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鄉村振興:電商賦能與地方政府外部供給的困境與對策

      發布時間:2025-07-20 10:11:58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 要:鄉村振興以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為關鍵支撐,要求引入現代化新要素提升農業經濟效益。電商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和創業動力引擎,通過“互聯網+”與農業融合,實現了農業資源及產品的重新配置、集成與關聯,創新了鄉村發展動力。以傳統農業大縣為例,分析地方政府主導下電商賦能鄉村振興的產業效應,發現存在政府產業認知錯位與職能發揮有限、政策效能低、產業帶動與品牌資源開發不足等問題。對此地方政府在提升自身產業主導作用的同時,更需要回歸電商鏈源頭,以互聯網技術為新要素賦能鄉村產業的長遠發展。這既有地域發展的特殊性,又有傳統農業區的普遍性?;卩l村振興戰略,分析電商賦能縣域鄉村發展與地方政策供給間的問題所在,以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資源整合中的主導作用,進而促使二者合力的形成。

      關鍵詞:電商;賦能;鄉村振興;地方政府;外部供給

      中圖分類號:F30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9)04-0122-09

      引 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了實施舉措,其中明確指出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和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近年來,互聯網經濟日益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夠基于互聯網的鏈接和快速匹配功能,提升生產與消費之間交流互動的便捷性和供求互聯性。也因此,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涉農電商發展在國內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學者從宏觀視角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的前景和當前存在的不足[1-2];有學者從電商地域化視角分析其促進鄉村經濟的潛力與路徑突破[3];也有從微觀視角分析農村電商的自我生長機制[4];而從地方政府外部供給視角研究電商賦能鄉村發展還存在可進一步挖掘的空間。

      “賦能”一詞最早出現在積極心理學中,原意是為某一主體賦予某種能力或能量,旨在通過言行、環境或態度的變化給其帶來正能量。后被廣泛應用于商業和管理學等領域,以最大限度發揮個體的才智和潛力。那么賦能對于借助電商振興鄉村是否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呢?農村產業效率提升和模式創新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性要素和核心變量。涉農電商通過“互聯網+”與農業結合,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和創業動力引擎,實現了農業資源及產品的重新配置、集成與關聯等產業效率提升,加速了市場機制調節。而傳統農業產業模式的要素投資收益較低且已接近邊際效益,電商作為新要素注入可將“農業改造成一個比較廉價的經濟增長的源泉”[5]78。所以,“處于傳統農業中的農民一定要以某種方式獲得、采取并學會有效地使用一套有利的新要素”[5]109創新農村產業發展動力,才能賦能鄉村振興。

      借助電商提升農村產業經濟活力的基礎在于有效發揮其鏈接和匹配功能,增加消費的便捷性和供求互聯性,為農村這一邊緣化市場增進供求銜接,同時為規模經濟提供新途徑。但產業是多要素的“交集”,電商賦能鄉村產業的效能發揮依賴其他產業要素的協調跟進。相對于城市區域產業經營而言,農村產業發展存在著基礎設施差、經濟密度低、勞動力素質低、產業經營主體資源整合能力弱等諸多障礙,進而限制了農村電商賦能作用的發揮。那么基于這些現實問題,如何有效發揮政府在資源整合中的主導作用,以最大化地通過電商途徑激發農村產業經濟的內在活力?本研究圍繞這一中心問題,通過對相關理論探究和現實發展剖析,在借鑒“賦能作用”理論基礎上,探索電商賦能鄉村與地方政府外部供給協同的可優化路徑。

      一、研究設計與案例背景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本研究選取傳統農業區域大縣樅陽為案例,第一是因為其農業基礎與地緣位置在我國農業主產區中具有一般性,符合實驗樣本選取原則。第二是因為其縣域電商多經營涉農產品目前樅陽縣電商從業者經營產品類別以農業類居多,品種有:蜂蜜、蜂花粉、畜禽飼料、糧油、豆奶、淀粉,鍋巴、炒米、臘腸、土雞、土雞蛋、脫水蔬菜,大閘蟹、茶葉、媒鴨,等等,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截至2015年底,樅陽縣已有涉農龍頭企業126家、農業合作社388家、家庭農場468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4家,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農業產業區。。第三是因為其作為農業大縣,當地及上級政府將農業產業作為其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參見銅陵市人民政府文件《銅陵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銅陵市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實施方案(2017—2021年)的通知》,2017年9月5日,銅陵市人民政府網,http:///xxgk/zcfg/qtwj/201709/t20170915_396204.html。。同時當地政府將電子商務產業作為推進縣域經濟轉型的重點工程,其推進電商產業與鄉村振興地方實踐在時間上具有同步性,內容上具有同質性。

      該研究是基于2017年筆者參與銅陵市“‘互聯網+’與縣域經濟升級轉型發展——基于樅陽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課題的基礎,根據暑期為期7周的實地調研、問卷及后期持續關注等相關數據和資料整理進行的進一步研究。相關資料和數據收集途徑主要有:(1)走訪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并獲取相關政策文件;(2)同電商產業園負責人及入駐商戶座談,了解經營狀況;(3)在縣域電商協會協助下進行問卷調研,并與協會負責人及成員座談;(4)走訪涉農產業基地,進行入戶訪談;(5)查詢相關新聞報道、地方政府報告、學術文獻等。問卷調研覆蓋縣電商協會成員商戶150家,走訪農業及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基地,涉及縣域13個鄉鎮。

      (二)電商賦能鄉村的地方實踐

      樅陽縣是安徽省中南部的一個農業大縣,縣域15個鎮4個鄉、214個行政村(社區),土地“二調”面積93萬畝,可養殖水面41.2萬畝,林地面積59萬畝,2017年人口達97.2萬。由于地緣上緊臨長江,境內水系發達,對農田灌溉、水產養殖等構成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淡水養殖重點縣,曾連續多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安徽省水產跨越工程先進縣”等稱號。以農副產品為例,有黑豬、媒鴨、大閘蟹、白茶、蕎麥、山藥等特色產品。但這些產品多“養在深閨人未識”,知名度和輻射范圍有限,而且目前樅陽縣多數農產品沒有引進深加工環節,產業鏈延伸、供應鏈整合、價值鏈提升等待開發空間較大。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