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ebnk9"></ol>
    1. 居家養老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發布時間:2025-07-27 23:16:29   來源:作文大全    點擊:   
      字號:

      【關鍵詞】居家養老;老年人;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齡人口在逐年迅速增加,到204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3.74億,占人口總數的24.48%【1】,。如何養老已將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根據老人健康狀況、家庭及現有條件可選擇不同的養老方式,但大多數老人仍愿意選擇居家養老。但居家養老缺乏統一管理、即時的監控和照料。老年人大多患有不同慢性疾病,所以居家養老對老人自身及其家人也有很多的要求,對不同健康狀況的老人需有相應的生活照料和疾病管理。下面就談談居家養老老人的健康管理。

      1 居家養老老人的慢性疾病管理

      老年人口的增多已導致疾病譜發生改變,慢性病患病率高是老年人群的一個主要特點。對于居家養老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管理,應歸位到個人、家庭及社區醫療服務三個方面。

      1.1 社區醫療機構對居家老人的慢性病管理 老年人群合并多種慢性病,患慢性病的數量越多,其存在的健康問題也越多,而自理照顧能力相應下降,健康需求相應增多。為提高和改善居家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政府應加強并完善社區居家養老醫療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較全面的醫療保健。針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區需建立管理監測體系,為患病老人建立疾病檔案,定期進行檢測和調查分析;定期開展健康講座,強調不同慢性疾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建立高齡慢性病老人的即時緊急救治綠色通道;完善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等服務項目;鼓勵志愿者到社區為老年人服務。

      1.2 家庭成員應關注老人健康 針對不同居家模式的老人,家人均應知曉老人的健康狀況及患病情況,以便進行及時、力所能及的管理。和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家人能最好、適時、有效地關注老人的健康,對所患疾病進行隨時管理。對于居住較近的家人,可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選擇不同的間隔時間對老人進行探望,了解老人的健康情況和疾病的進展,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老人居住地相隔較遠、或不在一個地方的家人仍然能對老人的健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現代發達的通訊可以隨時把家人的關懷和問候送達到耳邊,家人也可獲取部分老人身體狀況的信息,適時的進行提醒。長時間不在老人身邊的家人,可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將老人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托付給可信任的人和相關機構??傊?,家人的關懷對老人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情況下,家人都對老人的健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1.3 老人自身對身體健康的管理 調查發現【2】,74.8% 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顧者主要是自己。因此只要身體、能力允許,老人自身對自己已患慢性疾病進行管理是最好的??梢约毣椒椒矫婷妫喊磿r服藥,且用藥效果如何,自已會有切身感受,定期到醫院復查,針對不同疾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要遵醫囑去做,比如如何體現在飲食、運動中。了解疾病的發展,出現相應的癥狀應引起重視,針對自身疾病出現緊急情況如何自救等等。

      2 關注居家養老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除了身體的疾病外,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一般正常人群,其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抑郁、恐怖分顯著高于正常人群【3】。如何提高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質量,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2.1 個人特征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身體健康狀況對心理健康存在重要影響,身體健康狀況越差,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也越差。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變好。高齡老年人可能在心態和心理健康方面更好于低齡老年人,特別是好于剛剛離開工作崗位的老年人。部分低齡老年人不能很好實現心態順利過渡和調整,而高齡老人對這一時期已經基本適應。另外,老年人自我照顧能力越強,其心理健康狀態就越好。

      2.2 家庭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 老年人的家庭關系越和諧,其心理健康狀態就越好?;诩彝ピ诰裎拷宸矫娴姆e極作用,所以居家養老是一種比機構養老更具有優越性的養老方式。居家養老不僅關注老年人的物質需求,而且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滿足。

      2.3 社會環境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 有研究顯示【4】,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要顯著差于城鎮老年人。此外,個人經濟能力對個人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正向促進影響。擁有社會保障的老年人比沒有社會保障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好,前者生存和養老壓力比較小,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心理健康指導也是社區居家養老護理服務的重要內容,定期由經過培訓、服務態度良好的專業人員上門為老年人展開心理健康咨詢;或組織老年人去“老年大學”等豐富老年人的文化娛樂生活,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需求。

      總之,保障老人心理健康需要發揮個人、家庭、社會和政府等多個主體的積極作用。首先,老年人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家庭應當在經濟、服務、心理慰藉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為老年人提供基礎的經濟和服務保障;重視社會的積極作用,各類社會組織協調發揮作用;通過一個多元的心理健康促進體系來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3居家養老老人日常生活照料

      老人的日常生活狀況直接影響到老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慢性疾病的發展。也由于年齡、患慢性病程度和數量等的影響,老年人在居家養老護理服務需求上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差別。在完善日常家務整理和餐飲服務在對最希望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調查中發現,家務整理和餐飲服務是首選,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2】。因此需要更好地細化這兩項服務的內容,真切地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的基本問題。當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時,所需要的將是全方位的服務,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選擇雇人照料。有調查顯示【5】,在照料老人時認為最需要的幫助項目就是“給老人洗澡”,其余依次是:幫助老人在室內活動,照顧老人大小便,給老人更換衣服,給老人喂飯。

      因此,需根據老人的年齡、所患慢性病種及程度、自理能力及經濟條件選擇不同層次的日常生活照料,使老人過上各方面有保障、舒適的生活。

      綜上所述,對居家養老老人的健康管理,需從慢性疾病的管理、心理健康的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照料三方面入手,而且需要社會、家庭及老人自身共同參與,從而保障老人的健康。走出一條基于家庭資源、社區資源、政府資源三方面互動,生活服務、健康服務、精神服務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盡量照顧到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各方面、優先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健康老齡化的實現。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和家庭護理照料等方面的建設,滿足老年人預防、治療、康復和臨終關懷等需要;加強老年活動中心等的建設,滿足老年人休閑娛樂、參與社會、心理慰藉等需要??傊?,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居家老人過上幸福、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 張正華,肖篷.人口老齡化和老年醫療保健[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9,13(12):706—710

      [2] 楊敏,錢英.基于老年慢性病患者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健康研究,2012,,32 (2 ):139-142.

      [3] 劉金光,于艷華,克納新. 老年人生活事件、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90-92.

      [4] 欒文敬,楊 帆,串紅麗等. 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西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42 ( 3):75-83.

      [5] 張鳳,張秀紅等.家庭養老照料日常生活服務需求狀況的調查性研究.中外健康文摘, 2013,10(6):20-21.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ol id="ebnk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