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汕頭市中山公園建設發展綜合性

      發布時間:2025-07-20 18:12:14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摘 要:汕頭市中山公園呈現給人們的觀感是:繼承和革新造園藝術的傳統,創造獨特的園林風格與特色;莊重、雄偉、開朗的形態和活潑多姿的布局;幽邃、奇逸、別致的景觀感覺和人文感受。

      關鍵詞:革新造園;自然古樸;景觀協調

      1 公園概況

      汕頭市中山公園位于原市區的月眉塢,1926年奠基興建,1928年8月28日正式開放,是粵東地區建園歷史最早、規模最大、具有深厚歷史和人文內涵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總面積309畝,四周環水,月眉河環繞園區,中山橋、月眉橋和迎春橋三座橋梁與市區陸地連接,園內玉鑒湖水體面積占園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風光綺麗,被譽為我國四大人工公園之一,是汕頭市新八景之“月苑鶯聲”名聞海內外。

      2 美麗中山公園

      2.1 牌樓

      1928年夏,中山公園對外開放時,公園門牌坊極為簡單、四根簡陋的柱子制以三合土,牌坊高數丈,中間橫匾刻“中山公園”四字。

      1930年4月,重新改建牌樓。改建的因由,在1931年12月所立的《改建中山公園牌坊記》寫道:“園之牌坊嫌于簡樸,蓋額以中山,非堂皇壯麗,將何以壯觀贍,而示宏偉?”牌樓改建三個月完成,于1930年7月底完工。

      改建后的牌樓,高約18米,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柱礎由1米見方的花崗石徹筑,3開間2重樓6大柱,琉璃瓦廡殿頂,檐下有斗拱和3道橫枋與額面,牌額正面塑“中山公園”四字,由譚延罔手書,其書法結構嚴謹,端莊中透出秀氣,和莊嚴大方的牌樓正好配。

      2.2 假山

      假山位于玉鑒湖南端。一九三一年由南洋知名僑商胡文虎贈建,由當時任公園主任、市佛教會理事張伯忍主持設計。假山疊分三層,以海蝕石和鋼筑水泥磚筑。山峰錯落有致,山腳回抱、曲折,內部巖洞通透空靈,上下連環,形成洞府幽邃、錯綜迷離,回環曲折的佳妙逸趣。山間有棄亭、梅亭、敘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賢亭、摘星亭等七座涼亭。

      2.3 玉鑒湖、九曲橋、度香亭

      玉鑒湖,1934年動工挖鑿,面積6.3公頃,北部湖心用湖泥壘筑起龜山、蛇山和五角星山,形成湖山景觀。南部營造模仿自然形態溪澗、池沼的山水園林景觀。筑長堤徑道、建九曲橋、碧波橋、展虹橋、紅橋、槐蔭橋、玉帶橋、浣花橋、丁水橋等8座大小造型各異的橋梁,跨水連丘,相互連接。

      2.4 孫中山雕像

      孫中山雕塑像位于中山公園正門中道,其址公園初建時為“自由女神”塑像;解放后改為“工農兵”塑像;1980年改為“孫中山”半身塑像;1988年11月改為“孫中山”全身塑像,其座高3米,塑像高2.3米。

      2.5 忠烈祠

      忠烈祠將辟為“潮汕抗日紀念館”:正是抗日戰爭勝利后紀念抗戰英雄的忠烈祠。

      1939年6月,日寇大舉進犯汕頭市,抗日軍民英勇抵抗,在胡文虎大樓一帶展開激烈的巷戰,愛國軍民犧牲很多。市民自發收殮抗日烈士遺體,就近在中山公園里搭了一個大竹棚,臨時停放烈士遺體。日本投降后,市民自發在原停放烈士遺體的地方祭拜英靈。過后,汕頭總商會向當局提議在原停放烈士遺體的地方蓋一座“忠烈祠”,紀念為抗日陣亡的汕頭市軍民。當局批準,市民踴躍捐款,“忠烈祠”很快就建成了。令人遺憾的是,忠烈祠并沒有啟用過“祠”功能。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民國政府在公園內建忠烈祠,以祭祀‘抗敵殉難忠烈官民’。但建成后未投入使用,被國民黨海軍部隊占為司令部?!?/p>

      1951年“忠烈祠”改作兒童文化宮,文革初期停辦,1973年10月復辦,稱汕頭市少年宮,是共青團汕頭市委屬下的文化事業單位。一處紀念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由中山公園申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6 高繩芝紀念亭

      繩芝亭位于游樂場旁,是一座六角直筒鋼筋水泥的西式涼亭,高7米,建于1930年,亭分四面而入,四面嵌以石板,是為紀念高繩芝對辛亥革命的貢獻和地方公益事業的功績而建。由汕頭中山公園建設委員會特在園中建亭以紀念。有胡漢民手書“高繩芝紀念亭”石刻匾額,亭旁有《高繩芝先生紀念亭記》碑刻,碑文是鄭國藩撰,陳景仁書,可惜匾額及碑記早已被毀,以致亭雖存而無名、無碑,多數游人也不知為何建此亭了。

      2.7 浩然亭

      浩然亭位于展覽館東面,是一座十柱重檐廡殿頂涼亭、建于1932年,為表彰公園籌建委員會常委林修雍的顯績而建。林修雍,字浩如,澄??h人,早年畢業于北京法政大學,曾任澄海、揭陽、陸豐等縣縣長,1925年第二次東征時,受周恩來委以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第二科科長。建亭時,原定名為“浩如亭”,修雍婉言謝絕,并親為題寫“浩然亭”。1934年,林修雍病逝,追悼會在此亭前舉行。

      2.8 館花宮

      館花宮(又稱花展館)位于公園西南面,1986年建成開放,后經過三期擴建,景點設施日趨完善,是觀賞盆景、名貴樹木的理想場所。該館采用我國古代庭園的設計手法,通廊迂回逶迤,連庭接院,園內有亭,亭畔有池,噴水池中“天女散花”、“吹簫引鳳”雕塑各一座,栩栩如生。

      2.9 龜山

      龜山,在玉鑒湖之中,與蛇山相望,總面積5400平方米,其形態如神龜出水,惟妙惟肖。古往今來,龜是長壽、祥瑞的象征,龜山也邑眾多游客游息和祈福祝愿的佳勝地。2009年秋,龜山景點進行全面整修和美化,增添景觀設施,使龜山更加精致典雅,環境更加怡人,并將旅游文化融入其中,增設祥福石龜、連心鎖、許愿樹等景點,更好地滲了中國傳統文化祈福迎祥、安康長壽的意境。

      3 中山公園活躍文化活動

      (1)燈謎臺和象棋臺:常年舉辦燈迷會和棋類活動,是公園最主要的文化活動場所。(2)工農兵舞臺:中心園區西側工農兵舞臺,是大型文化宣傳活動的主要場所。(3)大操場:位于園區中心,是平時游客休閑娛樂,節日游園活動和大型文化宣傳活動的主要場所。(4)菊花展覽:每年一屆的群眾性菊花展覽,以菊花和園林藝木為載體,以花為媒,以菊聚友,展示我市菊花栽培技藝和園林藝術水平。

      4 中山公園游樂場所

      (1)玉鑒湖1934年動工挖鑿,面積達6.3公頃,湖面碧波蕩漾,湖水清澈可鑒,四周湖山秀色,樹影婆娑。游艇碼頭建于龜山區域,現有紅頭船、老爺船、腳踏艇、手劃艇等類型的游艇。

      (2)兒童活動場所:位于游樂場旁邊,是公園以前最主要的兒童活動嘻戲區域。2008年進行全面改造和翻新,現建有三座(大象型、橋型)滑梯和一個大沙池,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讓兒童歡樂。

      (3)溜冰場:中山公園溜冰場始建于1982年,是占地面積2280平方米,位于園內中心地帶,毗鄰公園大操場、游樂場等場所;2010年溜冰場進行全面改造,建成可供輪滑運動場地面積為2280平方米,場內搭建860平方米大型屋頂,安裝LED燈,配置高級音響設備。

      汕頭市中山公園是粵東地區建園歷史最早、規模最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性公園。為保護公園的歷史文化資源,保持原公園的總體規劃和中國古典園林“自然古樸”的歷史風格,秉承自然與規則相結合的造園手法。中山公園在建設發展中不斷完善,廣迎天下游客。

      參考文獻:

      [1] 李夢一欣.郊野公園模式與城市邊緣保護與利用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1.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