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通過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的決議,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82年前的炮聲,將一個沉睡的民族驚醒。盧溝橋畔氣壯山河的抗擊,開啟了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序幕。戰爭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傷痛,超過3500萬軍民傷亡,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800余萬勞工被強擄。但是,中國人民并沒有屈服,無數志士拋家舍業、不顧生死,為保衛山河拋頭顱、灑熱血,打贏了一場場氣沖霄漢的戰役。
82年后的今天,硝煙散去,和平安寧,但無論過去多久,那段歷史,那段歲月,依然銘記在心,永不敢忘。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是為了在歷史中
總結傳承、在歷史中奮勇前進、在歷史中振興中華!
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在歷史中總結傳承。英勇就義時年僅31歲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趙一曼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給兒子寫下這樣的遺書:“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抗日名將吉鴻昌在被捕臨刑前,寫下氣壯山河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很多,正是千千萬萬個他們,以與子同袍、以身殉國的永恒氣節,拋頭顱灑熱血,才帶領我們的民族走出國難。今天,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應向所有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軀的先烈致敬。更要學會從歷史中沉淀,在歷史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而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和高貴品質,讓革命精神之火永不熄滅。
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在歷史中奮勇前進。“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氣浮?!蹦且粓鲅獞?,歷史沒有忘記,國家沒有忘記,億萬中華兒女也永遠不會遺忘,它用血淋淋的代價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從清朝閉關鎖國以來,歷史不斷印證著這句話,直到共產黨的出現為中國革命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開啟了踏上正確復興之路的征程。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82年過去了。當前,我們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攻堅期,新舊矛盾、內外問題疊加,許多復雜深刻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不論我們所在什么行業、立足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我們從抗戰精神中借力,進一步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忠誠奉獻、敢于犧牲的優秀品質,凝聚力量,朝著正確的方向奮勇前進。
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在歷史中振興中華。銘記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更好地繼往開來。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與歷史同步、與時代同步、與發展同步,才能贏得發展的制高點,才能取得更多更大的新成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責任。過去,無數英烈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向歷史交出了優秀的答卷。今天,廣大黨員干部要從中讀出信仰,悟出政德,干出實績,將英雄精神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學習先進的知識和科學技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拼搏。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8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點燃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怒火”,中國全民抗戰由此“開端”。日本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災難,超過3500萬軍民傷亡,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800余萬勞工被強擄,這激發了中華民族的徹底覺醒和頑強奮起,并由此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這一段“屈辱”的歷史,一斷“辛酸”的血淚,一段現代史上“悲愴”的一頁,依然銘記在近14億中國人民的心中,永不敢忘,也不能忘,更不會忘。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匯總。歷史使人們能永遠記住在過去的興與衰的紀實,也能使人們在興與衰的經歷中總結出經驗與教訓,從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今天,我們紀念“七七事件”,回望的決不是那“悲慘”的現場,也不是那“悲痛”的慟哭,而是要讓近14億中國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不能忘記82年前的今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不斷從歷史中獲得智慧啟迪,才能牢牢把握時代前進的新方向,奮力開創美好的新未來。
落后就會挨打——這是中國近現代史證明了的道理,更是百年來中國人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做出巨大犧牲才得出的深刻教訓?!笆拷灾獝u,則國家永無恥矣;
士不知恥,則國之大恥?!睔v史,總是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勾起世人的回憶和反思、傳遞精神和力量。每年七月七日,中國人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一“國恥日”,如此隆重地表達立場和傳遞信號,目的很明確,就是在于警醒近14億國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砥礪奮進、振興中華,自覺增強現代國防理念和憂患意識;
也是用正義的行動痛擊逆流,警告那些試圖罔顧事實、篡改歷史的卑劣者!
“七七事變”以來這段歷史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過去,也激發了中國人民創造輝煌的潛能。面對侵略,億萬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在共產黨員的帶領下,前仆后繼、視死如歸,不屈服、不后退,用生命和鮮血,組成了不可跨越的“長城”,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在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潮流中,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沖在前,干在前,帶領億萬中國人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經歷革命、建設、改革大潮的洗禮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紅紅火火,新中國從一窮二白發展到繁榮富強,直至今天中華民族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一次次創造了屬于中國人民發展神話、創造了屬于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在這段恥辱的經歷中尋找不屈的精神,尋找讓近14億中國人民渴望更好生存、追求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著這條正確道路,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朝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目標砥礪奮進。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華民族謀復興。而今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一片朝氣勃發、奮發向上,正是共產黨人堅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堅持不懈的奮斗的結果。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發現這句話的脈絡,也能夠從現實中把握住真相,找準我們未來前進的方向。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和使命一脈相承、矢志前行。這個初心和使命,隨著共產黨的誕生就定根發芽了,在她的指引下,無數的優秀共產黨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在黑暗中踽踽前行、摸爬滾打探索前路和光明。1921年,一個多災多難而又偉大的一年,共產主義的星火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被點燃,劃破了暗夜沉沉的天際,給人們帶來了光明、溫暖和希望。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她一誕生便確定了自己的最高綱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也就在一個又一個的共產黨人心中,植下了深根。為了沖破黑暗,為民族國家尋找一個光明的前途。優秀的共產黨人,帶領工人罷工,走向農村包圍城市,建立紅色蘇維埃,走過長征二萬五千里,堅定不移的維護統一戰線引導中國人民堅持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推倒壓倒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秉承初心和使命以民為本、破浪奮進。共產黨人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的帶領下打響了脫貧攻堅,精準脫貧深入每一戶貧困戶家中,只要哪里有貧困戶哪里就有共產黨人的身影,他們和貧困戶一起勞作,一起共同謀劃脫貧致富路,連續6年來每年脫貧人數達到6000萬人以上,如今正在向著全體脫貧奔進。脫貧攻堅戰的戰斗已經接近尾聲,鄉村振興接續前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鬄樾乱惠喌膴^斗之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如今離2020年只有一年時間,放眼祖國的大江南北處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奮斗的汗水不斷的滋養這片已經被耕作了千年的熱土。云南怒江州的獨龍族整族脫貧,革命圣地延安摘掉貧困的帽子,國產大飛機試飛成功,面對美國關稅大棒的威脅,我們不屈不饒。
歷史照進現實,現實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貫穿歷史、照進現實、把握未來,猶如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水孕育炎黃子孫一樣,不斷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共產黨人。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使命呼喚擔當。中國共產黨要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需要凝聚一大批高素質、敢擔當的黨員、干部和人才隊伍。作為組工干部,需要進一步提高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能力和水平,為黨完成歷史使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以歷史使命為標尺,堅定信念講政治。始終做到堅定理想信念,善于聆聽新時代的聲音、把握新時代的脈搏,堅持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思想武裝就跟進一步,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引導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事業。始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絕對忠誠于黨的事業,堅決服從黨的組織,時刻嚴守黨的紀律,忠實踐行黨的宗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保持清醒頭腦,站穩政治立場,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
以歷史使命為指引,開拓進取干事業。認真履行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嚴格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堅持把握大勢排兵布陣,主動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需要,把黨員、干部、人才作為基本要素來培植,切實抓好黨員、選準干部、用活人才。尤其要對照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突出政治標準,把好干部選出來、用出來、管出來、帶出來。堅持敢于直面問題,破立并舉,著力查找、轉變和解決組織工作中不適應、不符合新時代改革發展要求的突出問題;
堅持在落細落小上下功夫,在固本強基上作為文章,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思想政治工作、從嚴教育管理黨員、群眾工作落到支部,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以歷史使命為底線,克己奉公樹形象。組工干部要常懷公道之心,不論親疏遠近,不憑個人喜好,不計個人恩怨,始終保持心正、身正、氣正,以實績分高下,以德才論優劣。堅持將規矩挺在前面,以強烈的法治意識和程序意識,始終堅持原則,對不正之風堅決抵制,對干部存在的問題敢于較真,始終保持在原則和標準面前不傾斜、不走樣。堅持錘煉本領,大力弘揚“安專迷”和“工匠”精神,下硬功夫提高專業素養,切實做到危難時刻能站得出來、緊急關頭能豁得出去、關鍵時刻能沖得上去。堅持嚴于律己,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始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思想匯報人:李范文
2021年11月15日
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思想匯報-六中全會【5篇】
敬愛的黨組織:
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3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并回答提問時談到:“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這些話語可謂一腔赤誠、溢于言表,充分體現了一個大國領袖的至高境界和寬廣胸襟,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公仆情懷和的赤子之心,彰顯了心憂天下的堅定自信和責任擔當。
這是人民領袖的深情表白。從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成長為人民領袖,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調“我們不是人民的上司,我們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和群眾同甘共苦共患難”,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于人民,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習近平總書記這次提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再次充分體現人民領袖為人民的公仆情懷,展示人民領袖不負人民重托的責任擔當??倳浀纳钋楸戆?,告誡各級干部在任何時候都要清醒地認識到群眾是當家主人、人民是根本靠山、百姓是衣食父母,做到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始終不渝地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好事和實事,著力做忠誠干凈擔當的人民滿意勤務員。
這是共產黨人的諍諍誓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章明確規定:“我們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近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傳承大公無私的精神,積極投身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中?!靶闹醒b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焦裕祿,“把自己當泥土,讓眾人踩成路”的孔繁森,“我沒有對手,也沒有
朋友,只有國家利益”的黃大年,一批又一批優秀共產
黨員以忘我的情懷樹立了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以無私的奉獻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習近平總書記這次提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對我們黨根本宗旨的精辟闡述,是共產黨人以身許黨、以身許國的諍諍誓言,是心底無私天地寬、只留清氣滿乾坤的精神寫照。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悟其中內涵和要義,堅持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真正做到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這是人民至上的莊嚴承諾。立黨在公,執政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一切
工作的著力點和方向都朝著人民的需求而聚焦,人民群眾期盼什么就干什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迫切、最現實、最根本的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這次提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對人民至上的莊嚴承諾,表明一切要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為人民之所為,讓廣大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踐證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心傾聽群眾的心聲和呼聲,真切了解群眾的疾苦和需求,深刻把握社情民意,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慮、幫民之所需,我們的事業才能贏得人民的堅定支持,我們的黨才有取之不盡的力量之源,我們的民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我將無我”是因為心中有民,“不負人民”就是不負時代,這是共產黨人的格局境界,是各級
干部的航標指南,是奮進新時代的動力源泉。只有牢記人民的重托、順應人民的期待,始終堅持把把服務人民作為最大責任,才能凝聚完成“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磅礴力量、奪取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