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觀看紀錄片《信仰》心得體會
觀看《信仰》有感
2017年6月7日晚法律與政史系全體黨員、預備黨員在二階二觀看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這部片子以中國共產黨90多年光輝的奮斗歷程為背景,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優秀黨員的感人故事,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和信仰的力量,相信它對廣大黨員和人民一定能夠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這部片子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事例很多、生動具體、有血有肉,不空洞、不說教,貼近實際生活和群眾的情感,看起來不覺得遙遠和虛渺。比如,片子一開始不是過多地闡述信仰的概念,也沒有去多講人們所熟知的陳獨秀、李大釗的情況,而是通過彭湃孫女的講述和實地的拍攝,真切地表述了共產黨人并非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所迫才去追求真理、才去參加革命、才有共產主義的信念。彭湃烈士的事跡非常感人,他家當時擁有的田產烏鴉都飛不過去,影片里他家的那一大片房屋至今猶存。衣食無憂且能留洋學習的彭湃完全是出于對國家前途的思考、對人類前途的思考,才堅信馬克思主義的,才走上革命的道路并且努力改造自己、用生命詮釋自己所崇信的主義的。這樣的例子在片子里很多,這是歷史文獻紀錄片的一大創新。
通過觀看《信仰》,讓我深深地思考:如何選擇信仰,如何建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的確每個人心中都需要一份信仰,因為信仰指明了我們心中的方向,讓我們內心更加堅定。信仰是崇高的,“信仰”是一種自覺,是一種力量,簡單的說,就是把一件事干成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是“獻了青春獻子孫”把北大荒變成北大倉,是“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選擇以共產主義為信仰,首先就要堅定信仰,堅定信仰就是勝利,作為中國共產黨員我們必須堅定信仰不動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教育科學,學習專業文化知識,不斷提高
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學習工作中。其次堅定信仰就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淡泊名利,帶頭抵制不良風氣,自覺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實自己,更好地用黨的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的大腦,在腦海中隨時記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周圍的同學提供無償的服務。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延伸它的長度,卻可以拓展它的寬度,做一個對社會有愛心的人,對工作有責任心的人,對同學群眾用心的人,處處為他人著想,把溫暖送進人心,將是我今后生活中的永恒不變的“信仰”。
每一位黨員,都曾舉起右手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永不叛黨。從那一刻起,信仰就融入了我們沸騰的熱血中。而“責任、人民、國家”這些神圣的字眼,就是衡量我們是傳承還是背叛最準確的標尺。
雖然我們已經遠離硝煙烽火,對共產黨人的考驗卻依然劍懸頭頂。是執政為民,還是執政為己?是貼近群眾,還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還是占公為私?是為大多數人的利益奮勇開拓,還是為小集團利益圍墻筑壘?在國家人民需要的時刻,是挺身而出還是膽怯逃離?為絕大多數人民謀利益,這是共產黨人信仰的出發點,是共產黨人由始至終對人民最莊嚴的承諾?;蛟S前面還有湍流險灘,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將人民視為上帝,人民就會成為承載我們的大地,我們就是不可戰勝的!
在《信仰》里,我聽到了中國共產黨人新一輪的集結號:“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社會;
到新中國成立10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p>
“責任、人民、國家”,讓我們記住這些神圣的字眼。它們會賦予我們豐富的想象,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
它們會讓我們產生戰勝畏怯的勇氣和舍棄安
逸的精神;
它們將指引我們做該做的,能做的,和我們會做的,去為神圣使命而奮斗。
篇二: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城內小學 秦瑜欣
按照學校要求,我從6月24日20:05開始守候央視綜合頻道直至《知青》播完,21:02準時收看記錄片《信仰——我們的故事》第一集;
于6月25日20:05準時收看了第二、三集?!缎叛觥冯m然只有短短三集,卻包含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鏡頭資料,是我們黨克服重重困難走向勝利的縮影,是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歷史的寶貴教科書,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用信仰的力量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要時刻準備用生命去捍衛中國共產黨這面旗幟,要讓這面旗幟始終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該片著重“有情、有義、有力量”的表達,用人的故事講黨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共三集,第一集:只要主義真;
第二集:壯志換新天;
第三集:時代先鋒行。每集時長50分鐘。影片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缎叛觥芳婢吡苏撈?、文獻片、紀實片之長,將展現歷史、刻畫人物、闡述理論融為一體,以人帶史、以事論理,主題鮮明突出,故事真實感人,表現手法新穎,是一部思想性、
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很強的經典電視片,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優秀電視片。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查找不足之處,從現在做起,進一步增強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扎根柴旦,獻身教育,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爭作為學生服務的表率、勤奮敬業、無私奉獻,為柴旦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質保量地充分發揮課堂40分鐘的作用,扎扎實實地完成每課時、每單元的教學要求。勇于改革,銳意進取,積極進行各種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開拓前進,不斷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服從分配,團結同事,互教互學,堅持正義,少說空話廢話,多干實事正事。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文化修養。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處處以一名新時代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創先爭優,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2017年6月28日篇二: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當前,深度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在精神層面似乎存在著一種隱憂,即“兜里錢越多,思想反而越空虛,財富積累越快,信仰反倒越失落”,“信仰失落”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中的一個現實課題。
“信仰失落”問題,主要是共同理想的淡漠、歷史方向感的喪失?!吨泄仓醒腙P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一些黨員、干部忽視理論學習、學用脫節,理想信念動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時值黨的十八大如開之前,6月24日至25日晚,為慶祝建黨91周年,展示各個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質、理想信念和傳奇故事,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每集時長50分鐘,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細節”的表現手法,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按照學院黨委的通知安排,我自己在家認真觀看了這三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高度認同“央視制造”的創作水平和“震撼心靈”的教育效果:本片的確兼具電視政論片、文獻片、紀錄片之長,將展現歷史,刻畫人物,闡述理論融為一體,以人帶史,以事論理,主題鮮明突出,
細節真實感人,表現手法新穎,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很強的經典電視片,是對我們廣大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
此片使我再一次系統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的同時,也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仰的價值:信仰問題之所以如此重要而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是因為信仰不論對一個人或一個民族而言,它都能夠為人們提供一種關于行為善惡的最高標準,為社會道德體系提供正確的方向和依據。今天,面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面對高校教育的改革創新,信仰包涵的價值整合、文化認同、行為引導等功能和特點,必然成為我們不得不深度審視和思考的重大現實問題。
作為黨員教師,不僅自己要在觀后更加純潔性自己的思想、更加堅定共產黨員的信仰,更要在實際行動中,以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身份,進一步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詮釋和教育方面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的先進性。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種精神狀態或精神機制,是在某種文化形態下形成的,對人的思維意識、行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導性精神機理,它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評價、選擇與行動。因此,信仰屬于精神范疇,是整體的精神姿態和綜合的精神活動,它的指向與歸屬是明確、自覺、積極和主動的,“它給人們提供的是除了知識以外的關于未來的信念,構成人類不斷向歷史縱深延伸和向未來極限挺進的精神支柱”,體現出對改造自然的情感沖動,或是對生存狀態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
總有一種信仰讓我們充滿力量,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奮進前行。片中展現的我們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90年來各個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無不激勵我們堅定信念,奮發進取,創先爭優。
但是,我們也不必諱言,在我們黨8000多萬人的隊伍中,也確實有極個別領導干部和極少數黨員,“思想上入黨”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好,是否真信真教真干馬列主義,是否“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否把從事的職業當作一生的事業來做??這些問
題,言行不一的現象還是有的,極個別人身上這種現象還很嚴重,確實是到了需要“信仰追問”的地步了——即“入黨為了啥”?
解決當下黨員的信仰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把黨的“組織理想”真正轉化為個人的理想信念。為此,我們需要超越“個人計算”,要有革命先烈“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那樣的信念與胸懷,真正為信仰而活。具體地說:第一,從超越自我、體現生命無限價值的角度提出每個人、尤其是領導干部不可回避的信仰問題,這就是“身后給人們留下什么”,如何于私上不愧祖宗、下不愧子孫,于公上不愧人民群眾,下不愧崗位職責。第二,從黨和國家高度認同的角度建立健全黨和國家的榮譽制度,從制度上落實“千杯萬杯不如群眾的口碑”。信仰在心中,實績需創優。有革命先烈的激勵,有江蘇新時期“三創三先”精神的引領,作為江蘇特質黨員群體的一員,我將在“追問信仰”的歷程中,接好先烈的信仰之旗,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黨的十八勝利召開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篇三:《信仰》觀后心得體會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信仰》是一部激人奮進的黨史教育片,它帶給我們的是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發自內心的感動,片中有句說道:共產黨為什么好,因為它真正的為窮人辦事,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雖然不同時期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不同,但不論是奔向戰場殺敵,還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獻血植樹造林,行為不同,共產黨人堅持的信仰卻始終不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歷史文獻記錄片《信仰》共分三集,包括“只要主義”、“壯志換新天”和“時代先鋒行”,是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時期、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等各個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面貌以及黨員的理想信念,透過一個個感人的共產黨人的真實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體系。90多年來,從《共產黨宣言》為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不停的追尋,一代又一代百折不撓的優秀共產黨人始終堅守自己的信仰,勇力時代潮頭,
植根中國大地,與人民心連心。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歷史奇跡靠的是什么?正是信仰。從蘇維埃到民族解放,從新中國到改革開放,無數的革命者前赴后繼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人們凝聚起來,為未來而奮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為信仰而奮斗。作為一名團的干部,如何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我想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認清“大我”與“小我”的關系。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無數的革命先烈們可以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犧牲“小我”來保全“大我”。正如片中彭湃的孫女彭伊娜所說:他們更關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們是為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作為一名團干部,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必須堅決擁護中國共
產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廣大青年團員,緊密圍繞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開展工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促進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這是共青團的使命和事業所在,也是“大我”的所在。我們要明白只有國家安定和平,我們個人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幸福;
只有我們團結一心,為了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努力奮斗,國家才能興旺發達,民族才能幸福安康。所以,為大我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為小我;
而只顧小我,則會毀了大我、也毀了小我。這個邏輯關系,不能不認清。
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引導青年積極健康成長。組織青年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廣泛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近代史、現代史教育和國情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增強青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充分調動和發展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組織青年參加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踐,促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掌握和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和適應現代管理方式,誠實勞動,勇于創新,為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建功立業。充分發揮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斗爭,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三、在工作生活中,實踐信仰并始終堅持。我認為信仰就是人生中的神圣的理想,就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支柱,就是人生一個生死眷戀的支點。信仰是否堅定,不是嘴上說說的,需要通過具體的事情才能檢驗出來。理想信念是否牢固,不局限于驚天動地的大事上,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看得出來。工作馬虎不認真,這就是信仰不堅定;
工作偷懶,這也是信仰不堅定。在和平年代里,沒有敵人拿著刺刀架在我們脖子上來考驗我們信仰的堅定與否,可是惰性的誘惑、金錢的誘惑、權利的誘惑,似乎比刺刀更具殺傷力,如何克服自己的欲望,是我們要作的長期斗爭。作為共青團干部,我們要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確立并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要錘煉忠誠堅定、攻堅克難、埋頭苦干的作風。帶領和引導廣大青年團員,刻苦學習,開拓創新,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發揚一鼓作氣、一馬當先的魄力,發揚勇當標兵、爭當尖兵的銳氣,在團的工作中,苦干、實干,干出樣子、干出水平。
聆聽著片中的入黨誓詞,再次心潮澎湃,經歷各種時期,黨的誓詞也在不管修改,但毛主席添加的“永不叛黨”一句從未更改,絕大多數共產黨人在用生命捍衛自己的信仰,正是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堅守自己的信仰,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作為信仰的繼承者和踐行者,要真正的明白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真正的使人民走向富裕,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
篇三:醫院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觀看《信仰》心得體會
按照上級的要求,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院于2018年4月25日組織全院黨員干部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該片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 “時代先鋒行”3集,該片以黨的90多年光輝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在電視片《信仰》觀看過程中,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使我潸然淚下,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勇于獻身革命事業的優秀品質,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戳恕缎叛觥?,使我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更加堅定科學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堅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勁、樹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通過觀看《信仰》,我看到了個人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讓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強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勁。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腦海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更好地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缎叛觥冯娨暺从车慕▏跗谕醮箧@、張秉貴、王進喜等全國勞動模范,以及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吳登云、吳孟超、郭明義、楊善洲等模范人物,他們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是在信仰旗幟的感召下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英雄本色,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他們是黨的驕傲,民眾的楷模。
二、培養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紀,誰有世界眼光,誰就能抓住時機,在經濟和科技競爭中領先。作為執政黨最基層的黨員,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和實踐,開闊的視野,學會敏銳觀察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種變化,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列。
三、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醫院的一名普通黨員,要忠誠黨的事業,堅定信仰和信念,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到敬崗愛業,勇于探索,銳意進取,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為名利,不圖私欲,像吳孟超前輩學習,90歲了還堅持每周做4至5臺手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四、愛崗敬業。對于我來說,能否嚴格要求自己,嚴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覺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確立并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斷進步的關鍵。要錘煉忠誠堅定、攻堅克難的作風、埋頭苦干的作風。特別在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面臨考驗的關鍵時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踐行信仰信念;
既要開拓創新,更要埋頭苦干,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發揚一鼓作氣、一馬當先的魄力,發揚勇當標兵、爭當尖兵的銳氣。在免疫規劃工作中苦干、實干,干出樣子、干出水平。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做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