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一線是考察識別干部的“主陣地”“試煉場”,在鄉村振興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是時代發展要求,也是歷史積攢的經驗。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各地要堅持在鄉村振興一線考察識別干部,以“四結合”考準鄉村振興一線干部“成色”,推動更多優秀基層干部脫穎而出、施展抱負。
堅持把“專項考察”與“日??疾臁毕嘟Y合。考察干部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工作,唯有做到長期堅持、持續發力,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準考實干部。在鄉村振興一線考察識別干部,要做到考準考實干部,必須把“專項考察”與“日??疾臁毕嘟Y合,既采取自查自評、深度訪談、查閱核實等方式方法,對鄉村振興領域干部進行專項考察,及時了解掌握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履職情況;
又把功夫下在平時、做在日常,注重在日常工作中考察,經常深入基層一線、走到群眾中去,同干部群眾溝通交流,全方位、多渠道考察了解鄉村振興領域干部的具體表現和工作實績,并納入干部個人檔案作為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的依據,樹牢樹好在鄉村振興一線“論英雄”“比高低”的導向。
堅持把“定量考察”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定量是對一個干部素質高低程度,用一種量來確定;
而定性是對一個干部素質高低的評價。定量和定性二者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個都不全面、都不完整。在鄉村振興一線考察識別干部,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考準考實干部,必須把“定量考察”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既結合鄉村振興領域干部的職責要求,把干部的具體表現以考察指標的形式細化量化為具體評價的等次,讓干部直觀地作出評價;
又采取隨機調研、在各類
黨員大會和群眾會議上聽取民意等辦法,從街談巷議、鄉語口碑及征求多部門意見中來定性和評價鄉村振興一線干部,真正做到見人見事、知事識人。同時,要綜合干部各方面情況,多方印證、認真分析、精準研判,最后對干部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具體表現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和結論。
堅持把“一時一事”與“一貫表現”相結合。鄉村振興是一項艱巨繁重的系統工程,是一場持久戰,一些干部很容易起初干勁十足,干久了產生變化、出現懈怠情緒,這就需要構建科學考核評價體系,把“一時一事”與“一貫表現”相結合,一方面,動態掌握干部的現實表現,緊盯關鍵節點,了解掌握干部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面對困難有沒有妥協氣餒、不擔當、不作為,處理難題有沒有自己的
工作思路和解決辦法、保證問題有效處理,落實工作有沒有攻堅克難的意識、敢于創新的勇氣和一往無前的毅力;
另一方面,通過建立鄉村振興干部庫,全過程記錄
優秀干部在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上的綜合表現,打破“一進定終身”的理念,對已列入干部庫的優秀干部實行動態管理,對每年
考察排名靠后的實行末位淘汰,實現優秀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常備常新、保持生機與活力。
堅持把“突出重點”與“量體裁衣”相結合。領導干部作為鄉村振興的“領路人”,是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關系著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地落實。要突出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集中開展領導干部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通過縱向考核評分、橫向征求意見的方式,對領導干部年度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等次、進行公示,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同時把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結果作為各級各類干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選拔使用等的重要參考依據,加大對鄉村振興一線干部的
關心關愛,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在考察鄉村振興領域干部的過程中,要堅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把考察的統一性與差異性結合起來,做到既有共性的考核指標,又能根據考察對象所任職務、崗位職責區別對待,不能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