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適應高校學生園區管理工作的新形勢,在新的形勢下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學生園區工作機制,以團隊建設促進園區管理,通過團隊管理服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來實現學生園區管理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工作目標。本文結合目前高校學生工作團隊建設與學生園區管理工作的一些具體情況與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學生工作的自身特點,就學生工作團隊在學生園區工作中的拓展情況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意見與觀點。
關鍵詞:高校學工團隊建設 學生園區 管理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09)-20-0251-2
團隊是指為實現某一目標而組成的具有相關技能工作群體,它倡導團體精神,強調相互信任,相互溝通。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需要,在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提高個體素質建設的同時,高校學工隊伍團隊建設與學生園區建設一樣,正逐漸成為新的研究課題,是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研究方向之一。
在近年來,湖南大學在有關文件中已提出了關于學工團隊建設的工作要求和設想,并與學校組織建設工作相結合,開展了一系列相關課題研討,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輔導員論壇、學工團隊素質拓展、輿情工作隊伍建設、心理咨詢指導工作隊伍建設等等。在此基礎上,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結合國家有關政策與目前學校、學院教育形勢的需要,積極推動學生園區工作,對學院學工團隊建設在學生園區的開展進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探索,并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部分前瞻性建設工作。機械學院黨政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在相關政策與措施上給予了大力支持。機械學院初步形成了學院黨委副書記、全體專職輔導員、全體班級導師為主要成員的學工團隊。以這一支團隊做為學生工作核心系統進行運作,通過合理分工,責權配置,確立奮斗目標等各種措施來增強學院基層工作的執行力與創造力,從而實現與學工團隊建設相互促進的目的。
一、學工團隊建設在學生園區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
機械學院在學工團隊建設中深入園區,結合學生工作需要,堅持“三貼近”原則,在學習、創新、服務等幾個方面開展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一)統一思想,以學習型團隊為目標促進團隊建設,提高團隊執行力
學工團隊要富有執行力,團隊成員就必須具有團結統一的精神。團結統一代表了學工團隊的集體意志。團隊成員在工作上從小事做起,注重團隊意識,明確工作定位。如:一,關于對學生的認識:團隊在工作伊始就明確了一個理念,即學生是學院的學生,不是某位老師的學生,并在具體工作及時糾正學院其他老師的口誤,避免造成錯誤的認識;二,關于對輔導員的,認識:輔導員是學校與學院聘任的工作人員,在認識上不應該只是某個年級的輔導員,某個年級的學生只是輔導員所負責的學生教育工作對象之一;三,關于對外接待工作:在值班接待外來人員或接聽電話時,首先應表明的是學院學生辦工作部門,代表的是學院學生辦履行接待任務,不僅僅是單純因為來電是找某位老師而有所推諉或區別對待。
團隊經常性開展集體性工作有力的提高了團隊的戰斗力與執行力。在此基礎上,團隊成員積極開展工作研討,在業余時間還開展讀書活動。學院學生辦購置了部分學習書籍,組織了團隊成員與部分學生黨員干部一起閱讀。團隊鼓勵成員加強個1人素養,加強學習各類工作參考文件與專業書籍。同時,團隊還邀請了學院黨政領導參加由團隊組織的黨建等專題研討,并集結成冊進行交流。這些舉措不僅增強了成員對團隊的認同感,而且還提高了團隊成員的個人工作理論水平,強化了團隊成員的工作意識,培養了團隊成員學習型的理念。
(二)勇于創新,結合時勢與工作實際需要,培養團隊創造力
近年來,學校、學院在不斷推進各項改革舉措。學院學工團隊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工作新方法、新思路、新舉措,取得一定成效o 2005-2006年,學院積極推行黨建創優工程,并在學校做典型發言;2007年,學院推進學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2008年,學院在幫扶工作上下功夫,在高年級學生推進“優秀學長”計劃,在學校學工考核答辯中做為學院創新特色工作獲得通過。2009年,做為“優秀學長”計劃的延伸,學院學工團隊積極推行“學生幫扶計劃”,動員和組織了20余位專兼職學生工作人員、近2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學生黨員干部、優秀學生參與對掛科學生的幫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時吸引了部分學生主動參與到計劃中來,提高了掛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研究生黨員干部主動搬遷入住本科生學生宿舍,對掛科學生進行長期幫扶。學生黨員干部的良好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擴大。學生家長也深表支持。這些創新舉措,進一步發揮和培養了團隊的創造力。
(三)服務育人,貼近學生生活與實際,樹立團隊健康形象。
學工團隊在工作中秉持育人宗旨,堅持服務學生的管理理念,貼近學生生活與學習,積極努力于創建一個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好校園環境。
學院學工團隊在營造服務育人的學習環境方面開動腦筋,采取了各類積極的措施。部分措施已經取得了積極健康的良好效果。如:一,關于學生備考:團隊起草并在學生學習生活場所張貼了《學生備考勸誡》,例舉了備考違紀的種種弊端,以理性的方式勸導學生建立積極備考的健康心態:二、關于師生互動:團隊在學院網站上公布了團隊成員的各類有效聯系方式,并引導組建了各學生年級網絡QQ群,設置了部分學生干部移動飛信,保證了與學生的及時有效的溝通,方便及時向學生提供各類學習、生活資訊以及提供各類問題解答:三、關于日常工作:對于學生來講,學生經常要有事請假或因個人需要開具各類證明,為方便學生,正規管理,團隊制定了各類證明以及請假條的樣本,并在樣本中給出辦理相關事務的工作流程說明;方便學生參考使用i四、關于學生就業:對于就業存在困難的學生,團隊責任老師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提供就業咨詢,有傾向性的介紹適合學生個人的工作崗位。
學院學工團隊開展服務工作因時而異,將學生關心關注的事情做為開展工作所應考慮的重要前提。在發生冰災時,團隊成員及時為學生送去溫暖,辦公室全體在校老師深入園區,下宿舍送水送關心。女老師專門給滯留在校女生購買了一些零食,噓寒問暖安定女生情緒。男老師深夜2點堅持燒煤球爐為學生準備開水,不讓學生受凍。學院學工團隊在依托園區工作平臺的基礎上,經常性與學生談心溝通,讓團隊的聲音深入園區。每周在不與學校、學院重要工作沖突的情況下,學生辦的老師都會集體定期到園區學生宿舍找學生談心、走訪學生宿舍。以檢查了解學生宿舍情況為輔助形式,在學生宿舍中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與學生開展談心交流,關注學生所思所想,并將談心結果落實到具體工作去。
開展這些行動、這些舉措為學院學工團隊贏得了人心,在學生中樹立了積極健康的形象。
二、學工團隊建設在學生園區工作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在開展團隊建設的同時,我們不時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園區工作的深入,團隊建設中一些問題也將相應而來,需要在工作實踐中積極面對并做出相應的對策。
一、新的問題意味著對輔導員能力上更多的訴求,輔導員能力的提高更加迫切,專業化方向將進一步細化,如網絡管理輔導員、心理健康輔導員、資助指導輔導員等等。輔導員往往在學習“彈鋼琴”與“一專多能”兩個方面有矛盾沖突。樣樣都會和樣樣都精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團隊建設的導向無疑更加傾向于樣樣都會、分工合作、術業專精的工作方式。
二、園區工作機制與考核應更一步細化,機制運行有效性才能保障工作出成效。對于園區管理來講,所有工作人員構成了一個管理群。管理工作人員按照園區管理制定的制度相應行事,在辦公各部門相互溝通與協調的過程難免產生一些矛盾與不和諧的聲音,從而導致辦事效率低下,影響到我們園區管理者的正面形象。目前,輔導員不能喊出學生所在宿舍管理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名字這種情況就相當普遍。
三、園區作配套設施需要及時跟進。做為工作的輔助工具,交通工具、電腦、辦公場所等設施決定了工作完成進度。往往會因為在園區辦公時缺乏一些條件,而導致開展工作受限,影響到了辦公效率。時代的發展賦予了學生團隊建設與學生園區管理工作更多的內涵,對于團隊而言也意味著更多的機遇。在大力推進學生園區后勤化管理的同時,團隊建設正逐步走向科學化、職能化、專業化的道路。只有依托園區工作等辦公平臺,重責任、講奉獻、勇于創新,學工團隊建設才能在育人工作中做出出色的成績。學工團隊建設在學生園區工作的實踐與探索,也將隨著時代的進步。成為一個長期的話題,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停深入下去。
作者簡介:張駿,男,1976年,江西南昌人,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工作。