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院營養科是配餐員的管理者,根據配餐員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配餐員工作能力、專業技術、服務意識等的培訓管理,通過對配餐員的工作制度管理、專業技術管理、效績措施的實施,體現了人性化、特色化,充分發揮配餐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質量。
【關鍵字】醫院;配餐員;管理
【中圖分類號】19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3423-01
引言
醫院營養科的工作是負責保障住院患者飲食,開展飲食營養治療。營養科工作人員眾多,包括營養師、廚師、行政管理人員和配餐員等,其中配餐員人數較多,每天直接面對患者,是服務的“窗口”,是營養室聯系病人的橋梁,是營養膳食供給的主要承擔者,在病房與營養科之間起著紐帶作用 ,其工作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醫院整體的服務水平[1]。
1 配餐員存在的一些問題
1.1對自身崗位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配餐員班組隸屬于營養科和后勤部門的一個小班組,業務技術等級要求不是很高,并且自認為都是編外用工人員,沒有樹立為臨床一線和病員服務的理念,個人的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整個班組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
1.2人員素質沒有得到提升
配餐人員專業、學歷、知識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年紀較大,到崗后對營養學、食品衛生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夠,班組內雖然有人帶教,但是互相學習和配合協作方面的氛圍不濃,工作中缺乏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
1.3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
配餐班組服務質量和滿意度的高低 ,主要通過臨床醫務人員和病人對其工作行為的測評及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效果分析來反映。但前期考核的量化業績指標比較粗獷,并且營養科和后勤部門對配餐員測評考核的結果,在于滿足基本需求、平均主義,顯得激勵機制較弱等,沒有體現優勞優得、多勞多得。
2 加強營養科對配餐人員的管理
2.1熟悉規章制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新到科室的配餐員對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及規章制度都不了解,為了盡快進入工作狀態,首先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由管理員組織學習醫院的規定和營養科的規章制度,包括工作職責、作息制度、衛生制度、安全制度、廚餐具管理制度及獎懲制度等,使配餐員在思想上樹立以制度管人的理念,明確自我職責范圍,明確服務對象是患者,培養在服務工作中的責任心。
2.2掌握專業基本知識確保營養治療落實
2.2.1營養知識的學習
營養治療是營養科最重要的工作,醫院開展的治療飲食種類繁多,配餐員在點菜登記、分發飯菜工作中必須熟悉各類飲食,以保證準確及時地將飲食分發給患者;另外,還需向患者解釋治療飲食的有關問題。因此,配餐員必需掌握一定的營養學知識,在工作中能夠運用營養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工作,體現出專業化 ,展現了營養科的飲食治療特色。
2.2.2衛生安全的學習
飲食服務工作,衛生安全是基礎。衛生的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做到,不僅要進行培訓,而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監督強化。定期開展食品衛生法規、食物中毒預防、廚餐具的消毒以及食品存放等相關衛生知識學習,每到春、秋季食物中毒好發季節進行專題培訓。此外,注重行政安全教育,預防事故的發生 。
2.2.3文明禮儀的培訓
講究文明服務,是提高服務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培訓的重點和難點之一[2]。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注重形象,重視儀表儀容,體現端莊、典雅、大方、純潔的形象;統一著裝,展示出良好精神狀態。二是注重神態,學習看、聽 、說 ;“看”要專注,目光親切;“聽”要專心,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說”要文雅得體、語氣要誠懇,富有耐心。三是注重動作,學習規范操作;在服務中動作要講究輕、穩、準;服務過程中做到輕拿輕放,動作大方,心中有數,準確無誤地做好工作。
3 對配餐員實施效績措施
3.1改變管理者和員工的觀念
從某種意義上說,醫院的每個員工都很重要,醫生、護士不能少,必要的行政、后勤供應也不能少,不論在編與否,每個崗位都有各自特點,后勤工作的特點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與臨床保持良好的溝通和理解,促進工作中的良好合作。管理者要提供參謀和協調,并為業務部門服務,正確對待并切實體現員工的勞動價值,實施績效評估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和促進成長的過程。
3.2 牢固樹立服務意識
3.2.1員工根據各自的崗位擺正位置,對自身角色正確定位,要強化服務意識,善于換位思考,想臨床和患者所想,急臨床和患者所急。
3.2.2加強與臨床一線的溝通,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各科室、班組之間通力協作,講原則、重誠信,講效率、重質量,為臨床一線排憂解難。
3.2.3進行醫院管理基本概念、理論和技能的培訓,如醫院文化、食品衛生政策、營養學、心理學、禮儀服務規范、計算機應用等,提高崗位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重視員工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讓員工在工作實踐中提出一些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和臨床的舉措及合理化建議,以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3.3建立有效的績效獎罰評價機制
3.3.1根據職能不同和崗位分工,制訂本部門的工作職責。員工對自己的崗位工作任務 、工作目標和后果責任有明確的認識,自下而上形成系統的目標管理,進而提高員工工作責任感[3]。
3.3.2明確考評標準,充分體現民主和透明度。以崗位職責和工作規范為依據,能量化的盡可能量化,便于考核、測定和記錄,避免主觀隨意性??伎円_到使員工心悅誠服,民主是必須的,在制訂執行考績標準時要聽取員工的意見,保障員工申訴與解釋的權利。透明度就是要把考績標準與程序向員工解釋清楚并使之接受,考績結果要向員工反饋??己藘热葜饕桑悍諔B度,與病人相處融洽,無投訴;征求意見,及時與病人雙向溝通,反饋及時,持續改進;營養食譜、治療飲食配送率達100%,計價正確率達≥99.9%,綜合滿意度85% ;保持個人衛生,操作規范,禮儀服務,安全第一,遇到突發事件及時正確處理等。
3.3.3公正評價員工行為,不斷提升部門業績。配餐員的業績評價結果反映其工作的狀況,根據監控和考核制度,由患者、所屬病區護士長以及主管進行工作考評。堅持每天上班前的晨會制度、每月的考評制度和每月次的品質管理分析會,考評結果和工作動態要求及時向員工反饋。
4 結語
常言道,看病需要“三分治,七分養”,治病與養病相輔相,缺一不可。人的一日三餐離不開飲食,養病更是如此。配餐員的職責就是根據醫囑與病員飲食計劃,按時、準確、熱情地將飲食送發到病員床邊,讓患者吃上放心可口、富有營養的飯菜。讓患者真正感 受到醫院優質的綜合服務,使患者安心住院,為治療康復提供保障。因此配餐員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董銀生,肖永良.軍隊醫院配餐員的探討 [J].蘭州醫學院學報,1999,25(4):66.
[2] 趙長海,信麗艷.淺談配餐員素質培訓 [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1998,l4(8):498—499.
[3] 朱憶寒. 配餐員的績效激勵機制[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1(2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