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透視《漁業法》談我國漁業的五大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5-07-19 21:02:49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隨著我國“漁業捕撈許可證”、“水產養殖許可證”制度的全面推廣與實施,一個聲勢浩大、前所未有的“以法治漁”、“以法興漁”的浪潮在全國興起。各級政府結合新修訂的《漁業法》,針對新形勢、新情況,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性的地方性漁業法規及規定,用政策引導漁民走安全化、標準化生產之路。

      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發展無公害水產飼料的生產和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為市場提供符合國際標準、安全可靠的水產食品,實現水產品從水里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目前情況下,水產品市場將出現以下幾種潛在需求以及發展趨勢:

      1.水產養殖業中長期形成的高密度、高產量速成式養殖將向低密度、高效益自然狀態養殖發展。過去的池塘養殖、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追求的重點是高密度養殖,是單位水面的高產量。以產品產量為中心必然帶來一系列負面后果,比如水質的嚴重惡化,魚病頻繁發生以致于藥物殘留超標;性激素在飼料中的濫用,導致產品毒性增加;單位產量的擴大,導致對蝦的殼越來越薄,薄如蟬翼,河蟹的個頭越來越小,將成為豆蟹。

      我們所提倡的水產養殖的低密度,并不是恢復過去的粗放式養殖模式,而是在低密度中取得高效益。這也是科學,更是今后水產科研需要大力攻關的重點項目。因為低密度養殖更接近于自然,成魚活動范圍大,發病率低,可以少用或不用藥,魚肉品質及口味自然更好。

      2.水產養殖的熱點將從過去熱衷于養殖品種的標新立異向注重養殖方式的更新換代發展。讓水充分、自由地動起來,大范圍地增加魚類運動量將成為水產養殖追逐的新熱點。近兩年由于人們更加關注環境保護與水產品安全,利用原有湖泊、河流、渠道、灘涂、山泉等自然水域開展圍網、網箱等養殖已蔚然成風。大面積自然水面網箱養殖雖然解決了水的流動,但仍未解決魚的游動。由于高密度養殖,反而使網箱養殖的魚群活動范圍更加減少,降低了魚的品質。近幾年,在閩浙一帶經常發生的養殖黃魚和養殖鱸魚大面積壓塘,其原因正在于此。因為網箱養魚造成魚體沉積脂肪越來越多。由于活動量減少,魚體肉質愈益松散,口味下降。在此意義上,仿野生環境、仿自然養殖比野生與自然方式下的人工養殖優點更多,效果更好。今后,梯田養魚,仿山泉、仿流水養魚,沖浪式、瀑布式養殖將取代原有的工廠化循環養殖;人工渠道式、仿河流式養魚將取代魚池式、坑塘式養魚。設施漁業將從平面設施向立體、樓房設施發展。單純的設施漁業將向復合式景觀漁業發展。立體式、樓房式漁業養殖,由人工設置的瀑布效果與沖浪效應所產生的巨大的水的落差,不僅大大增加了水中含氧量,更加促進魚的游動,而且將成為非常吸引人的特殊景觀。由此,漁場也會增加門票、觀光、休閑等附加效益。

      3. 水產業中的科研、捕撈、養殖、加工等全部環節,將從過去的如何養好魚、加工好魚向如何賣好魚轉變。換句話說:水產業的發展方向,必須從以生產為中心轉變到以市場為中心上來。從市場出發,從消費者出發來安排科研、捕撈、養殖、加工的規劃、計劃、科研項目、投資項目、各類決策。過去,人們習慣于有什么樣的研究成果,就養殖什么樣的品種;有什么樣的進口設備或現成配方,就加工什么樣的產品。類似的觀念其實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在市場經濟日益成型的今天,任何項目、任何投資、任何生產計劃都不能以生產為導向,不能以科研為導向,也不能以現有人才、設備、技術為導向,只能,而且必須是以市場為導向,這是我國水產業發展的根本方向。

      當前市場,特別是消費者所迫切需要的,是現有水產品品質的提高,口感的改變,肉質的改善。為了滿足市場的這一要求,必須進行一系列技術開發,比如:水產品除腥技術的研發,魚體除刺技術的研發,魚品的保鮮技術,冷凍魚的化凍技術(微波除外),冷凍魚包裝技術,貝類商品的除沙技術等。

      4. 隨著健康食品日益深入人心,水產品將以它低脂肪、低膽固醇和高蛋白、高營養的特性,在副食品市場中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5.在水產業區域性規模經濟的發展中,過去在某一區域內多品種開發、百花齊放的局面,將向單一的強勢品種開發、一枝獨秀的局勢轉變。去年2月12日農業部頒發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2-2007)》中劃定了5個水產品養殖的優勢產業帶,更加有力地推動區域水產經濟、區域規模經濟的更快發展。區域規模經濟的發展,將打造出區域、地域、湖域以地名為名稱的商品品牌。區域商品品牌的知名度將超過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如已形成原產地保護登記的“三門灣”牌青蟹、“陽澄湖”牌大閘蟹、“獐子島”牌水產品、“青溪花鱉”等。江蘇吳江號稱蘇南水產第一縣,經過10年努力,建成羅氏沼蝦蝦苗養殖場63家,年產蝦苗70億尾,成為我國內陸最大的羅氏沼蝦種苗基地。廣東佛山南海區現有魚苗場186家,年產淡水魚苗1400億尾。江蘇盱眙縣有6萬漁農從事龍蝦捕賣,年產量3萬噸,從龍蝦的養殖、加工、餐飲到出口,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中國漁業價格與流通協會 吳湘生 郵碼:100007)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