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種類越來越豐富。近年來,我國的水產品養殖產業發展迅猛,水產品包括的種類十分豐富,主要分為海洋漁業生產以及淡水養殖生產。海洋漁業生產具有一定地域局限性,且隨著海洋資源的日益匱乏,海洋漁業產品的成本越來越高。淡水養殖水產品已經成為內陸地區居民的首選。但隨著淡水養殖產業的不斷擴張,我國淡水養殖逐漸暴露出各種問題,其中淡水養殖的病害問題已經成為困擾淡水養殖規?;闹饕蛩?,本文深入分析無公害淡水養殖的病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淡水;養殖;無公害;病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94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7.039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衛生安全的認識逐漸深入,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人們對食品的基本要求。無公害食品生產地、產品、加工等均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我國對無公害食品需求量巨大,無公害食品已經成為未來農業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淡水養殖不同于海產品養殖,淡水養殖需要利用湖泊、水庫、江河等內陸水域進行水產動物飼養與繁殖,常見的淡水養殖產品包括魚類、蝦類、蟹類等,目前,我國淡水養殖面積居全球首位。淡水養殖具有一定局限性,內陸水域的流動性較差,導致水質更換速度慢,加大了淡水養殖的病害防治難度,本文結合實際調研分析無公害淡水養殖中的病害防控技術。
1 養殖水域設計與建造
在籌建淡水養殖場時需要提前對附近的水源進行勘測,保證水源達到養殖標準,一方面水源不能帶有有毒物質與病原體;另一方面水源的水質情況必須滿足產品的生存標準,保證水源可以不受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關于水產品水質的要求可以參照國家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在涉及淡水養殖場時需要綜合考慮養殖場地的面積,為養殖場地設置完整的進、排水系統,每一個養殖池塘都具有獨立的進、出水口,引進水源之前先對水進行消毒,可以將水引入蓄水池暴曬數天,如果引入的是地下水源,則需要保證水溫與氧溶量達到相關標準。
2 病原體控制與消滅
內陸地區的水域流動性較差,需要對養殖場進行定期消毒,保證清理池塘的藥物可以殺滅病原體,除此之外,還要對池塘的水質進行改善,可以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改善池塘水質。另外在引進苗種之前必須對苗種進行檢疫,水產苗種的檢疫可以參照《水產苗種管理辦法》,一方面必須保證繁殖的親本來源于良種場;另一方面必須保證苗種生產條件與設施符合生產標準。同時必須加強養殖場的日常消毒工作,從苗種、餌料、場地、工具、水質等五個方面控制疾病傳播。
3 無公害漁藥的使用
無公害漁藥指的是漁藥中的成分對水產品與其他生物無毒副作用,且在環境中的滯留時間較短,不對環境造成破壞,無公害農藥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無公害農藥的使用主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防預為主,提前預防池塘中的病毒與害蟲,注重防治結合,盡量使用生態友好型的生物制劑,避免對水池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二是安全性原則,淡水養殖場必須保證要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漁藥中的成分不危害人類健康。
4 季節性疾病的防控
水產品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這些疾病受氣候的影響較大,養殖場應該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常見的預防措施包括外用藥物、餌料預防以及中草藥預防,外用藥物是在養殖場附近懸掛藥用竹簍,或者直接將藥物進行全池潑灑,這種方法適用于魚類魚鰭、體表的疾病防治,常用的藥物包括漂白粉、硫酸亞鐵與硫酸銅的合劑等,餌料預防主要針對魚類的腸炎疾病,常用的藥物包括大蒜素等,中草藥預防是我國所特有的養殖技術,流蘇子等藥物可以防治草魚細菌性皮膚病,地錦草可以防止甲魚溫病,烏劍梅可以防治白頭白嘴病。
5 提高水產品抗病力
除了外界的防治措施外,還需要加強水產品的自身抗病能力。一是科學放養,在放養前選擇合適的品種,在同一池塘盡量放養同一種類、同一規格的苗種,避免混養造成的疾病感染,北方地區可以實行冬放;二是科學投餌,在使用餌料前需要對池塘的養殖情況進行調查,保證天氣、水溫、水質等外界環境符合投餌要求,同時提倡綠色飼料,根據實際情況添加多酶制劑、天然礦物質等;三是調節水質,隨著水產品的體積增大,池塘中的水產品單位空間更小,每隔15天向池塘中灌注10厘米左右的新鮮水源。
6 標準化的生產技術
淡水養殖場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淡水養殖產品的特點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與標準化的操作流程,管理體系的內容包括日常維護、疾病預防、苗種引進、漁藥投放、飼料喂養等,通過建立全程管理體系嚴格監控水產品質量的每一個環節,同時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定向控制,保證無公害水產品的安全生產。除此之外,淡水養殖場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員工培訓,保證養殖場每一位員工都能掌握水產品疾病防治的相關技術,提高工作人員對水產品病害防治的意識,保證每一個環節具有標準化的參照資料,實現水產品生產標準化操作。
綜上所述,無公害淡水養殖的病害防治技術具有多維性,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嚴格控制,本文從養殖場的日常管理、水質凈化、苗種引進、漁藥使用等多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水產品病害防治技術,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國無公害淡水養殖技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蔣高中.20世紀中國淡水養殖技術發展變遷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8.
[2]孔江紅,劉襄河.鰻鱺無公害健康養殖及主要病害防治技術[J].河北漁業,2009(10):32-35.
[3]張冠宏.無公害淡水養殖中的病害防治技術[J].水產科技,2006(05):28-29.
作者簡介:王凱,本科學歷,禹城市水產局,中級水產工程師,研究方向: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