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文本圖片集
摘要:目的 評定綜合護理方案應用于泌尿外科感染與手術切口感染患者中的臨床有效性。方法 隨機選擇本醫院泌尿外科2014年04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6例手術患者,隨機分成Ⅰ組和Ⅱ組(各43例)。Ⅰ組接受綜合護理方案;Ⅱ組接受一般護理方案,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感染危險性、感染性質以及感染位置等信息,并觀察所有入選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Ⅰ組有1例(2.33%)患者的切口位置出現感染,Ⅱ組中有16例(37.21%),兩組綜合對比后發現有差距(P<0.05),病原菌株具體包括表葡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結論 在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中,推行綜合護理方案效果突出,可進一步控制感染癥狀發生,建議推廣。
關鍵詞:一般護理;綜合護理;泌尿外科;切口感染;病原菌株
綜合護理方案強調護理人員重視患者疾病類型、手術方法、心理狀況等要素,并以患者手術的危險性因素以及感染誘發因素為出發點,制定出集針對性、預防性、科學性以及高效性為一體的護理計劃,并在患者圍術期進行推廣,從而提升其手術效果及護理效果,避免感染癥狀出現[1]。本次研究筆者選擇本醫院泌尿外科2014年04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6例手術患者,隨機分成2個組后,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方案,觀察所有入選患者護理效果及感染發生幾率,再選出適合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案,具體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醫院泌尿外科2014年04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6例手術患者,隨機分成2個組。Ⅰ組,共有患者43例,年齡19歲~70歲,中位數(37±3.33)歲;性別構成:有17例女性患者及26例男性患者。Ⅱ組,共有患者43例,年齡18歲~69歲,中位數(35±3.21)歲;性別構成:有18例女性患者及25例男性患者。本次研究,所有入選患者都接受手術治療,且觀察其臨床資料后,并沒有發現明顯區別(P>0.05)。
1.2方法
1.2.1Ⅰ組 Ⅰ組內所有入選患者都接受綜合護理方案:
1.2.1.1術前護理。①對患者的治療環境進行消毒與滅菌,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五步洗手"方案[2]。②手術室中的專用拖鞋,需避免外出,防止被污染。③護理人員術中要全面觀察患者臨床指征,包括瞳孔、血壓值、心律值以及意識變化情況等。
1.2.1.2術中護理 ①醫護人員要嚴格穿戴專用衣帽以及手套。②手術設備使用完畢后,要立即更換。③根據無菌原則,對患者手術位置皮膚組織進行消毒。④對患者切口皮膚組織進行縫合前,需用酒精球進行消毒。
1.2.1.3術后護理 ①切口皮膚縫合操作完畢后,護理人員要予以粘貼敷料,并保證輔料的干燥性以及吸附性,術后定期進行更換。②用繃帶對患者的頭部切口以及四肢切口進行加壓、包扎,以消滅死腔,避免患者組織間隙出現滲液現象。③由于滲液會繁殖出大量細菌,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清除,避免滲液污染健康皮膚組織。④適當抬升患者的患肢,防止淋巴流動以及細菌擴散。⑤對患者住院環境進行定期消毒,2次/d,并用紫外線對病房進行消毒,防止出現交叉感染現象。
1.2.2 Ⅱ組 Ⅱ組內所有入選患兒都接受接受一般護理方案,具體包括病情監測、營養支持以及無菌護理等。
1.3臨床評定指標 觀察所有入選患者護理結果,并對其感染癥狀發生幾率進行計算和統計。
1.4數據統計 統計研究中所涉及的各項數據時,都選擇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以?字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以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并用(x±s)代表計量數據,數據差異則用(P<0.05)表示。
2 結果
Ⅰ組有1例(2.33%)患者的切口位置出現感染,Ⅱ組中有16例(37.21%),且感染患者中分離出18株病原菌,未感染患者中分離出1株(P<0.05)。此外,感染患者中,其病原菌株具體包括表葡菌(33.33%)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27.78%)等,臨床數據見表1。
3討論
手術是泌尿外科患者接受治療時的常見技術,然而由于手術治療具有有創性特征,因此手術位置有可能會出現感染癥狀,不僅會給患者手術效果造成影響,而且還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感染防治、做好護理干預措施。梁女健[3]等人經調查研究后發現,尿系感染極易引起手術切口感染。因此,泌尿外科患者接受治療時,還需加強護理配合,通過改善患者臨床指征,控制病原菌出現,從而防止術后切口感染現象發生。本次研究對Ⅰ組所有入選患者施行綜合護理,旨在控制切口感染癥狀出現,其可行性如下:①綜合護理方案強調優化患者術前操作程序、術中操作程序以及術后操作程序,對患者切口位置進行嚴密消毒,防止導管滲漏現象出現,提升患者手術效果,避免感染癥狀出現。②綜合護理方案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照無菌操作守則展開工作,對患者切口位置進行重復消毒,并對透明敷貼進行及時更換,以避免出現污染現象。③綜合護理方案要求護理人員不斷優化自身操作技術,學習各種新型護理技巧,優化切口包扎方法,并鼓勵患者密切配合工作,提升其依從性以及治愈信心,減少人為因素影響,避免感染現象的發生[4]。本研究中,所有入選患者都已配合完成護理工作,結果發現Ⅰ組入選患者中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幾率是2.33%,Ⅱ組是37.21%,Ⅰ組護理結果明顯占優,兩組進行綜合對比后發現有差距(P<0.05),該研究結果符合林珊[5]等人的觀點。
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在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中,推行綜合護理方案效果突出,不僅可以提升患者手術成功率,而且還能避免感染癥狀出現,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翟永麗.心理護理在泌尿外科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07):1798-1799.
[2]余玲華.泌尿外科感染與手術切口感染相關性分析及護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78-79.
[3]梁女健,劉燦娟,葉湘燕.綜合護理干預對泌尿外科留置導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6):104-105.
[4]陳小青,李彩虹.泌尿外科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護理體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8(16):675-676.
[5]林珊,陳雅娥,江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08):1033-1034.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