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洛陽市院前急救病譜規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資料收集的方法,對洛陽市2007年度“120”受理出診患者的性別、年齡、出診時間、主訴或初步診斷等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研究。結果 本組資料是全年“120”受理出診患者。男女比例1.68∶1。結論 ①全民強化健康教育十分必要;②普及急救知識勢在必行;③提高院前急救技術和裝備水平;④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網絡和院內搶救綠色通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⑤根據出診密度,科學安排急救力量。
【關鍵詞】院前急救;病譜
院前急救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也不平衡[1]。院前急救病譜缺乏基本數據和臨床資料[2]。要加強和發展院前急救醫學,就必須明確急診病譜規律。為此,筆者對洛陽市院前急救病譜進行了分析研究,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洛陽市“120”承擔著城區165萬人的院前日常急救和災害事故救授等任務。本組資料是2007年1日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洛陽市“120”受理出診的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為前瞻性研究。洛陽市“120”采用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調度員均是醫護人員。將2007年“120”受理的相關信息從數據庫提取,應用計算機調度系統多功能分析軟件進行統計,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列表分析規律。
2 結果
2.1 年齡、性別分布 2007年,洛陽市“120”共接診21 903人次,其中男14 329人(65.42%),女7 574人(34.58%);年齡最小3 d,最大92歲,以70~79歲、80歲以上兩個年齡組為最多,占34.86%,70~79歲占20.14%。
2.2 出診病種分布 創傷8 443例(38.55%),心血管病2 344例(10.70%),腦血管病1 008例(4.60%),呼吸系統疾病633例(2.89%),中毒1395例(6.37%),婦產科247例(1.13%),外科系統疾病364例(1.66%),電擊傷、溺水123例(0.56%),其它內科系統疾病7167例(32.72%),見圖1。
2.4 時段分布 日出診時段分布以4∶00~6∶00最少(3.34%),6∶00以后開始增加,8∶00~18∶00為平臺期,20∶00~22∶00達到出診高峰(11.15%),見圖3。
相關呼叫信息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其結果可以客觀準確地反映洛陽地區院前急救患者的真實情況,根據研究結果,作者有如下體會:第一,從性別差異分析,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較大;從年齡分布分析,壯年、老年比例大;這與其他人的研究一致[3]。其可能原因為:①男性是生活、生產和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宣戰的主流人群。②與呼叫比例占第二的心腦血管病性別、年齡段有關。③民眾對心腦血管病有緊迫感且不敢自行搬動,有呼叫救護車的意識。因此,應提高心腦血管病院前急救水平和強化男性的安全防范意識。第二,急救呼叫量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呈“W”型分布,高峰時間在10、11、12月份和1、2月份,這與其他人的研究有相似之處,亦有很大的不同[3]。10、2月份是洛陽冷熱交替時節和春節,11、12、1月份是洛陽冬季寒冷時節,這兩個高峰與該時段內洛陽地區占一、二位的創傷和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有關,冷熱交替、嚴寒和春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了解這一特點,對民眾采取預防保健和合理安排急救力量有重要意義。第三,“120”晝夜呼叫量,也不是均衡分布,而是晝多夜少分布,0∶00~6∶00是低谷,6∶00以后開始上升,高峰時間是8∶00~24∶00。第四,創傷是當今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創傷(包括生活傷、生產傷、交通事故傷等)出診量占第一位(38.55%),交通事故傷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一現象提示:①要加強安全生產、安全行車的教育和引導。②強化急救人員的創傷急救技能培訓,使急救人員不但掌握氣管插管、電擊除顫,心肺復蘇等內科急救技能,而且掌握創傷特別是嚴重復合傷的處置技能,為提高生存率贏得時間。第五,全年出診總數中,心腦血管類患者(包括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腦梗死、腦出血等)占15.3%,這與其他人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3-6],所以,搶救心腦血管病患者在洛陽院前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心腦血管病是影響民眾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腦血管病是一種慢性病,民眾對其預防重視程度不夠,一旦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就將影響生活質量、喪失工作能力、甚至失去生命。據此筆者倡導:①全民強化健康教育,重視心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②普及急救知識,培養更多會救人的第一“目擊者”;③加強急救網絡建設和提高急救隊伍技術水平;④不斷完善、拓展救治手段,配備一流的急救器材、藥品;⑤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搶救的無縫鏈接。第六,洛陽地區群傷以交通事故、生產及生活安全事故、火災居多。因此,做好上述事件的醫療救援工作是洛陽急救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不斷完善各類救援預案,提高救援裝備水平,加強醫療救援專業應急隊伍培訓及演練,把突發群體事件的傷亡人數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樊尋梅,李春盛,王佩燕,等.我國急診醫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附53所醫院急診科調查分析).急診醫學,2000,9(6):364-366.
[2] 沈洪.世紀初中國急診的探討(續五).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1,13(4):195-197.
[3] 萬立東,李貝,劉小龍.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分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7,16(5):551-553.
[4] 祝傳智,章義智.院前急救2871例分析.臨床急救雜志,2006,7(1):39-40.
[5] 鄒向陽,張曉明,張桂玲,等.西安市院前急救疾病譜分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14(11):963-964.
[6] 梁子敬,曾量波,黃力,等.廣州市中心城區院前創傷急救流行病學分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14(11):88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