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是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密切黨群關系、構建和諧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保證。本文主要簡述了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關系以及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重要性,并針對當前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上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與途徑,以達到從根本上促進作風建設、加強黨性修養的目的。
[關鍵詞]新時期;作風建設;黨性修養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5 — 0019 — 02
近些年,黨中央十分關注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問題。胡錦濤曾明確表示,“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實際就是黨性問題”,“黨性是作風的內在依據,作風是黨性的外在體現”。胡錦濤同志還曾在黨的十七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并且,黨在十七屆四中全會上再次鮮明地指出,必須“以堅強黨性來保證黨的作風建設”〔1〕。因此,保持黨員先進性、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是新時期貫徹實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以堅強的黨性來保證黨的作風建設”是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新方向與思路。
一、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關系
黨性修養即共產黨人將優秀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素養有機結合起來的產物,也是黨員通過個人努力和組織培養,不斷成熟、不斷進步的過程,同時,可以理解為共產黨員用黨性自我改變的過程。因此,加強黨性修養是每個黨員的終身任務。
黨的作風,簡稱黨風,指的是一定政黨的宗旨、政策、方針、性質、路線、綱領通過共產黨員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精神狀態、道德狀況、行為風格和思想方法,包括生活作風、工作作風、學習作風、領導作風和思想作風〔2〕。
黨風不僅是黨性的內在反映而且是外在表現。黨風是一面能夠清晰地展現黨員的政治本色與黨性修養,檢驗黨員的利益觀、地位觀、權力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的鏡子。因此,若要判斷政黨屬于什么性質,不僅需要看這個政黨的政治綱領,還要看它的作風。不正之風的存在說明黨性的不純,各種各樣的不正之風均源自于黨員對黨性的背離。除此之外,黨風還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并且對黨性起到反作用。良好的作風起到鞏固、保護黨性的作用,不正之風則會對黨性造成削弱與破壞。堅持不懈地加強作風建設與黨性修養,使黨員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本色,這不僅是黨取得改革、革命以及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經驗,而且是建設并提高黨的先進性與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3〕。
作風建設與黨性修養是緊密相連的。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是落實黨優良作風的前提條件。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作風建設。黨性是作風的內在根據,作風是黨性的外在表現,作風和黨性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實際上就是黨性的問題。黨性好,作風端正;黨性不好,作風也不端正。因此,黨風與黨的形象息息相關,黨風不僅關系著人心向背,而且還關系著國家和黨的生死存亡。
二、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重要性
黨性修養是最高階級的集中體現,加強黨性修養也就是要用黨性原則進行自我約束,通過結合黨的理念、準則、方法、宗旨、立場和觀點進行培育與學習。
黨員干部是黨進行執政興國的組織者與決策者,黨的執政能力由各級黨員干部的作風表現與黨性素養來決定,胡錦濤指出: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員干部要有個人修養;在和平建設時期,黨員干部更要有個人修養〔4〕。由此可見,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是一項長期、緊迫且重要的任務。首先,在動蕩不定的當今世界,金融風暴正震撼并沖擊著世界資本的再次調整,并且在全球一體化正在深入發展的同時,市場資源、科學技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第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正處于一個重要階段,在其前進過程中遇到許多亟待解決的新課題與新矛盾。第三,黨正在努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以及執政能力建設,治黨、管黨的艱巨任務正面臨著重大的考驗,這一切都急需黨通過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來解決。
三、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上主要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少數黨員干部身上仍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問題,若這些問題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及黨的建設都將受到重大的影響,也無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一)黨性觀念與意識淡薄
部分黨員干部對理想信念的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不足;有的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政治意識薄弱,使命感不強;有的黨員干部用黨和人民所賦予的各項權力謀私利,買官賣官,跑官要官;有的黨員干部的群眾意識不強,也未深入基層關心群眾的切身利益。
(二)思想守舊、缺乏創新
部分黨員干部依然思想僵化,觀念保守,缺乏創新意識。有的黨員干部存在著嚴重的教條主義,缺乏創新精神;有的黨員干部存在著嚴重的經驗主義,習慣按經驗辦事,怕擔風險,怕動腦筋,缺乏工作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有的黨員干部對客觀規律不尊重,對調查研究不認真,急功近利,盲目決策,隨心所欲,閉門造車;有的黨員干部存在著嚴重的小農思想,不思進取,事業心不強,缺乏工作激情。
(三)學風不正,生活腐化
部分黨員干部無法沉著冷靜地面對抵制各種花天酒地的誘惑,忽視了黨的科學與理論知識的學習,而熱衷于各種社會交往。有的黨員干部的動機不純,將學歷作為晉升的通行證;有的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不深入、不扎實,沒有真正地解決各種現實問題;還有的黨員干部的法紀觀念薄弱,缺失道德防線,追求各種低級的趣味生活,且生活作風不檢點,貪圖安逸,追求享受,吃喝玩樂,恣意揮霍,貪婪成性,腐化墮落,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四)作風不實,出現嚴重的形式主義
部分黨員干部不認真、負責地對待工作,作風漂浮,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有的黨員干部熱衷于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以及形象工程,沽名釣譽,勞民傷財,欺上瞞下,虛報浮夸;有的黨員干部的決策能力不強,以至于在決策重大的問題時不進行可行性的論證,僅僅靠拍腦袋;還有的黨員干部不履行職責,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事情的胡作非為。
四、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著力點
新時期、新任務對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把握住幾個主要的著力點,不斷地進行強化與提高。具體如下:
(一)把握核心內容,轉變世界觀
最根本的轉變在于黨員的世界觀轉變。弘揚新時期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必須要以端正的世界觀為根基。從根本上講,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也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觀點、立場來分析并解決各種問題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培養黨員的道德情操,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的一個過程。因此,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不轉變黨員的世界觀是不行的。
(二)把握根本標準,增強黨性意識
黨章是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的根本標準,也是對黨員提出的關于黨的先進性的基本要求,還是增強黨員黨性意識的核心內容。貫徹、學習黨章是增強全體黨員黨性修養的必修課程,要進一步強化黨員的先鋒模范意識、紀律意識、宗旨意識和政治意識,堅持“兩個務必”;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實踐上起到帶頭作用;處處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恪盡職守。
(三)把握時代要求,增強實效性
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是一個極具實踐性的課題,同時也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終生任務。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黨內指導理論的不斷創新,對加強黨員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廣大黨員應當根據黨所要領導、建設的偉大事業的最終需要,進一步樹立求真務實、改革創新、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精神與理念,并以其作為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主要內容,以確保廣大黨員的思想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另外,在社會主義發展市場經濟以及改革開放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腐朽落后的錯誤觀念與思想,應當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予以堅決的防范和抵制。
五、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的途徑
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環境,也離不開黨組織的引導,但更重要的還是自身在實踐中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因此,在新時期的社會形勢下,黨員干部應當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
(一)增強黨性觀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多辦增民利、解民憂、順民意的實事,努力為群眾爭取利益、排憂解難。
(二)提高實踐能力,用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踐
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黨的科學理論與改革發展穩定緊密結合起來,認真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干事創業能力,不斷增強應對復雜局面能力。
(三)強化責任意識,履行應盡職責
要不辜負黨和人民的眾望,強化責任意識,在落實上下恨功夫,及時、認真地完成黨組織上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并且,還要進一步強化“領導就是責任”的意識,克服“不想做事,只想當官;不想奉獻,只想享受;不想創新,只想太平”的不良思想。努力營造干實事、干大事、快干事,創新而上,逆勢而上,迎難而上的氛圍,把思想全統一到干事業上,把精力全集中到辦實事上,把功夫全下到工作落實上〔5〕。
(四)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以客觀規律謀發展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應當切實為國家、群眾、下一代及后一任著想。同時,還應當埋頭苦干、求真務實、求實效、鼓實勁、察實情、出實招、講實話、辦實事,以拿出經得起黨、人民以及歷史的檢驗的實績。
(五)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把人民的利益放首位
要以人民的切身利益為重,把個人追求的實現與黨的奮斗目標及人民利益的實現聯系起來,不為物欲所惑,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心所擾,以體現共產黨員高尚的人生價值。
(六)增強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并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時刻與黨中央在政治上、行動上以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以確保中央政令的暢通。
六、結語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是建設黨員隊伍的主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要和諧社會、密切黨群關系的最根本保證。黨性修養決定作風建設;作風建設決定精神狀態;精神狀態決定執行落實。抓住了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就相當于抓住了將謀劃決策落實到實處的關鍵環節。所以,只有不斷地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才能最終化解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將發展思路轉化為科學發展的實踐與碩果。
總而言之,在構建和諧社會、采取科學發展觀的當今社會,加強黨員的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也是每一位黨員干部都必須完成的課題。我們應當以黨性原則來約束自己,以黨的準則、宗旨、方法、觀點、立場以及理念來提高自己,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永葆黨員本色。
〔參 考 文 獻〕
〔1〕 段冰冰. 加強黨性修養以堅強的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J〕. 黨政干部學刊, 2009, (12): 6-8.
〔2〕 王歡. 論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J〕. 才智, 2011, (09): 237-238.
〔3〕 郭玉明. 黨性修養是作風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動力〔J〕. 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0, (01): 5-7.
〔4〕 邱瑞勤. 淺談新形勢下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J〕. 成功, 2009, (10): 145-146.
〔5〕 鄒信. 論黨性修養與黨的作風建設〔J〕. 世紀橋, 2010, (17): 9-10.
〔責任編輯:杜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