馬來西亞的 27 家和新加坡的 23 家。經過 10 年的空缺,肯德基于 1985 年重新回到香港,在香港的第一家肯德基店,開業后的第一周,即賣出了 41000 多塊炸雞,創造了開業營業額的最高紀錄。
前面肯德基創立和發展的歷史中,我們看到它在國外特別是在東南亞擴展業務的能力,也看到了它成功和失敗的主要經驗教訓,下面看它是怎樣進入中國市場的。
1985 年 1 月,該公司主要老板梅耶和托尼·王之間進行了關于如何打入中國市場的可行性的最初討論。托尼·王提出:“對于在日前打入中國市場,我完全確信肯德基比任何其他美國快餐連銷店都有絕對的競爭優勢……我的觀點是肯德基可以打開中國的大門,并通過建設一個穩固的家禽供應基地,來建立一個無可爭辯的領先地位。”這一建議,得到了肯德基母公司 R·J·雷諾的鼓勵。梅耶對王的建議也感到極大的興趣,梅耶認為,中國這個市場太重要了,以至不能不作為一個公司的業務加以研究。1986 年夏天,王接受了肯德基東南亞地區辦公室副總經理的職務。他把在中國建立第一個西方風味快餐店的機會視為一個歷史性的機會,不論對他個人還是對整個公司都是這樣。他還感到這一工作帶有極大的風險性。為實施這一計劃,王決定對中國市場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其首要問題是:中國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地址選在何處?他最初想到的是天津,其有利條件是:
?。?)他已經與天津市政府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系。
?。?)天津市是三個直轄市之一。
其不利條件是:
?。?)缺乏供應方便的谷物飼養肉雞。
?。?)西方旅游者一般不經常光顧該城市,影響硬通貨銷售收入。
?。?)也許不能為肯德基今后開拓全國市場提供必要的形象和影響力。
肯德基打入中國市場的其他選址方案還有上海、廣州和北京。對這些城市,他們逐一比較,詳細對照其優缺點。
上海:
?。?)中國最大的城市,有 1100 多萬居民,9000 多家工廠,是最繁榮的商業中心,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 11%,外貿出口占全國的 17%。
?。?)與西方人打交道有悠久的歷史,建有各種各樣的西式飯店和商業設施,是外國旅游者光顧的地方。
?。?)容易獲得合乎質量的充足的肉雞供應。
缺點是:
?。?)噪音和污染令旅游者沮喪。
?。?)擔心西方人會不會被肯德基家鄉雞所吸引,他們會經常地去更現代化的飯店。
廣州:
?。?)離香港很近,沿海開放城市,廣東省省會,外國投資可得到優惠待遇。中國 4 個經濟特區 3 個在廣東省。
?。?)是西方商人經常光顧的地方,也是旅游者從香港出發作一日游的好地方。
?。?)肯德基公司的香港辦公室容易提供服務,廣東地區的中國人更熟悉西方管理慣例和西方文化。
?。?)找到一個充分供應肉雞的基地比較困難。
北京:
?。?)有 900 萬居民,是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中國公民從全國各地涌入北京,還是全國的教育中心,是高等學府的聚集地。
?。?)是西方訪問者的旅游中心,有一個穩定的外匯收入。
?。?)從北京搞起,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有助于今后往其它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城郊有好幾個家禽飼養基地。
擔心:選擇北京可能比選擇其他幾處城市更冒險,一個成功的惹人注目的買賣會更增加政府干預的可能性。
經過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考察評價,最后把投資地點決策的目標定在主要是追求能夠對公司今后打入范圍更大的中國市場提供最大的長期影響力上??紤]到北京的現代化賓館、大量的流動人口及在全國的形象,王決定把北京作為一個起點。本來,托尼·王生在四川,后來去臺灣和美國。來中國開設肯德基分店前,曾在天津辦了一家合資企業。他為什么不把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選在成都或天津呢?王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物,他清楚肯德基第一家分店坐落地點如選擇得當,風險大大減少。王還認識到,由于在中國沒有其他的競爭者,目前這個時候恐怕是采取行動的最佳時機。如果耽誤時間就等于把市場放棄給他人,這才是最大的冒險。這樣,王在那些可能的風險及可能的收益之間進行平衡的結果,作出了最后的選擇。
問題 1.一般環境的特征有哪些? 2.以上案例中哪些方面體現了對一般環境的分析?
4、 波特提出的產業結構分析模型中,產業環境由哪五個要素構成?
波特將構成產業環境的主要因素劃分為五類:
由產業內企業間的競爭形成的產業競爭強度;有可能進入產業的潛在進入者;產業的供應方;產業的買方;以及替代品。
產業結構分析法是由誰提出來的?(
) A.奎因 B.錢得勒 C.波特 D.德魯克
5、現實存在的退出障礙主要有 p54 A.技術障礙 B.制度障礙 C.經濟障礙 D.心理障礙 E.信息障礙 分析:退出障礙主要有制度障礙、信息障礙、經濟障礙三大類;
制度障礙表現為政府或企業的投資退出的限制;信息障礙表現為選擇恰當的轉移時機和轉移方式; 經濟障礙表現為三種情況:一是企業資產的專門性過強;二是企業的業務之間具有戰略互補的關系;三是企業人員在情緒上的障礙。
6、對產品市場進行細分時,最常用也是最容易為用戶所接受的方式是(
?。?/p>
A.按功能細分 B.按價格細分 C.按地域細分 D.按最終市場細分
考點分析:細分市場一般有按功能、價格、地域、最終市場等劃分;
按功能對產品市場進行細分是最常采用且最容易為用戶接受的一種方式,包括公共運輸、特殊用途運輸、轎車等
按價格細分如 季節價格差別;
按地域細分的前提是不同地域的用戶群對產品的消費要求不同;
按最終市場細分是根據最終用戶的差別劃分市場,具體形式可以包括用戶規模、服務水準、購買規模、所需分銷方式、用戶特征等形成不同的細分市場;
考點延伸:市場細分包括:決定細分基礎、選擇細分標準和對應的判別權數、進行細分排隊、歸并細分市場要求、選擇細分市場和差別化 等五個步驟。
第四章 內部能力分析
【名詞解釋】
價值鏈分析法(very important):是將企業在向用戶提供產品服務過程中的一系列活動,按時間順序和對產品實體構成的作用,劃分為在戰略上相互關聯的活動類,根據他們對形成企業價值的作用來理解企業的成本變化及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方法。
資源分析法:是通過對企業競資源狀態的分析,了解企業在資源上表現出的優勢和劣勢,發現在資源使用上需要進行的調整
1、以下屬于無形資產的是 p84 A.資金
B.品牌
C.設備 D.雇員 考點 1: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品牌、企業文化 考點 2:有形資產包括雇員、廠房、設備、資金等;
2、以下屬于企業支持活動的是 p81 A.采購活動
B.人力資源管理活動 C.營銷與促銷活動 D.生產前準備活動 價值鏈分析法的企業價值分為支持活動和基本活動:
考點 1:企業支持活動包括采購活動、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活動等 考點 2:企業基本活動包括生產前的準備活動、生產活動、生產后的準備活動、營銷和促銷活動、服務活動
2.1 企業的價值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活動兩大類,下列屬于基本活動的是(
) A.采購活動 B.生產活動 C.技術管理活動 D.人力資源管理活動
2.2 .企業基本活動中的______是位于產品確定了用戶和最終結束其使用壽命之間,為了提高或維持產品價值而提供的活動。(
) A.生產前準備活動 B.生產活動 C.生產后準備活動 D.服務活動
考點 1:生產前準備活動是自投入品料在經過采購到達企業之后,一直到投入生產為止的過程所有活動; 考點 2:生產活動是將投入物轉變為最終產品過程的各項活動 考點 3:生產后的準備活動處于產品已經生產出來和到達用戶手中的活動之間; 考點 4:營銷和促銷活動是指向用戶提供產品購買手段并吸引用戶購買本企業產品的所有活動 考點 5:服務活動是位于產品確定了用戶和最終結束其使用壽命之間,為了提高或維持產品價值而提供的活動
2.3 以下選項中不屬于企業的基本活動的是(
) A .生產前準備活動 B.生產活動 C.生產后準備活動 D.采購活動
3、 資源分析法的步驟有哪些? 資源分析法的分為現有資源分析、資源利用情況分析、資源靈活性分析、資源平衡性分析、戰略適應性分析
五個步驟。
4、價值鏈分析法對企業基本活動的劃分采用的標準是 p80 A.職能順序 B.時間順序 C.空間順序 D.對組織貢獻的大小順序 考點分析:價值鏈分析法將企業基本活動按 時間順序分為五類:包括生產前的準備活動、生產活動、生產后的準備活動、營銷和促銷活動、服務活動
5、評價內部戰略要素的方法有哪些?
評價內部戰略要素的方法有
功能分析法、價值鏈分析法、資源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四種。
6、下列方法中,采用定量方法對企業內部能力進行分析的是(
?。﹑87 A.功能分析法 B.價值鏈分析法 C.資源分析法 D.缺口分析法
考點 1:缺口分析法試圖用定量方法來分析企業內部能力,特別是內部能力的平衡情況以及對實現戰略計劃的影響; 考點 2:功能分析法是比較傳統的企業內部能力分方法; 考點 3:價值鏈分析法是將企業在向用戶提供產品服務過程中的一系列活動,按時間順序和對產品實體構成的作用,劃分為在戰略上相互關聯的活動類,根據他們對形成企業價值的作用來理解企業的成本變化及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方法。
考點 4:資源分析法的目的是通過對企業競資源狀態的分析,了解企業在資源上表現出的優勢和劣勢,發現在資源使用上需要進行的調整。
第五章 綜合分析
【名詞解釋】
明星業務:是指發展迅速、企業市場占有率高的業務,是企業業務組合中具有最佳長期發展機會和獲利能力的業務,代表企業的前景。
SWOT 分析:p111
1、發展――份額矩陣中低發展、高競爭力的區域是下述何種業務? A.明星業務 B.奶牛業務 C.跑狗業務 D.問號業務
考點 1:明星業務----高發展率、高競爭力(份額)區域 考點 2:奶牛業務---低發展率、高競爭力(份額)區域 考點 3:跑狗業務---低發展率、低競爭力(份額)區域 考點 4:問號業務---高發展率、低競爭力(份額)區域
【 大家重點應該把 p99 圖 圖 5-1 記下】
1.1 低發展、低份額區域中的業務被稱為(
) A.明星業務 B.奶牛業務 C.跑狗業務 D.問號業務
1.2 高發展、高份額區域中的業務被稱為(
) A.明星業務 B.奶牛業務 C.跑狗業務 D.問號業務
2、發展-份額矩陣中的橫坐標表示什么?(
) A.發展率(市場增長率)B.相對市場份額 C.行業吸引力 D.行業生命周期 考點分析:p99 圖 圖 5-1
橫坐標表示相對市場份額,縱坐標表示發展率;
3、下列有關發展——份額矩陣缺陷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 A.根據高、低兩種情況劃分市場發展速度和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進而確定企業各項業務類別的做法過于簡化了實際情況 B.使企業管理人員了解自己企業的業務組合及各項業務所處的戰略地位,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改善目前的業務組合結構 C.是分析公司戰略的有效方法 D.可用于企業兼并前的評估,以決定兼并對象所處的階段和需要進行兼并的業務 考點分析:發展--份額矩陣缺陷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定義困難,二是過于簡化了實際, 三是獲利量和市場份額成正比的假設是最大的問題; 詳細信息在 p104
4、發展-份額矩陣是由誰提出來的?(
)
p98 A.波特 B.波士頓咨詢公司 C.麥肯錫咨詢公司 D.沒有明確的提出人 考點分析:發展—份額矩陣是由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在 20 世紀 60 年代設計發明的
5、發展-份額矩陣中右上角位置代表什么類型的業務?(
) A.明星類業務 B.奶牛類業務 C.跑狗類業務 D.問號類業務 考點分析:【把 大家重點應該把 p99 圖 圖 5-1 記下】
6、SWOT 分析中所需的基本分析要素不包括(
) A.機會 B.優勢 C.劣勢 D.環境 考點分析:p111
Swot 分析優勢、劣勢 、機會和 威脅 四個戰略要素。
【填空題】
.由于發展—份額矩陣主要反映現金流動的特點,所以,兩個中線的確定都應能反映______和______的現金特點
產業
產品
【論述題】(重要內容要著重掌握)
發展-份額矩陣分析法是一種分析企業內部資源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請說明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及不同類型業務應該采用的戰略決策。(可以不畫圖)。
參考答案:
基本思想:p98 最后一段
幾種不同類型業務應該采用的戰略決策:p100—p102
的對發展矩陣的分析
第六章 戰略指導文件
【名詞解釋】
企業使命:是對企業存在原因的表述,是最基本的、使自己區別于其他企業的經營目的,是企業一段時間內最基本的發展方向,反映了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性質和活動特征的認識,是企業制定和實施戰略的依據。
超前性遠景:具有長期引導和激勵作用的遠景,一般更注重于預計和利用未來新技術和未來機會,注重未來環境變化趨勢,注重根本性環境變化對社會、經濟、市場、企業的影響。
【例】
下列關于企業使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企業使命是對企業存在原因的表述 B.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使命表述 C.企業使命就是企業目標 D.企業使命就是企業遠景
1、企業經營目標包括 A.規模目標 B.利潤目標 C.價值目標 D.管理者目標 E.質量目標 考試分析:p134
企業的經營目標包括利潤目標、價值目標和管理目標三類。
2、以下反映企業使命特征的是 A.打擊對手 B.發展自身 C.自我評價 D.沒有具體的任務描述 考點分析:企業使命具有 4 分特征:p134
短小精悍,規定業務范圍,沒有具體的任務描述,對企業文化的簡單提示
2.1 下列有關使命的特征的說法中,其中正確的是(
) A.內容詳細和繁長 B.對企業的資源進行了配置 C.沒有具體的任務描述 D.有詳盡的任務描述 3、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利潤目標的是(
d
?。?/p>
A.創新投資 B.實現業務結構的升級 C.對企業內部的變革 D.利潤最大化
考點分析:p135
4、部分改變遠景中的“三個方面”,使企業的遠景與變化了的環境相一致,這種方式屬于 A.重申遠景 B.調整遠景 C.根本改變遠景 D.都不對 考點分析:p129
考點 1:重申遠景是對新員工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 或保持企業的發展方向不變
考點 2:調整遠景部分改變遠景中的“三個方面”,使企業的遠景與變化了的環境相一致
考點 3:根本改變遠景是企業環境與過去設計的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5、企業遠景的作用。
遠景的作用也就是遠景的意義:p127 五方面的作用——答案要點:提示新機會,團結整體,有競爭優勢,指導戰略實施,為合作伙伴提供期望;
(答題時要詳細點按書本上)
6、 企業遠景的類型?
四種類型:一是無遠景,二是短期狹窄的遠景,三是理智的遠景,四是超前的遠景。
7、 論述企業目標的構成及變化》 考點分析:【本題為論述題,故要求答案要詳細】p134—p138
要點提示:企業目標分為經營目標和社會目標
經營目標分為利潤目標,價值目標和管理目標。。。
社會目標定義。。。。。。
8、企業使命的特征有哪些?
考點分析:
企業使命具有 4 分特征:p134
短小精悍,規定業務范圍,沒有具體的任務描述,對企業文化的簡單提示
9、論述企業遠景的內容,舉例說明企業遠景改變采取的方式。
考點分析:
遠景的三個方面的內容:p128-129 論述分析;
第七章 公司層戰略 【名詞解釋】
榨取型戰略:p177
縱向一體化:p161
1、在所有發展性公司戰略類型中,最為普遍的類型是 A.一體化戰略
B.維持性戰略
C.多樣化戰略 D.集中戰略 考點分析:專業化戰略(又稱集中戰略)是最普遍的一種發展性戰略類型;
一體化戰略是指企業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或是進行橫向擴展,實現規模擴大,或是進行縱向擴展,進入目前業務的供應環節或使用環節實現在同一產品鏈上的延長。
維持型戰略是指在新的戰略期間內延續過去的戰略種類;
多元化戰略是指從現有的業務基礎上分離出新的業務種類,多元化發展;
最普遍的發展型公司戰略類型是(
?。?/p>
A.集中戰略 B.合資戰略 C.國際化戰略 D.一體化戰略
2、集中戰略的擴展形式有(
)p152 A.市場開發戰略 B.產品開發戰略 C.創新戰略 D.合資戰略 E.國際化戰略 考點分析:多元化戰略的擴展形式有:市場開發戰略,產品開發戰略,創新戰略,時間戰略
3、海爾集團公司收購合肥黃山電子集團,屬于什么戰略?(
) A.縱向一體化 B.前向一體化 C.后向一體化 D.橫向一體化 考點分析:一體化戰略分為
橫向一體化 和縱向一體化;
橫向一體化:是指企業兼并處于同一環節的一個或多個企業為實現其目標的途徑;題目中海爾集團和黃山電子集團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同一環節或者同一物品;
縱向一體化 分為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
前向一體化是指擴展的業務更接近于最終消費者的,如汽車制造公司開設銷售公司和汽車保險業務;
后向一體化趨向于提供原材料或提供投入物的兼并,
3.1 汽車制造公司開設銷售分公司,這個戰略舉措屬于(
) A.前向一體化 B.后向一體化 C.橫向一體化 D.綜合一體化
4、一家香皂生產企業生產廚房清潔劑,屬于哪一種戰略?(
) A.混合多元化 B.中心(同心)多元化 C.前向一體化 D.橫向一體化 考點分析:p164
最下面相關多元化的實現方式的幾個例子大家必須要記??;
5、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退出性戰略的是(
)
A.集中戰略 B.清算性戰略 C.合資戰略 D.國際化戰略 考點分析:退出型戰略包括榨取,撤退,清算三種戰略類型;
5.1 下列有關撤退性戰略和清算性戰略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p>
A.撤退性戰略是最不受歡迎的一種戰略 B.撤退性戰略出售的基本是有形資產 C.清算性戰略是通過有計劃的退出過程,使企業能更多的收回投資 D.清算性戰略的實施意味著承認企業經營的失敗
考點分析:撤退性戰略是指出售整個企業或企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通過有計劃的撤出某些業務,更多的收回投資;
清算戰略是最不受歡迎的戰略,清算意味著經營失??;
6、什么是公司層戰略?公司層戰略一般有哪四種類型? 考點分析:公司層戰略是指為了實現企業整體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所采取的方式,以及為此進行的資源在不同業務之間分配的決策;
分為維持型戰略,發展型戰略,榨取型戰略和退出型戰略 p150
7、 發展性戰略有哪些類型?p151 考點分析:發展型戰略分為五種類型:一是專業化戰略,二是一體化戰略,三是多元化戰略,四是國際化戰略,五是維持型戰略
7.1 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發展性戰略的是(
?。?/p>
A.榨取性戰略 B.撤退性戰略 C.維持性戰略 D.清算性戰略
8、企業進入新業務領域的最方便、最直接、需要時間最短的途徑是(
) A.兼并 B.內部發展新業務 C.合資 D.聯合經營
考點分析:p172
【論述題】
論述一體化戰略的類型及理論基礎。
考點分析:p160---p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