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通過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的決議,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黨員學習思想匯報【【共五篇】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1年前,曾經落后挨打、飽經苦難磨礪的中國,隨著城樓上的這一聲宣告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偉大勝利得益于偉大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孕育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拉長時間的軸線,更能感受到祖國磅礴宏偉的大步跨越與偉大發展。翻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華民族飽經磨難,走過了折戟沉沙的屈辱時刻,也走過了生靈涂炭的滄桑歲月,廣袤遼闊的大地上灑遍了民族英雄的鮮血。拭淚掩卷,中國在磨難中清醒,在整裝后出發,艱苦奮斗、奮發圖強,走上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從第一枚原子彈的爆炸到第一顆載人衛星火箭的發射,從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到交通運輸建設的日新月異,從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張到數字貿易的熙攘之景,這71年來中國所取得的發展成就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中國取得的一切輝煌成績與全國人民的團結奮斗密不可分。無論是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還是萬眾一心抗擊非典,又或是防御疫情、抗洪救災,澎湃在中華兒女胸壑的民族血性,生長于民族危難之時,繁茂于投身報國之際,在風起云涌的時代浪潮中迸發出最強力量。任憑風狂雨驟、云濤翻卷,中華兒女有張弦在弓的擔當,有能打硬仗的意志,更有打出勝仗的決心,眾志成城聚合為金石,敲響恢弘歲月的回響;
磨利破敵制勝的刀鋒,留下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
就在庚子冬春跨年之時,新冠肺炎疫情來勢迅疾、四處蔓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記憶。讓我們銘刻于心、終生難忘的還有英雄的人民!有逆行上火線的國士鐘南山、剪去及腰長發的護士丹霞、臉上留下口罩壓痕的院士李蘭娟,有捐款捐物的環衛工人和退伍老兵等無名英雄,更有千千萬萬應聲出戰的解放軍戰士、社區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等幕后英雄,為我們筑起了堅實的“防疫墻”。劈波斬浪的威武之師背后挺立的是不屈的民族脊梁,立起了永恒的精神豐碑,綻放出時代的耀眼光芒。
扎根于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民族之魂是興黨興國的力量,中華兒女的歷史擔當是中華民族行得穩、走得遠的力量。正是數不盡的磨難與挑戰中的挺身而出和勇毅擔當,見證了中國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民族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是接力的火炬,是永遠的鼓舞,是穿越時空的璀璨星河,帶動著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國的大發展大建設,為祖國的秀美河山增色添彩,為祖國奔騰不息的江河注入青春力量。
眼下,“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開局有序進行,新中國的各項建設事業正緊鑼密鼓地開展著,必須居安思危、求進慮退,做足逆水行舟的思想準備。歷史和現實無一例外地告訴我們,時代機遇不會從天而降,風險挑戰也不會飄然而去,歷史的天平從來只會垂青于有準備者。抓牢時代發展機遇,呼喚著代代相傳的使命擔當,需要舉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既要完成即將收官的“十三五”指標任務,又要全面打贏脫貧攻堅硬仗,邁出“齊心步”,走實“產業路”,提亮“小康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正在征程中”,我們生逢其時、肩負重托,面對“時代答卷”和新時代“趕考”路上的風險挑戰,當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主動將個人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大潮之中,薪火相傳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遷精神等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以立志之堅、躬行之姿、不舍之功闊步熱血征程,匯聚民族之勇,展露民族之智,凝結民族之能,將“為中國人民謀幸?!弊鳛槊闇庶c,將“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賽程,懷忠誠之心、堅忍之志,奮蹄而進、踏急而行,保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奮進姿態,扛起“今日之責任”,在大風大浪中戰出大力量,在做于細、做于實中彰顯大情懷,將奮斗的音符彈奏得愈加響亮,將時代強音唱得愈加鏗鏘有力。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苯舆B不斷的嶄新起點就在我們的眼前,新征程、再出發,讓腳印磨穿大地,讓雙手鑄就輝煌,越過雄關漫道,在繼往開來、接續奮斗中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偉業。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25日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黨員學習思想匯報【【共五篇】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十一章《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息化為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把好新聞源,當好“把關人”。2003年非典、2020年新冠疫情都證明了一個道理:謠言的終止在于新聞的公開。在主流權威媒體第一時間公布疫情、防疫專家在權威媒體平臺向大眾普及可防可控的科學知識后,老百姓對于疾病的恐慌大大減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準確、權威的信息不及時傳播,虛假、歪曲的信息就會搞亂人心;
積極、正確的思想輿論不發展壯大,消極、錯誤的言論觀點就會肆虐泛濫。大眾傳播學中有個“把關人”的概念,以黨報黨刊等為代表的主流媒體應當牢牢把握新聞傳播的主導權,在新聞場域、輿論陣地主動發聲,把準確權威的信息及時傳達給受眾,及時遏止謠言的滋生。
用好新媒體,引導“新空間”。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近年來,中國網絡普及呈指數級增長,我們的主流媒體不斷運用迭代的技術更新,在網絡新媒體方興未艾之際,推出融媒體、智媒體、新媒體等,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全球化信息浪潮奔涌之際,我們的主流媒體應當繼續利用好信息技術革命的優勢,在網絡空間這個未來競爭的主要戰場主動作為、積極發力,凝聚各方共識,真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管得住”“用得好”。
講好中國事,掌握“話語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國際輿論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它們始終圍繞本國利益,肆意抹黑其他國家。造成這種情況除了長期的綜合實力優勢外,與其擁有《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泰晤士報》等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媒體平臺密不可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上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但是,我們在國際傳播領域的影響力還不夠,國外不少人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固有印象還沒有改變。作為展示國際形象的重要窗口,我們的主流媒體應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堅持不懈講好中國故事,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相適應的國際話語權?! ?br/>
信息革命創造了中國傳媒發展的歷史機遇,綜合國力給予了中國傳媒發聲的堅定底氣,我們應該珍惜和把握好珍貴的歷史機遇,用權威準確的信息、受眾喜愛的形式、鏗鏘有力的表達,講述好中國故事,助力中國巨輪一往無前,乘風破浪。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25日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黨員學習思想匯報【【共五篇】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
89年前的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徹底爆發。
14年間,大片國土淪陷,3500萬同胞傷亡。每年的這一天,凄厲的防空警報都會劃破寧靜的長空提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
“九一八”,是國恥日,也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更是偉大的中華民族覺醒日!
精神抖擻英姿颯爽的國旗護衛隊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公安民警行注目禮
少先隊員行隊禮
集寧戰役老戰士行注目禮
社會各界參加活動
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作為“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中國最佳創新好景區”“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將充分發揮園區教育功能,號召引領社會各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
“先鋒印記·難忘瞬間”攝影作品征集展示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25日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黨員學習思想匯報【【共五篇】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9月,冷雨凄凄,微風輕拂,帶著無限的哀思吹過你長眠的山谷;
細雨綿綿,訴說對烈士的哀思;
鮮花錦簇,承載無聲的祭奠,祈愿英烈安心長眠。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驕傲。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以3500多萬同胞傷亡的慘痛代價,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今日,看到《藍軍出擊》808旅軍史館,想到我輩應重回“歷史現場”,祭奠用血肉換來和平的先輩,傳承偉大的抗戰精神。
踏尋先烈足跡,銘記抗戰歷史 歷史的啟迪和教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決戰。長期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沒有烈士血,哪來遍地紅,中國人民的正義之戰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作為新時代的中華兒女,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而這“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在負重前行。我們應踏尋先烈足跡,銘記抗戰歷史,講好英雄故事,以史為鏡,以史為鑒,更加地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
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禮 勝利為和平奠基,英雄令后人禮贊。今天,當神州大地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我們應更加深情緬懷那些為抗戰勝利而前仆后繼、血灑疆場的先烈們。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禮,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因此,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讓我們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能夠堅持正確的方向而不懈奮斗。
承續奮斗之志,砥礪家國情懷 近日,電視劇《藍軍出擊》中808旅的光榮歷史讓我們感到震撼,但其中“知恥碑”的“警鐘”亦回響在耳邊。我們要崇尚英雄,也要有808旅的“知恥精神”,不懈奮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新時代的中華兒女,我們要永遠崇尚英雄、捍衛英雄,激揚英雄精神,砥礪家國情懷,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奮精神的力量,承續奮斗之志,以更加努力的姿態來實現無數先賢英烈振興中華的未竟夙愿?!笆捝镲L今又是,換了人間?!比缃?,中國號巨輪正劈波斬浪,勇往無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讓我們銘記歷史啟示的偉大真理,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英烈不能被遺忘,歷史不能被掩藏,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我們要銘記歷史,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
我們要飲水思源,不忘革命先烈為了今天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流血犧牲,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
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用奮斗精神和優異成績奏響時代強音,告慰革命先烈在天之靈。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25日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黨員學習思想匯報【【共五篇】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逝去的是歷史,不朽的是精神,時至今日,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段抗戰歷史,銘記先輩們的足跡,弘揚抗戰精神,汲取不斷前行的動力,更好地開創未來。
重溫抗戰歷史,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東北全部淪陷,到1932年發生“一二八”事變,淞滬抗戰爆發,再到華北危急,又至1937年日軍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直至1945年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開啟了抗擊日本僅略的14年漫長斗爭史。其間,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八一三”淞滬會戰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
計劃,極大鼓舞了
中國軍民的士氣,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谷諔馉幍膭倮?,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留下了永載中華民族史冊、永載人類和平史冊的壯闊史詩。今日,我們重溫抗戰歷史,是警醒后人不要忘記那段歷史,勿忘國恥,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勛,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堅決糾正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等逆歷史潮流而動的錯誤行徑,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緬懷抗戰英雄,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天下艱難際,時勢造英雄?;厥?5年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不屈不撓、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誓死抗敵,用錚錚鐵骨保衛家園、以血肉之軀捍衛尊嚴,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譜寫了一曲曲萬眾一心、英勇抗敵的英雄贊歌,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感謝英雄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將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引領,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給養。崇敬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當英雄才會英雄輩出。今日,我們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就是為了弘揚中華兒女為國舍身取義,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今日中國,我們需要更多諸如此類的精神來涵養今日的中國,涵養今日的我們。
傳承抗戰精神,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厚植人民情懷。戰爭是殘酷的、血腥的,抗戰艱苦卓絕、中國犧牲巨大,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猶記得75年一名中國記者參加日本投降儀式后在《落日》一文結尾寫道,“我們別忘了百萬將士流血成仁,千萬民眾流血犧牲,勝利雖最后到來,代價卻十分重大。我們的國勢猶弱,問題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團結,才能保持和發揚這個勝利成果。否則,我們將無面目對子孫后輩講述這一段光榮歷史了。舊恥已前雪,中國應新生?!笔前?,舊恥已前雪,中國應新生,此話言猶在耳、振聾發聵。作為后人,我們一方面要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牢記戰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對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棒接著一棒跑,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壯大,能戰方能止戰。一方面要正確認識物質、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在人,比如抗美援朝,中國在武器裝備、科技實力等多方面均不如人的情況下,依然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把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南,打出了中國人的氣勢,打出了中國的國威,所以要敢于斗爭、敢于亮劍,敢戰方能止戰,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些歷史的教訓和啟迪應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指引著我們在接續傳承中逐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