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xx市xx街道持續深入開展居民區“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暖百家心”常態化走訪,各居民區把“四百”走訪作為工作推進的源動力,15個居委的社工們將“四百”走訪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與疫情防控、疫苗接種、“三創”等階段性重點工作有機結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自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居民區各項工作齊抓共進,立足群眾需求,切實解決居民群眾的急難愁問題。
下足“繡花針”功夫,推動走訪服務信息化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做好信息化工作尤為重要。自走訪開展以來,xx街道各居委會按照“責任到塊,包干到人”網格化管理模式,不斷完善人口信息,切實掌握戶籍人口與居住人員的數據,做到居民家庭情況“戶戶清”。
今年5月13日,富平路299弄2號樓的樓下,樓組長李月秋和居委會塊長小申一起,將金盾貼紙貼在了樓棟大門上:“92個人里面已經有76人接種過疫苗了,太棒了!”自從開始宣傳動員接種疫苗后,居委干部和樓組長們就積極行動起來,挨家挨戶走訪宣傳,中浩云居民區通過“大數據+鐵腳板”,扎實做好疫苗接種宣傳動員工作,一棟棟“金盾樓”的出現筑起了小區防疫屏障!
中環錦園小區通過組團式走訪聯系群眾,聽取群眾意見,以流浪貓狗管理為切入點,在街道的支持下,聯合xx社區基金會引入第三方公益組織,成立寵物醫院聯盟,在xx社區先行先試開展“TNR+”——抓捕(Trap)、絕育(Neuter)、放歸(Release)。通過黨建引領下的居民自治,將投喂者變成了“治理者”,探索出一條城市管理精細化新路子。
通過走訪,讓社工“離開辦公桌,走到社區中”成為常態,重拾了“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暖百家心”居民區工作的“傳家寶”。
組團“多形式”走訪,拓展服務廣度和深度
各居民區利用xx省社區云平臺等信息化工具提高走訪效率,在做好宣傳發動的同時,有效掌握戶籍人口和實際居住人員的信息和情況,形成實有人口的標簽,掌握重點關注人群信息。
現如今,xx街道正在全力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符合條件的樓棟已全部完成第一次征詢。涉及到的居委會堅持做到加梯前“問需于民”、加梯中“問計于民”、加梯后“問效于民”,讓群眾成為加梯工作的“主角”,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目前所建成的凱旋花園115號電梯,在加裝過程中需要破壞二樓原有平臺,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居委會與相關部門溝通,經過協調,最終確定了二樓以下采用玻璃墻體的方案,彌補了居民需求。在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該小區今年加梯工作和綜合修繕同步開展,每部電梯可以為居民節約一筆不小的資金。為了把好事辦好,居委會放棄休息時間,挨家挨戶積極爭取,做好政策解釋工作,用居委會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居民的幸福指數。
注重“指導性”推進,做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為了確保走訪取得實效,實時動態掌握居民區“四百”情況,xx街道及時通報各居民在“社區云”系統中的各類信息,隨機抽查走訪數據,全面督查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將15個居委會按區域劃分3塊,由書記工作室書記下沉指導,跟蹤社工走訪情況。深入梳理問題并及時予以指導、協調解決,及時總結提煉走訪中具有可借鑒意義的案例和亮點,提升走訪實效。
居民區堅持用“一把鑰匙解一把鎖的工作理念”,因地制宜,用最優的方案解決本小區的突出問題。xx名軒小區僅有路面停車位,停車難成了困擾居民的“一號問題”。居民區黨總支經過充分調研,聽取意見,與家樂福xx店共建,盤活現有資源,“擠”出了20個車位,通過“潮汐式停車”共建項目,有效緩解這一難題。
在走訪中,愉景華庭居民區針對居民反映較集中的兒童樂園地面破損,設施陳舊的問題,積極爭取街道創城辦的資金支持,將兒童樂園的修繕改造納入補短板項目。為了把兒童樂園打造成小區孩子們想要的模樣,特地邀請“愉媽萌寶俱樂部”的孩子們一同參與兒童樂園修繕方案的設計,居民參與自治的熱情進一步提升。
8月,xx街道以各個居委會為單位,圍繞“如何做好群眾工作”為題開展一次大討論,結合自身,仔細查找“服務缺失和盲區”,提高為民服務意識。通過“60后、70后”與“80、90后”結對走訪,形成以老帶新,優勢互補,在一線帶教中錘煉隊伍。
下一步,xx街道將繼續按照“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工作模式,結合當前重點工作,著眼“四百”常態化工作要求,針對在前期走訪中發現的個別居民區基礎臺賬更新不及時、居民的感受度和認同度不高等問題,做到即知即改,學習先進做法,打好工作組合拳,真正把“四百”走訪常態化工作的落腳點放在推動問題解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