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自查報告
??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農村的改革開放,需要一個開拓的黨支部去發動和引導;農村的社會穩定需要一個堅強的黨支部去治理;農村小康的實現,更需要一個適應市場經濟的黨支部去組織、示范和率領。
??整頓好一個班子。關鍵在于選齊配強村級班子,特別是支部的領導班子,選好“領頭雁”。按照德才兼備原則,選拔那些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公正廉潔,年富力強,能帶領群眾致富的人進班子。在調整時堅持發揚民主,全面考核,集體決定,防止搞非法活動,避免“族頭”和“老好人”當選。同時,注重選拔培訓村級后備干部,吸收一批年輕有為的同志加入黨組織,緩解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后繼乏人的問題。還應注重抓好黨員干部隊伍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政治素質,制定崗位責任制和其他規章制度,真正解決有人辦事、能辦事、會辦事問題,確保新班子成為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建好一個“窩子”。即落實好為民辦事的場所。村黨支部和村支委作為最基層的一級組織,需要有自己的“窩子”,有為人民辦公的場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黨支部和村支委的“窩子”沒有建好,基層干部無固定辦公場所,背著公章到處走。村里的團組織、婦女、民兵活動,村民開會,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到處“打游擊”,影響了村黨支部和村支委的正常工作和學習。各地可采取縣補一點,鄉撥一點,村委自籌一點,縣掛勾單位扶助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盡快把基層組織的辦公用房建起來。同時,配備好辦公用具,解決好通信設備,使村級組織能夠正常運轉,發揮作用。
??樹好一個樣子。就是樹立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過去,往往只注重對黨員進行思想、作風、紀律、廉政等方面的教育,而對黨員作為一個自然人的形象培養基本上忽視了。如一些黨員尤其是個別老黨員,由于商品生產意識不強,缺少技術和資金,生產搞不上去,生活水平低于一般農戶,從而動搖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心和決心,在群眾中也失去了威信。這些問題不解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難以發揮的。為此除繼續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強化組織、作風和廉政建設外,還應加強對黨員進行市場經濟知識、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必須改變過去只要求黨員奉獻,不關心黨員生產生活的片面做法,號召和支持黨員勞動致富,對特別貧困的黨員給予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支援和幫助,使他們盡快脫貧致富,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樹立自己的威信,真正成為勞動致富的帶頭人。
??用好一把“尺子”。即以黨員的八條標準作為一把“尺子”來嚴格檢查每一個黨員,使每個黨員的言行舉止都符合一個黨員的要求,成為完全合格的共產黨員。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應側重檢查農村黨員是否動搖了共產主義信念,是否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維護農村的社會穩定,是否參與農村的賭博和封建迷信活動,是否盡力為群眾辦實事好事。要保持農村黨員干部隊伍的純潔性,對不合格的黨員特別是犯有這樣那樣錯誤、群眾意見大的要采取組織措施嚴肅處理,使黨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從嚴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永遠保持其先進性,使基層黨組織永遠保持純潔的肌體和旺盛的斗志,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堅強戰斗集體。
??解決一張“票子”。就是解決好村村有錢為群眾辦事的問題。由于過去一段時期,有的地方忽視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少村級黨組織和村支委有“權”無錢,有為民辦事的心,而無為民辦事的錢。有的村連買辦公的紙張,還得向群眾伸手,增加了群眾的負擔。這不僅影響了支部的形象和干群的關系,還削弱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農村黨支部的中心任務是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帶領群眾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尤其要帶領群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做到“有錢辦事”。要為群眾選好一條發展經濟的路子,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