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分析信息安全人才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指出培養應用型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性。針對高職院校司法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特點,在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引入職業認證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為培養理論水平較高、實踐能力強,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司法信息安全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應用型人才; 司法信息安全;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4)10-30-02
Discussion on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of judi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Huang Shaorong
(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demand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talents,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appl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talent is point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di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tal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ome advice is presented i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s. Its cultured goal is to train higher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that are needed, good a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 judi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talent cultivation
0 引言
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信息安全問題日顯突出,信息安全形勢持續惡化,信息安全事故不斷發生,信息安全建設已經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個焦點。目前,我國信息安全產業已經取得巨大成果,國家已制定了互聯網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與地方性法規270多部,對信息和網絡安全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安全形勢仍然嚴峻,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和相關法律法規制訂滯后、信息安全科研和教育落后、信息安全人才存在巨大缺口[1]。信息安全專業人才是當前社會急需的專業人才,在許多領域需要大量掌握直接技能型知識、有更具體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大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培養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有全面信息安全專業知識、能夠防范計算機犯罪的專業執法人才和計算機網絡應用與安全管理方面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1 司法信息安全專業特點
“七分管理,三分技術”,信息安全不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法律、管理和技術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法律和管理在司法信息安全專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對社會需求、行業需要、就業市場進行廣泛調查,明確了人才需求情況的基礎上,浙江警官學院、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和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等警察類高職院校先后開設了司法信息安全專業。
司法信息安全專業主要面向政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各類經濟管理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的網絡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信息安全部門,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與維護、網絡管理與維護、信息安全設備維護和數據庫系統的開發與維護等技術工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才。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知識,而且要有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的素養,畢業后能夠在政府部門、商業、軍事等信息安全防范工程應用領域及信息安全防范工程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信息安全工作。
司法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通過三年學習,必須具備如下三方面的能力。
⑴ 基本素質 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具有良好的溝通、協作和公共關系協調能力;具備一般軍事隊列指揮、擒拿格斗、防身自衛及機動車駕駛等警體技能;具有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
⑵ 信息安全處理能力 ①計算機操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強的計算機安全意識,能夠操作和維護計算機信息系統。②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維護能力:掌握網絡的基本原理,熟練應用網絡安全防范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能進行網絡設備的日常維護、局域網絡的設計實施和網絡安全的監測及防范工作。③數據處理等能力:具有一定的數學推理和編程能力,能夠用數據庫解決基層部門的數據統計、管理等問題。
⑶ 法律與警察崗位基本能力 掌握我國有關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具有較高的執法能力;掌握計算機與計算機安全犯罪的特點,能夠主動采取相應的技術防范措施。
2 課程體系建設
司法信息安全專業培養的是法律與信息安全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圍繞司法信息安全專業的核心目標以及畢業生的能力要求,課程體系設置必須以“強化能力,突出應用”為思想,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2]。我們根據社會需求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及時引入行業的最新技術,突出職業教育的應用實踐性。注重法律基礎知識,突出信息安全技術的專業性。
司法信息安全技術課程群建設可以從法律和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的課程上進行外延和拓展,課程體系的設置可分為基本素質課程、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程和拓展課程等。
⑴ 基本素質課程 包括大學生健康教育、大學英語、大學語文、形式邏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中特理論體系概論、廉政教育、大學生就業指導、形勢與政策、普通體育、警用槍械。
⑵ 職業核心能力課程 包括職業溝通、司法口才、禮儀訓練、畢業項目設計與論文。
⑶ 專業基礎課 包括法理、刑法、憲法、刑事訴訟法、網絡信息安全法規、高等數學、計算機導論、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與應用、安全防范技術與應用、動態網頁設計。
⑷ 專業核心課程 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網絡監控、電子取證、加密技術。
⑸ 拓展課程 包括軟件工程、網站建設與維護、信息檢索技術、警察業務、應用文寫作。
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即能從事法律方面的工作也能從事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工作,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在教學時間安排上,由于教學內容比較多,課內教學時數中包括有大量的實踐性教學,實踐課教學時數占總學時數50%以上[3]。
3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司法信息安全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許多安全技術和方法必須在實踐過程中才能認識和掌握,實驗、實訓、實習是實踐教學的三個重要環節。在課程體系建設中,為了突出高職教育的應用性,我們開設了大量的實踐類課程,包括計算機組裝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數據結構實驗及課程設計、操作系統課程設計、數據庫實驗及課程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網絡課程設計、網絡安全技術仿真實驗、網站建設綜合實訓等[4]。
高職院校的實訓中心是組織實踐教學、強化技能培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場所。為切實保障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給信息化人才提供先進的實踐場所,必須完善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所需場地與設施,積極推進實訓基地建設,建立信息安全綜合實訓中心(包括信息安全綜合實訓室、網絡安全攻防實驗室、網絡應用實訓室、數據分析綜合實訓室、電子物證鑒定設備、電子商務實訓室、計算機基礎實訓室、電子數據取證實訓室等)和提高司法能力的實訓環境(如三維模擬監控實訓室、模擬監所現場、亞偉速錄室、模擬法庭、安全監控實訓室、刑事照相實驗室等),形成系統的實訓環境。
對于比較復雜的信息安全實驗,需要的設備較多,如果目前的教學條件不能滿足大量學生進行并發實驗,也可以采用虛擬實驗,借助多媒體、仿真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在計算機上營造可輔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傳統實驗各操作環節的相關軟硬件操作環境,學生像在真實環境中一樣完成各項實訓任務[5]。
加強校內實訓的同時還要進行校外實踐,學校應積極與企業合作,建設穩固校價企合作關系,聯系定點的對口實習機構,或者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到實習機構或實訓基地進行專業實踐,配備校外指導人員,對學生實訓、實習進行指導和考核,把實踐性教學落到實處。同時引導建立司法行政單位、公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接收畢業生實習的制度,為學生實現教學與實習結合提供條件,實行“教學實習+頂崗實習”的實習模式,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4 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資源是學校辦學資源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是高職教育發展必不可缺的重要條件[6]。信息安全技術快速更新,這就要求專業教師要掌握信息學科的多個領域及物理等學科的知識,而且還要不斷跟蹤信息安全的最新動態。學校應組建一支結構合理的司法信息安全教學團隊,促進校內司法信息安全專業建設,為專業教師提供技術培訓和進修學習的機會,及時派送教師進行行業培訓以及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會議,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更新知識結構和內容,同時要求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倡導教師之間互相學習、集體備課、討論交流,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為了提高教師的動手能力,學校還要有計劃地選派專業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或頂崗實踐。此外,也可邀請企事業單位一線專家、技術人員到學校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實踐操作,定期為學生開設講座或座談會,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5 引入職業資格認證
由于專業設置的特殊性,要求本專業的畢業生除了掌握信息安全防范技術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具有相應的IT行業從業資格。在國家職業大典中,網絡信息安全行業的職業資格有網絡技術人員、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安全防范評估師、信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等,國家頒發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高職院校應結合專業,引入適合的職業資格認證,同時跟企業合作,完成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職業資格認證+訂單培養,充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7]。
此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還必須在以下幾方面繼續改進:
⑴ 改革教學方法,以精品課程、視頻公開課教學等方法推動項目驅動教學法、分層教學法、任務實訓法、案例教學法和研究性教學法廣泛采用,建立視頻網站和教學資源庫,進行交互教學,與課堂教學形成互補。
⑵ 以工作流導向的實訓課程教學體系為基礎,建立課程配套教學資源庫,并以課程改革推動教材建設,編寫基于工作流導向的任務式實訓模式教材[8]。
⑶ 鼓勵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突出學生的面向應用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⑷ 改進課程考核方式,實現無紙化考試,重點測試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職業資格認證代替學科考試。
6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對其崗位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警察類高職院校必須從發展的角度來審視司法信息安全專業,時刻關注相關專業領域發展趨勢和熱點,加強高職司法信息安全專業標準訂制、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教學模式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注重工學結合,與企事業單位形成良性互動,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理論水平較高、實踐能力強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司法信息安全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任熊,李暢.高職院校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初探[J].江蘇經貿職
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79-81
[2] 于璐.高職信息安全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
技術學院學報,2011.6:26-27
[3] 陳曉明.信息類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分析與實現—以“司法信息技術”
專業建設為例[J].計算機教育,2010.14:56-60
[4] 蔣文保,李忱.高校信息安全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型探討[J].信息
安全與通信保密,2007.9:172-175
[5] 鄭洪英,廖曉峰,李傳冬等.設置信息安全專業教學體系的探討[J].教
育教學論壇,2012.9:114-115
[6] 李振汕.高職信息安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和設計[J].職業時
空,2011.7(6):33-35
[7] 沈洋.高職院校信息安全人才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廈門城市職
業學院學報,2012.14(2):13-16
[8] 李玲俐.基于工作流導向的“網絡信息安全”實訓教材建設[J].計算機
時代,2014.4: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