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執行 本刊編輯部
■專家指導 人人健康專家顧問團
突如其來的地震,奪走了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親人,毀滅了我們曾經熟悉而美好的家園,使我們的身心受到嚴重傷害。
但我們明白,時間無法倒流,逝去的人也已經無法歸來。幸存者必須面對現實,堅強地活下去。前方的路還很長,家園等待我們去建設,很多人需要我們去關心,逝去的親人們未完成的心愿等著我們去實現!他們的生命,將由我們來延續!所以,我們只有活得健康、活得快樂,才是對九泉之下親人們的英靈的告慰。
本期刊物的特別主題,是我們精心編輯的抗震救災、災后援助特輯。希望這捐贈給災區的5000冊刊物,帶著我們《人人健康》雜志社全體編輯的愛心,能給災區人員一些切實的幫助。
親愛的朋友們!雖然地震毀壞了我們的家園,卻拉近了我們的心靈。大難中更顯大愛!我們的心,始終和災區人民連結在一起!在今后的歲月里,我們將攜手邁步,共度難關,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向全人類說出我們共同的心愿和美好的祝福:祝天下百姓人人健康、天天快樂!祝災區百姓早日重建家園。
心理援助篇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不僅吞沒了成千上萬無辜的生命,也在幸存者心上投下巨大的心理陰影。
在搶救生命的揪心中,人們顧不上自身的傷痛。但當災難過后,幸存者在撫摸自己傷口的同時,災后的心理問題會浮出水面。
房子塌了可以重建,道路毀了可以再修,可親人離去了卻再也回不到身旁。幸存者埋葬了親人,卻無法埋掉內心的巨大憂傷。在給幸存者提供維持生存所急需的食物、帳篷、醫療等物資的援助外,如何從精神上、心理上給他們以及時有效的援助,已成為當前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
疾病預防篇
地震發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體腐爛變臭,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并迅速蔓延。歷史上就有“大災后必有大疫”的說法。因此,在震后救災工作中,認真搞好衛生防疫非常重要。如何保證大災之后無大疫,在震后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保障災區的公共衛生安全,是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
外傷護理篇
一場大地震過后,會有許多人受到外傷。其中有的人會遭遇骨折、骨裂、甚至截肢、癱瘓,身心皆受到巨大的痛苦。如何及時、正確、有效地對外傷病人采取救治和手術前后的護理,使他們盡快康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為了幫助災區傷員盡早康復,我們特別和本刊專家顧問團的外科專家一道編輯了一些相關知識,希望能夠給患者及醫護人員、志愿者一些切實有效的幫助。
營養康復篇
地震帶給人們的強烈精神刺激,可以使人情緒緊張、恐懼、寢食不安、免疫力下降,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胃潰瘍、心肌梗死等癥狀。方便面、餅干等救災食品的單一性,蔬菜、水果,蛋白質的缺失也會導致災區人民營養不良。專家提醒說,大災之后,一定要注意調整飲食,加強營養,這對于恢復健康、重建家園有著重要的意義。
心理援助篇
專家說,地震幸存者心理危機的集中暴發期為3個月到一年,3個月后可能是高峰期。重點對象是青少年和兒童。如果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救助和撫慰,可能會相伴終生。
汶川大地震,猶如一場可怕的夢魘,成為每個親歷者心中永遠的痛。
從救財產,到救生命,再到救心靈,我國的救災理念出現了很大進步。
中國的心理干預實踐始于1994年新疆克拉瑪依大火。當時有母親得知孩子出事后,不停地在家里來回走,邊走邊哭邊喊,沒日沒夜地走了100多個小時;還有人因為沒去醫院看女兒最后一面,內疚地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動,后來干脆打開煤氣試圖自殺。
這些情況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政府開始牽頭實施突發事件后的心理干預。專業心理輔導人士的身影開始在洛陽火災、張北地震、大連空難等現場出現。
而此次災難現場,又出現了數支心理干預小分隊。
某種意義上說,強大的社會支持首先成為有效緩解受害者心理創傷的一劑良藥。
溫家寶總理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奮戰在災區一線,都帶給災區百姓巨大的心理安慰。這些安慰還包括全社會捐款捐物獻血,在人力物力方面予以的無私援助,以及媒體上、網絡上的聲援等都有助于給災民提供精神支持,消除他們的孤獨感,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
這是一場災難,有很多傷害無法避免,我們的悲傷和恐懼,都是在這非正常災難下的正常反應。我們需要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援助。
在此,我們要把“想哭就哭,找人說話”作為一條心理減災的基本原則,送給災難中重生的四川同胞。
哭不是脆弱,此時此刻的災區人民需要的是支持,是傾聽,是愛的援手,而不是堅強的榜樣。
一位北川幸存者說自己一閉上眼睛,就是那些山崩地裂、泥石橫流、房倒屋塌、血肉飛濺的畫面,這畫面反復在腦海里重現,導致整天頭暈,眼前所有的東西都在晃動,雙腿無力,心悸、失眠、好不容易睡著了也會噩夢連連,甚至在夢中哭喊……
汶川大地震中,由于許多學校教學樓坍塌,學生成為傷亡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災難給兒童、青少年帶來的創傷將比成人更嚴重地影響他們將來的生活,阻礙兒童日后獨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發展。
專家說,這是一種災難性事件引發的創傷后心理應激反應。
心理“減災”自助方法
災難發生后,自我幫助,盡快恢復常態最重要。以下是一些自助的簡便方法:
●保證睡眠與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鍛煉的活動;
●保證基本飲食,食物和營養是我們戰勝疾病創傷、康復的保證;
●與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親友及相關人員表達;
●不要隱藏感覺,試著把情緒說出來,并且讓家人一同分擔悲痛;
●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逃避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痛苦,要讓別人有機會了解自己;
●不要阻止親友對傷痛的訴說,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痛苦,是幫助他們減輕痛苦的重要途徑之一;
●不要勉強自己和他人去遺忘痛苦,傷痛會停留一段時間,是正常的現象,更好的方式是與我們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擔痛苦。
如何幫助別人心理“減災”
你可以對親朋好友這樣說——
☆這不是你的錯。
☆對于你所經歷的痛苦和危險,我感到很難過。
☆你現在安全了。
☆你的反應是遇到不尋常的事件時的正常反應。
☆你有這樣的感覺是很正常的,每個有類似經歷的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應。
☆看到這些誰都會痛苦的。
☆事情可能不會一直是這樣的,它會好起來。
☆你現在不應該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憤怒、憎恨等都可以,你要表達出來。
你可以給親朋好友發疏導短信——
☆不要勉強自己去遺忘,傷痛會停留一段時間,是正常的現象。
☆面對災難,免不了產生害怕、悲傷、生氣、灰心等情緒,在適當的環境下,用哭泣、吶喊或向人傾訴的方法,可以疏解壓力,避免陷入更深的痛苦。
☆您經歷的危險和體會到的這些感受一定令您很痛苦,這是正常反應,但是這不是您的錯。
☆雖然我們失去親人,但是我們沒有失去未來。
☆一瞬間的災難奪不走一生的幸福。
但你要注意,不要說以下的話——
★你能活下來就是幸運的了。
★你能搶出些東西算是幸運的了。
★我知道你的感覺是什么。
★你是幸運的,你還有別的孩子、親屬等等。
★你還年輕,還能再有一個孩子,還能再找一個伴侶。
★你愛的人在死的時候并沒有受太多痛苦。
★他現在去了一個更好的地方,更快樂了。
★在悲劇之外會有好事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