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門診外科換藥護理及感染防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門診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520例換藥患者(A組),分析換藥護理難點與感染因素,另選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實施了強化護理后的520例換藥患者(B組),對比兩組換藥情況與感染發生率。結果 開展優質換藥護理服務后,B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下的A組患者(P<0.05)。結論 門診外科優質換藥護理服務可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門診外科;換藥護理;感染控制
醫院是疾病診療的特殊場所,門診外科的換藥室是處理傷口的特殊科室,科室內患者傷情不同、年齡不同、抵抗能力也不同,加之人流量過大,容易出現交叉感染[1]。門診外科換藥室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護理服務的特殊性,為了解外科門診換藥護理的重難點、尋求優質護理途徑,本研究對比分析了我院外科門診不同時期換藥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520例換藥患者(A組),男320例,女200例;年齡16~82歲,平均年齡(43.8±2.1)歲;其中感染傷口218例、無菌傷口302例。另選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實施了強化護理后的520例換藥患者(B組),男301例,女219例;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44.6±1.8)歲;其中感染傷口224例、無菌傷口29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傷口性質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門診外科換藥護理感染危險因素
1.2.1.1環境污染 外科門診人流量大,傷口處理頻率高,容易污染空氣,患者傷口類型及免疫能力各異,產生的病毒微生物可較長時間在空氣中存在和繁殖,常見的有溶血性鏈球菌、致病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上述病毒微生物室內存活時間都在15d之上。除患者傷口的影響外,護士不規范消毒、清潔用具及鞋底、衣物污染都會引發患者感染。
1.2.1.2患者病情與體質 若患者為老年人、嬰幼兒,則通常免疫力較低,更易因環境污染、抗生素使用不當而導致感染。另外,燒傷患者有組織壞死現象,也是高危感染人群。
1.2.1.3護理操作不當 護士責任心不強或護理技能不過硬,在環境消毒、傷口護理、換藥時操作不規范,從而誘發感染。
1.2.2門診外科換藥護理及感染控制
1.2.2.1完善換藥護理制度 根據換藥護理特點完善換藥護理操作流程;要求換藥室護士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和制度要求開展日常換藥護理工作;安排值班護士加強換藥室護理巡視管理,督促換藥室護士規范做好換藥護理工作;護士長嚴格依照相關制度和標準監測并記錄換藥室空氣質量及護士手衛生情況、換藥室用具清潔狀況與擺放情況,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1.2.2.2強化護士教育培訓 定期開展換藥室護士教育及培訓工作,積極接受教育、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的護士方可進入換藥室工作;每日定時紫外線室內消毒,消毒期間嚴禁不相關人員進出;控制進入換藥室的家屬人數;護理操作開始前,反復檢查藥品及工具準備情況,配合醫生規范處理傷口,工具集中擺放、規范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標準,護士整齊穿戴工作帽、口罩、工作服與鞋子后方可進入;若患者有膿皰,戴防護眼鏡無菌排膿。
1.2.2.3優化環境管理 嚴格根據換藥室衛生管理制度規范消毒,換藥室要定期通風、維持空氣流通,窗戶上安裝過濾器,保證空氣質量;每日工作開始前,規范行換藥室紫外線消毒,消毒完畢后以消毒水反復擦拭地面和器具,對于殘留患者體液的部分地面,要特別以高濃度消毒液處理干凈;每日使用專用毛巾擦拭治療床、桌面及無菌柜;治療器械的打包和消毒工作應在換藥完畢后由專門人員回收之后進行。
1.3 評價標準 記錄并對比常規護理下的A組及優質護理下的B組患者感染情況,計算感染率。
1.4 數據處理 本次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的對比應用χ2檢驗,而計量資料的對比應用t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開展優質換藥護理服務后,B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下的A組患者(P<0.05),見表1。
3討論
門診外科要正視換藥感染問題,明確門診外科換藥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在完善換藥室護理制度、強化換藥室護士教育及培訓工作的基礎上,指導換藥室護士護理前做好藥品、用具和器械的準備和檢查工作,協助醫生觀察傷口情況及愈合效果[2],對動物抓傷、咬傷傷口進行特殊清潔和消毒處理、注射疫苗,根據燒傷面積和燒傷程度選擇清潔、濕敷、換藥方法[3],反復損傷創面嚴格消毒后根據傷口情況規范換藥,徹底清潔脂肪液化部位,在理療光照輔助下換藥[4]。另外,分類將一次性治療用品、污染用品、刀片、針頭等尖銳的醫療用品、低濃度消毒水置入相應的垃圾箱內;根據室內環境要求,將污染區、清潔區、半清潔區及無菌區的地拖分類擺放;每日定時更換治療床的一次性床單,若對患者進行局部處理操作,則應鋪墊局部床單,并于下1例患者使用前及時更換[5]。
本研究中,開展優質換藥護理服務后,B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下的A組患者(P<0.05)。表明,門診外科換藥護理工作需在科學的管理制度約束下進行,護士要增強責任心、不斷學習護理技能,杜絕交叉感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參考文獻:
[1]林江英.外科門診換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研究[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3,18(3):235-236.
[2]莫少田.門診換藥室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預防措施[J].醫學信息,2013,(17):279-279.
[3]李粉蘭.門診換藥的健康教育[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1):127.
[4]裴育.門診常見外科換藥的護理及感染控制[J].中國衛生產業,201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