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黨建工作總結寫作...
xx縣xx鎮迮庵村黨總支圍繞村居治理、黨群融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方面,打造“‘迮·任’黨群微聯體”黨建品牌項目,逐步形成以項目促共建,以共建促融合的黨群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推動自治共治
“迮·任”與“責任”諧音,是迮庵村黨總支凝聚黨員群眾力量,肩負使命責任,共同推進家園自治的決心與展望。黨總支以提高社區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迮·任’黨群微聯體”黨建品牌項目為依托,構建黨建引領自治共治的新模式。一方面是系黨建紐帶,增強社會治理協同。充分發揮“‘迮·任’黨群微聯體”這一黨建平臺的紐帶和鏈接作用,全力提升黨建引領下的社區xx的整體水平,構建“一網統管、多元運行”的社區治理格局,努力為村民創造安定、祥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是向縱深輻射,構筑完善黨建網絡。通過“黨支部→網格化→黨員→村民組長→群眾”縱橫交錯的社區黨建工作聯合體,把各項工作及時有效向社區輻射,把上級政策和有關精神傳遞到戶,讓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到點、滲透到家。
探索創新再造以打造四個子項目為“突破點”推動深度融合
黨總支通過整合、提升、再造,推出了“‘迮·任’黨群微聯體”四個子項目,并不斷強化各項功能,推動黨建項目與社區工作深度融合,夯實黨建根基,提升社會效益。“迮·任”社區服務志愿團,激活文明向上“紅色引擎”。建立“‘迮·任’社區服務志愿團”品牌,以黨員為骨干,村民齊參與,服務內容涵蓋環境保護、扶危助困、醫療義診、消防安全、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傳播社會正能量,爭當文明實踐者,為迮庵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備保障。“迮·任”黨員鄉賢微聯盟,傳承愛黨愛國“紅色基因”。以本村離休干部“姚克強講故事”為主要特色,吸收迮庵一些具有一定威信的老黨員、老干部以及鄉賢參與,輔以迮庵歷史發展內容(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家鄉發展史),講好xx(迮庵)故事、傳播正能量,同時邀請專業講師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穿插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做大做強這一平臺。“迮·任”愛心微家,建立慈善服務“紅色聯盟”。整合現有的愛心慈善服務項目,包括有效整合“婦女微家”等一些群團組織,通過冠名,使得這一項目更具操作性,擴大對外影響力,更好地服務村民、服務社區。“迮·任”客堂間,開辟建言獻策“紅色通道”。客堂間這一項目旨在更好地發揮村民小組長或者居民骨干在社區自治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把村民小組長或者骨干的家庭客堂間作為黨組織議事和活動的場所、作為村委會開展工作的延伸、作為政策咨詢、服務民生的“據點”,更好地發揮“客堂間”的功能。通過“聊一聊”百家事,“議一議”百家憂的方式,收集社情民意,為民排憂解難。
聚焦“急難愁盼”以抓實為民辦實事為“著力點”推動落地見效
黨總支緊緊圍繞構建公共服務圈、群眾自治圈、社會共治圈,有計劃地開展黨建品牌創建,使黨組織更具戰斗力,使“‘迮·任’黨群微聯體”更具生命力。“公共服務圈”把好事辦好。以提升村民福利待遇,提振村級集體經濟為目標,重力打造集商務辦公租賃、村部行政辦公和社區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樓。在撬動鄉村振興新動能的同時,還涵蓋了黨群服務、文明實踐、健康宣教、衛生醫療等多個社區配套服務功能,真正為百姓打造綜合性、多元化的服務平臺。“群眾自治圈”把難事辦成。迮庵村黨總支結合垃圾分類精品村創建工作,在實現小區一體化保潔基礎上,在楊巷西區試點推出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箱,有效改善人居環境。此外,有效利用迮庵路北側閑置土地建造“口袋公園”,讓村民休閑健身兩不誤??导覙蚋蹆蓚妊a種綠化、鋪設健身步道、添設休憩長椅,水清岸綠景美讓小區環境換新顏。“社會共治圈”把大事辦實。迮庵村黨總支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員干部為先鋒表率。積極探索社區共治新方法,有效落實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等重要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