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南美白對蝦淡化標粗技術要點

      發布時間:2025-07-20 13:32:30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由于近幾年淡水魚價格下滑,許多養殖戶轉型養殖南美白對蝦,因此,南美白對蝦淡化苗種需求量猛增。為滿足這一市場需求,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大部分育苗場競相生產南美白對蝦淡化苗種,現將該區南美白對蝦淡化標粗的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設施條件

      1.1 標粗池

      室內水泥池結構,水深1.5~1.6 m,單池水體30 m3左右,散氣石密度2個/m2。

      1.2 淡水沉淀池

      土池結構,水深1.5 m,儲水量為標粗總水體的2倍左右。

      1.3 預熱池

      室內水泥池結構,水深2 m,預熱池水體應達到標粗總水體的1/3左右。

      1.4 淡水井

      出水水質應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出水鹽度應低于1‰,出水溫度18~20 ℃,24 h出水量約等于標粗總水體。

      1.5 鹵水

      能夠直接抽取鹽場鹵水,或者使用罐車運輸鹵水,鹵水鹽度50‰~80‰。

      1.6 其他配套設施

      應配備鍋爐、鼓風機、發電機、水泵等設施。

      2 水源處理

      2.1 淡水處理

      標粗生產前10 d,拉滿淡水沉淀池,潑灑50 mg/L濃度的漂白粉消毒,5 d后將消毒水排出,重新加滿井水曝曬4~5 d,然后用100目篩絹網袋過濾拉入預熱池,再由預熱池經進水管道用120目網袋過濾加入標粗池。標粗生產期間,淡水沉淀池中的淡水隨著使用,及時補充井水,保持池水新鮮,如遇水質老化,可以適當排出池水,加入新水以改善水質。

      2.2 鹵水處理

      車間內預留1~2個標粗池作為鹵水沉淀池,拉入的鹵水經12 h沉淀后即可使用。

      3 標粗池消毒進水

      3.1 消毒

      標粗池先進水10 cm,然后加入高錳酸鉀達到200 mg/L濃度充分浸泡池底,并用消毒水潑灑池壁,最后用清水沖凈。

      3.2 進水

      先根據所選購仔蝦的鹽度計算鹵水需要量,然后加入鹵水,再加入淡水。進水深度為標粗池深度的0.8倍,一般為1.2 m,預留0.3 m作為仔蝦穩定后的加水空間。

      4 仔蝦選購

      4.1 仔蝦選購要求

      種蝦來源明確,體質健壯,體表干凈,胃腸飽滿,肝臟明顯,體長0.5~0.6 cm。

      4.2 仔蝦計數

      仔蝦到場后應進行計數,計數方法為:隨機抽取一包仔蝦倒入塑料桶中,用200 mL的白瓷碗一邊將桶內仔蝦攪拌均勻,一邊將仔蝦分成10等份放入10個塑料盆中,然后隨機抽取一盆,再用同樣方法將仔蝦分成10份,最后抽取一份進行人工點數,點數結果乘以100后即為一包仔蝦的數量。

      5 仔蝦布池

      5.1 布池水的處理

      在仔蝦入池前5~6 h,按照5 mg/L濃度施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絡合重金屬離子,按照5 mg/L施入利菌多(主要成分為乳酸菌、酵母菌和光合細菌)培養有益微生物。

      5.2 布池密度

      空運仔蝦按照10萬尾/m3水體布池,短距離運輸仔蝦按照8萬尾/m3水體布池。

      6 水溫控制

      6.1 布池溫度

      仔蝦入池時,標粗池水溫與仔蝦運輸溫度相等或高于2 ℃。一般情況下,空運仔蝦運輸溫度為22~24 ℃,標粗池水溫可控制在24 ℃;短距離運輸仔蝦的運輸溫度一般在27~28 ℃,標粗池水溫可控制在28 ℃。

      6.2 升溫期

      仔蝦入池后即可逐漸升溫,空運仔蝦要求3~4 h升溫到28 ℃,停留2 h后一次性升溫到30 ℃,在30 ℃停留到仔蝦入池時間達到12 h后升溫到32 ℃;短距離運輸仔蝦入池后可直接升溫到30 ℃,停留4 h后升溫到32 ℃。

      6.3 恒溫期

      到仔蝦入池的第8 d(包括第8 d)通常保持32 ℃恒溫培育,以利于仔蝦快速生長。

      6.4 降溫期

      從第9 d開始降溫,每天降2 ℃,降至26~27 ℃時即可出苗。

      7 餌料投喂

      7.1 餌料種類

      仔蝦標粗的餌料種類主要有黑蝦片、輪蟲、鹵蟲三種,在仔蝦入池的第一天和第二天通常只投喂蝦片,以避免蝦苗粘臟。從第三天開始加投輪蟲,并逐漸以輪蟲為主,到第六天左右加投鹵蟲,并逐漸增加鹵蟲的投喂比重,通常到第十天停止投喂輪蟲。

      7.2 投喂方法

      每3 h投喂一次,蝦片與鮮活餌料(輪蟲和鹵蟲)交替投喂。蝦片第一天至第三天用80目篩絹搓洗,以后隨著蝦苗的生長,逐漸降低目數到60目、40目和直接投喂。輪蟲和鹵蟲先用高錳酸鉀消毒再沖洗干凈后投喂,剩余的輪蟲和鹵蟲可以暫時放置到冰柜中儲存,儲存時間不宜超過48 h。

      7.3 投喂量的控制

      蝦片按照水體的濃度投喂,入池第一天按每次2 mg/L投喂,第二天和第三天按3 mg/L,第四天至出苗按4~6 mg/L投喂,最高投喂濃度不宜超過7 mg/L。輪蟲和鹵蟲的投喂量可通過觀察確定,一般控制在2.5 h吃凈為宜。

      8 換水

      8.1 換水用水

      直接用經曝曬過的淡水即可,無須配制有鹽度的水。經實踐證明,在仔蝦鹽度20‰以內,一次性換水不超過1/3的情況下,仔蝦基本能夠適應,不會出現大量死亡現象。當鹽度降低到10‰以內時,一次性換水不超過1/2的情況下,仔蝦同樣能夠適應。因此,直接使用淡水換水,可以減少配水的麻煩,加快淡化速度,同時基本不影響蝦苗成活率。

      8.2 換水量的控制

      仔蝦入池第一至第三天(包括第三天)通常不動水,第四天可將預留的30 cm加滿,第五天至出苗可依據池水透明度調整換水量,換水量一般控制在50~70 cm,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 cm左右。隨著換水,標粗池鹽度會逐漸下降,應經常測量池水鹽度,標粗池水鹽度最低不能低于1‰,通常在2‰~3‰即能適應大部分淡水養殖池塘,對于內陸地區如河北白洋淀、遼寧鐵嶺水庫等鹽度極低的淡水水域,應將池水鹽度降低至1‰~2‰,并提示養殖戶在養殖水域劃出暫養池,暫養池加入海水晶,以提高放養成活率。

      9 疾病防治

      9.1 預防

      使用利菌多和高錳酸鉀交替預防疾病,通常連用兩天利菌多(每天一次,一次5 mg/L),間隔使用一次高錳酸鉀(0.5~1 mg/L),可以維持良好的微生態平衡,有效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

      9.2 亞硝酸鹽中毒癥的治療

      此病通常發生在第十天以后,此時鹽度已經淡化到很低,通常在3‰以內,水體中亞硝酸鹽達到頂峰,而蝦苗因鹽度低而抵抗力下降,很容易中毒發病,發病癥狀仔蝦活動緩慢,攝食明顯減少,死亡蝦苗鰓部腫大,通常為蛻皮后死亡的大規格蝦苗。治療方法為:及時倒池,倒池時全部使用新水,不要用原池水,新水鹽度和溫度要與原池水相等。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